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文明——古羅馬時期高等教育的場所

2021-02-23 大學夢想園

帝國文明——古羅馬時期高等教育的場所

引語

歐洲近、現代教育主要淵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教育理論和實踐,而古羅馬教育的形成與發展在極大程度上又是建立在吸收和發展古希臘教育成果基礎之上的。希臘學園在羅馬帝國君主制時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伴隨羅馬國家教育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學園發展也進入盛期。學園在安東尼時代伴隨羅馬帝國教育體制的進一步明晰和落實,也進入發展盛期後,又再次陷入發展的低谷。

發展概況

公元前 30 年——公元 2 世紀之前,以拉丁文化起家的羅馬帝國,對地中海精英文化代表的希臘文化持仰慕和全盤接納與吸收的態度。這一時期宏觀文化特徵是拉丁文化對希臘文化兼容並蓄的吸收階段,是拉丁文化自我身份開始初步彰顯的發展階段。

羅馬在開疆拓土的徵戰進程中,不斷修建羅馬風格的城市,在政治制度上維持自己的羅馬特徵,但在文化上以希臘文化為標準,在吸收希臘教育的理念基礎上構建起自己完整的教育體系,這使帝國境內學園數量激增。

羅馬城鳥瞰

主要表現為:羅馬境內國家繆斯館在羅馬的興建,以及羅馬貴族中私人繆斯館的修建風潮。如在羅馬城成立的皇家私人圖書館。「公元前 28 年,帕丁山上建成希臘語、拉丁語兩大圖書館,擔任館長的是奧古斯都的釋奴敘吉尼烏斯(C.Iulius Hygius),精通律法,名聲在外。」

城市之中的國家-梵蒂岡

羅馬帝國早期,西塞羅是羅馬知名的書籍收藏家,從公元前 79 年開始希臘的求學之旅他先後在羅德島和雅典的學園呆過。後來返回羅馬,「以柏拉圖的學園為榜樣,他創辦了自己的學園,可能建在他位於圖斯庫蘭的莊園」。其成員包括當時親希臘的羅馬文學家和哲學家權貴們;這一時期的突出特徵是學園在除雅典之外羅馬境內大量興起。大量史料證實這一時期羅馬境內哲學和修辭學園的數量激增,它們在形制上都是以雅典學園為母本。公元 70 年羅馬帝國在帝國首都羅馬設立第一所國立拉丁語修辭學校,昆體良任主持。

西塞羅

昆體良

羅馬對拉丁文的推廣,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先前希臘世界的文化,雅典雖然仍保有其地中海文化中心的地位,學園在帝國其它地區大量興起。它們繼承希臘學園的形制與課程和訓練方法,在模仿的基礎上,逐步將羅馬自己的文化盛裝其中。羅馬的高等學校,則完全由希臘化時期的「修辭學校」移植而來。

從公元前 30 年屋大維,即羅馬第一位進駐埃及的皇帝開始,驚嘆於埃及先進的文化,他將埃及據為私有,下令將十三座方尖碑自羅馬帝國的行省埃及運至羅馬,以襯託羅馬的尊嚴和偉大。

埃及的方尖碑   

1580年,豎立安置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著名的無字方尖碑被稱之為壯舉。目前全世界大約有30塊古埃及方尖碑,義大利則是目前擁有最多方尖碑的國家,有13塊。 

1586年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前豎起方尖碑的情景

 梵蒂岡聖彼得廣場上的古埃及方尖碑

作為早年被愷撒送去希臘學習的帝國統治者,屋大維在執行愷撒的政治遺願的同時,也在文化上開始對希臘文化的全盤接納和吸收。公元前一世紀的羅馬貴族,很多都在早年間有過去希臘學園學習的經歷。這包括愷撒、西塞羅、普魯塔克以及屋大維自己。

   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

羅馬帝國早期的高等教育機構以雄辯術學校、修辭學學校、文法學校為主。雖然在整個羅馬世界都沒有出現像雅典和亞歷山大城那樣高水平的高等學府,但修辭學校和文法學校在此時期發揮了高等教育的功能。

高等教育開始即共和時期是在雄辯術學校中進行。王政時期的羅馬,生產水平低下,經濟依靠單一的農業。這時的羅馬沒有形成教育的專有場所:學校,這導致羅馬人的教育主要在家庭裡、田野上、軍隊裡進行,教育者為年長者擔任。帝國時期的高等教育除原有的文法、修辭學校,作為高等教育最初的學術研究是還有在私人場所中的。某個上層社會的成員可能將他的一部分閒暇時間用於讀書和學術討論;羅馬貴族將學術看作是一種消遣的東西。他也許會有一個圖書館,甚至可能是一個相當大的圖書館。

 年長者傳授知識

古羅馬時期的圖書館建築,均以石料為主材料,內部空間中央一般是由石柱支撐起的大廳,頂部採光,四周有柱廊,大廳內牆、壁龕和柱廊裝飾有雕塑、壁畫、人物肖像等,高大的書櫥、書架貼牆而立。著名建築師維特魯威在他的名著《建築十書》曾提到了圖書館的建築設計, 「臥室和圖書室應當朝向東方。因為早晨使用要求光線,又在圖書室中書籍不會腐蝕。實際上,朝向南方和西方時,經常由於蟲蛀和溼氣書籍受到損壞。因為含有溼氣的風吹來,就要生育蟲類,又如有溼氣進入,書籍就要變色黴爛。」 古羅馬的私人圖書館在建立和管理上也同樣遵循維特魯威的這一理論。由於宗教生活在羅馬社會佔有重要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圖書館的位置分布,因此,一般而言,圖書館要儘可能與神廟相連。塞爾瑟斯圖書館應該基本也是遵循這一標準建造的,充分體現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築藝術和精湛技能。

塞爾瑟斯圖書館 

羅馬萬神廟的剖面

羅馬萬神廟的地段環境復原圖

羅馬城郊的哈德良離宮及羅馬貴族住宅:潘薩府邸都有私人圖書室。

龐貝中心廣場北面街區平面圖(A為潘薩府邸)

潘薩府邸平面圖

復原想像圖

而公共浴室也設有圖書室供交流及學習所用,如卡拉卡拉浴場,作為羅馬的頂級豪華建築,除了更衣室、會堂、健身房、露天遊泳池、蒸汽房等配置,還分為冷水、溫室、熱水等不同溫度階段的浴廳。另外浴室還設有圖書館供人閱覽,舉行競技比賽和表演。因此羅馬浴場不僅是洗浴潔身的地方,也是社交中心的場所。

卡拉卡拉浴場平面圖

卡拉卡拉浴場(Terme di Caracalla)建於公元212年到216年

卡拉卡拉浴場復原圖

卡拉卡拉大浴場遺址平面

卡拉卡拉大浴場現狀

溫水浴室(圖中a)熱水浴池(圖中b)和連接冷水浴池(圖中c)和室外遊泳池(圖中d),兩側的更衣室(圖中e)和健身室(圖中f)

結語

在各個皇帝統治時代,羅馬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城邦,它不時交替使用戰爭與和平手段來擴展自己的影響,並且不時對社會中最有能力的那些成員提出要求。戰場上的戰鬥力和城鎮管理中的政治技能成為最高貴的人的品質,而抽象的學術思維則居於次要的地位。雖然羅馬最終沒有出現像雅典和亞歷山大城那樣高水平的高等學府,但修辭學校起到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但是羅馬文化是希臘文化的繼續,希臘的文化和教育是通過羅馬的中介和橋梁作用而影響到後世歐洲的。

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高等教育場所設於單幢建築內,且高等教育僅是建築內部的功能意義,是一個教學場所,與城市處於一種疏離狀態。這也是與古希臘古羅馬時代高等教育僅僅是人文學者、思想學者的樂園或是統治人才的「象牙之塔」而遠離社會生產和經濟生活的外在物質體現。公元75年,皇帝韋帕在羅馬設立了一個大圖書館,並在此基礎上創建了羅馬大學。這是羅馬高等教育的開始,它也是中世紀大學的最初萌芽。

羅馬大學

參考文獻

【1】王瑞珠編著.世界建築史 古羅馬卷 上[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2】徐超富,張曙光.古希臘羅馬高等教育: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博弈[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2(05):81-86.

【3】黃福濤. 試論古羅馬對希臘教育的繼承與發展[C]. 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教育史研究》編輯部.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教育史研究》編輯部: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2009:49-53.世界建築史  古羅馬卷

【4】胡黎霞.《務實·理性·創新》[D].東北師範大學,2008.

【5】(義大利)維特魯威(Vitruvii)著;高履泰譯.《建築十書》[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

【6】禹群英,王俊傑.論古羅馬的私人圖書館[J].圖書館界,2009(01):7-9.

【7】季美.淺論古羅馬與中國漢代的學校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03):49-53.

策       劃:陸丹

顧       問:吳曉淇

責任編輯:陳琳

助理編輯:鄒文佳、李潤華

相關焦點

  • 古羅馬競技文化:貴族的門面、帝國的性格、永不停息的徵服旅途
    引言古羅馬慶典作為羅馬文化的一部分,在後世經常受到批評和摒棄,原因是其血腥和暴力的程度是不能被文明社會所接受的。但是競技慶典作為古羅馬政治生活和政治制度的一種,受到了當時統治者的喜愛,主要這一場場的死亡盛宴與當時的文明觀念並不背離,他們嚴格的社會等級意識和尚武的觀念與當時的核心精神體系是相符合的。精心安排的儀式和競技慶典所展示優越種族心理,是羅馬貴族安撫平民、震懾敵人和塑造自己貴族身份,維護貴族統治的重要手段。
  • 從「王政」到「共和國」,再到「帝國」,教育伴隨著古羅馬的發展
    古羅馬教育隨著政治體制的變革而不斷泛化 古羅馬政治體制實際上經過了三個主要階段,從王政時代到共和國時代,再到最後的帝國時代,實際上每個不同的社會階段,其所包含的社會意識和時代要求都是不同的。
  • 古羅馬時期浴場可以男女共浴嗎?走進遺失的文明卡拉卡拉大浴場
    古羅馬腐朽的寄生階層玩樂的最重要場所是公共浴場。公共浴場興起於希臘化時期,但大發展是在羅馬帝國時期,因為有了拱券技術,而且遊手好閒的人大大增加。公元2-3世紀,幾乎每個皇帝都在各地建造公共浴場,以籠絡公民們。僅在羅馬城裡就有11座大型浴場,小的竟有800多個。
  •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古希臘古羅馬
    今天跟大家聊聊四大文明古國,為何沒有古希臘和古羅馬?說起四大文明古國,中國人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教科書告訴我們,四大文明古國就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代中國。古埃及文明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遊地區,始於公元前32世紀左右,在公元前343年被波斯徵服。
  • 影響了整個西方發展的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究竟誰更厲害
    我們都知道,歐洲的歷史經歷過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但是羅馬文明幾乎統治了全歐洲,除了東北北歐部分地區之外,那希臘文明時期,有沒有控制到西歐呢?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時期,希臘人民在贏得「希波戰爭」的勝利之後,開始了文明大發展,先是在政治、文學、藝術、經濟、宗教神話、哲學等文化方快速地走向了繁榮,於是,「希臘文明」曾被一些西方學者稱之為古典文化之最。
  • 古羅馬文明——伊達拉裡人和拉丁人
    義大利是古代羅馬文明的發源地,它位於地中海的中部,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居民生活了。這裡的居民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經開始耕作、畜牧和制陶了。到公元前8世紀,伊達拉裡亞人進入義大利的第伯河和亞努河流域,並不停地擴張勢力範圍。
  • 天津日報:古羅馬的文明傳承——千年明珠「新羅馬」君士坦丁堡
    近日,在天津博物館展出的高端展覽——「永恆之城——古羅馬的輝煌」引起了天津市民的普遍關注,匯聚來自羅馬鬥獸場、帕拉蒂諾博物館、黃金宮殿、羅馬國家博物館之戴克里先浴場等7家義大利知名博物館的200多件珍貴文物,向觀眾展示了羅馬帝國巔峰時期輝煌的文化與藝術成就。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古羅馬的文明傳承——千年明珠「新羅馬」君士坦丁堡》這一主題,重溫羅馬文明的輝煌。
  • 中考歷史知識點之世界歷史:古希臘及古羅馬
    中考歷史知識點之世界歷史:古希臘及古羅馬     古代希臘、古代羅馬 (上冊P19——31)     1、古代希臘:西方(歐洲)文明的興起(上冊P19——24)     (1)愛琴文明:西方(歐洲)文明源於希臘文明,而希臘文明又源於愛琴文明。
  • 《口袋博物館》:從建築與雕塑,多維度表現古羅馬文化藝術圖景
    這一時刻的羅馬城,成就了歐洲文明的輝煌時代。而古羅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頭,它多方面地繼承、吸收和借鑑了古希臘文化、伊特魯裡亞文化和周邊各地區的文化後,創建了自己的古羅馬文明。為西方文明發展史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 公元二世紀,世界歷史的傳奇,人類文明的巔峰,四帝國並立!
    在人類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時期,地球從東向西,從東亞到歐洲,一字排開四大帝國:大漢帝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羅馬帝國。在這個時期,人類已開化疆域被統一在四個文明大國之下,小國幾乎絕跡,剩下的唯有遊蕩在文明社會邊緣的遊牧部落。
  • 古羅馬時期戰爭的帝國以及傳承的覆滅
    君士坦丁王朝結束了,它統治羅馬60多年,對帝國恢復元氣起了很大作用。這個王朝的結束不僅使帝位的傳承被打斷,還使帝國回到了3世紀時的混亂局面。被一個叫約維安的東方軍隊軍官統治了8個月後,也就是在公元364年,官員們又選擇了瓦連提尼安,而瓦連提尼安把自己的弟弟瓦倫斯任命為共治者。
  • 百科全書式《拜佔庭帝國史》講述千年帝國興衰
    拜佔庭帝國對於今日的東歐各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保存下來的古希臘和古羅馬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學思想也為中世紀歐洲突破天主教神權束縛提供了最直接的動力,引發了文藝復興運動,並深遠地影響了人類歷史。關注拜佔庭歷史和文化,有助於中國讀者認識和了解今日的歐洲和西亞。正如作者瓦西列夫所說,「通過向西方傳播古典著作並因此保護它們免於落入土耳其人手中而慘遭毀棄,拜佔庭為人類未來命運完成了偉大的業績。」
  • 古羅馬兒童教育思想對歐洲教育的影響,三級教育制度的優點與不足
    古羅馬人取得的文明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兒童教育。古羅馬的兒童教育對歐洲兒童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羅馬的歷史一般分為王政時代、共和時代、前期帝國時代和後期帝國時代四個階段。但從教育學視角而言,其分期應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為共和時代早期;第二個階段為共和時代後期和前期帝國時代。
  • 處在人類文明發展至高點的阿拉伯帝國,對人類文明有何貢獻?
    到了八世紀,已經成為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擊敗當時衣索比亞,拜佔庭和波斯,並與唐朝打了一場勝仗,幾乎奪得整個阿非利加並進入歐洲佔據西班牙。阿拉伯人民相互通商,憑藉長期在沙漠裡的生活優勢,從西域到中亞到波斯到西亞北非,開拓了多條商路。在這個大帝國國當中經濟血液不斷更新,促進了絲綢之路,在東西方文明和科技的交流當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 奢侈之風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強大的古羅馬的?
    引言古羅馬從最開始的一個蕞爾小國逐漸躍居成為一個強盛的奴隸制大帝國,是一個由簡單到繁榮、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其中過程很值得大書特書。但與崛起相比,古羅馬的衰落倒更值得人們注意、反思。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帝國轟然倒塌了呢?
  •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帝國?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古代四大帝國
    第一,波斯帝國第一個世界性大帝國波斯帝國,波斯是真正有影響力的,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世界性大帝國,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色雷斯島,南到印度洋和埃及,北到裏海和黑海沿岸,這樣的版圖幾乎包括了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還有尼羅河流域這三個古文明中心,波斯帝國之所以強盛,是因為有居魯士大帝,這個國王僅用了20年的時間,就控制了與波斯臨近的地區,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這個帝國比以前中亞和歐洲的任何帝國都要大
  • 古羅馬人沉溺於沐浴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記得之前有人在參觀了古羅馬帝國的遺蹟後說:古羅馬人有三個愛好,那就是雕刻,洗澡和上劇院。為什麼羅馬人這麼喜歡洗澡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的確是這樣的,洗澡是古羅馬人打發時間最好的事情,在古羅馬帝國的時候,當時一些富貴的人家就已經在自己的房屋裡建立了私人的浴室,來供給自己洗澡。後來隨著羅馬帝國越來越富有,洗澡的習慣也就更加發達起來了,這時公共澡堂就像雨後的春筍一下子就發展起來了,這其中,熱澡堂是最出名的。
  • 野蠻與瘋狂並存的競技慶典,是否是古羅馬走向衰亡的重要誘因?
    (古羅馬早期祭祀場景)羅馬發展進入到帝國擴張的頂峰時期,這些競技活動則在最高統治者的授意和安排之下,完全通過一種民主合法制度的方式,成為整個國家極力推崇的最高慶典,這些血腥而又野蠻的暴力競技雖然在當時的世界總體環境之下,以人的血肉之軀作為上奉給諸神的祭品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未開化現象,但對於早就發展出共和體制政體文明的古羅馬來說,這樣的說辭和藉口顯然並不能站穩腳步。
  • 古羅馬的強勢興起,疆域橫跨歐亞非,後還是沒能逃脫滅亡的命運
    而羅馬帝國是一個做到了橫跨三大洲的強大帝國,後又是因為什麼,這個強大帝國沒能逃脫滅亡的命運?一、小國初建,後發展成大國小國後來發展成為了羅馬帝國,雖然存在著橫跨三大州的強大帝國,後來羅馬帝國分裂成為兩部分,最後以東羅馬帝國的隕落標誌著這個強大的帝國消失了。
  • 古羅馬與古希臘時期的教育家對於雄辯術的認識
    導語:雄辯術作為一種藝術,在西方的歷史發展最長可以延伸到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期,並且至今,州長競選演講,辯論比賽,教會彌撒等形式作為雄辯術的變體依然存在。雄辯術對於西方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雄辯術雖然有著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但真正有史可查的時間段卻是在古希臘時期,那時期,得益於雄辯術所衍生的文化氛圍十分濃厚,雄辯術理論,雄辯家,專門培養雄辯家的學校等等有關雄辯術的產物也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