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總喜歡轉圈圈,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2020-09-09 星希望孤獨症家庭康復

盼盼今年3歲,最近媽媽發現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盼盼迷上了轉圈,經常當她無聊的時候,就自己在那裡轉了起來。


甚至一邊轉還一邊笑,或者用手往上抓什麼東西一樣。即便是讓她停下來也不理,仍然自顧自地轉著。


直到媽媽去抱住她,才能停下來。



其實「轉圈圈」的行為在小朋友身上非常常見。但是像盼盼這樣的行為,更多是出現在孤獨症孩子中。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轉圈行為」?


孩子愛轉圈其實是一種追求感官刺激的行為,這和他們的感覺統合有關。


正常情況下,通過轉圈的行為,會有一種暈乎乎的感覺,而這種眩暈的感覺其實是因為孩子轉圈行為刺激了他的前庭覺而產生的反應。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也是孩子發育過程中的生理需要,不斷地刺激前庭覺,有利於增強平衡感、本體覺等。


前庭覺也叫作平衡覺,是人類感覺中內部感覺的一種,憑著平衡覺,人們就能分辨自己是直立,還是平臥,是在做加速、減速,還是在做直線、曲線運動。


但是如果孩子一直轉圈不覺得眩暈,就應該引起重視,不是孩子某項能力較強,而是孩子前庭覺出現了異常


他的大腦無法感知這種刺激,並作出反應,那對孩子的其他技能也有或大或小的影響。例如:


●1.平衡感差,走路容易摔跤,磕磕碰碰;

●2.方向感不好,穿鞋總是左右顛倒;

●3.好動不安,注意力難以集中;

●4.運動感不佳,身體不協調;

●5.說話語序顛倒,學習能力欠佳……


所以孩子轉圈是比較正常的行為,但是一直轉圈,卻不覺得暈、難受,那麼家長就要警惕孩子發育上的異樣,並及時採取措施。


轉圈的行為需要制止嗎?


既然說孩子轉圈的行為是正常的,也是有利於他感知自己的,那麼需要制止嗎?


這裡需要視情況而定


如果孩子只是覺得好玩,轉一會兒可以自己停下來,那麼家長不需要刻意制止他們這個行為,因為孩子可以自主控制。


但是如果孩子一直轉,不會覺得不適,並且沉浸在這個活動中,那麼家長要制止孩子這個行為,並且給孩子尋找替代行為。


因為孩子沉浸在自己覺得好玩的事物中,不與外界互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孤獨症孩子「自我刺激行為」。



那麼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怎麼做呢?我們來聽聽杜佳楣老師,作何闡述:


總結一下:

1、立即阻擋,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無意識地自己在那裡轉圈,我們要先分析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行為。


同時阻止他的這個行為,用其他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去吸引他,如果孩子是感覺無聊,那我們就要儘量避免讓孩子處在無聊的狀態,給他找事做。


2、把孩子無意識轉化為功能性


功能性,就是把孩子這種無意識的行為,變得有意義。


例如孩子在轉圈時,我們可以拉著孩子的手,放上音樂,教他大動作模仿、跳舞、跳操,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把無意識的行為轉化為社會性的互動。


對於孩子諸如此類的自我刺激行為,我們都可以給他尋找其他的替代行為。


3、廣泛培養孩子興趣


孤獨症的孩子普遍會興趣狹隘,也會使得他們容易沉浸在自我刺激的行為之中。


那麼家長在生活中,可以培養孩子對其他事物的興趣,如果孩子不喜歡玩玩具,對它們沒有興趣,那我們也可以通過訓練讓孩子把玩具和強化物匹配起來,調動孩子對玩具的動機。


這樣,在給孩子尋找替代行為時,我們就能有更多的選擇,也能讓孩子儘量脫離自我刺激。


所以當孩子即便是出現一個特殊行為時,也不必太驚慌,我們要通過觀察,並分析孩子出現這個行為背後的功能性原因


同時也不能放鬆警惕,如果這個行為有些失常,那我們也要及時採取相應的手段進行幹預。

(家長朋友們,你們的孩子有這種情況嗎?如果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可以留在下方評論區,大家一起學習借鑑!)

相關焦點

  • 3歲的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但是,當孩子有以下表現的時候家長們還是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給孩子提供必要的幫助。在這個年齡段來說這種表現是正常的,是孩子情感發育的的表現。但是對於孩子因為將那些不清楚的形象幻想成了怪獸或者鬼導致自己過度恐懼的情況,家長應該積極幫助孩子緩解恐懼,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看到的東西,家長一步一一步帶孩子弄清楚孩子腦海中的怪獸的真實形象。
  • 喜歡這種顏色的孩子,心理陰影面積最大,家長一定要重視
    導讀:喜歡這種顏色的孩子,心理陰影面積最大,家長一定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喜歡這種顏色的孩子,心理陰影面積最大,家長一定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幾個「異常」行為,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幾個「異常」行為,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一位母親抱怨說,她發現自己的孩子太怪異。為了證明孩子的「奇怪」 ,她舉了幾個例子: 孩子的性格遲鈍,聽人說話,從不及時回答,總是希望別人生氣,反覆多次才回答。與他溝通特別困難,有一種「驢唇不對馬嘴」的感覺。當時朋友們紛紛安慰她,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說現在的孩子教育是個讓人頭疼的事情。
  • 孩子經常流鼻血,怕是疾病的信號!家長一定引起重視!
    孩子流鼻血的症狀一直被許多人忽視,認為是一件小事。其實不然,如果孩子頻繁的流鼻血,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這很有可能是身體的某個部位發生了問題,需要及時的治療檢查。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孩子,經常流鼻血的原因,以及一些止血方法。
  • 經常說這3句話的孩子,情商普遍較低,家長要引起重視
    經常說這3句話的孩子,情商普遍較低,家長要引起重視! 在如今這個社會,想要成功不僅需要掌握足夠的知識文化,情商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因為情商低的人往往人際交往都相對較差,無法融入集體就容易產生自卑情緒,長大後也難有大作為。
  • 如果孩子有長短腿,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現在有很多孩子都有長短腿的現象,並且很多都是功能性長短腿,大部分伴有骨盆側傾、脊柱側彎、高低肩的不良身體形態。那麼長短腿的危害有哪些呢?長短腿的危害,家長一定要知道!上面提到長短腿會伴有骨盆側傾、脊柱側彎、高低肩的不良身體形態。長短腿的危害不止如此,它會造成腿部較長一側髖關節退化、膝關節內側退化、髕骨關節綜合症、蹠骨關節疼痛等。
  • 孩子總喜歡讓家長抱,其中的原因家長要搞清楚,正確解決很重要
    很多新手爸媽會有這樣的甜蜜煩惱,在寶寶出生後,就對自己非常的黏糊,而且總要家長抱著才開心,哪怕把他們放在床上才一秒鐘,孩子就會哭鬧起來。所以,孩子的這種行為,讓許多新手爸媽感到非常無奈,因為他們不知道孩子究竟是什麼原因,那麼喜歡被家長抱著。鄰居小朱在有了自家寶寶後,每次出門買菜都得抱著自家孩子,用她的話說,自從生了孩子以後,他們一家人的臂力都大了許多。
  • #家長必看,孩子有這種行為,家長一定要特別重視
    作為家長的我們,很多時候因為孩子在成長中有些特別的怪癖行為,讓我們的生活感到很苦惱,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在一定時期,也就是4-6歲時,會有一個奇怪的愛好,咬著被子睡覺,抱著布娃娃,摸耳朵等怪癖的行為,很多家長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孩子在這個年齡會有這種行為呢?是不是每個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都會有這種行為呢?
  • 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一、關注指數下降,大寶受到了「冷落」二寶年齡小,正是需要全家呵護照顧的階段,吃喝拉撒,事無巨細,一家人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小寶身上,自然就忽略了老大,想想以前全家可是圍著自己轉的,大寶會覺得受到了「冷落」。
  • 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自我認同感降低,家長應該引起重視
    前言: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有時候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可能會起到截然相反的結果,我們認為在教育的時候,只要家長足夠嚴厲嚴厲孩子就能夠聽話,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變得越來越內向,甚至自我認同感降低,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這一狀況,那麼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了,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端午節即將到來,孩子也正面臨著「安全威脅」,家長要引起重視
    但是,類似於粽子這樣的糯米類食品卻很容易給孩子帶來&34;,在這個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家長們也開始要引起重視了。如果孩子在吃粽子的時候突然出現面部脹紅,吸不上氣的情況,家長就一定要及時採取措施了,通常搶救的黃金時間在四分鐘以內。
  • 孩子複述課文很重要,家長要引起重視,否則會影響考試成績
    導語:孩子複述課文很重要,家長要引起重視,否則會影響考試成績快樂學習,一起成長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很多經典的課文,課後習題中往往要求學生複述課文內容。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學生跟家長不理解複述課文的意義或者忽視了複述課文的重要性,孩子複述課文很重要,家長要引起重視,否則會影響考試成績。那麼小學生該如何做複述課文的訓練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1. 提煉文章關鍵詞老師要求複述的課文,白天的時候肯定在講過。
  • 自卑的孩子會暴露以下表現,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
    自卑,有時候是伴隨人一生的,從小自卑的孩子,長大之後無論是人際交往、工作、家庭都會多多少少遭受一些負面影響。所以每一位父母,都要引起重視。 自卑是個人對自己的消極態度,自我價值感比較低,並且特別沒有安全感。自卑的人是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會慚愧、羞怯、灰心、擔心、憂慮等等。 父母只有正視孩子自卑的問題,並加以引導,才能夠將孩子的人生引向積極的道路,並且成就個人應有的成功。
  • 從小喜歡咬手指的孩子,長大逃不過2種「結局」,父母要引起重視
    但還是有一些孩子,都六七歲了甚至還改不掉這個壞毛病。 這時候寶爸寶媽們就應該引起重視了。 因為這種行為 很容易造成兩種後果。1、引起生理疾病俗話說的好「病從口入」,當孩子手指咬多後,很容易導致肚子痛。 當孩子慢慢長大後, 手接觸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如果不及時清理,手指縫中的細菌也就會越來越多。 孩子將手放進嘴中的話, 細菌就會引起孩子肚子疼。
  • 小時候有4個特徵的孩子,大多是潛在的學霸,家長們要引起重視
    如果你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以下4個特徵,千萬要引起重視,好好培養,別辜負了孩子的天賦。②對任何事情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強的孩子,無論看到什麼東西,都想去嘗試和研究。孩子的興趣有很多,有的孩子喜歡研究動物、有的孩子喜歡安靜看書、有的孩子喜歡自然科學,只要孩子能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研究,甚至研究透徹,大多都能成為學霸。
  • 網課期間,孩子眼睛發出這些信號,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更可惜的是,不少孩子在這種猶猶豫豫的階段,往往還處於假性近視,及時幹預是有望恢復的。但孩子出於各種原因隱瞞著家長,錯過了短暫而寶貴的幹預期,發展成了真性近視,就要長期和眼鏡作伴了。
  • 孩子嗜甜家長要引起重視,了解原因及危害,"抗糖"要從小做起
    文章/妮妮編輯/妮妮現在的小孩普遍都很喜歡吃甜食,有時孩子不聽話一顆糖就能把孩子哄的乖乖的,這樣也給孩子養成了一種習慣,每當孩子不願意答應家長的要求時,孩子就會跟家長鬧著要糖吃,周末到鄰居家去做客,鄰居的孩子到了飯點怎麼都不願意吃飯,非要在吃飯前吃糖,媽媽不同意就開始哇哇大哭。
  • 孩子對父母說出這3句話時,家長要引起重視,否則可能後悔莫及
    嵐嵐總是覺得:孩子還小,自己還不能夠放手。處於叛逆期的孩子需要和父母多交流,父母要重視孩子說的話,要明白孩子所說的話的含義,這樣才能與孩子相處得更好。 孩子的那些話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視? 1.
  • 孩子叛逆、頂嘴,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重視起來
    當今社會,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只不過有很多家長的關注重心僅僅放在孩子日常飲食作息上,卻很少會關注孩子真正的發展狀況,以至於孩子到了「仇親期」都不知道。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反常」行為,孩子今後不但會怨恨父母,同時與父母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差。「仇親期」的出現,並非是偶發現象,不少孩子身上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身影。
  • 孩子情緒過度消極,家長一定要重視,幫助他們克服障礙
    孩子情緒過度消極,家長一定要重視,幫助他們克服障礙每個人情緒都會不可避免的低落,孩子也是這樣心情總有不好的時候,但是很多父母察覺到不會在乎,以為這只是孩子短暫撒嬌的一種行為,所以並沒有上心。其實,孩子出現消極父母恰恰要重視起來,孩子出現過度消極,如果沒有重視,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影響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