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輪強降雨,大江大湖水庫水位攀升—— 汛情嚴峻複雜 湖北有序應對

2020-12-23 荊楚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莉 龍華

7月9日下午,在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應急管理廳、省水利廳、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我省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以來防汛工作情況。他們介紹,在嚴峻複雜的防汛形勢面前,全省上下正積極有序應對,「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

全力保障受災群眾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

「在黃梅縣大河鎮山體滑坡的搜救工作中,我們第一時間調集了專業救援隊伍、企業救援力量。總之,對受災的地區和群眾,我們堅決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一是要全力搜救,二是對受傷群眾全力救治,三是對受災地區全力救助。」發布會上,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楊愛東說。

據介紹,汛情發生以來,省防辦會同有關部門以四方面為重點關鍵環節,開展工作。一是強化會商調度。堅持每日至少兩次會商,全面掌握雨情、汛情、災情等信息。二是全省強化巡查防守。加強值班值守,及時排查整治風險隱患,已投入30.32萬人巡堤查險,尖峰時段每天4.2萬人。省防指成員單位均派出工作組,赴重點地區督查指導。三是強化預警響應。6月22日18時我省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7月5日18時又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7月9日15時防汛應急響應再提升為Ⅱ級。目前,全省共有14個市(州)、39個縣(市、區)啟動防汛應急響應。四是強化搶險救災。協調駐鄂部隊、武警、消防、中國安能、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湖北工建和藍天救援隊等社會救援隊伍,出動8874人次,轉移疏散群眾17000餘人,營救被困人員2151人,搶救財產價值180餘萬元,保護財產價值1941.5萬元。組織全省各類航空應急力量在汛期開展巡查偵查、搶險處置,共計飛行46小時,85架次,巡查裡程2800公裡。

與此同時,省應急管理廳已向武漢、宜昌、荊州、黃岡等地區累計調撥救災帳篷1700頂,衣被3.05萬件(床)、摺疊床3400張、救生衣95箱;省財政廳也下撥7000萬元省級防汛救災應急資金,支持地方做好防汛和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發揮作用

受梅雨期7輪強降雨影響,我省江河湖庫水位大面積上漲,部分河湖水位不斷攀升、屢創新高。

省水利廳於7月4日啟動了水旱災害防禦Ⅳ級應急響應,隨著汛情發展,7月6日又將響應級別緊急提升為Ⅲ級。截至目前,該廳已派出6個工作指導組、暗訪督查組,督促指導各地把措施落實落細。同時,入梅以來,省水利廳共發布水情簡報32期、洪水預報26期,發布山洪預警152次、警示簡訊34.8萬條,涉及責任人12.9萬人次,提早安全轉移危險區群眾1456人次;先後調度五大湖泊大型泵站開機19處、排水23.7億立方米;及時調度大中型水庫調洪錯峰。

省水利廳總工程師袁俊光介紹,近年來,全省水利部門把防汛備汛當作頭等大事,實施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今年汛期發揮了應有作用。

據了解,近年,全省規劃建成重點區域排澇能力建設項目58處,批覆總投資76.4億元,新增排澇流量1823立方米每秒。新建排澇能力建設項目在前7輪強降雨中已排水8億立方米,極大地緩解了區域內澇壓力。同時,我省五大湖共完成湖堤除險加固356公裡和新建穿堤建築物204處,堤防防洪能力基本達標。目前,五大湖堤防尚未出現重大險情。

此外,全省14條入江重要支流堤防整險加固,累計新建、加固堤防2050公裡、護坡護岸549公裡、河道疏浚205公裡、建築物整治751座(處);1280座小型水庫完成除險加固,恢復興利庫容2300萬方,年新增供水能力1750萬立方米,同步建設了水雨工情自動監測設施,可保護人口110萬人。

提高汛期氣象預報準確率

今年主汛期,前7輪強降雨天氣,氣象部門均作出了較為準確的預報。

發布會上,湖北省氣象局副局長汪金福介紹,為了提高預報準確率,全省氣象部門依託先進的氣象衛星、新一代天氣雷達組網觀測和稠密的自動氣象站,組成綜合立體監測系統,實時對大範圍及中小尺度的災害性天氣進行全天候跟綜監測。同時,災害天氣智能識別預警系統、高解析度快速更新循環同化預報系統、氣象預報預警服務系統等技術成果在汛期氣象服務中得到轉化應用,提高了災害天氣預警提前量和精細化。此外,氣象部門還加強了與應急管理、水利、自然資源、交通等部門間的會商研判和災害聯防,增強氣象預報服務的針對性和預見性。

據了解,目前,全省各級氣象部門製作的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均可以通過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一鍵分發。市民及各級防汛責任人、應急責任人、部門預警聯絡員和氣象信息員,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APP、抖音以及手機簡訊、電子顯示屏、大喇叭等多種渠道,收到氣象預警信息。

六類力量投入防汛搶險救援

湖北日報訊 (記者曾莉、龍華)7月9日,在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已安排部署六類防汛應急救援力量,分工分類投入防汛搶險救援。

其中,解放軍、武警、預備役、民兵等力量,擔負抗洪搶險任務;消防救援力量作為前置力量,隨時聽令行動,承擔城市救援、轉移搜救、特種救援等任務。

此外,在防汛應急救援中,還有專業力量、企業力量、社會力量、航空救援力量。其中,專業力量包括中國安能集團等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共計15支、674人、裝備594臺(套),主要承擔水利工程搶險任務,重大險情處置、城市內澇排險等任務。企業力量包括湖北工建等重點企業應急救援力量,主要承擔工程機械幹預和技術支持等任務,共計81支救援隊、4087人、裝備1193臺(套),分布全省各地,作為前置力量隨時提供保障。社會力量包括武漢長江救援志願隊、湖北藍天救援機動隊等志願者組織、公益性機構,共計32支救援隊、5002人、裝備2495臺(套),發揮自身特長,主要承擔水域救援、山地搜救、水下救援等任務。在航空救援力量方面,按照應急管理部調配,省應急管理廳租賃的在湖北地區擔負備勤任務的通用航空公司直升機組,目前有7架直升機、3架固定翼飛行器駐防漢南、武當山基地,依託省內11個機場設施,200餘個臨時起降點,承擔航空輸送、裝備轉運、物料拋投、吊運機械等任務。 

武漢1.2萬人巡查防守一線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磊 通訊員 廖宇智 實習生 夏瀟雯

7月9日,記者從武漢市政府新聞辦新聞通氣會獲悉,武漢防汛已出動一線巡查防守人員超過12000人,搭設防汛哨棚2244個。目前,全市江河堤防設施運行正常。

今年入汛早流量大

武漢市水務局河道堤防處處長塗金花表示,今年,武漢汛情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入汛早。6月底,長江與連江支流水位即出現跳漲。6月30日,長江漢口站超設防水位,比去年提前12天。

二是流量大。長江有記錄資料以來,流量超過60000立方米每秒的僅16次。今年據長江委預測將達61000立方米每秒以上,而2016年最高洪峰流量僅為55400立方米每秒。

三是水位高。武漢關僅2010年、2016年、2017年超警戒水位,今年是三峽蓄水後第四次超警戒。

四是時間長。目前,武漢關以下黃石港、九江、湖口全線超過警戒。上遊流量不減,下遊水位較高,河道高水位運行將持續很長時間。

薄弱堤防已加固

塗金花介紹,經過數十年的堤防工程建設,武漢已建成三級以上河道堤防808公裡。其中長江堤防284公裡,漢江堤防112公裡,府澴河、灄水、舉水、倒水等連江支流堤防388公裡,張公堤23.77公裡。三級以上河道堤防全部達到國家標準。

2016年大水後,武漢市科學分析全市河道堤防的薄弱環節,針對薄弱環節進行了災後重建,加固堤防112.46公裡,涉及新洲區、蔡甸區、黃陂區和經開區(漢南區)四個區,項目均於2018年完工。

24小時巡查防守

武漢市水務局副局長程建軍介紹,武漢市啟動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後,各區按照每公裡不少於8人的要求落實巡查防守人員,一線巡查防守人員超過120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000餘人,社會力量10000餘人,24小時不間斷巡查。全市累計封堵閘口188座,搭設防汛哨棚2244個。

7月8日起,武漢市「兩江四岸」江灘閘口按照有關預案和規程陸續進行封堵。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提醒,江水湍急,切勿翻越警示帶,勿到江邊戲水、遊泳及垂釣。

「水窩子」仙桃啟動Ⅰ級應急響應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

7月9日下午2時,仙桃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將仙桃市防汛排澇Ⅱ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

降雨量近年罕見

仙桃地處漢江、東荊河、長江交匯三角地帶,境內無山無丘,堤多線長面廣,河湖密布,田垸周圍高、中間低,素有「水窩子」之稱。

多年來,仙桃年平均降雨量為1213.4毫米,今年從7月2日至7月9日,降雨量達461.3毫米。尤其是7月5日以來的大暴雨,致全市主要內河水位居高不下。

據仙桃市防指介紹,當前,除漢江仙桃站外,市內主要河流、民垸水位均超設防水位,東荊河、通順河、北乾渠、南乾渠等河流逼近歷史最高水位,形成「外洪內澇」。

截至7月9日8時,該市6座市管排澇泵站、267座鄉鎮二級泵站全部超起排水位。

113萬畝農田受淹

前幾輪強降雨,直接導致仙桃城區大範圍漬水,22個鎮辦園場區全域受災。

7月9日,雨水停歇,仙桃全力抽排,但城區部分路段、小區仍有漬水。位於幹河辦事處的華美食品因廠區被淹,停產數天。沙湖、楊林尾、陳場、通海口等鄉鎮,在田農作物出現大面積受漬、倒伏,魚池漫溢跑苗。相對地勢較高的毛嘴、鄭場、三伏潭一帶,部分村也有內澇,河道出現漫堤。

截至7月9日12時,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113.9萬畝,成災面積51.7萬畝,其中絕收面積10.8萬畝,水產養殖受災面積25.4萬畝。總計62.2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5.99億元。

3臺移動泵車助城區排澇

仙桃市防指介紹,啟動Ⅰ級應急響應後,仙桃將落實「一日一會商」制度。市防指要求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嚴守防汛值班紀律,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當前,全市265.23公裡的主要幹堤已劃分為26個堤段,分解到20個屬地鎮辦和47個市直部門包保防守,七大民垸117.72公裡堤段由屬地鄉鎮防守、14個單位協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一線指導。

據悉,省裡目前已調來3臺移動泵車馳援仙桃,城區漬澇有望緩解。


相關焦點

  • 湖北全力防範汛情疫情疊加衝擊
    新華社武漢7月6日電 題:湖北全力防範汛情疫情疊加衝擊  新華社記者  疫情尚未遠去,湖北正經歷另一場「大考」。  強降雨反覆侵襲,部分江河湖庫水位偏高,山洪地質等災害頻發……入梅以來,各種自然災害已致湖北超過600萬人次受災。
  • 汛情嚴峻,長江水文全力應對
    入汛以來,受強降雨影響,長江幹流和部分支流發生較大洪水。6月22日15時,「烏江2020年第1號洪水」形成,長江幹支流汛情逐步趨緊,防汛抗洪進入實戰狀態。7月2日10時,「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並向中下遊演進。由於中下遊持續強降雨,長江防洪形勢日益嚴峻。
  • 今天凌晨開始杭州市出現強降雨,全市4座大中型水庫水位超汛限
    】全市共有4座大中型水庫水位超汛限受梅雨帶影響,今天凌晨開始杭州市出現強降雨,截至7時,全市面雨量18毫米,最大為西湖區轉塘街道龍門坎村100.6毫米。全市主要江河水位均低於警戒水位。全市共有4座大中型水庫水位超汛限,分別是:青山水庫23.4米(汛限23.16米)、青山殿水庫81.03米 (汛限80.10米)、分水江水庫40.24米(汛限40.00米),巖石嶺水庫52.63m(汛限52.14m),其它大中型水庫水位均在汛限以下。為控制庫水位上漲,分水江水庫於25日6:30開閘洩洪,洩流量400立方米每秒。
  • 中國發布丨水利部:把三峽水庫防大洪水能力放在首位 降低水位留足...
    中國網7月24日訊(記者 張豔玲)7月23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會商,分析研判當前水情汛情和未來趨勢預報,對長江、淮河、太湖當前防禦工作和黃河、海河防汛準備工作進行針對性部署。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參加會商。
  • 新安江水庫首次九孔洩洪 麗水各大水庫水位如何?
    7月8日上午9點,新安江水庫開啟9孔洩洪閘洩洪。來源:錢江晚報7月8日上午9時,浙江省最大的水庫——新安江水庫開啟九孔洩洪,洩洪閘每秒洩洪流量達到6600立方米,影響建德市、桐廬縣、富陽區等水庫下遊地區。
  •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 湖北五大湖水位全部超汛限!
    (原標題:湖北這五大湖,全部超汛限!)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湖北省洪湖等五大湖水位全部超汛限6月8日入梅後,湖北省在短時間內發生四輪強降雨過程,截至6月28日11時,全省累計平均雨量為286.7毫米,是歷史同期均值的2.5倍。
  • ...預計未來一周仍有強降雨,要求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
    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中朝、通訊員張兆松)6月29日,長江委召開會商會,傳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會商研判汛情發展態勢,進一步部署流域防汛抗洪工作。
  • 樊大彧:水位警戒解除,心中警戒不能松
    在持續了34天的超警戒高水位後,8月5日晚,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與警戒線持平,至6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跌至警戒線下,這標誌著江西境內五大河流及主要江河湖水位全面退至警戒線以下。此前,國家防總已宣布,長江中下遊幹流及洞庭湖水位已全線降至警戒水位以下,長江防汛抗洪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
  • 從最不利情況出發全力應對——走進水利部探訪淮河防汛調度
    19日深夜至20日清晨,淮河水情發展迅速,淮河上遊幹流控制站王家壩水文站水位短時間出現漲率異常現象,劉志雨一直在單位盯守至今。受7月10日以來強降雨影響,17日淮河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這些天來,他們一直輪流徹夜盯守,再加上長江流域、太湖流域汛情仍然嚴峻,「連軸轉」成了常態。
  • 13處大型泵站開機降水位 湖北五大湖排水13.5億立方米
    湖北日報訊 (記者祝華、通訊員陳鵬)7月3日,鄂州樊口泵站新開一臺機組,排澇流量增加至130立方米每秒,以加快抽排梁子湖湖水。截至3日8時,為降低洪湖、長湖等五大湖水位,周邊共13處大型泵站開機排澇,累計抽排水13.5億立方米。
  • 胡衡華要求全力應對新一輪強降雨天氣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 錢娟)今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出席全市防汛抗洪工作調度會,他強調,要堅決杜絕麻痺思想,高度統一思想認識,層層壓實防汛抗洪責任,全力應對新一輪強降雨天氣。今年以來,截至7月11日8時許,長沙累積降水量1022.1毫米,較歷年同期(995.6毫米)正常略多2.7%。受上遊來水影響,湘江長沙站於7月10日22時47分出現38.35米的最高水位,超過警戒水位2.35米,低於保證水位0.02米,為湘江長沙段有觀測記錄以來排名第8的洪水位。目前,湘江及支流近河口水位較高,下降速度緩慢。
  • 水利部部署近期強降雨防範 向皖豫鄂派出工作組
    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水利部網站消息,6月17日,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召開防汛會商會,分析研判近期雨情水情汛情形勢,安排部署新一輪強降雨防範工作,向安徽、河南、湖北省派出工作組,協助指導地方做好防汛抗洪工作。資料圖:車輛涉險通過積水路段。
  • 一個月7米,一周2.4米,武漢水位漲至歷史第四高!如何防汛?
    7月11日江水已經淹沒至漢口江灘二級親水平臺,接近漢口江灘28.8米的三級親水平臺。位於武昌江灘的黃花磯上觀江亭,只有頂部露在水面。這裡是武漢龍王廟觀江平臺,已經被上漲的江水淹沒。防汛形勢嚴峻!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長江漢口站水位已漲高7米,近一周內漲高了2.4米。
  • 常德發布最新雨情汛情!水勢平穩,81座水庫溢洪
    常德發布最新雨情汛情! 6月14日上午,常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召開第五次防汛商會,部署應對近期強降雨工作。
  • 來之不易的勝利——張家界戰勝11輪強降雨洪水災害紀實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曾鑫德農田受淹、人員被困、道路塌方、山體滑坡……今年以來,張家界連續遭遇強降雨,平均降水量達1397.9毫米,特別是6月1日主汛期以來,11輪強降雨接踵而至,範圍廣、歷時長、間隙短、頻次密,歷史罕見。雨情、汛情讓張家界全市上下都緊繃著神經。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其餘大江大河水勢平穩。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介紹,今年我國降雨總量大,局部強度大。6月以來國內有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據7月12日全國水情信息顯示,長江幹流的10個水文站水位超警,鄱陽湖、洞庭湖水位超警。
  • 水利部:在保障下遊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適時降低三峽水庫水位至合理區間
    水利部官網消息,7月29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會商,分析研判當前長江、淮河、太湖和北方河流汛情態勢,對水工程調度、堤防巡查防守、山洪災害防禦等工作作出針對性安排部署。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參加會商。
  • 杭州4座大中型水庫水位超汛限 分水江水庫開閘洩洪
    受梅雨帶影響,今天凌晨開始杭州市出現強降雨,截至7時,全市面雨量18毫米,最大為西湖區轉塘街道龍門坎村100.6毫米。 杭州市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杭州市繼續維持地質災害黃色預警。預計今天上午北部縣市仍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中南部縣市淳安、建德、桐廬等地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 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時間:2020-07-27 13:07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26日14時發布消息說,長江2020年第
  • 洞庭何以波瀾不驚——寫在洞庭湖區全面退出警戒水位之際
    9月1日18時,歷經60天高洪的城陵磯,水位終於降至警戒線(32.5米)以下,洞庭湖區全面退出警戒水位。這標誌著,我省今年防汛抗災工作取得決定性勝利。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又遭遇歷史罕見的暴雨洪峰。24輪強降雨席捲三湘大地,局部地區暴雨強度屢創歷史紀錄。特別是澧水流域降雨量為近年來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