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和饅頭都是北方比較常見的麵食,尤其是饅頭都是作為主食來進行食用的。家裡一周都要製作一、二次的饅頭,這樣可以吃上一星期。
那麼包子饅頭做多了,直接冷凍還是做熟冷藏好,原因是什麼?
1、包子和饅頭生的都最好不要進行冷凍,因為:饅頭是屬於發酵類的食品,製作過程之中只有麵團發酵起來,然後經過揉搓排氣,二次醒發才可以蒸好。
饅頭生的冷凍,化凍之後就會不成型,而且裡面的酵母活性也會變差,到時候饅頭根本蒸不起來。
包子現在有專門製作冷凍的生包子進行售賣的,不過那需要有專門的盛裝包子的容器,進行冷凍的話。否則包子就會相互粘連,並且漏湯不成形。而且包子餡之中的青菜經過冷凍之後,化凍蒸也會變色、變味,從影響食慾。
2、饅頭和包子最好是可以蒸熟冷藏或者是冷凍:由於饅頭蒸熟了以后里面的酵母就會失去活性(酵母菌超過54°就會失去活性),這樣熟饅頭的品質就不會發生什麼變化,冷藏和冷凍之後需要食用的時候回鍋蒸一下即可。
不過不論饅頭和包子冷藏的時間都不可過長,因為發酵的麵團之中含有一定的糖分,冷藏室之中的溫度也會出現黴菌的生長。很多時候我們冷藏的饅頭或者是包子,放置時間過長也會長黴。所以如果需要放置時間過長,最好還是可以選擇冷凍。
包子和饅頭成熟了以後,裡面的物質已經變得非常穩定,並且經過高溫的蒸製。饅頭和包子裡面的細菌也會被蒸死,等於進行了一次高溫殺毒,這樣冷藏之後食用的時候也比較安全。
3、小總結:
A、包子饅頭生坯可以直接的冷凍,當然也可以蒸熟之後冷凍,但是不可以蒸熟之後冷藏。
B、家庭製作的包子饅頭,都沒有添加任何的食品添加劑,因此,用包子饅頭生坯或者是直接冷凍,其中的水變成冰晶,都會使生坯中的麵筋蛋白和酵母菌受到一定的破壞,從而導致冷凍生坯蒸熟後體積小甚至是死面。
如果添加化學膨鬆劑(比如:泡打粉,最好是可以慢速泡打粉),可以有一定的改善。
如果同時添加了複合酶製劑(脂肪酶、轉穀氨醯胺酶、α-澱粉酶、β-澱粉酶、葡萄糖氧化酶、半纖維素酶)、麵筋蛋白粉、乳化劑、酵母菌營養物質。
並且將醒發好的包子饅頭生坯放入速冷庫,快速降溫到零下35℃以下,使產生的冰晶為細小冰晶。在這種條件之下冷凍一個月,蒸熟之後和剛做出的包子饅頭差別不大。
C、包子饅頭蒸熟之後,如果是放冷藏,其中糊化的澱粉就會老化(回生、回升、凝聚)(在常溫長時間存放的時候也會老化),因為澱粉老化最適溫度為2℃-4℃。
因此,包子饅頭蒸熟之後不可以放冷藏,應該放冷凍。但是只有在零下20℃條件之下,才不會發生老化現象。
4、包子或者饅頭的冷藏、冷凍方法:蒸好的饅頭或者包子晾涼了以後,需要裝入保鮮袋裡把袋口密封好,然後再入冰箱。這樣包子或者是饅頭的水分不容易流失,並且不會跟冰箱裡的其它食物竄味。
冷藏或者是冷凍的包子再次食用的時候,可以不用化凍或者是恢復常溫,直接入鍋蒸即可。用微波爐等加熱會使表皮失水幹硬,從而影響使用的效果。
總而言之,饅頭和包子家裡一次做多了,最好是可以蒸熟之後冷藏或者是冷凍進行保存,生的冷藏或冷凍都不適合家裡保存。因為這樣會影響饅頭和包子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