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學生頂風冒雪山坡搭棚上網課,麻城移動逆行進山搭建微站顯擔當

2020-12-22 環球視訊

(記者董純福 通訊員周蔚)3月5日下午,麻城市木子店鎮王家畈村磨石衝灣4名在校學生終於能夠安心在家裡收聽收看網上空中課堂了,一個臨時搭建在屋後山坡上的棚子也拆掉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01木子店鎮王家畈村學生家長反映解決學生上網學習的微博截圖

原來,3月4日上午,麻城移動公司副總經理周宗良在網上看到了一篇「木子店鎮王家畈村磨石衝灣手機信號差,4名學生頂風冒雪在屋後山坡上搭棚子上網課」的網文。民生無小事,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何況這涉及到學生教育問題。他立即安排當地工作人員進一步核實了解情況,同時向公司主要負責人報告。麻城移動公司黨支部研究決定,不管用戶使用的是哪家運營商網絡,作為用戶信任的國企,移動公司一定要勇於擔當,如果是行動網路質量問題要堅決徹底解決,如果是其他運營商網絡質量問題則採取贈送移動號卡的方式幫助解決。

主動擔當,千方百計聯繫用戶。由於那篇微博上沒有留下具體聯繫方式,尋找用戶只能實地去問。3月4日中午,麻城移動公司維護人員到達麻城市木子店鎮,但由於疫情防控管制,無法繼續進入王家畈村。4日下午,周宗良緊急聯繫到麻城市駐木子店鎮疫情防控督查督導組負責人胡濟海,請他幫忙核實信息。

02木子店鎮王家畈村磨石衝灣三戶人家的四名學生在室外山坡上搭棚上網課

胡濟海非常重視,立即向木子店鎮黨委政府通報情況,並聯繫該鎮駐村負責人、鎮黨委組織委員夏天幫忙核實了解情況,最終確定到具體位置在王家畈村磨石衝村民小組,在一個山坳裡零散居住的幾戶人家室內移動、聯通、電信的4G信號都不是很好,孩子們因為要上網課,沒有辦法只好在家旁邊的一個山坡上信號強一點的地方,臨時搭了一個竹棚子解決上網課的問題。但由於山坡上風大雪大,非常危險。

積極作為,想方設法到達現場。信息反饋後,周宗良迅速安排技術人員進行測控,通過用戶家庭地址定位,確定覆蓋用戶區域的3個基站狀態均正常。這幾戶居民的4G信號質量問題應該屬於阻擋原因導致,於是移動工作人員連夜制定了就地臨時建設微功率直放站和臨時搬遷基站小區兩套解決方案。

03麻城移動員工主動作為逆行進山經過沿途鄉鎮卡點接受體溫測試及登記

3月5日一大早,副總經理周宗良帶領周蔚、易輝、楊愛鋒3名維護人員一起到現場測試和優化,在沿途經過了十幾道關卡檢查之後,最後進村的必經道路上被一臺挖掘機擋住了去路,後在駐鎮疫情防控督查督導組胡濟海同志的協調下,通過裡接外送,移動公司一行於上午10時許到達磨石衝灣現場。

04麻城移動公司員工逆行進山到達山坡上網課竹棚處測試網絡信號

不勝不休,全心全意解決問題。經現場查看,三戶人家共有4個孩子需要上網課,但這三戶居民的房屋處在一個山坳裡,距房屋30米的山坡上可以接收到較好的4G信號。經過現場無線網絡測試,發現室內室外均只有一格信號,為弱覆蓋區域。

05麻城移動公司技術人員現場為磨石衝灣三戶居民架設設備連接線

結合現場查勘情況,工作人員決定使用臨時建設微功率直放站的方式幫助優化該位置網絡信號。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搭建,微功率直放站成功開通。經測試,室內外4G信號均滿格。

06麻城移動公司員工在樹上固定室外接收天線及線路

設備安裝後,移動公司工作人員幫忙村民、孩子一一測試手機信號及上網課效果情況,直至所有孩子手機都滿足網課視、聽要求才放心的離開。

07麻城移動公司調試完畢並指導孩子們順利進入空中課堂才放心的離開

看到移動公司主動上門,快速高效地幫他們解決了實際困難,江漢大學在讀學生鄭韋韋向移動員工鞠躬致謝,其父親鄭家發代表4名學生家長,向麻城移動公司寫來感謝信表達感激之情。

08山坡上臨時搭建上網課的棚子被拆除,學生們終於可以安心在家聽網課了

王家畈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木子店鎮武裝部長佔正平拉著周宗良的手,動情的說:「王家畈村是木子店鎮大山深處的一個山區貧困村,常住人口有2000多人,讀書是大部人走出山村的出路,歷年來考取大學的有47人,目前清華、北大、江漢大學等各類大專院校在讀的學生就有21人。

09王家畈村學生家長鄭家發給麻城移動公司的感謝信

在特殊疫情時期,麻城移動公司第一時間翻山越嶺深入現場,幫助解決磨石衝灣孩子們上課網絡信號問題,體現了移動公司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的央企品格。」

10麻城市木子店鎮政府給麻城移動公司的感謝信

3月6日,麻城市木子店鎮政府主要負責人了解到事情原委後,也向麻城移動公司寫來感謝信,對麻城移動公司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需,第一時間深入大山解決貧困山區孩子們上網課的央企擔當行為表示欽佩和感謝。

疫情期間為做好停課不停學的通信網絡保障工作,麻城移動公司提前介入,對老師、學生上網課的訴求24小時監控,想方設法解決交通管控、防護物資缺乏等實際困難,千方百計通過各種途徑聯繫到反映網課信號問題的用戶,第一時間到現場解決困難,先後解決了宋埠鎮獨山村、白果鎮名龍湖村、木子店鎮王家畈村等地的網絡信號問題,得到了當地政府、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責編:王守仁 劉曉麗

相關焦點

  • 那個雪山頂上找信號的女孩可以在家上網課了!這臺基站專門為她而建
    那個雪山頂上找信號的女孩,可以在家上網課了!這臺基站專門為她而建→     現在全國有超過一億的學生在上網課。上網課對於城市的學生可能不會覺得有什麼不便,而對於一些偏遠山區的學生來說,可能就不那麼方便了。前不久,一條「雪山頂上找網上課」的視頻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第一時間找到視頻裡的這位學生進行了採訪。
  • 超暖心 山頂搭棚上網課的大一姑娘收到來自學校的禮物
    半島記者 劉金震日前,半島新聞報導了黃海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劉桃浪同學深山搭棚上網課的故事,其刻苦學習、樂觀自強的精神感動了很多讀者。3月24日,記者從黃海學院了解到了暖心後續,學校不僅為她提供了獎助學金,還給她送上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用於線上課程的學習。
  • 信號不好西安女老師山坡上網課 通信公司上門優化
    疫情期間,老師們都如何上網課?在湖北麻城,一位女老師因為家裡信號不好,搬著電腦在山坡上給學生們上起了網課。這位老師就是西安翻譯學院教師王媛,今年1月,她回到湖北麻城的公公婆婆家過春節,疫情暴發後滯留在當地。為了不耽誤學生們上課,王媛準備了多套預案,然而由於網絡信號不好,她只好在家附近的小山坡上為同學們上網課。
  • 初中生野外搭棚找信號上網課,早出晚歸跟在學校一樣
    楚天都市報2月28日訊(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袁丹)武漢市東西湖區金銀湖中學七(9)班趙文熙,從年前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麻城老家。新學期開始後,由於家裡手機信號差,無法正常上網課,他和爺爺到離家約20分鐘路程的野外搭了個簡易棚子當教室。
  • 解決學生上網課難 不妨再「硬核」一點
    媒體報導顯示,有學生為了找到穩定信號,每天需步行30分鐘,坐在零下3攝氏度的雪山山頂上網課;有學生深夜穿著棉襖在村支部門口架起桌子蹭網學習,被網友稱為現實版的「鑿壁偷光」;一位爺爺尋遍大山,在山坡上一處信號穩定的地方支起帳篷供孫女網上聽課……類似的情況不僅發生在偏遠山村,筆者了解到,在西部一個省會城市的主城區裡,20多名外來務工者子女
  • 小女孩的高山網課「教室」:家裡信號不穩,父親搭棚生火陪讀 結局...
    劉主國說他就是吃了讀書少的虧,所以一直很支持女兒學習,有空的時候他和妻子都會陪著女兒上網課,也算是監督。「上完課就回屋,烤火不冷,但是太乾燥,時間長了小娃兒皮膚遭不住。」媽媽杜靖說,馬上要開工了,爸爸要去城裡上班,出門前特意多準備了一些柴火放在棚屋裡。
  • 小女孩的重慶高山網課「教室」:家裡信號不穩,父親搭棚生火陪讀 結局感人:三大運營商都來了
    ▲父親陪著女兒在棚屋寫作業山頭棚屋裡的網課「涪陵梓裡鄉這個三年級的女孩上網課,家中無信號,爸爸在山上搭了個棚,孩子每天就在那裡學習。這個天還是很冷,看後感懷於心,覺得值得學習!……看看這位父親吧!遇到困難,想法解決,戰勝困難,沒有網,上山搭棚。網上學習,考驗的是一個家庭的協同力,考驗的是父母的督導力,更考驗孩子的堅持和自律。
  • 網絡信號不好,安康旬陽有學生雨天打傘上山上網課
    「看著孩子們在山上找信號上網課,我心裡有點不忍。」3月8日,安康旬陽縣城關鎮顏坡村有村民向華商二三裡反映,他所在的村子由於通訊信號不好,孩子上網課非常不便,他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起來。「我在山上找信號上課已經有兩個多星期了,家裡沒有4G信號,上網課只能在山上來。」
  • 大量中國留學生逆行返美: 熬時差上網課 有人猝死有人愁...
    但也有一部分留學生因種種原因需要逆行從國內返回美國,有部分疫情早期已返回中國的留學生表示「計劃今年夏季返美」。疫情好轉,美國許多高校宣布即將恢復實體課程,這成為大部分返回中國的留學生產生返美念頭的導火索。早前有一名返回中國上網課的大一留學生被證實猝死,死因極有可能是日夜顛倒上網課。此消息一出,在中國上網課的留學生人心惶惶。
  • 一張小桌子、一把舊木椅——他在小山坡上網課
    一張小桌子、一把舊木椅——他在小山坡上網課 邱乾謀 北京考試報 2020-05-03 晨霧 / 轉帖 一個小山坡、一張小桌子、一把舊木椅,是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陝西籍學生牛興煒的「天然教室」。
  • 因家裡信號差,姐妹跑進深山搭棚「追網」上網課,現已返回家裡
    近日,家住達州市達川區景市鎮高廟村五組,達州中學學生胡新月姐妹倆因家裡信號不好,為了能夠上好網絡直播課,在附近山坡上的田地裡臨時搭了一個塑料棚子學習。一家住在達州市達川區景市鎮高廟村的大山上,家中有兩個上高中的女孩。因為疫情延期開學,他們無法到校上課,只能在網上聽網課。大山深處手機信號不好,勤奮好學的孩子們就讓父親開長安車帶他們到鎮上去蹭WIFI。
  • 開學季 大量中國留學生逆行返美: 熬時差上網課 有人猝死有人擔憂...
    但也有一部分留學生因種種原因需要逆行從中國返回美國,有部分疫情早期已返回中國的留學生表示「計劃今年夏季返美」。疫情好轉,美國許多高校宣布即將恢復實體課程,這成為大部分返回中國的留學生產生返美念頭的導火索。早前有一名返回中國上網課的大一留學生被證實猝死,死因極有可能是日夜顛倒上網課。此消息一出,在中國上網課的留學生人心惶惶。
  • 「上山」上網課的少年重回校園了!開學第一天他是這樣過的
    記者 劉潔舲 程曦2月29日,一張照片在東西湖區師生群中刷屏,幾根竹竿、一張塑料布、兩張舊板凳搭建而成的小窩棚,立在半山腰,一位少年趴在油漆斑駁的破舊木椅上,專心致志地埋頭書寫。這是金銀湖中學七年級九班學生趙文熙「上課」的照片。
  • 下社區上網課都不含糊,學生贊體育老師蠻給力
    學校供圖)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17日訊(記者郭麗霞 通訊員許瑩)疫情防控期間,紅鋼城小學青年教師、共產黨員劉斌在社區做了51天志願者,還利用休息時間給學生錄製了7節居家健身課。白天在社區服務,晚上回住所後錄網課視頻,被同學們稱為「奧利給」老師。
  • 探訪湖北麻城鄉村學校:老師兼職為學生做飯
    9月6日,湖北麻城順河鎮長衝村教學點,向明秀老師與8名孩子在簡陋的教室前合影。9月7日,湖北省麻城市木子店鎮楊嶺崗村教學點,教師汪定茹與學生們在一起。 9月6日清晨,湖北省麻城順河鎮長衝村教學點,孩子還沒有到齊,唯一的老師向明秀已經燒開了水,準備上課。它都不能被稱為學校:兩間灰黃的瓦房,一間做教室,另一間做辦公室,連著小小的廚房。有家長領著孩子過來,「小老師,我們來了。」相比其他老師四五十歲的年紀,三十多的向明秀是教學點裡最年輕的老師。
  • 國網湖北崇陽供電:跑山電工在防疫一線逆行出擊
    為抗擊疫情,國網湖北鹹寧崇陽跑山電工共產黨員服務隊(簡稱跑山電工)逆行出擊,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共產黨員服務隊員「亮身份、踐初心、比作為」,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生命通道中、疫情關卡中、入戶一線中、服務一線中不畏艱險,擔當作為,全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 國家隊出手,讓5000萬學生免費上網課,今天上線
    其中,百度、阿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網宿、華為等企業參與支持,協調7000個伺服器,90T帶寬,可供5000萬學生同時在線使用,將服務全國近1.8億中小學生居家學習。 自上周起,武漢、襄陽、南昌、深圳、佛山、昆明等多地中小學就紛紛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陸續上線了雲課堂。
  • 天津各區區委書記進校園上講臺 接地氣冒熱氣 這樣的思政課學生歡迎
    日前,和平區區委書記賀亦農走進本市第二十中學,在給高一年級學生講授思政課時提出了這個問題。  日前,本市各區區委書記紛紛走進校園,結合各自工作和學生實際,為學生講授思政課。走上三尺講臺的區委書記們化身教師,或慷慨激昂,或語重心長,或嚴謹篤實,或妙語連珠,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作為新一代北辰人,我們要了解家鄉的歷史,感受家鄉的變化,關心家鄉的發展。」
  • 越南山區如何上網課?搭個棚子找信號先!
    最近,越南北部山區的學生紛紛爬上山頂,搜尋信號上網課!疫情期間,越南北部山區赫蒙族學生在山上搭起了棚子,搜索信號上網課!越南教育部對學生們表示讚揚!越南河江省黃樹皮縣 一個名叫叔肖鍾 (音譯)的仡佬族學生因條件艱苦,每天都要翻過山去搜索信號,同文縣山區一個赫蒙族、名叫樓謎舍 (音譯)的學生亦如此,他們努力學習的精神讓許多人欽佩不已!每天,叔肖鍾需要走5公裡的山路到達山腰處的村裡上網學習。
  • 海寧初二女生這樣上網課,模擬考後,老師驚呆了……
    一般學生上網課都是一臺電腦或者一個手機,王韻雯表示自己兩臺設備主要是為了更方便記筆記和消化:手機可以聽老師的講解,而平板屏幕比較大,看PPT更清晰,也方便記錄筆記,操作起來更方便。而上網課期間,她自控能力加強,很少與同學網絡聊天,休息的時候,她就會安心梳理知識點或者做作業。 △王韻雯的錯題本 其實,最開始上網課的一個星期,王韻雯還在適應網課,而為了讓王韻雯更好地學習,媽媽朱潔也十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