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與阿根廷商貿交往日益密切,在中國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中國一舉成為阿根廷牛肉出口的第一大市場,以品質著稱的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牛肉」重回中國消費者的餐桌。
從相關數據來看,2018年阿根廷向中國出口牛肉約20萬噸,是中國主要的牛肉進口來源國之一;2018年9月,阿根廷28家牛肉出口相關企業獲準向中國出口冰鮮帶骨及剔骨牛肉,阿根廷成為又一個可以向中國出口冰鮮牛肉的南美國家。
中國消費者對阿根廷牛肉情有獨鍾,追根究底還是其優良的基因質量、高喬人世代傳承的放養方法及育肥方式、加上所有生產過程的優良檢疫條件和嚴格質量控制共同作用的結果。
眾所周知阿根廷有著飼養精種牛的悠久傳統,早期的阿根廷牛大部分源於不列顛品種,如安格斯牛、赫裡福牛和短角牛等知名牛種。自60年代引進了歐洲大陸品種,阿根廷人通過改善牛的肌肉與脂肪比例,使原牛品種重新適應新生產和貿易方式。
據統計,在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西南角的「利涅爾斯市場」——阿根廷最大的活牛交易市場,平均每周會交易近3萬頭牛,這些牛大多數都來自於阿根廷著名的潘帕斯草原,這片草原大面積的優良草場正是阿根廷生產高級牛肉的秘密。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牧草茂密,是牧牛的天然生活之家。
世代承襲牧養智慧的阿根廷高喬人,始終相信讓牛在自然牧場的高質量牧草上放養及純天然的飼養管理,是阿根廷牛肉口感出眾的秘訣。這也保證了阿根廷牛肉不含添加劑或激素,膽固醇低且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
除了在牛生長過程中的絕佳放養與育肥方式,在阿根廷牛肉的加工出廠方面,阿根廷人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質量管理秘訣。SENASA(阿根廷國家農業食品質量與衛生服務局)是一家隸屬於阿根廷共和國政府農工業秘書處的機構。它負責對各種動植物源性食品、副食品和衍生品質量衛生的監督認證,以及對動物疾病和影響作物的植物病蟲害的預防和根除。SENASA對所有被批准的屠宰場和加工廠不斷進行衛生檢查,通過採用良好生產規範(GMP)、SSOP和HACCP計劃來優化產品的安全性。檢查各類廢棄物和汙染物以及食品登記和標籤。這些舉措讓阿根廷牛肉在加工生產之初就有了安全與品質保障。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許多商家被曝光「注水牛」、「假牛肉」問題。而阿根廷牛肉卻始終遵循著嚴格的質量控制,為中國餐桌乃至全世界提供高品質牛肉。相信隨著貨運提速,冷鏈技術的發展及通關效率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有機會在餐桌上享用地道的阿根廷牛肉品質大餐。如果您想立刻品鑑阿根廷牛肉或了解相關資訊,歡迎前往「阿根廷牛肉「官方微信號,獲取由阿根廷牛肉推廣協會(IPCVA)推薦的正規購買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