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培訓那些事兒」,獲得乾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導讀:萬事皆有因,性格將影響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工作方式、領導行為、工作績效和職業發展道路。
通過多年的工作經歷與培訓經驗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性格對一個人的影響至深,無論是在工作抑或生活中。萬事皆有因,性格將影響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工作方式、 領導行為、工作績效和職業發展道路;而管理者的性格將直接影響到員工的滿意度,進而影響其工作產出。更嚴重一點,管理者的性格甚至很大層面上將影響員工的離職率。
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年來,許多企業引入性格測評至員工的招聘與組織人才發展測評當中。「性格測評」已悄然成為員工甄選、錄用的評價依據之一,更有企業藉此優化配置團隊,以最大限度激發團隊優勢,降低內部衝突與幹擾。企業競相選擇與組織「性格」相融的個體進入組織,或儘可能篩選符合崗位要求的性格特徵的人員 就職,比如銷售類更傾向於外向型的應聘者,財務類更傾向於細緻、嚴謹類的應聘者。
不得不說,在組織的選、育、用、留層面上,「性格測評」工具為人力小夥伴 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作為管理者也好,員工也罷,了解與掌握一定的性格心理學知識,必然會有助於我們的職涯發展的更好,能讓生活變得更加愉悅輕鬆。本文將就當前業界廣泛運用的性格學工具作如下分享。(備註:性格心理學工具較多,本文僅對企業主要運用的幾類進行分享~)
一、MBTI
MBTI是最早被企業接觸和運用的性格測評工具,主要是在20世紀90年代由外資企業帶入。曾經進入外企是許多職場人的夢想,因為外企薪資福利較好,環境單 純,相對公平,並且擁有很多的培訓學習機會,在中國一線城市的外企將MBTI測評運用至人才發展之中,進而傳播至了很多本土企業。
MBTI主要用於考察被測評者在組織中的貢獻、領導風格、偏好的工作環境、潛在的缺陷等個體特徵與潛力。是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的「性格類型理論」(Psychological Types)基礎上,經心理學家凱薩琳•碧斯母女發展而成。
它有四個維度、16種類型:
1、外傾(extroversion)和內傾(introversion)
(EI)維度
外傾的意思是指我們的注意力和能量主要指向外部的人和事,內傾則是將自己注意力和能量集中於內部的世界。外傾者習慣於外界活動,願與人打交道;內傾者則多安靜、緘默,喜歡獨處或習慣一對一的人際交往,如果一個外傾者和一個內傾者共處,他們可能會很難相互理解。
2、感覺(sensing)和直覺(intuition)
(SN)維度
感覺和直覺是我們感知世界、獲取信息的兩種方式。感覺型的人傾向於通過自己的五官來獲取有關環境的事實和現實,他們是實際的,需要獲取精確的信息, 著眼於現在;直覺型的人則習慣於通過想像、無意識等超越感官知識的方式來獲取信息,他們更注重事情的含義,象徵意義和潛在意義。直覺型的人對於洞察力、抽象的事物和未來等方面有明顯的偏好。
3、思維(thinking)和情感(feeling)
(TF)維度
思維和情感是關於我們如何對獲取的信息做決定並得到結果的兩種方式。思維型的人習慣於通過分析數據、權衡事實來做出符合邏輯的、客觀的結論和選擇;而情感型的人則習慣於通過自己的價值判斷來做決定,他們通常會對信息做出個人的、主觀的評價。此處的「情感」並不等於「情緒」,它是做判斷的過程中的一種 邏輯方式。因而思維型的人通常是直接的、分析性的,他們用大腦做決定;而情感型的人更堅信自己的價值觀,並習慣於用心靈來做決定。
4、判斷(judging)和知覺(perceiving)
(JP)維度
判斷和知覺是關於我們如何對待所做出的決策,以及面對外部環境時如何行動的兩種態度。判斷型的人或者說判斷型的態度意味著會通過思維和情感去組織、 計劃和調控自己的生活。知覺型的人或者說知覺型的態度則傾向於用感覺和直覺的方式去對待事物做決定,他們的態度通常是靈活機動的、開放的。判斷型的人喜歡 將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習慣過一種井然有序的生活;當他們做決定時,他們會對如何實施決定做出明確的計劃,並考慮不同的觀點。知覺型的人喜歡自發、隨意地 處理問題,他們願意保持開放性的選擇。
MBTI的得分將說明你對某一態度或功能的偏好可能比該維度上另一態度的偏好要明顯。高分——遠高於同維度另一選擇的分數——通常意味著你的偏好 很明顯,而低分或者說接近於同維度另一選項的分數,則說明你的偏好可能由於某種原因不明顯。但是你的得分並不意味著你能很好地運用或發展某種偏好 (Myers,1987)。自然,你的4個字母代碼中的主導偏好並不意味著你就不具備那些不佔主導地位的偏好,例如,一個外傾型的人有時也願意獨處,而一個內傾型的人有時也喜歡社交。主導偏好只不過表明它是一個人最習慣的方式。
DISC人格測驗由24組描述個性特質的形容詞構成,每組包含4個形容詞。這些形容詞是根據D(支配性)、I(影響性)、S(穩定性)和C(謹慎性)4個測量維度以及幹擾維度來選擇的,要求應試者根據自己的第一直覺,從每組四個形容詞中選出最適合自己和最不適合自己的形容詞;然後通過匯總,得出某個人的基本性格類型,從而了解應試者的管理、領導素質以及情緒穩定性等。
DISC的理論基礎來自於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莫爾頓·馬斯頓博士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研究成果。馬斯頓博士是研究人類行為的著名學者,他的研究有別於弗洛伊德和榮格所專注的人類「異常」行為,DISC研究的是可識別的「正常」的人類行為。
4個分類基本概述
謹慎型(C)
準確的、有分析力的、謹慎的、謙恭的、善於發現事實、高標準、成熟的、有耐心的、嚴謹的。
穩健型(S)
友善的、親切的、好的傾聽者、有耐心的、放鬆的、熱誠的、穩定的、團隊合作者、善解人意的、穩健的
支配型(D)
愛冒險的、有競爭力的、大膽的、直接的、果斷的、創新的堅持不懈的、問題解決者、自我激勵者。
影響型(I)
有魅力的、自信的、有說服力的、熱情的、鼓舞人心的、樂觀的、令人信服的、受歡迎的、好交際的、可信賴的。
DISC被廣泛運用於組織人才測評,DISC的發行並沒有指定的版權機構,因此,很多機構都基於DISC理論進行了測評系統的開發,題量少,理論簡單卻也行之有效,在人才招聘方面被廣泛運用。
DISC的學習相對比較容易,採用四個維度的解析,讓聽眾能快速入門,並且測評與統計也較簡單,目前很多公司也在運用DISC。市面上有很多的培訓課程都會簡單的涉及一點「性格心理學」知識,基本上培訓師都會用到DISC這個工具。
PDP(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是一種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的分析系統,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與科羅拉多大學基於統計科學與行為科學而發明,至今已有37年以上的研究發展歷史,已經有8種語言版本在全球34個國家同時使用,廣泛運用在全球500強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
它是一個用來衡量個人的行為特質、活力、動能、壓力、精力及能量變動情況的系統。PDP根據人的天生特質,將人群分為五種類型,包括:支配型、外向型、耐心型、精確型、整合型;為了將這五種類型的個性特質形象化,根據其各自的特點,這五類人群又分別被稱為「老虎」、「孔雀」、「考拉」、「貓頭鷹」、「變色龍」。PDP是一個進行人才管理的專業系統,能夠幫助人們認識與管理自己,幫助組織做到「人盡其才」。
五種類型基本解析:
老虎(支配型)
權威導向、重實質報酬、目標導向,勇敢、行動、效率、實際、對事不對人、喜抓大方向。
孔雀(溝通型)
同理心強、擅言語表達、自我宣傳、樂觀、積極、好玩;喜歡團隊、喜做與人有關的事、重視團隊、擅長激勵。
考拉(耐心型)
愛好和平、持之以恆、忍耐度佳、持之以恆、路遙知馬力、規律有耐心,喜歡做長遠的考慮,不喜歡頻頻發生突發狀況,厭惡突發的幹擾,不喜衝突、避免對立,喜歡團隊合作感, 是和善、親切、友好的傾聽者,不與別人為敵。
貓頭鷹(精確型)
喜歡精確、重視專業性、循規蹈距、重計劃、條理、細節精準、喜制度、 結構、規範、遊戲規則要明確、原則性強、完美主義,巨細靡遺、事必親躬、保守謹慎。
變色龍(整合型)
協調性佳、配合度高、團體的潤滑劑、擅於整合內外資源,兼容並蓄、人際關係較圓融,不走極端路線
PDP的信度和效度均較高,測評準確率基本達到96%。其最大的優勢在於測試總共60道題目,一般只需要5-10分鐘就能完成,為用戶提供快速準確的數據,幫助其迅速做出決策。
九型人格迄今有2500年的歷史,是一種關於性格類型的革命性理論,一種深層次洞悉他人和自己的經典心理系統。九型人格學說起源最早的時間已不可考證,但是研究者都一致認為它的起源非常久遠,可能要追溯自西元前二千五百年或者更早。
真正將這套學說發揚光大的是艾瑞卡學院的創辦人奧斯卡.伊察索。他宣稱九型人格學說是他在1950年代旅行於阿富汗,由蘇菲教派裡所學得。伊察索將人類的九種欲望放進九型人格學說中,並將這套學說拿來作為人類心理訓練的教材,這就是九型人格最原始的雛形。
九型人格不僅僅是一種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更主要的是為個人修養、自我提升和歷練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力。與其它性格分類法不同,九型人格揭示了人們內在最深層的價值觀和注意力焦點,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為的變化所影響。
九型人格的9個號碼基本概述:
1 完美型
重原則,黑白分明,不易妥協,對自己和別人均要求高,追求完美
2 給予者
渴望與別人建立親近關係,以人為本,情感豐富,非常有愛心
3 實幹者
好勝心強,喜競爭,講效率,以成就衡量自己價值的高低
4 浪漫主義者
情緒化,最怕沒有自我獨特的感受,喜歡孤芳自賞
5 觀察者
喜歡思考分析,求知慾強,但缺乏行動,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
6 懷疑論者
做事小心謹慎,不易相信別人,喜歡群體生活,忠誠,團隊凝聚力
7 享樂者
樂觀,喜新鮮感,愛趕潮流,不喜承受壓力,是天生的樂天派
8 保護者
追求權力,講求實力,不靠他人,保護弱小
9 調停者
怕紛爭,難於拒絕他人,追求和諧,須花長時間做決策
相對於MBTI的16種分類來說,九型就要容易掌握一些;而相比較DISC和PDP的四分法,九型也要顯得更加嚴謹些。不過要想深入地掌握此工具與靈活運用,還是需要小夥伴們有較好的邏輯與學習力。
性格色彩學是實用心理學的一門分科,中國性格色彩研究中心由樂嘉創立,主要將人的性格分為紅、藍、黃、綠四種。「FPA® (Four-colors Personality Analysis)性格色彩」的四色分類以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學說作為源頭。追溯到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就已提出「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但許多人有著相似特徵」的理論。處於同種群體的人總保有某種統一的行為模式。另一方面,其他群體卻體現出完全不同的行為特徵,儘管他們的行為看似一致。
「FPA®性格色彩」的研究用「動機論」代替了「行為論」和「類型論」,這標誌著與其他所有四種類型的分類體系正式區別開來。通過對「動機和行為」「性格和個性」的準確詮釋,解決了人們對於「四種性格共存一體和混淆」的困惑,並提出了一整套可行的個性修煉的途徑。性格色彩發展並奠定出「洞見」、「洞察」、「修煉」和「影響」這四大專業板塊。
性格色彩基本解析:
紅色
「元氣族」,快樂外向的團隊帶動者。做事情的動機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快樂,快樂是這些人的最大驅動力。他們積極、樂觀,天賦超凡魅力,隨性而又善於交際。
藍色
「心機蛇」,最佳執行官。偶爾認真過度到能把時間按秒鐘計算,持久深入的關係是他們這類人所著意建立和維繫的。他們具有可貴的品質,對待朋友忠誠而誠摯,並在思想上深層次地關心和交流。
黃色
「山林之王」,強有力的激進指揮!這類人深層次的驅動力來自對目標的實現和完成。他們一般都具有前瞻性和領導能力,即便遇到的麻煩重重也會第一個有辦法出手解決,通常都有很強的責任感、決策力和自信心。
綠色
「和事佬」,和平的促進者。他們的核心是對和諧與穩定的追求,缺乏鋒芒與稜角。他們寬容透明,通常都非常友善,適應性強,是很好的傾聽者。
性格色彩最大的功能有四個:
「洞見」、「洞察」、「修煉」和「影響」
所謂「洞見」 是指如何發現真正的自我,就是徹底明白「我是誰」這個困擾了無數人的問題;「洞察」是指當他人身上四種不同的性格特點都很明顯且強烈混淆時,如何區分他們 真正的性格和表面的假象; 「修煉」是指如何改掉自己的缺點,拓展自己本身缺少的力量,讓自己能做到四色的平衡;而「影響」就是怎樣用適合他人的方式與他人和諧地相處,達成共同目標。
「性格色彩」隨著這幾年樂嘉名聲大噪而越發被人所熟知,尤其是樂嘉在非誠勿擾上作為嘉賓用性格心理學來點評時,犀利獨特的語言風格給大家留下極深的印象。「性格色彩」的分類與解析跟DISC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最大的區別在於「性格色彩」強調的是動機論,對「動機和行為」「性格和個性」進行了精準的詮釋。
總的來說,「性格心理學」得到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可,尤其是職場運用。不可否認,當一個人對自己有更清楚的認知,就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當你能通過一些技巧去「讀懂」他人,自然能更好地去應對人際交往,成為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高手。
實際上「性格心理學」工具還有很多,比如CPI、16PF、EPQ等,這裡不一一作介紹,各家企業也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不同有不同選擇,每個人也是根據個體的差異與喜好擇其了解。
性格心理學的應用較為廣泛,不管是上文介紹到的,還是沒有介紹到,只要你善於去學習,就可運用至生活或工作的方方面面,目前主流的幾大測評工具幾乎都可以應用於以下方面:
對於個人來說:
A、提高自我認識,增強自信和自我接受度;
B、避免過度使用優勢,給他人帶來負面的壓力;
C、改善人際關係,了解如何更有效地與不同性格的上司、同事、下屬、客戶和朋友相處;
D、了解他人,增強相互了解和尊重,提高包容度;
E、促進與自身完全不同的人們之間的溝通;
F、自我管理與發展;
G、提升溝通技巧和能力;
H、選擇能發揮所長的職業;
I、改善家庭關係
……
對於企業/職業經理人來說:
A、員工招聘面試,遴選合適人才;
B、團隊協調與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C、人才發展,助力員工職業晉升;
D、團隊管理,懂得如何用人所長以及制定人才挽留策略;
E、工作配對,適才適崗,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
F、壓力分析與離職管理
G、改善人際和工作關係;
H、管理衝突,包括員工之間以及員工與企業之間的衝突;
I、改善銷售技巧,構建專注於客戶需要的銷售隊伍;
J、協調促進團隊合作,提升生產力和凝聚力;
K、激發組織潛能和績效提升
……
「性格心理學」工具的學習與運用最重要的首先是要認知自己,其後理解他人。正如古人所云:「人之美酒,我之蜜糖」。當你面對與你性格截然相反的人,能從「忍受」變成「享受」時,那你已然就是生活的勝者。(來源:培訓人社區 文/JensenLee )
「培訓那些事兒」所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如果您認為我們的標註有錯漏,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或與您共同協商解決並致歉。謝謝!
我們——十餘年管理諮詢、培訓經驗,專注提供以行動學習、內訓師培養與課件包開發為核心的人才培養學習發展項目!
更多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