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健品的「幕後人」?靠賣「神藥」一年賺300億,害了多少人

2020-12-17 大創智庫

提及保健品這個行業,我國居民對於它的印象並不好,因為種種事件的影響我國居民會用「有色眼鏡」看待保健品行業。就連我國著名的企業家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也「吐槽」,我國保健品行業被「帶偏」了。

曾經我國的保健品行業是一個「正常」的行業,不過這些年中這個行業卻被搞的「烏煙瘴氣」,成為了一些人進行「不正當斂財」的工具。欺騙、虛假、傳銷、暴力,這些詞都成為了我國居民對於保健品行業的「認知」,現在一提及保健品很多人第一個會聯想到「騙局」。

或許大家也曾看到過,我國一些保健品品牌進行瘋狂宣傳時,給出了非常誇張的宣傳方式,甚至還將自己旗下的保健品包裝成了「神藥」。多年時間中我國不少人被這些「神藥」坑過,不少家庭還因此被會毀掉。

提及我國保健品「巨頭」,大家應該會聯想到之前已經倒下的權健吧。前一段時間中因為權健事件,我國保健品行業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個個黑幕被揭開了。

實際上,至今為止我國仍有眾多保健品「巨頭」在活躍中,權健事件爆發後他們也低調了許多,但並沒有完全退出我國市場,捨不得這塊「大蛋糕」。

李金元這個名字你們知道嗎?或許提及他旗下的公司,我國另外一個保健品「巨頭」天獅想必大家就有印象了吧。

李金元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一開始李金元創建天獅集團時主要是賣補鈣產品的,在我國保健品行業中「慢慢賺錢」。但後來李金元發現了直銷模式,李金元也因此接觸到了一個發財之路。

之後數年時間中,李金元通過直銷這種模式讓天獅快速發展著。資料顯示,短短數年時間中天獅就成為了年銷量破億的大公司,之後年銷量達到十億、十幾億之多。公司銷量不斷增長,李金元也因此成為了一方富豪,還曾登頂天津首富之位。

不過相比於權健來說,天獅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自己的業務,可以說是成為了一家「跨國公司」,為了擴張自己的團隊李金元還在全球「炫富」。

數據顯示,天獅集團的年營收一度突破300億元左右,不過主要營業來自海外地區,中國地區的盈利也在幾十億左右,如今受到權健事件的影響更是降低到了數億元,天獅集團更多的營收在海外地區。

權健出事後天獅集團的創始人李金元也沒能「跑掉」,2019年我國相關部門處理了一個為天獅集團「開後門」的人。並在2019年4月,將李金元在天津的一處豪華「行宮」拆除了,原因是違章建築。

據傳,李金元在天津的這個「豪華行宮」中,光是家具就價值10億元左右,看來保健品行業是真的賺錢啊。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搜索「天獅」兩個字能跳出數千個結果,並多和「傳銷」有關。涉及的刑事案達到2000多個,可見天獅對於我們的影響「很大」。

相關焦點

  • 一年賣4000億?我國「神藥」遍地,老人、孩子、女人,無一倖免?
    提及保健品,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曾經在我國可是大火。至今在我國,還「隨處可見」保健品的身影。事實上,早在幾十年前,我國保健品行業,就已經發展的「如火如荼」了,多年之中湧現出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保健品品牌。這些保健品,甚至是一些人眼中的「神藥」,一年賣出幾十億、上百億元,上億國人「心甘情願」為其掏錢。
  • 直銷巨頭背後老闆,賣保健品年賺超300億,躋身香港巨富之列
    和2018年相比,李文達身家上漲了一倍,以171億美元(1180億人民幣),成香港第三大富豪。李文達能夠躋身香港巨富之列,要從他的家族說起。李文達的祖父李錦裳是李錦記的創始人,1888年,李錦裳為了謀生,開了一個小茶館,還會賣些蠔豉,而在偶然之間,李錦裳不小心將蠔豉熬成了一種黑色的液體,沒想到,成就了後來的李錦記。
  • 成功騙了中國男人20年!他靠賣成本一毛錢的產品,賺了30億身價
    成功騙了中國男人20年!他靠賣成本一毛錢的產品,賺了30億身價推薦語:眾所周知,醫療行業十分的賺錢,尤其是醫療保健品這個領域,很多不法分子打著治病的幌子推出一些所謂的「神藥」,很容易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
  • [直播南京]過期保健品被當「神藥」賣
    [直播南京]過期保健品被當「神藥」賣 過期保健品被當「神藥」賣。
  • 一年2000億的保健品消費,有多少人傾家蕩產,買了一堆的垃圾!
    一年2000億的保健品消費,有多少人傾家蕩產,買了一堆的垃圾!前幾天,丁香醫生發布了一篇名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它陰影下的的中國家庭》的文章,揭露了權健公司的保健品真相,引起了輿論熱潮。文章發布後,權健公司極為憤怒,宣稱要追究造謠責任,而丁香醫生也強硬回應:不會刪稿,對每一個字負責,歡迎來告。
  • 男子靠賣墮胎藥賺百萬:姑娘,請自愛!
    12年招攬5000多名顧客,二十幾元的墮胎藥賣了近300元,這樣的暴利,讓一名男子狂賺上百萬元。男子也才30歲出頭的年紀,因為早年對藥品採購這一行業有過了解,並從事過相關工作,只是後來不景氣就不做了。圖源於網絡在被抓獲之前,男子賣了足足有2年,靠賣藥也賺了大量錢財。
  • 藥店的盈利靠保健品與醫保資格,你認可嗎?
    除此外還有一些人說,藥店的經營要靠有醫保資格,能讓顧客到店裡刷卡使用;簡單來就,他們認為:藥店的盈利要靠保健品才能賺錢,藥店的經營要靠醫保刷卡才能存活。說實在的,我看到這樣的回答很難過,難過的不是他們否認我的文章觀點,而是這一幫人,沒有一個從解決顧客病患出發,個個都想賺錢,從沒提到過用專業知識賣藥,解決顧客疾病問題的同時,賺一些錢。
  • 中國家具大王,其實不靠賣家具賺錢,靠商場升值跟收租年賺40億
    去年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花了446億港幣買下了英國最大的連鎖酒吧,當時就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許多人說李嘉誠父子怎麼好好的,突然想要開酒吧了。不過實際上李嘉誠父子的目標可不是在酒吧上面,而是酒吧持有的物業。這個連鎖酒吧總計有2千多的門店,其中80%多的是自有物業,說白了李嘉誠446億買下的是酒吧的物業。
  • 被稱中國「直銷教父」權健的「老師」,一年賺數百億,家具值10億
    消費者買到的是虛假的產品,而這些人卻靠此實現了「發家致富」。就好比之前在我國大火的權健就靠著上述的方法賺了一大筆錢,後來權健這個「帝國」因為涉嫌傳銷、虛假廣告等倒下了。
  • 起底保健品:「洋神藥」抗癌、抗衰老背後的真相
    起底保健品之二:「洋神藥」抗癌、抗衰老背後的真相  新春佳節在即,在很多人眼裡,來自海外的保健品是孝敬老人、走親訪友的佳品。上到明星模特、下至博主大V,小巧玲瓏的口服液幾乎人手一瓶,號稱能「潤腸通便」、「排毒減肥」、「保健治療」等誘人的宣傳讓網友們紛紛種草,不惜花重金託人從日本購買。  「其實,食用酵素就是一種以果蔬為原料進行發酵的食品或功能性飲料,不能將其神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指出,食用酵素就是食品,並不是酶製劑。很多關於酵素產品在宣傳上存在不嚴謹、不科學、不合理的情況。
  • 起底保健品騙局:「洋神藥」抗癌、抗衰老背後的真相
    ­  起底保健品之二:「洋神藥」抗癌、抗衰老背後的真相­  新春佳節在即,在很多人眼裡,來自海外的保健品是孝敬老人、走親訪友的佳品。上到明星模特、下至博主大V,小巧玲瓏的口服液幾乎人手一瓶,號稱能「潤腸通便」、「排毒減肥」、「保健治療」等誘人的宣傳讓網友們紛紛種草,不惜花重金託人從日本購買。­  「其實,食用酵素就是一種以果蔬為原料進行發酵的食品或功能性飲料,不能將其神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指出,食用酵素就是食品,並不是酶製劑。很多關於酵素產品在宣傳上存在不嚴謹、不科學、不合理的情況。
  • 賣藥甜於賣水,首富鍾睒睒的隱秘醫藥版圖
    從浙江奔赴海南,鍾睒睒野心勃勃,立志要靠一技之長闖出一片天。他取臨南海而懷大洋之意,創辦了中國第一份私營報紙《太平洋郵報》,但卻不了了之。萬事開頭難,鍾睒睒的創業也很難。接下來,他種蘑菇、養對蝦、擺地攤、賣窗簾都沒有太大起色,而屢戰屢敗也早已耗光了所有的積蓄,人生到了十字路口。
  • 保健品下半場怎麼走?行業名企巨虧5億,中國女人變「聰明」了?
    前段時間,中國最大的阿膠企業,東阿阿膠發布了自己的上半年年報。自從業內人士曝光東阿阿膠中「驢皮」帶來的效果,其實和「豬皮」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後,它的成績就開始出現明顯的下滑。今年上半年雖然營收成績是正的,共計收入10個億。但是就利潤角度來看,卻出現了負數的情況。
  • 京東健康靠賣藥收入百億,高瓴資本300億美元估值的作業能抄嗎?
    12月1日,京東健康將IPO價定為每股70.58港元,擬籌資270億港元。12月2日, 港媒引述消息稱,京東健康獲得超80萬人認購,成為今年認購人數最多的新股。12月8日將在香港上市。招股書顯示,京東健康2019年百億收入靠線上賣藥所得,這讓其看起來更像一家線上藥房。
  • 越來越多城市人青睞保健品 流行吃「藥」
    他說,幾乎每一盒營養片,都需要200-400元不等,爸媽平時一買都是幾千元,「有次我爸買的藥放過期了,被我媽埋怨了很久。」  補健康,全家一起吃藥  和小董不同,南京人小郭從小就和保健品為伴,「我聽說我17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吃鈣片、鐵片還有維C這些。」
  • 用1毛八「神藥」收割12億!「國產偉哥」崛起,5年「掏空」上億人
    俗話說,給人留下來的第一印象,才是最重要的嘛!只要打廣告的錢「到位了」,那麼不僅能提升產品的知名度,而且還能大大增加產品的銷量。尤其是我國的保健品一行,其中就有不少憑藉著「一句廣告詞」發家致富的。殊不知,其實它們的成本是極低的。例如腦白金、匯仁腎寶片、太太口服液......
  • 科技日報: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說能治病的肯定是騙人的
    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 視覺中國 圖日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次的「權健事件」引發巨大的輿論海嘯,讓國人的目光再次轉向保健食品行業。以一款藥為例,對這個人有效,未必對另一個人有效。」孫桂菊強調,若是國家已批准的具有祛痤瘡、祛黃褐斑、改善皮膚水分、改善皮膚油分作用的、帶有藍帽子標誌的,就可以宣傳具有該項美容功能。沒有經過批准的,只能按普通食品賣。拋開「吸收」問題,是否有必要服用膠原蛋白類保健食品本身就值得考量。張田告訴記者:「膠原蛋白屬於非優質蛋白。」
  • 「我」不是藥神!探訪保健品市場 亂花漸欲迷人眼
    售價千元的鞋墊能治羅圈腿、心臟病,負離子磁衛生巾可以治療男女生理疾病,有效成分與果汁無異的「草本清液」被描述成排毒神藥……這些違背常識的保健品宣傳,為諸多人的健康夢想繪製著「藍圖」。  精心包裝和高超的「忽悠」,在營銷層面使保健品「虛胖」的危害屢禁不絕。
  • 一年賣40個億的兒科神藥,3歲以下兒童禁用!
    正因為它可治療病種多、試用科室廣,被大家推崇為「神藥」,幾乎「是病就開」,甚至很多家長把它當做免疫調節劑給孩子吃。資料顯示,2016年匹多莫德在國內等級醫院銷售額達到了35億,在零售藥店的銷售額是4.27億,再加上在其他非等級醫院的銷售額,推測總額會達到40億,而這其中,絕大多數由兒童患者買單。
  • 「中國淘寶第一村」舊改啟動,曾經賣茶葉一年賺1個億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羅贇 │ 廣州報導「48分鐘進帳37萬」「日成交量達7000-8000單」「賣茶葉一年賺了1個億」…… 這些關於號稱「中國淘寶第一村」裡仁洞村的「神話」比比皆是,這裡也被戲稱為「傻子都能賺到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