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學院 張瑜
疫情防控期間要從學校的指導精神和教學要求出發,結合教師所任課程的具體特點,進行教學方案的總體設計。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全體學生的公共必修課,通常是以大班教學的模式為主,近些年來,我嘗試運用雨課堂開展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在當前全程在線教學的過程中,建議可以建立一種慕課教學和雨課堂直播授課相結合的在線混合式教學模式。
這種混合式模式具體來說就是以雨課堂為平臺,把慕課學習、直播教學、線上作業與考試銜接起來。其中,慕課教學的目標是落實課程教材基本內容和知識理論體系的教學要求,教師通過慕課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課程內容全面系統、教學環節比較完整、知識點足夠細化,而且讓學生有參與感的在線課程資源;而雨課堂直播授課實現的是專題教學,教師針對課程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在線直播教學發揮對學生的主導作用,並通過雨課堂互動手段促進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課外作業是根據課程的性質和要求,加強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引導學生提前預習相關基礎知識,及時複習並延伸課堂教學內容,並形成課內課外相貫通的形成性評價體系。
在慕課教學環節的具體設計上,我認為可以分為五個方面。一是規劃好教學周期,安排學生按照教學計劃系統地學習慕課視頻。教師可以在每周一發布本周的慕課教學視頻,布置學生在一周內完成視頻觀看和課後作業任務,之後每周更新發布新的慕課內容和作業,這樣學生可以有一個清晰而連貫的課程學習進程,避免出現期末突擊觀看慕課的情況。二是嚴格要求學生定期完成慕課的線上作業習題。慕課的設計中有定期的在線作業習題,這樣教師可以每周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建立起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形成性評價,同時也提升了學生進行慕課學習的課程體驗感。三是師生開展線上討論活動,這是非常重要的教與學互動環節。教師可以把原課程日曆上的上課時間確定為師生的實時互動交流時間,提前通知學生按時登陸網絡學堂討論區或使用視頻會議軟體參加線上討論活動。每周討論的問題可以在第一周發布的教學方案中就詳細列出,便於學生提前準備。在師生的實時討論過程中,教師和助教主動發布信息提出觀點,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討論不斷展開和深入;同時學生可以自由提出問題,教師和助教及時回應、答疑解惑。四是引導學生開展線下閱讀。教師結合慕課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外閱讀資料或推薦書目,安排學生在線下學習和閱讀,也可以布置讀書報告等課程作業。五是開展線上理論考試,強化對學生慕課自主學習的監督,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慕課學習的有效性在較大程度上有賴於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但這不意味著對學生完全放手。教師要根據課程的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等因素,通過一定的教學設計給學生增強適度的學習壓力,強化對學生學習的監督。除了每周的作業習題,期中或期末的線上理論考試是非常必要的,所有考試題目都要根據慕課教學內容來設計。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慕課學習成績通常要佔到期末總體成績的20%-30%。
關於雨課堂直播教學的環節,教師不僅要學習掌握雨課堂的技術功能,而且要思考基於混合式教學模式來開展雨課堂直播授課的理念。我認為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理念值得思考。首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理念。我們一直倡導的教學理念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直播授課實現了在線環境下教師和學生實時的教與學互動,這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必然要求。慕課教育的理念主要在於發揮學生主體性,直播教學則是發揮教師主導性的重要途徑。二是專題式教學的理念。慕課學習已經給了學生比較系統的基礎知識理論,直播教學的教學內容設計就應當是專題式的,抓住教材各章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來深入展開,對一些社會思潮和有爭議性的問題的分析和講解可以放在這個專題教學內容之中,主動回應學生們的思想熱點和理論困惑。三是問題導向型教學的理念。直播專題講授要體現出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型教學理念,教師要把教材的章節體系變成問題的邏輯體系,以問題啟發和引導學生的思考,用問題貫穿授課的內容。例如在「人生的青春之問」的直播示範課中,我把整個章節分為人生是什麼、什麼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如何對待人生矛盾和問題三個問題逐步展開講授。四是個性化教學理念。思政課教學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統一,既要遵循教學目標、教材以及大綱的統一要求,也鼓勵和提倡教師在教學風格、方法等方面的多樣性和個性化。「個性化」的教學設計是依據課程特點、教師專長以及學生類型等為基礎,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研究專長和能力特長來設計教學形式和方法。五是互動式教學的理念。直播專題教學不能只是單向度的知識傳遞,師生的實時互動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要素。雨課堂直播課件設計中運用了答題、投票、彈幕、投稿、隨機點名和發紅包等多種雨課堂交互功能,實現師生、生生的互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混合式教學的模式下,期末考試成績是形成性評價和多元化評價的綜合結果,主要包括慕課學習環節的各個方面、雨課堂專題教學環節布置的課程作業以及期末理論考核的成績。慕課作業的設計安排在前文內容中已有闡述,雨課堂專題教學的評價過程可以分為課前、課上和課後多個環節,教師根據專題講授的內容來設計預習和複習作業,使學生在課前、課上、課後的學習過程相互承接和貫通。對於具體的期末評價成績組成,建議可以分為以下三個主要部分:一是慕課學習環節的成績:包括視頻觀看、自測習題、慕課討論區或網絡學堂的參與討論情況、期中線上考試等;二是雨課堂直播專題教學環節的成績:包括課前課後的雨課件習題、直播課上的雨課堂習題、投稿等,以及教師布置的課後大作業;三是期末考試成績,由選擇題和論述題兩個部分組成,選擇題在線上完成,論述題下線下寫作並通過網絡學堂提交。
(清華新聞網3月16日電)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