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分析長江太湖流域雨水情汛情 要求抓好水工程調度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水利部分析長江太湖流域雨水情汛情 要求抓好水工程調度

2020-07-09 09:10: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中新網7月9日電 據水利部網站消息,7月8日上午,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召開會商會,專題分析研判長江、太湖流域雨水情和汛情,要求緊盯長江和太湖2個焦點地區,滾動預測預報,抓好水工程調度、堤防防守等關鍵環節,確保標準內洪水不出意外。

資料圖:航拍長江南京下關段親水平臺被淹。

中新社

記者 泱波 攝

  7月8日10時,長江中下遊幹流監利至大通江段水位超警0.22~1.06米;太湖水位漲至4.34米,超警0.54米,周邊河網區有56站水位超警0.03~1.20米,其中22站超保。此外,有5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超警幅度0.01~7.00米,其中11條河流超保,安徽水陽江,江西西河、昌江上遊幹流及支流建溪水4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據預測,長江中下遊幹流監利以下江段及洞庭湖和鄱陽湖、太湖水位將繼續上漲,湖北、安徽、江蘇沿江河湖將維持高水位,江西饒河、修水、信江,浙江錢塘江以及福建富屯溪等河流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等省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7月8日上午,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召開會商會,專題分析研判長江、太湖流域雨水情和汛情,要求緊盯長江和太湖2個焦點地區,滾動預測預報,抓好水工程調度、堤防防守等關鍵環節,確保標準內洪水不出意外。會議強調,一要強化長江幹堤和支流堤防巡查防守。針對長江中下遊幹流、太湖環湖大堤及重要支流超警河段,特別是險工險段和存在安全隱患堤段,要落實巡查責任,充實防守力量,加密巡查頻次,發現險情要立即採取搶護措施,並及時報告。水利部將加強暗訪督查,督促各項措施落實。

  二要加強水工程科學調度。要統籌考慮三峽水庫等骨幹水工程上下遊雨水情和工程自身安全,滾動預報分析,開展精細調度,充分發揮攔洪減災作用,儘可能減少或降低風險;湖南、江西等地要精心組織開展強降雨區內五強溪、柘林等水庫調度,有效攔洪削峰錯峰,最大程度減輕洪澇災害損失。

  三要強化汛情通報和宣傳。要及時發布雨水情預警,提醒各方關注並落實防禦責任和措施;根據汛情形勢向應急部門通報預報成果,為做好防汛搶險贏得時間;要積極主動正面宣傳報導,加強輿情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合力抗洪的良好氛圍。

  各級水利部門積極應對,全力做好各項防禦工作。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啟動長江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7月以來連續派出9個工作組和專家組赴一線協助,滾動會商分析,科學精細調度三峽水庫減輕中下遊防洪壓力。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調度太浦閘、望亭水利樞紐、江蘇沿長江口門、浙江沿杭州灣口門等水利工程,全力降低太湖及周邊河網水位。湖北省啟動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派出6個工作組和暗訪組赴重點地區加強督促指導,發布山洪災害預警91次、簡訊32.6萬條,組織4.4萬人上堤巡堤查險。湖南省啟動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派出2個專家組趕赴湖區指導巡堤查險,累計安排10.6萬人巡堤查險,發布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簡訊24.6萬條次、啟動預警廣播1.6萬站次,發布各類洪水預警101次,調度澧水江埡、皂市等水庫攔洪錯峰,減少入湖洪量。

  江西省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發布洪水橙色預警,調度修水柘林水庫攔蓄洪水。安徽省啟動水旱災害防禦Ⅱ級應急響應,派出10個工作組,發布山洪災害預警4346次、簡訊6.1萬條,調度陳村水庫減輕青弋江下遊涇縣城關段防洪壓力,聯合調控馬山埠閘、雙橋閘遏制水陽江水位快速上漲勢頭。

  江蘇省啟動長江防汛Ⅳ級、太湖地區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強化河湖堤防巡查防守。浙江省啟動錢塘江流域Ⅰ級防汛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進駐新安江水庫指導防洪調度,出動1.2萬人巡堤查險,轉移下遊受影響區域4.38萬人,科學調度新安江水庫,最大入庫23000立方米每秒,相應出庫3000立方米每秒,攔蓄洪水23.6億立方米。

  水利部維持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副部長葉建春7月8日從太湖流域赴長江流域協助指導防汛工作。水利部派出的7個工作組正在一線協助地方做好各項防禦工作,8日加派4個暗訪組赴長江幹流沿線督導堤防巡查防守措施落實。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布丨水利部:把三峽水庫防大洪水能力放在首位 降低水位留足...
    中國網7月24日訊(記者 張豔玲)7月23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會商,分析研判當前水情汛情和未來趨勢預報,對長江、淮河、太湖當前防禦工作和黃河、海河防汛準備工作進行針對性部署。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參加會商。
  • 太湖:強化流域水資源管理 維護河湖水生態健康
    "三同時"制度;四是統籌防洪、供水和水生態,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同時明確了發生供水安全事故的跨省應急調度機制;五是進一步協調和整合太湖流域監測體系,加強流域層面水環境監測,建立統一的流域監測信息共享平臺。
  • 長江形成2020年第3號洪水 水利部細化實化應對措施
    中新網7月26日電 據水利部網站消息,7月26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會商會,逐一分析長江、淮河、太湖流域防汛形勢,明確防禦工作重點,細化實化應對措施。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參加會商會。7月26日14時,長江上遊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洪水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長江中下遊幹流石首以下江段及兩湖超警0.58~2.04米;太湖平均水位4.62米,超警0.82米,周邊河網區有42站水位超警0.01~0.90米,其中10站水位超保0.02~0.30米;淮河上中遊幹流王家壩以下河段超警
  • 太湖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聚集 水利部啟動引江濟太調水保障太湖安全度夏
    為保障太湖安全度夏和流域水源地供水安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簡稱「太湖局」)應地方請求,於5月21日及時啟動引江濟太水資源調度。據太湖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5月11日衛星遙感解譯太湖藍藻水華面積822.6平方公裡,為今年截至當前的最大水華面積。
  • 水利部:今年汛期全國大江大河幹流和重要圩垸堤防無一決口
    面對嚴重汛情,水利部聚焦防範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山洪災害「三大風險」,精準預報、精細調度、科學防控,在汛情較常年明顯偏重的情況下,全國大江大河幹流和重要圩垸堤防無一決口,大中型和小(1)型水庫無一垮壩,工程險情顯著減少,最大程度降低了災害風險,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今年汛情有多嚴重?
  • 從最不利情況出發全力應對——走進水利部探訪淮河防汛調度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題:從最不利情況出發全力應對——走進水利部探訪淮河防汛調度新華社記者胡璐、魏玉坤「洪峰有多高?什麼時候來?會超保多少?這些天水情氣象人員24小時值班,盯守江河湖庫水雨情變化,每天至少滾動預測預報三次,不敢有絲毫懈怠!」
  • 水利部水利委員會2007年國家公務員崗位信息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水保護管理處水資源信息歸集及公報編制職位負責水資源信息歸集整理,參與公報編制、水資源保護業務宣傳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監督管理處監督技術管理職位負責水資源保護監督管理技術指導,對流域水功能區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入河排汙口實施監督管理和技術管理
  • 水利部:在保障下遊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適時降低三峽水庫水位至合理區間
    水利部官網消息,7月29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會商,分析研判當前長江、淮河、太湖和北方河流汛情態勢,對水工程調度、堤防巡查防守、山洪災害防禦等工作作出針對性安排部署。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參加會商。
  • 水利部太湖局水政水資源處羅尖:為了太湖永葆美麗
    羅尖等太湖水利人多次提出立法保護太湖已經迫在眉睫。轉折出現在2001年,在水利部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太湖局的不懈努力,國務院辦公廳批轉《關於加強太湖流域2001-2010 年防洪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制訂《太湖管理條例》(2010年更名為《太湖流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 長江水文局開展2020年長江防洪調度演練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3日電 日前,長江委水文局全力參與水利部組織開展2020年長江防洪調度演練,傾力做好2020年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禦水文測報工作。針對疫情防控要求,結合汛前準備工作需要,長江委水文局開發了測站、分局和勘測局備汛工作三級網絡自查系統,壓實了責任,提高了工作效率。
  • 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偉平督導珠江流域防汛工作
    本站訊 6月7-9日,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偉平帶隊赴珠江流域督導強降雨及洪水防禦工作,先後到柳州市、武宣縣、大藤峽水利樞紐、長洲水利樞紐、梧州市等地檢查度汛應對措施,指導開展洪水防禦工作,並於9日在珠江水利委員會召開座談會,聽取珠江水利委員會關於洪水防禦工作匯報。
  • 87個集體、226名個人,向水利部抗疫先進致敬!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86.太湖流域管理局辦公室87.綜合事業發展中心水利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名單(共226名)55.塗寧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管理局監督處二級調研員56.李慶長江水利委員會建設與運行管理局水庫管理處處長57.許朝勇長江水利委員會監督局綜合監督二處四級調研員58.方清忠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禦局(水工程調度管理局)綜合處處長
  • 水利部部長劃重點!
    通過編制落實「一河(湖)一策」方案,系統治理河湖水域岸線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實現從「治亂」到「治病」「治根」。同時,還將抓好長江岸線清理整治、長江幹流河道採砂專項整治等專項行動,編制岸線保護和採砂管理規劃,加強河湖執法督查,推動水政執法走向「嚴緊硬」。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都發生1號洪水。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今年受災情況怎麼樣?汛情與1998年相比有何特點?7月13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等有關部委負責人介紹防汛抗旱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如何確保太湖「安全度夏」?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太湖安全度夏和流域水源地供水安全,太湖流域管理局應地方之請求,於5月21日及時啟動引江濟太水資源調度。同時,部署加密、加強太湖藍藻監測預警,全力做好太湖藍藻水利防控工作。目前,已經建立了太湖湖體、飲用水水源地和出入湖河道水資源動態監測系統,涵蓋水位、流量、水質、藍藻密度等水文氣象和水生態要素的「空天地一體」監測網絡,對藍藻發生、變化情況進行全面感知,對太湖藍藻水華的發生發展趨勢進行智能預判,並加強與流域各省市溝通協調,強化會商分析、預測預報、工程調度及巡查督查,全力做好太湖藍藻水利防控各項工作,保障流域供水和水生態安全。
  • 水利部:七大流域管理機構全面應用取水許可電子證照
    12月25日,水利部發布消息稱,隨著長江水利委員會、太湖流域管理局近日相繼發放第一張取水許可電子證照,水利部七大流域管理機構目前已全面應用取水許可電子證照,不再向取水單位和個人發放紙質取水許可證。七大流域管理機構和大部分省(區、市)已具備電子印章和取水許可電子證照籤發能力,基本實現取水許可業務跨省區、跨層級「一網通辦」。水利部表示,將繼續加快推進取水許可「一網通辦」,全面提升水資源管理政務服務規範化、便利化水平。同時,加強取水許可電子數據歸集整合,提升取用水管理信息化水平。
  • 三峽水庫還能存多少水?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三峽集團相關...
    鮑正風說:「長江水利委員會的最新調度令是,三峽水庫從33000立方米每秒增加到35000立方米每秒。三峽水庫為了控制水位的上漲速度,一方面結合中下遊的防洪形勢,出庫按照最新要求增加到了35000立方米每秒。」鮑正風介紹,此次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洪峰主要是由三峽庫區降雨、重慶及烏江流域幹支流來水疊加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