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愛國:《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教學實錄

2021-02-13 七彩語文中學語文論壇

「『藍墨水的上遊是汨羅江』,這是余光中先生的詩句,今天讓我們沿著詩歌的河流上溯,欣賞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送別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我在揭題後先讓學生試讀,然後指名學生朗讀,再播放配樂示範朗讀,引導學生討論:結合錄音範讀以及同學的朗讀,你認為怎樣才能讀好這首詩?

生:我認為語速應該慢一些,儘量讀出悽涼的感覺。

生:我認為應該讀出李白、王昌齡分離時的不舍,要滿懷深情,讀出他們真摯無比的友情。

師:你能否讀出這種深情呢?(指名該生再讀,然後引導評價。)

生:我認為前兩句應讀得緩慢一些,體現出「悽涼」;後兩句應富有感情,表達出作者對好友的關切之情。

生:我認為語速應稍慢一些,並且富有感情,把自己想像成李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讀好這首詩。

師:現在你就是李白,在皎潔的月光下,請你將這首詩吟誦一遍。(該生傾注感情誦讀,全班學生深受感染。)

「吟和唱都將文章音樂化,而朗誦和誦讀卻注重意義,音樂化可以將意義埋起來,或使意義滑過去。」(朱自清語)因此,誦讀是解讀詩歌的基本方式。

二、創意編讀:學會感悟詩歌意境

為了讓學生充分領略詩歌的意境,我讓學生結合注釋,整體感知詩意,然後進行創意設計。

師:如果將此詩拍成MTV,你來做導演,將選擇哪些景物,設計怎樣的場景表現此詩的意境?(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再推選代表發言。)

生:楊花紛紛飄落,杜鵑在枝頭悲傷地啼鳴,皎皎明月懸掛空中,月光下,李白在吟哦這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師:你即興朗誦一下,把這首詩送給好友。(學生誦讀。)

生:我會選楊花、子規、月亮等景物,設計的場景是:夜晚,楊花凋落,子規立在枝頭鳴叫,皎潔的月光下,李白手捧酒杯,一邊飲酒,一邊高聲吟誦此詩。

生:我們小組認為,在拍攝時將遠景和近景結合起來,遠景拍攝自然環境:一輪明月當空高照,楊花飄零,杜鵑鳥啼聲響起;然後拍近景特寫:李白站在書桌前,桌上鋪著剛剛寫好的詩歌,仰望明月輕聲吟誦……

理解詩意一味按照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文的方法,講究字字落實,那樣味同嚼蠟,將詩歌的意味喪失殆盡。唐詩雖寫作年代久遠,但詩人抒發的諸如離別、失意、思念等情感卻是千古相通的。如何讓學生知「唐人的需要」,懂「唐人的得失」,「真切」地感受到詩歌的原生態情感,需要我們打通古今隔膜,進行心靈之間的對話。

三、情境悟讀:設身處地讀得真切為了讓學生深入情境,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師:如果你化作明月,見到王昌齡會對他說些什麼?

生:王兄,你過得還好嗎?你知道你的好友李白多麼牽掛你嗎?他託我帶來了他的問候,在此,我要深深祝福你!

生:昌齡兄,李兄與你深厚的情誼我都看在眼裡,他讓我捎去對你的祝福,雖然你現在被貶為龍標尉,但是,只要你能為官造福,就是一個好官。

生:昌齡,別難過,不管身處何地,身兼何職,只要有一顆報效國家的心,那就是一個好官,為民服務,你就會感到快樂,振作起來!

師:如果你就是王昌齡,讀到這首詩心裡會怎麼想?生:李白不愧是我的朋友,他這樣關心我,我雖然被貶異鄉,但收到這樣的詩,心裡十分溫暖,我為有這樣的一個朋友而自豪。

生:李白兄,多謝關心,小弟不勝感激,有你這麼一個朋友,是我一輩子的福呀!

生:李白,我的好兄弟,謝謝你的關心,我一定會做好工作,不辜負你的一片心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解讀詩歌時,我們可以設置情境,讓學生體驗角色,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詩歌理解可以「不求甚解」,但前提是讀者不僅理解了詩歌,而且把握了詩歌的神韻,達到了「通透」的境界,所以不拘泥於字面的理解。

四、探究精讀:咀嚼語言讀出情味

我引導學生探究以下兩個問題。

師:首句可以換成「桃花盛開喜鵲鳴」嗎,為什麼?

生:不可以,因為桃花、喜鵲是喜事的象徵,李白與王昌齡的分離是憂傷和不舍的。

生:「桃花盛開」是粉紅色的,很喜慶;「喜鵲鳴」有一種熱鬧的氣氛,而首句渲染了一種悽涼的氣氛。

師:「我寄愁心與明月」一句妙在何處?

生:這句話使月亮擁有了像人一樣的思想,賦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詩人把對友人的滿腔熱忱託付給明月,帶給千裡之外的人。

生:這句話將明月擬人化,將「我」對王昌齡的祝福寄托在這輪明月上,將明月比作知心人,十分形象生動。

生:作者運用的比喻十分巧妙,把「愁心」比作一封信,把它寄出去,而且把「愁心」託付給「明月」,明月成了知心人,十分巧妙。

在古詩教學中,我們需要「求甚解」,通過對具體字詞、語句的再三玩味,細察其質地,估摸其分量,體察其狀態,感受其溫度,方能悟得其中三味。教學中,我們可以採用增刪換調的方式咀嚼語言,也可通過對名言佳句的多向度賞析,充分領略語言的魅力。

五、拓展連讀:互文連結深入文本

在本課後環節,我讓學生交流李白還寫過哪些送別的詩,然後重點討論《贈汪倫》《送孟浩然之廣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三首詩寫法的不同之處。投影顯示下列詩句齊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送孟浩然之廣陵》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學生從內容、寫法、情感表達等方面作了周到深刻的發言。

生:送的人不同。《贈汪倫》是汪倫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送孟浩然,《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李白送王昌齡。

生:描寫的景物不同《贈汪倫》寫潭水,《送孟浩然之廣陵》寫長江水,《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寫明月。

生:寫法不同。《贈汪倫》運用誇張手法借潭水寫友情的深厚,《送孟浩然之廣陵》借江水抒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運用擬人手法,借月亮抒情。

生:感情不同。《贈汪倫》表達了不舍的感情,《送孟浩然之廣陵》表達了惆悵的感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表達了思念與關切的情感。

比較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但連結的文本要注意適量、適度:連結的文本過多,學生只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連結的文本過深,學生無法理解,更無法比較。

接著,進行讀寫結合訓練,將語言表達與思維訓練結合起來。讓學生放飛詩情,按照句式寫一段話。投影顯示:

古詩云:多情自古傷離別,讓我們跟隨李白的腳步,體驗他與友人間真摯的友誼。

在桃花潭畔,                         ;

在黃鶴樓下,                         ;

在楊花落盡的暮春時節。

吟誦這些優美的詩句吧!願美好的友情永駐人間!

然後組織交流:

生:多情自古傷離別,李白與友人的真摯情意流淌在他書寫的詩行中。桃花潭畔,深深潭水見證了李白與汪倫永恆不變的友情;黃鶴樓下,滔滔江水凝注了李白對孟浩然的深深祝福;在楊花落盡的暮春時節,片片落花體現出李白與王昌齡的傷別之情……

生:多情自古傷離別,李白與友人的真摯情意流淌在他書寫的詩行中。桃花潭畔,多情的桃花潭水映照著李白與友人的深厚情誼;黃鶴樓下,滾滾的長江水流不盡李白對遊人的綿綿思念;在楊花落盡的暮春時節,皎潔的明月送不完李白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教師小結:好詩不厭百回讀。今天我們採用多種閱讀方式,與李白對話,與王昌齡對話,與詩人筆下的優美的詩句對話,只要我們用心體察,親身體驗,我們就能走進詩歌的深處,走進詩人的心靈!

如何讓靜態的文本復活並進而與讀者的視野融合在一起,是閱讀教學走向高效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目前機械單調的閱讀樣式與活躍繁雜的閱讀圖景雜陳在一起,幹擾了閱讀教學的路徑,也很難讓學生靜心澄慮走入文本,體悟語感,陶冶情操,磨礪思想。我們需要探究一種有序深入的閱讀路徑,讓學生步入文本深處,成為文本作者的知音,並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朱自清先生在《<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一文中指出:「會讀詩的人,多讀詩的人能夠設身處地,替古人著想,依然覺得這些詩真切。這是情感的真切,不是知識的真切。這些人不但對於現在有情感,對於過去也有情感。他們知道唐人的需要,唐人的得失,和現代人不一樣,可是在讀唐詩的時候,只讓那對於過去的情感領著走;這種無私、無我、無關心的同情教他們覺到這些詩的真切。」在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多向性對話,引領學生替作者著想,設身處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就顯得尤其重要。

上述「比較誦讀——創意編讀——情境悟讀——探究精讀——拓展連讀」五個環節,從教學結構來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從文本的外部形式的認識開始,再深入到文本的內部意蘊,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充分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讓學生在螺旋式的變式閱讀訓練過程中,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從教學方法來看,既體現了中國傳統語文重「整體感悟」的教學特點,引領學生涵泳體察、誦讀欣賞,也吸收了現代閱讀學的理論精華,從接受美學出發,強調讀者意識,利用多向性對話,與作者、文本對話,師生之間對話,增強閱讀體驗,豐富閱讀圖式,培養閱讀技巧。

「變式閱讀」實施的前提在於教師教學設計思路的明晰與簡約。「多則煩,簡則精」,不要過於追求多重「變式」,以致學生在反覆多變的活動中失去語言文字實踐的機會。在「求變」的同時也要注意「守恆」:「求變」在於閱讀對話方式的多樣性,學會立體地解讀文本;而「不變」的是,一切活動應該緊扣「文本」這個中心,不能信馬由韁任意拓展。如果一味「求變」,在活動的樣式上不斷翻新,卻脫離了文本,這樣的「變式閱讀」只不過是應景式的表演活動,離語文學習的本意已漸行漸遠,這也是我們需要警惕的一面!

- End -

本文選自《中國教師》2011年08期,內容有刪節。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投稿郵箱:luntanzhongxue@126.com

訂閱電話:025-66660321 & 13813815202

相關焦點

  • 【同步練習】《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參考答案1.曹操  東漢  政治  軍事  慷慨悲壯2.①登上  ②來  ③多麼  ④聳立  ⑤銀河  ⑥好像  ⑦慶幸、很  ⑧詩3.C4.①√  ②×  ③√  ④×  ⑤√  ⑥√5.D《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同步練習
  • 中考古詩詞梳理‖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採用寓情於景的手法,既點明了時令又表達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兩句是「  楊花落盡子規啼  ,  聞道龍標過五溪  。」2. 古詩中,「月」常被詩人用作寄託思念親人、思念朋友情感的載體。如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李白的「  我寄愁心與明月  ,  隨君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3.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知識點複習+試題精練
    ⑹《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表達詩人對友人強烈思念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㈣重要問題探究1.課後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此描寫「楊花」「子規」兩樣景物起筆,從全詩看,有什麼用意?
  •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導讀與檢測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感憤,寄託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教材分析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一、作者介紹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
  • 【每日一練】我愛古詩文丨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二、賞析選擇題:1、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題目中的「左遷」指降職,李白聽說好友王昌齡被貶為龍標縣尉,於是寫了這首詩。
  • 鑑賞《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古裝演唱:徐小迪同學      「楊花落盡子規啼」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文鑑賞及考點揭秘
    平時注意漢字的正確讀音,注意不要標錯聲調的位置。 2.藉助課下注釋或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1)楊花:(2)子規:【答案】(1)柳絮。(2)即布穀鳥,又稱「杜鵑」。【解析】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實詞的理解。平時學習時注意背記課下注釋。
  • 七上語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天淨沙·秋思》考試要點
    (說明:★為重點識記篇目 ——為易考句子 ●為考點)★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盛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1.左遷:降職。2.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①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寓情於景,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②次句敘事。「聞道」,表示驚訝惋惜。
  • 【04古代詩歌四首-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思維導圖+知識點複習+試題精練
    ⑹《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表達詩人對友人強烈思念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㈣重要問題探究1.課後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此描寫「楊花」「子規」兩樣景物起筆,從全詩看,有什麼用意?
  • (第714期)「課程語文」研究活動|《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夾注式解讀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夾注式解讀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題目解讀:聞,聽說。王昌齡,詩人李白的朋友。左遷,注釋1[左遷],降職。龍標,注釋1[龍標],唐代縣名,在今湖南洪江西。此,指這首詩。寄,寄去。這首詩的題目信息含量很大,交代了寫詩的原因——聽說朋友被貶龍標,寫詩聊表牽掛之情。一個「遙」字不難看出被貶之地荒遠,遙遙呼應詩中的「過五溪」和「夜郎西」。
  • 從初中古詩詞《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看唐朝官員的調動
    江蘇的初中現在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按照教學進度,馬上會學習到一首李白的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對於這首詩,筆者有兩個疑問,第一是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有說是寫在公元753年左右,那麼詩中「夜郎」指的又是哪裡呢?李白五十八歲,公元758年冬獲罪長流夜郎。
  • ​隔三岔五吟詩一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代詩詞中的左遷一般指貶官,也就是降低官職。這首詩是李白聽聞好友王昌齡被貶官時所作。全詩押的是「齊」韻,這是個齊齒音的韻部,相對來說比較細膩低回。詩的首句提到兩個意象,一個是揚花,一個是子規。揚花指的是柳絮,子規是杜鵑。
  • 考點詳解︱初中課文《泊秦淮》《使至塞上》《夜雨寄北》《春望》《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等;【中考英語】1600詞分類速記
    》《春望》《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等思想感情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並把自己的孤寂悲涼之情巧妙融入景中,側面表露了詩人對守邊將士愛國精神的讚美。《夜雨寄北》《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注釋/考點】1、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古地名,唐朝置縣,今湖南省黔陽縣。
  • 李白寫給王昌齡的詩中 「楊花」「子規」有哪些特殊含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送別好友孟浩然時所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聽說王昌齡被貶謫後所寫。作者:辛上邪資料圖:王炳輝 攝孟浩然是李白的「偶像」,他們深厚的交情為後人熟知。此雖不確,但李白在天寶五載時,多日逗留江寧,是琉璃堂座上客,與王昌齡一同成為彼時江寧文壇的耀眼明星。可惜好景不長,李白離開後一兩年內,王昌齡二度被貶,發配去龍標(今湖南懷化地區黔陽鎮)。聽說這個不幸的消息後,李白寫了這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子規」指的是什麼?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子規」指的是什麼?支付寶螞蟻莊園2020年11月5日莊園小課堂答案是什麼?
  • 王昌齡:被低估的七絕聖手,被妄殺的詩家天子
    青春熱血撒疆場,歸來之後又取進士及第,卻也僅得一個不足掛齒的小職,之後又一貶再貶,難免感嘆世事無常,人生悲涼。王昌齡這些與太平盛世不太和諧的言語,還是引起了某些有心人的注意,畢竟此時的王昌齡已經詩名滿天下,怎能讓一個這麼有名氣的詩人在皇帝眼皮底子下面發牢騷呢?公元738年,他被貶謫嶺南,次年遇赦北還。由嶺南北返長安被任命為縣丞之後沒幾年,又受謗毀,被貶龍標。
  • 王昌齡很美的一首詩,寫於「公主」閨房,最後10字明媚可愛
    古代以右為尊,所以官員被貶謫又被稱為左遷,左遷對於一個充滿政治理想和抱負的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打擊,從某種程度上預示著自己政治之路的階段性失敗。唐代的劉禹錫,柳宗元,宋代的蘇軾都有著被貶謫的經歷,有些人重新走了出來,有些人則永遠地留在了遠離家鄉的窮鄉僻壤中。
  • 小計寶寶考考你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子規指的是什麼
    小計寶寶考考你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子規指的是什麼時間:2020-11-05 17: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計寶寶考考你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子規指的是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每天的凌晨更新一道題目,答對後能領取小雞飼料,今天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題目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楊花落盡子規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