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音樂集第二集將於2021年1月16日/17日在廣州不大空間和TU凸空間舉辦。在趕集日來臨前的一個月,我們將陸續回顧今年8月第一集時嘉賓的分享見解,期待各位有所收穫。
第二集咱們不見不散!開票在即,陣容將陸續公布出來!
結識sususu,是在他和拍檔Nencol合辦的NOPANGPANG音樂創作營,上一個「線上零基礎音樂製作課」,才發現sususu老師大有來頭,是周震南、R1SE男團等大流量音樂明星的專屬製作人。
為廣州音樂集攢陣容,sususu老師在首邀行列,他欣然答應。兩天零一晚的活動,他穿梭在許多角落,似乎是來上課取經,站著、坐著、坐在地上,看演出聽分享,sususu全然虛心,對每個主動來交流的陌生人抱以熱忱。
他的分享主題是「音樂製作人的自我修養」,圍繞其多年的製作經驗,總結理念和方法。
2014年,主修音樂製作的sususu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音樂系畢業。sususu提到,這個音樂系與常規的音樂院校不同,它將音樂納入社會科學,而非一上來就將樂理、和聲、配器等技術課堆在學生面前,這樣的學科設置也影響了sususu的音樂觀念,在後面的分享中得以體現。
2015年sususu回國開啟自己的唱作計劃,並幫其他藝人製作音樂;2017年進入商業音樂出版行業,2018年籤約哇唧唧哇,2019年與搭檔Nencol成立NOPANGPANG音樂創作營。
sususu演過萬人音樂節、體育館,也演過觀眾寥寥的慰問公益舞臺,參加過綜藝錄製,也給明星當DJ,日常工作是編曲,他稱音樂製作是「高危行業」,因為工作負荷重、壓力大。他自己的定位是「最職業的、最不專業的製作人」,「職業」在出產優質的音樂作品,「不專業」在常常跳脫常規製作思路,形成一套「萬籟為我所用」的獨特製作體系。
他發現越來越的人不僅是音樂消費者,也參與到了音樂的創作裡,他的創作營,正是授普通人以音樂製作技藝,將音樂創作推廣進普通人的生活,「做多一些普及性的教育工作,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去創作音樂,這是我們的辦學初衷。」
當下的娛樂環境裡,音樂製作人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修養?我們來看sususu的分享。
整理:麻樂
音樂製作人是一個產品官
sususu認為,音樂製作人是一個產品官,要把產品化思維帶入音樂製作。「我不相信所謂的』獨立音樂』和所謂的』商業音樂』,不過是影響量級大小而已,以及這件事是不是DIY。」sususu覺得,當下的語境已經不適合討論音樂是否地下或是獨立,「最重要的是做出好的音樂產品,真正達標了,真正傳達了你要傳達的東西。把你的音樂真正意義上當做你想輸出的產品,儘可能做到極致,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規模,你是否獨立。」
從個人經驗出發,sususu提出製作人修養的三個維度——1.你的技術性;2.你的審美;3.你的思想。
技術性即詞曲旋律、和聲律動配器等身為製作人的最基礎思考。在音樂工業裡,製作人兼備「製片人」和「導演」的雙重角色,既要把控預算,又要在有限預算裡製作最理想的作品。
製作人的審美決定了受眾在音樂裡體驗的高級感,製作人的風格取向、審美判斷,嚴重影響著作品的樣貌。
製作人的思想是音樂裡人文關懷的源泉之一。音樂做出來之後滿足了什麼需求,實現了什麼功能,這是製作人的思想投射的結果。「再高一層,到底有沒有人文精神,不管你喜歡多麼小眾的音樂,或者被抖音快手大眾音樂圍繞,裡面都有人文精神在,只是人們的需求和音樂的功能不同。」
虛懷若谷,保持學習
sususu又將衡量製作人的三個維度展開梳理。技術性對應製作人的態度,他推崇的態度是保持學習、不停地學習。音樂產業、音樂工業裡,都有許多團隊協作的機會,面對不同的工種,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身兼數職是製作人的常態,sususu頗為欣賞的一個製作人是北京音合百納的何欣老師。「音合百納是我最最最喜歡的一個棚。這個好不是說裡面設備有多貴,而是這個棚有家的感覺,我願意廢寢忘食在裡面做音樂。」每到北京工作,sususu都去音合百納的錄音棚工作,他眼中這個棚的主人何欣是一個全面手,「何欣老師非常全才全能。有的音樂人發了作品,credit全部是自己,這個真是一個營銷的噱頭……試問在音樂行業裡,哪個工程老師不是這樣子的?基本上每個人都身兼數職,每個人都必須要身兼數職,這是國內外音樂製作行業的一個現象,每個人都絕對不是單一的工種。」
何欣既為面孔樂隊的專輯把關製作,也做出了《愛情買賣》這樣的神曲,甚至歌裡的rap也是何欣唱的,sususu在他身上看到一個製作人成長中要經歷的磨練——身兼數職摸爬滾打,為了藝術,也為了生存。
這讓sususu意識到,要珍惜每一個工作機會,每一個資深的製作人都經過無數製作案的磨礪,過程曲折但收穫頗豐,「珍惜你的工作機會,每一次不管是什麼樣的量級、規模,你就算在家做beat、接觸跟你聊音樂的人,或是有機會進入節目裡、做文化類商業類的編曲,都要珍惜每一個工作機會,這些人都有你可以學習的地方,如果你真的希望進入這個行業,珍惜每次工作機會,虛心學習,肯定有收穫。」
打怪升級的肌肉記憶
資深的製作人能迅速判斷一首歌處在什麼段位——是差強人意止步於此,還是有步入下一層級的機會。這個職業慣性源於不斷的實操磨練,審美的鍛造來自「打怪升級」。
「要每天打開軟體編東西,讓自己一小時兩小時完成段落,實現什麼變調變拍……沒有捷徑,只能苦練,直到練就一套自己的製作體系。」sususu說,音樂是一門語言,要不斷地接收刺激,不斷地反饋,才能熟練掌握這門語言,把音樂製作最終變成自己的肌肉記憶。無論是蹲在臥室、跟朋友玩樂隊,還是給其他人做製作,任何音樂創作方式,大體都要經歷從聆聽到模仿、到創新的進化過程,最終讓創作和製作變成自己的肌肉記憶。
在創作製作裡,總結犯過的錯,慢慢形成自己的獨特製作體系。sususu的製作設備格外簡易——一個電腦、一個他信任的製作工程軟體、一個音效卡、一把吉他,「沒了。」
「設備無非都是工具,最重要是怎麼用它。」他覺得,適合自己的創作和製作方法才是最重要的。sususu常看到同行討論哪個設備或軟體的優劣,分享信息和知識雖然必要,但「要搞清楚什麼最適合自己,無非都是工具,最重要的是人,是人。」
若干年前,他在豆瓣看到人們關於設備的爭論,網友一條回復令他記憶猶新:用心用腦。這四個字醍醐灌頂,許多製作人光用一個筆記本電腦就做出驚為天人的音樂。
sususu習慣於取材一切可以利用的聲響做創作,「我信奉拿來主義,有一句話:great artists steal。我一直也是通過這樣簡易的製作方式,塑造我個人的聲響。」
他為R1SE創作的歌曲《角兒無大小》便是在跟拍綜藝的途中取材完成的。當時R1SE的綜藝裡探討正在流失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年輕人的隔閡,節目裡有傳統的曲藝老師表演,sususu便靈機一動,租賃簡易的錄音設備,叫曲藝老師「隨便給我演」,並叫節目的錄音師幫忙錄下這些表演片段,sususu將這些元素做進歌,頗受粉絲好評,因為這首歌脫離日韓男團舞蹈音樂的窠臼,做出了屬於中國男團自己的聲音。
sususu說:「有意進入音樂製作行業的朋友,要總結出自己的製作思維、製作體系,條件可能受限制,但反過來有一些跳躍性的思維,效果會出乎你的意料。」
跳脫音樂的語境
有了技術和審美,製作人還需要思想做支撐。豐富的思想源自音樂之外的體驗,sususu不推崇「活在音樂裡」的從藝哲學,「我相信所有的藝術形式是相通的,正因為是相通的,更要多做跟音樂無關的事情。」他見到太多的朋友活在了音樂裡,但音樂只是表達的媒介,「我們不要活在音樂裡面,它是拿來表達訴求用的,儘可能從其它地方提取你的創作靈感。」
sususu也是周杰倫影響長大的一代,千禧年的金曲刻在許多人的成長記憶中,然而當下的音樂卻少有在歷史裡留下痕跡的潛力,「粗淺理解,是我們現在這個環境語境、快消時代,導致大家對前面提到的三個維度的思考都太表面了,做到30分不到,怎麼期待在歷史長河裡留下痕跡呢?流媒體時代分散了大家的消費習慣、注意力,作品這個環節你能做到60分,其它40分留給分銷營銷、時代特有的配送方式,你儘可能做到60分,但做30分你是絕對留不下來的。」
音樂之外,他會看電影、散步、騎自行車,跟朋友喝喝酒。已經過了逼自己做音樂的階段,能不做音樂便去過生活,曾經每天煩他的朋友,卻總會迸發對他有啟發的話語,「不要把自己限制在製作的語境裡,你要認清楚,音樂到最後是你的一個輸出而已,不要讓自己活在這種輸出模式底下,你要明白是我們——是人在運用它表達它。」
他常羨慕那些兼職做音樂的人,不同行業的發散思維串聯在一起,為音樂帶來新意,「遇到他們會覺得比專業的科班的音樂人有靈氣太多太多了。」
但sususu卻也提出這不是音樂的時代,「僅代表我個人,我不相信這是一個做音樂的時代,抱歉,這是一個做』人』的時代,大家喜歡你並不是因為喜歡你的音樂,他(她)必須是先喜歡你這個人,你的音樂其實都是這一切的附屬。你輸出一個作品,大家去支持你,就真的是支持你,而不是支持你的音樂。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討論,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串通在一起的,有的時候真的要跳脫音樂的語境,你反而能做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