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水利部:把三峽水庫防大洪水能力放在首位 降低水位留足...

2020-12-11 中國網

中國網7月24日訊(記者 張豔玲)7月23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會商,分析研判當前水情汛情和未來趨勢預報,對長江、淮河、太湖當前防禦工作和黃河、海河防汛準備工作進行針對性部署。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參加會商。

7月23日14時,淮河幹流王家壩以下河段超警,長江中下遊幹流沙市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超警;太湖水位超保,周邊河網區有43站水位超警,其中20站水位超保。雲南金沙江石鼓段,四川大渡河,湖北漢江漢川段,江西修水,安徽青弋江、水陽江、滁河,江蘇新沂河,河南汝河等94條河流仍超警;湖北富水,安徽水陽江等19條河流仍超保;安徽巢湖、菜子湖等7條河湖仍超歷史。

據氣象預報,未來4天西北、西南、江南、江淮將出現一次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將有大暴雨。受其影響,長江上遊將有一次明顯洪水過程,中下遊幹流及兩湖維持高水位;淮河幹流部分河段水位復漲並維持超警。

會商要求,根據未來降雨趨勢和洪水預報,明確防禦工作重點,統籌精細調度三峽水庫,抓好淮河洪水應對,加快太湖洪水外排,統籌調度龍羊峽小浪底等北方河流水庫,做好黃河海河流域防汛準備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確保重要堤防和設施安全。

預報未來長江仍有降雨過程。為應對長江1號、2號洪水,三峽水庫和長江上中遊水庫群發揮了顯著的攔洪削峰錯峰作用。當前三峽水庫水位較高,後期仍有洪水過程,防禦難度加大。

水利部要求把三峽水庫防大洪水的能力放在第一位,統籌考慮上遊來水預報和中下遊堤防長期高水位運行實際,充分考慮各種不利情況,把下遊監利、蓮花塘等江段堤防狀況摸清楚,在確保幹流堤防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三峽水庫水位,為應對後期可能出現的洪水留足防洪庫容。

目前淮河洪水防禦工作總體有序、調控合理,做到了依法依規、不打亂仗。預報後期淮河流域仍有降雨過程,要高度警惕淮河降雨預報的不確定性,考慮河道、水庫水位較高和部分蓄滯洪區已運用等不利因素,繃緊防汛這根弦,抓緊排水入湖入江,統籌考慮水庫和蓄滯洪區運用,做好後續洪水應對準備。

繼續加快太湖洪水外排,努力降低太湖及周邊河網水位,加強環湖大堤等重要堤防巡查防守,確保安全。統籌防洪安全、水資源利用、水沙關係等因素,將龍羊峽、小浪底等水庫調度得更精細。預報黃河三花區間、海河南系將有強降雨過程,黃河中遊、漳衛南運河、徒駭馬頰河等河流可能出現漲水過程,要特別提醒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早做準備,提前做好各項應對工作。

水利部維持水旱災害防禦Ⅱ級應急響應。水利部總工程師、總規劃師帶隊的工作組仍在長江、淮河幹流督導檢查防汛工作,另有3個工作組和專家組在一線協助指導地方做好防汛工作。

相關焦點

  • 水利部:在保障下遊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適時降低三峽水庫水位至合理區間
    據會商分析,29日20時,長江中下遊幹流石首以下江段及兩湖水位超警0.68~2.05米,三峽水庫水位163.18米,入庫流量為3250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維持40200立方米每秒;淮河幹流王家壩以下河段超警0.06~1.72米;太湖平均水位4.51米,超警0.71米,周邊河網區有36站水位超警0.02~0.87米,其中8站水位超保0.01~0.27米。
  • 長江第5號洪水通過三峽水庫,上遊水庫群攔洪141億立方米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23日消息,記者今天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了解到,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已通過三峽水庫。長江委滾動會商,連續發布10多道調度令,長江上遊16座控制性水庫聯合運用,其中位於三峽庫區上遊的水庫通過層層攔蓄,極大減輕了長江上遊防洪壓力以及三峽大壩的攔蓄壓力。
  • 三峽水庫20日將迎建庫以來最大洪水,水利部門加緊部署——嚴陣以待...
    60多條河流湖泊水位仍超警,長江中下遊幹流正逐漸退水  19日,長江上遊洪水正朝著三峽水庫方向前進。岷江、沱江、嘉陵江攜大流量洪峰匯入長江後,長江上遊幹流瀘州到重慶寸灘段全線超保證水位。  長江今年第5號洪水「又高又胖」,流量超5萬立方米每秒的洪水達5天左右,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防汛一處處長褚明華介紹,「三峽水庫水位目前1天上漲1.18米,預計最高可漲至166.3米左右,離正常蓄水水位(175米)僅差8.7米。」
  • 三峽水庫還能存多少水?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三峽集團相關...
    央廣網北京7月19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三峽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秒,17日上午,「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上遊形成。在這段時間的持續降雨以及1號洪峰的壓力下,長江中下遊防汛形式嚴峻。
  • 「三峽庫區水位超防洪限制水位近2米」意味什麼?張博庭釋疑
    「汛限水位是水庫留有最大防洪庫容的標誌,與一旦超過了就有發生洪水危險的警戒水位的概念完全不同。」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解釋道,所謂汛限水位,其實就是該水庫留有最大防洪庫容的水位。通俗點來說,在非汛期,水庫保持較高水位用於供水、發電、灌溉等功能。
  • 建庫以來最大洪水來襲!這次三峽大壩能hold住嗎?
    暴雨大,洪水多,警報一次又一次拉響。據水利部消息,長江上遊發生1981年以來最大洪水,三峽水庫今天迎來建庫後最大洪水。今天,關於三峽大壩的討論不絕於耳。其中,不免有一些網友擔憂:洪水來勢洶洶,三峽大壩能hold住嗎?就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水利部門相關負責人。
  • 長江形成2020年第3號洪水 水利部細化實化應對措施
    7月26日14時,長江上遊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洪水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長江中下遊幹流石首以下江段及兩湖超警0.58~2.04米;太湖平均水位4.62米,超警0.82米,周邊河網區有42站水位超警0.01~0.90米,其中10站水位超保0.02~0.30米;淮河上中遊幹流王家壩以下河段超警
  • 今年會有大洪水嗎?水利部上午回應了
    1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水旱災害防禦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我國全面進入汛期 148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據了解,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
  • 三峽入庫流量猛升,水利部:長江2號洪水形成
    7月17日上午,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發布消息稱,受到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及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7月17日上午10點流量已經上漲至50000立方米/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
  • 40年來最大洪水襲擊重慶,明日上午將現最高水位
    重慶遭遇40年來最大洪水襲擊,城區多地進水,水情預報顯示,各監測站點將在明日上午迎來最高水位。2020年8月19日,受長江上遊幹流以及多條支流洪峰疊加影響,長江、嘉陵江重慶段水位高漲,19日8時,長江朝天門站水位190.54米,超過保證水位5.54米。據新華社消息,洪水已漫過江岸湧向城區,朝天門碼頭、洪崖洞、南濱路等多個低洼地段已被洪水淹沒。重慶主城區多條道路已實施交通管制。
  • ...通過三峽大壩?是否還有新一輪洪水過程?四個關鍵詞了解長江水情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受近日降雨及上遊來水影響,長江中下遊及兩湖水位持續上漲,水利部和長江沿線各地密集啟動或上調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等級。關鍵詞二:三峽水庫出庫流量昨天(4日),水利部長江委員會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汛情發展趨勢,會後,綜合考慮防洪安全和通航需求,經請示水利部同意,長江委下發調度令,自今天6時起臨時將三峽水庫出庫流量減少至3萬立方米每秒,及時疏散滯留在三峽—葛洲壩區間部分船舶,以保障通航安全;今天下午4點後,三峽水庫出庫流量恢復至
  • 長江委繼續發布長江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警
    受此影響,水利部長江委11日繼續發布長江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根據水利部水文情報預報中心消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11日12時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至漢口江段、洞庭湖湖區、大通以下江段、水陽江洪水橙色預警。
  • 三峽水庫庫容量世界第幾?水裡的魚有多大?
    三峽水庫庫容量世界第幾?水裡的魚有多大?今年是長江流域的洪澇年,長江幹流上最重要的防洪工程三峽,也博得了相當大的關注。我們發現,三峽在汛期到來前,提前清空庫存,水位降低到了150米附近,留足了庫存。要知道,整個三峽水庫正常蓄水水位是175米,相對應的蓄水量高達393億立方米。8月18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已在長江上遊形成,三峽水利樞紐將迎來建庫以來最大洪峰。三峽能否接住這一洪峰,為中下遊防洪工作作出貢獻,這是人民對三峽的期望,也是三峽應有的歷史貢獻。事實上,三峽水庫即便是放在全世界,都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大湖。
  • 三峽大壩今年汛期就能發揮作用 可防98年型洪水
    三峽大壩:今年汛期就能發揮作用     《瞭望新聞周刊》從長江防汛總指揮部了解到,三峽工程2006年防洪調度的任務與原則已經明確:汛期在發生洪水時,三峽水庫運用部分庫容調蓄洪水,適度對下遊地區發揮防洪作用,在此基礎上,利用樞紐洩流能力敞洩洪水,控制水庫蓄洪水位不超過允許擋水高程,以確保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及其施工安全。
  • 洪水還是那個洪水,但三峽不再是那個三峽,時代變了!
    比如我們在幹流修建三峽這樣的超大型水庫,在地勢較陡的地方修建階梯水庫,在支流修建眾多小水庫,通過調節出水量,為下遊降低防汛壓力;比如說我們在2018年在洞庭湖平退堤垸333處,調蓄面積擴大779平方千米,讓洞庭湖變得「更能裝」;▲ 紅色部分為這些年的擴大水體
  • 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7月26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拍攝的三峽大壩。   原標題: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26日14時發布消息說,「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預計27日晚三峽水庫最大入庫流量在60000立方米/秒左右。
  • 新理念引領中國防災減災新實踐
    踐行新理念,堅持以防為主,下好「先手棋」,重點防範化解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山洪災害「三大風險」  「庚子之夏防大汛」,水利部去年汛後就開始謀劃今年防汛,今年年初,水利部與中國氣象局等有關部門聯合會商,作出預判:2020年我國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澇重於旱。
  • 長江漢江昨晨突破設防水位,受降雨和三峽洩洪影響,武漢關水位24...
    武漢關水位突破25米設防水位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攝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廖宇智)昨日8時,長江武漢關水位漲至25.03米,達到設防水位。一個小時後,漢江新溝站水位漲至26米,也達到設防水位。水利部長江委數據顯示,6月29日8時至6月30日8時,武漢關水位從24.48米上漲至25.03米,24小時內漲了0.55米。此前,武漢市防汛部門預測武漢關水位今日才會到達25米的設防水位(本報昨日曾予報導),而受降雨和三峽洩洪影響,長江武漢段水位上漲較快,武漢關水位較預報提前一天突破了設防水位,目前依然在緩慢上漲。
  • 水利部分析長江太湖流域雨水情汛情 要求抓好水工程調度
    水利部將加強暗訪督查,督促各項措施落實。  二要加強水工程科學調度。要統籌考慮三峽水庫等骨幹水工程上下遊雨水情和工程自身安全,滾動預報分析,開展精細調度,充分發揮攔洪減災作用,儘可能減少或降低風險;湖南、江西等地要精心組織開展強降雨區內五強溪、柘林等水庫調度,有效攔洪削峰錯峰,最大程度減輕洪澇災害損失。  三要強化汛情通報和宣傳。
  • 《中國經濟周刊》最新封面報導:三峽三問
    為了回應社會各界對三峽工程的高度關切,《中國經濟周刊》於2020年7月7日特別組織了「三峽大家談」圓桌對話,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國三峽集團總工程師張曙光、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章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王亦楠等專家,就當前公眾最關注的三峽大壩的三個熱點問題進行座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