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大潮中,梁實格外引人注目,53歲的他,第24次參加高考,成為參加高考次數最多的人。
看到「考王」這個稱呼,首先想到的是「範進中舉」這個故事,範進54歲的時候終於中了舉人,卻激動的發了瘋,後來被老丈人一巴掌打醒了。現代版的範進,如今53歲梁實也有一個大學夢,也夢想金榜題名,考上一所全日制的大學。目標是川大數學系。
新中國1977年高考宣布恢復,在這一年有570萬的考生參加報名,而那一年的錄取率不過1%。當時雖然高考恢復,但是卻對報考的考生有一定的限制,年齡不能超過30周歲,某些地區不允許已婚的考生報考,所以當時對於很多想要報考的人來說,還是不得不錯過了再次參加高考的希望。
2001年開始,高考放開了年齡限制,他開始有了參加高考圓大學夢的想法。除了03—05年未參加外,梁實每年都會參加高考,今年已經是第24次參加高考。
今年出了考場,他說英語還可以,理綜沒考好,語文古詩詞,「背過的沒考,考的沒背過」。如果成績不理想,明年還會繼續考。
梁實今年的高考感言很真實,他說:我首選的目標還是川大,但是我估計川大難度比較大,如果能考上成都其他比較不錯的大學,我也會選擇去,畢竟年紀也大了,還是想能儘早圓夢!不過如果今年的沒有達到我的目標,我明年十有八九還會再次參加。
1983年,梁實第一次參加高考,成績不理想,落榜了。1986年,梁實第四次參加高考,分數達到了上技校的標準,可他上了幾天,就放棄了,想考上一所真正的大學。
梁實每年的分數都會在300分左右,被人戲稱為「梁三百」。
2011年梁實第15次參加高考,這一年兒子也參加高考,兒子考上了二本,他卻再一次與大學擦肩而過。,如今梁實的兒子已經在美國博士畢業,在一家高級研究所工作。可作為父親的梁實還奮戰在高考的第一線。
2019年第23次高考,梁實的高考分數是462分,高於二本線3分,但這個成績比2018年還要差7分(2018年是歷史最高分469分),距離自己心儀的四川大學遠遠不夠,畢竟當年四川省的一本線就是547分;2019年梁實在高考查分時,還進行了網絡直播,當時數十萬觀眾在線觀看,場面相當壯觀。
有人說他作秀、炒作,但他不認為自己是炒作,他只是想圓了自己的大學夢,他說:他堅持高考的前十年,是沒有多少人知道的,炒作是要短時間見成效的。後來他堅持高考的事跡被報導出來以後,關注度才越來越高。
廣州日報記者曾採訪他: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勵志的典型還是一個迂腐的典型?
相信做建材生意年入百萬的梁實參加高考,不再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只是為了了了自己的一個執念,用一直的堅持實現自己的大學夢,圓一家人都是大學生的家庭夢想。
老梁的高考事跡為他贏得了諸多稱呼「梁教授」、「中國第一考霸」、「中國第一鐵腦殼」、「中華第一考王」、「高考最牛釘子戶」「現代版的範進」等等,但這些稱呼的背後,都向人們闡述了一個觀念,那就是堅持,堅持的同時再搭配十分的努力,要想失敗都很難。
希望年輕人借鑑梁實的事跡,即使高考失敗了,也不要氣餒,也不要想不開,學習梁實屢敗屢戰的精神,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繼續努力。
但更希望年輕人能夠珍惜學習的機會,打好學業的基礎,能夠一次就高考題名,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當然梁實先生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用在參加高考上,比整日無所事事,虛度光陰更有意義。
希望他除了堅持還要找對了方法,更希望梁實先生能夠早日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