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短跑比賽,是一場馬拉松,比起跑線更重要的,是前進的方向。因為規定起點的人是你,規定終點的人也是你。
白巖松在《白說》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現在我們問中國的很多孩子,將來要幹什麼?
回答:歌星、影星、主持人。這透露一個秘密,在年輕孩子心中,歌星、影星、主持人,都是能賺錢的行業。
不可否認,在世界上任何國家,主持人都是名利場中的一分子,但名利場也是一個絞肉機。當你深處一臺絞肉機裡,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長跑狀態,留下的痕跡也不會太多。
選擇長跑還是短跑,這是一個問題。長跑可能寂寞,可能要堅守。短跑反而經常在局部的時間裡,顯得很成功。這時,長跑者的心會不會亂?
於是局面就成了這樣:總有一些長跑的人由於不斷被短跑幹擾,也加入了短跑的隊伍;也有一些原本只打算短跑的人,一段時間以後決定改為長跑。
1.人生是場馬拉松,一時輸贏不代表著一世輸贏
中國有這樣一句老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而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當中,很多家長,為了不讓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會非常辛苦地安排自己的小孩,報舞蹈班,繪畫班之類的課程。孩子家長總害怕自家孩子落後人家孩子但是,要記住,不管大家有多麼努力,一個班級裡,永遠有人是第一名,有人是最後一名。
更關鍵的是,即便在起跑線上,那個人贏了,在今後他未必能夠一直贏。為什麼?因為一時的輸贏,不代表永遠的輸贏。
人生不是一場百米衝刺,一時的輸贏不代表永遠的輸贏,在這場人生的馬拉松,與其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贏在起跑點的人,不一定能夠贏得人生最後的勝利,而輸在起跑點的人,也有可能在人生這場馬拉松裡,贏得勝利。
2.跑得快的人,要適當停下來休息一下
想必大家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這也是最好的例子。兔子和烏龜在比賽的時候,兔子因為跑得快,以為後面的烏龜追不上她,才讓自己輸掉了比賽。如果你跑得慢,又讓自己怠惰停下來休息,那是永遠無法超越跑得比你快的人的。
跑得快的人往往會停下來,而跑得慢的人不能因為慢就不跑。只要跑,早晚會到達你所嚮往的終點。跑得快的人,通常會停下來休息。
人生必定不是百米賽跑,人生是一輩子的馬拉松,走出多少距離是我們自己來選擇的。只要不放棄,就會擁有未來,就會創造生命的奇蹟。
3.持續累計,比當下實力更重要
堅持做一件事情,你就會累積更多多知識、更多多經驗和更多的資源?最後才有大的機率會成功。即使當下的實力不如人,也不必灰心氣餒,只要持續累積就有機會超越他人。
人生比的是你能否持續的累積,短暫的輸贏不代表永遠的輸贏,怕的是因為灰心喪志而失去了奮鬥的勇氣。
成功的人會在趁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仍然持續默默地努力。即使起步慢也沒關係,跑得比別人慢也不用氣餒,關鍵是你在持續地跑。
有些人即使起步慢,但願意花更多時間在學習上,因此可以很快地趕上別人,甚至超越別人;尤其在別人休息時,如果你持續地跑,很快就能超越別人,這樣也能在別人怠惰時與拉開與他人的差距。
人生是一次馬拉松,你有時候會看到一個人又一個人超過自己,看到自己孑然一身,充滿孤獨與絕望,甚至你會在比賽中跌倒……然而,只要你仍然在奔跑,你所經歷的一切,幸福也好,痛苦也罷,都將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成為你的力量來源。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 ——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堅持到最後的才是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