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東,浮現在大家腦海的形容詞便是「孔孟之鄉」、「尊師重教」、「以禮待人」、「重情重義」……
在網絡日益發達的今天,「地域黑」盛行遍地,幾乎各省都有著「不雅」的代名詞,唯獨山東出淤泥而不染,一如既往的廣受好評,這也和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思想有關,出門在外,都愛與憨厚實在的山東人交朋友——靠譜。
但凡事也不是十全十美,在對山東民風的芸芸褒獎之中,卻有一件事情長時間被人詬病:山東人吃飯的時候,不讓女性上桌子,身為家裡的女主人,只有在廚房做飯的份兒。
作為在魯西北地區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是真的,但這種情況僅僅是在招待客人的時候,並且不是女性不上桌,而是「不上席」:
男兒不下廚房
山東的漢子們被冠以「鋼鐵直男」稱號,作為八大菜系之首「魯菜」的發源地山東,大廚還能少得了?即便是這樣,山東男人在家裡能不做飯,就儘量不碰鍋碗瓢盆。
他們覺得,男人應當以事業為第一位,家中的廚房是女人才去的地方。
男主外女主內
在山東,家裡來了客人,都是男主人做「外場人」,與客人聊天攀談,倒茶敬酒,而女主人則負責在後廚忙碌,準備酒菜。
如果兩口子都去廚房忙,讓客人孤零零地坐在客廳,可是極大地不尊敬。
酒桌規矩繁多
放眼全國,就數山東酒桌上的規矩多,主陪、副陪、主客、副客等,什麼身份坐什麼位置都是大家默認的,酒一旦喝起來,就是2個小時以上,女主人才沒有時間與他們浪費,而是自覺地迴避。
聊天實屬不便
酒過三巡之後,男人之間拉呱,自然免不了粗鄙之語,如果此時桌上有女性,萬一嘴巴沒剎住車,說了不該說的話,就會造成雙方都尷尬的局面,所以尤其是酒桌上,女性是避之不及。
美食邊做邊吃
作為客人,是完全不會進廚房的,所以在菜出鍋的時候,女主人總會放心的預留出一小部分,在廚房一邊炒菜,一邊吃兩口,也是很正常的。
在山東,菜上齊之後,桌上的客人總會端起酒來,帶頭敬女主人一杯,說些客套話,以表示感謝。
典型的例子
1.我們這裡每年的大年初二,是去姑姑家拜年,並留下吃飯。每當這一天,姑姑總會在廚房忙前忙後,招待娘家人。而姑父則是與我們打牌喝茶,絲毫沒有覺得哪裡不對。
2.小時候家裡來客人,爸爸在客廳招待客人喝酒,媽媽燉了一鍋雞肉,我們倆在廚房一人一個雞腿,偷偷就著饅頭吃,同樣沒有覺得有絲毫不公平。
以上我所講的,都是存在於二十一世紀初——那個經濟條件相對來說比較落後的時代,資源匱乏,有好吃的都拿來招待客人,自己家的人能少摻和就少摻和,以免酒菜不夠。
而現在社會進步了,吃飯的場所變得多樣化,待客的方式可就改變了許多:
1.去飯店吃,或者叫菜到家裡來,作為家中的女主人,自然也不用在廚房忙前忙後,而是一同到桌上來吃飯。
2.女人和小孩吃到一半就離席,留下一群酒勁剛剛上頭的大老爺們吹牛冒泡。
3.直接分桌,一份菜分兩份,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一桌(包括女性客人)。有時人太多了,乾脆直接點兩份菜。
這也是「在山東你這酒量的,適合跟女人小孩一桌」這個梗的由來。
——輕肥說——
客觀的講,「山東女性不上桌」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但從當下來看,也並非是強制性的,讓女性有自主選擇的機會——決定是否與男人共坐一桌,聽他們吹牛,聞他們的酒氣,吸他們的二手菸等等。
所以並不是山東人買不起第二張桌子,與其說它是「歧視」,倒不如說是對女性自由的尊重。
本文由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