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伏天,遊泳的人逐漸增多。我們經常提醒,戶外遊泳時一定要穿戴救生設備,但是在7月28日,桂林的一名男子在穿了救生衣的情況下,依然發生了溺水。本該救命的救生衣失效了,這是怎麼一回事?
28日中午,桂林一名男子在淨瓶山大橋下發生溺水,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後對該男子進行了全力搶救,可惜依舊沒能挽回他的生命。據了解,該男子在遊泳時穿著救生衣,但為什麼還是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呢?防溺水宣傳志願者溫知新給出了他的推測。
防溺水宣傳志願者溫知新說:「很多種你想不到的情況出現,比如說救生圈大一點,你人在裡面太寬鬆,有時候一有什麼情況,小孩子就會掉進去了,還有那些充氣的不小心岸邊有鐵絲,有些竹枝扎穿了漏氣了,那就不行了。」
溫知新說,救生衣是遊泳的安全保障,遊泳者應掌握正確的穿戴方法。
防溺水宣傳志願者溫知新說:「這個布料帶太小了,要厚實一點、寬一點、夠力一點,一綁起來就能夠把身子包圍,比較不容易掉,一般這樣紮起來夠實,也起作用。但是有時候就會出現脫落,所以這幾條系帶做牢固,做穩固,這樣才能夠起到作用,如果松松垮垮的,你從上面掉下去也沒辦法。」
昨日(7月29日)在邕江邊,記者遇到了裝備齊全的遊泳愛好者李大爺。記者了解到,今年70歲的李大爺經常來邕江遊泳。為了保證老人的人身安全,李大爺的女兒給他買了一整套遊泳裝備,其中就包括這件外號「浮力強」的救生衣。
記者還注意到,李大爺的救生衣下面還繫著一個哨子。
市民李先生說:「這個哨子在有什麼意外的時候,你可以吹這個響了,旁邊的人和岸上的人會聽得到,他就來救你了。」
眼下正值遊泳旺季,來邕江遊泳的老年人和小孩非常多。市民在給家中老人或小孩購買救生裝備的同時,還應該教會他們正確使用救生設備的方法。
來源:南寧新聞綜合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