學會速讀後,很容易陷入虛假知識的陷阱。
對於自己熟知的領域,速讀可以快速掌握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框架、大概內容。這是因為當我們有足夠的基礎後, 很容易只通過閱讀書本中的目錄、總結與我們已有的認知相結合,造成一種很快讀完一本書的假象。其中即使略過一些不懂的地方或新的信息也毫不在意,因為覺得掌握了書本80%的內容已經心滿意足。
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有很多生僻的專有名詞並不了解,在速讀過程中很容易完全略過這些重要的陌生名詞,只讀自己熟知的部分。即使只掌握了書本30%的內容,但覺得縷清了大概框架,略過的是一些不重要的邏輯敘述與經典案例,讓我們有種虛假的滿足感,甚至狂妄的覺得自己具備跨學科思考的能力。
每個人都可能有過度自信的傾向,從比別人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更短,就認為自己具備更強大的理解力與記憶力。殊不知這樣做很可能只是在自欺欺人。
如何確保自己不再是自欺欺人呢?有一個很棒的辦法:費曼技巧。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是否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閱讀的知識準確表達出來,如果不能,那就再次閱讀。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不知不覺地放慢速度去試圖通過多次閱讀來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其中,思維導圖、流程圖等工具也會自然而然派上用場。
我是伽馬有話說,你們如何看待速讀呢?如何平衡速讀與精讀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