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戰略再變 向寬泛產品和渠道延伸

2020-12-20 聯商網linkshop

  星巴克終於行動了。

  不久前,星巴克正式宣布全面啟用新的標識。代表星巴克標識的那條美人魚,終於衝破了咖啡杯的局限,遊向更加寬闊的領域。「星巴克中國門店的標識正逐漸改變。」日前,星巴克中國公司公關總監厲靜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現在,所有的咖啡杯都換上了新的標識,其他一些硬體上的標識也很快會更換。」

  這並不僅僅是標識的更換,而是星巴克市場戰略的改變。為了獲得更多市場份額,星巴克不想再將命運僅僅維繫於咖啡一種產品,而是延伸到更寬泛的產品和渠道上,這對經歷了閉店重組危機欲重新飛躍的星巴克而言,是個極為大膽的決定。

  但是,涉足新的領域註定要面臨風高浪急的挑戰,星巴克這條遠涉重洋的美人魚,是否已做好了準備?

  一切都為了「眼球」

  星巴克將不再是STARBNCKS,去星巴克也不再為了喝咖啡,而很可能為了喝一杯茶或者別的什麼。你能接受嗎?但這就是現實。2011年的星巴克正在擺脫咖啡的束縛,將觸角伸向你有可能想像不出的領域,比如你家附近的便利店。

  「我們有可能生產其他沒有咖啡但有我們商標的產品。」3月初,星巴克咖啡國際公司總裁John Culver在談論新標識時如是說。

  2008年快速擴張導致的品牌危機,讓星巴克將更多的機會和市場給了競爭對手,也讓星巴克意識到將品牌僅僅捆綁於單一產品上存在諸多風險,而多元化經營既可以讓星巴克創造更大的品牌價值,更可以降低競爭風險。因此,在中國咖啡市場牢牢佔據一席之地的星巴克首先就要拓寬咖啡的經營方式。從今年4月起,星巴克Via免煮速溶咖啡將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的星巴克門店銷售。同時,星巴克已經將Via速溶咖啡列上了未來食品店和便利店的銷售單,而在酒店和娛樂場所銷售也將成為一種有待開拓的營銷方式。一切都已在計劃中,實施只差時間表。

  但是,星巴克此舉在市場中並沒有得到多少期待的回應。不少星巴克的忠實擁躉者都表示了強烈質疑:一個使用了多年的標識,在消費者心目中就是品牌的靈魂,星巴克居然如此隨意地進行簡化,甚至在新標識中將品牌和主營產品的字樣統統拿下,星巴克是不是瘋了?不僅如此,一向以高端品牌雄踞於市場的星巴克產品居然要擺進超市,像醬油和白糖一樣被挑來減去,這還是小資們時尚生活的象徵嗎?一時之間,網友紛紛發帖,稱星巴克此舉是「豬頭想出的主意」。

  而在品牌專家謝付亮看來,事情並不像網友們擔心的那麼嚴重,他認為,星巴克換標識「不過是為了吸引眼球」。「任何一個品牌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都會製造出一些話題炒作,星巴克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吸引更多公眾關注它、議論它,以達到提高品牌曝光率的目的。」謝付亮說,「其實這正是星巴克希望看到的。」

  不過,也有一些業內專家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星巴克在標識中去掉了「STARBUCKS和COFFEE」已經很大膽,但剛換標識就讓產品進超市,很可能會削弱星巴克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

  對手是誰?

  市場競爭的殘酷讓星巴克決定必須換個活法。而中國速溶咖啡市場讓星巴克覬覦已久。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速溶咖啡市場銷售額增長迅速, 2010年,中國速溶咖啡的銷售額增長了13%,總額達到51億元人民幣,但是如此一個巨大的市場,瑞士食品巨頭雀巢居然佔據著70%的份額,這讓進入中國不算太晚的咖啡之王星巴克十分不甘。有觀點認為,星巴克推出速溶咖啡就是為了叫板雀巢。

  但是,推出速溶咖啡同樣讓眾多星巴克迷反對。據悉,某投資網站為此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62%的人反對星巴克推出速溶咖啡,認為星巴克「不僅自毀品牌,而且在向競爭對手妥協」。

  一些專家表示,星巴克的優勢和經驗在於零售門店,超市渠道並不是星巴克的專長,星巴克曾經和百事一起嘗試進入中國零售渠道,主推瓶裝咖啡。但終於由於諸多原因而分道揚鑣,直到今天星巴克的零售渠道仍是空白。相對於運作成熟且在零售領域深入人心的雀巢,在零售渠道幾乎無任何經驗和資源可言的星巴克註定要面臨一場短兵相接的肉搏戰,而結果的預期並不樂觀。

  對於這個問題,厲靜並未發表任何看法,只強調會「專注於門店業務」。

  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心想進攻雀巢的星巴克也許並沒有料到,隨著更多跨國咖啡連鎖店的進入,星巴克門店業務也正遭遇同行的排擠和吞噬。

  就在星巴克信心滿滿地在中國推出速溶咖啡的同時,它的老對手麥當勞卻將自家的門店布置得十分「星巴克化」:舒適的沙發座椅、大幅且色彩張揚的壁畫和免費上網服務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光顧。

  2010年,麥當勞就推出了口感和品質均不遜色於星巴克的「麥咖啡」,並且上餐的速度更快,價格也更加平民化,這讓不少星巴克的老主顧被麥當勞搶走。據悉,一份美國權威消費雜誌甚至指出,市場對麥當勞咖啡的評分已高於星巴克咖啡。

  而今,麥當勞更高調宣布,將在多個一線城市設立「麥咖啡休閒區」,同時提供免費上網,從店面形象、店內環境和服務標準上,麥當勞都已成為星巴克不能忽略的強勁對手。

  「氣質服務」和「引領時尚生活方式」曾經讓星巴克成為年輕人特別是白領群體休閒聚會的不二選擇。但如今,這種美妙的感覺正在遠離星巴克。來自英國的咖啡連鎖品牌COSTA正以嚴謹、傳統、講究和有品位的品牌格調,滲透著小資們的心靈。

  與星巴克的標準化運作相比, COSTA更注重不同地區消費者口味的差異,即便這種差異有時候只是一點點,COSTA也會在自己產品口味上作出調整。這種細微和體貼讓進入中國時間並不很長的英國咖啡品牌迅速深入人心。甚至讓某些鐵桿星巴克迷也開始考慮下一次聚會的去處——而不再是毫無懸念地選擇星巴克。

  但COSTA的野心並不局限於此,而是要拿下中國市場份額的1/3,要達到這個目標,COSTA的市場策略直指星巴克。

  如果說COSTA對中國市場的熟悉程度和店面數量都不足以讓星巴克短期內感到壓力的話,那麼華潤創業對香港咖啡連鎖店Pacific Coffee的收購,對於星巴克絕對是一個相當不利的現實。

  有外媒報導,全球消費品巨頭華潤創業已宣布收購香港咖啡連鎖店Pacific Coffee的80%權益,開始將業務拓展到後者在中國的咖啡業務。雖然華潤創業在咖啡領域尚屬新手,但旗下遍布中國內地的3000餘家店鋪資源和2000多家零售點的獨有優勢,將使得咖啡業務以最快的時間和最低的成本在全國鋪開,想想就讓星巴克感到不寒而慄。

  無論是高端市場,還是低端市場,星巴克都面臨著有足夠能力與之抗衡的對手。雖然這些競爭對手同時遭遇星巴克,但有一點不同,那就是他們在各自維護著自身品牌形象和客戶群體,在細分市場上做大做強。而相對而言,既想佔據高端市場又不想丟掉低端渠道的星巴克正在丟掉其原有的品牌和市場優勢。就像孤獨而不斷拼殺的堂吉訶德,只有戰鬥,沒有真正的勝利。

  擴張風險猶在

  在推出免煮咖啡的同時,星巴克還發布了野心勃勃的擴店計劃,未來3—4年內,星巴克計劃將中國市場上的門店數量增加至1500家。

  「每8小時就會新開一家咖啡店」的擴張速度曾讓星巴克創造了連鎖業的品牌神話,但也讓星巴克嘗到了力不從心的苦果。

  曾經在僅僅十年間,星巴克將美國的門店從1000家擴張至13000多家,這種店面數字的繁榮讓星巴克再也沒有能力和精力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水準。「變了味兒的咖啡」、「吆喝一般的服務用語」、「像街邊大排檔一樣不平穩的桌子和座椅」等等變化讓星巴克再也不是那個象徵品位和高端生活的去處,而更像一個不入流的快餐館。對品牌的蠶食和損毀終於在2008年爆發出來,星巴克不得不在全球關閉600家門店,裁員12000人。

  2008年1月開始重新執掌星巴克的品牌創始人舒爾茨,曾「大膽地」把星巴克咖啡館搬到美國航班上而獲取了巨大的利潤,也因此讓星巴克走出擴張帶來的危機。但是,舒爾茨的膽量也迅速膨脹,這甚至開始主宰星巴克品牌的經營風格。面對中國市場巨大的潛力,舒爾茨的擴張引擎再一次啟動。

  目前,中國市場有大約500家星巴克咖啡門店,而1500家門店的目標意味著中國市場每年將誕生200—300家星巴克門店。

  「擴張帶來的問題主要是美國市場,我們在美國市場確實發展得太快了,市場已經飽和,所以會出現風險。」厲靜發表看法說,「中國市場有很大的空白,中國的人口總量和市場增長速度都會給星巴克帶來機會。」

  但是,星巴克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中國是一個沒有咖啡歷史的國家,咖啡對於中國人而言,並不如美國或歐洲國家那樣不可或缺。或者說,中國人對某一款咖啡的喜愛,並不由咖啡決定,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營咖啡的場所。

  一些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市場的擴店計劃很可能使剛剛走出低谷的星巴克再一次陷入迷途之中。「高速奔跑比平穩前進更容易摔倒。」著名危機管理專家、清華大學項目管理工程研究院主講教授王微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某一品牌快速擴張的時候,很可能會導致質量危機、投訴危機和品牌危機的同時爆發,這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影響。」

  「對任何公司而言,破解中國市場的規則並不容易。進入這個市場的,將有不少的成功者,也會有為數眾多、急於做出決斷的失敗者。」舒爾茨曾說,每次到中國他最想知道的就是中國人是否購買星巴克咖啡。

  但現在的星巴克已經來不及揣摩消費者心理,也不再在乎答案。在激烈的競爭中,星巴克只想飛奔向前,而前方是一路坦途還是荊棘密布,很可能是星巴克的又一次賭博。
  (來源:中國企業報)

相關焦點

  • 艾永亮:麵包界的星巴克如何用超級產品戰略,打造付費會員體系制
    超級產品:戰略01Panera Bread的超級產品戰略Louis Bread的麵包店,一開始店內門堪羅雀,為了讓門店生意變好,該創始人親自在大街上向過往的路人推薦麵包,並邀請他們試吃,由於麵包的手藝和味道都挺不錯,路人們試吃後覺得很滿意,於是陸陸續續走進店內並成為門店熟客。
  • 品牌產品線應如何延伸
    產品線延伸策略有較多模式,一般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向上延伸策略,企業以中低檔產品的品牌向高檔產品延伸,進入高檔產品市場。  延伸之後,產品何去何從?   一個新產品怎樣選擇合適的渠道?這讓許多企業都犯難,而企業經過產品線延伸後的新產品再次面臨渠道的規劃和設計,似乎又增添了新的難題。
  • 【一路芬芳 多彩貴州】繡品秒變星巴克紀念品,扶貧工坊再添新活力
    【一路芬芳 多彩貴州】繡品秒變星巴克紀念品,扶貧工坊再添新活力 2020-10-22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果品牌大戰向全渠道延伸
    近兩年,休閒零食品牌的產品數量增長明顯,靠賣碧根果起家的三隻松鼠持續引進新的產品品類,良品鋪子的產品數從最初的數十種增長到了1000多種。競爭迫使三隻松鼠、百草味和良品鋪子引領休閒食品行業的創新。為滿足消費者需求,每日堅果、獨立小包裝、混合果仁已成為堅果行業的創新趨勢。
  • 星巴克和雀巢再度聯手 膠囊咖啡走進中國家庭的春天近了嗎?
    每經記者:張韻    每經編輯:魏官紅星巴克咖啡膠囊新品在中國上市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雀巢與星巴克,這兩家在咖啡市場中屬於不同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決定將雙方的合作再向前推進一步。2018年,雀巢以71.5億美元拿下了星巴克包裝型咖啡與茶飲產品的營銷權。
  • 星巴克、Done well等品牌戰略:開旗艦店要考慮什麼
    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直接購物(或線上渠道)的趨勢下,旗艦店也能作為一種對策,為人們提供進店購物的理由。  Done well,是一家圍繞品牌體驗打造的旗艦店,有著超酷的店內布置,能給人帶來啟發性和放鬆感,也能以獨特的方式和用戶互動,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理解。
  • 關山乳業產品戰略延伸 力推羊奶片及成人羊奶粉
    優質的延伸產品能夠提供給顧客更多的附加利益,從而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在與顧客的長期交易中,通過顧客滿意度的不斷積累,從而使企業在買方市場的大環境下化被動為主動,贏得競爭優勢。關山乳業立足優質生態化奶源基地,引進國外先進生產工藝,不僅在嬰幼兒羊奶粉領域打造了廣受歡迎的奶粉產品,同時也結合市場需求以及自身產品戰略延伸的需求,強力推出「瑞芙」幹吃羊奶片與「鑽石搭檔」成人羊奶粉,自上市以來也獲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 藍鯨觀察|「變味」的咖啡:瑞幸咖啡臨拐點,星巴克遇狙擊迭變
    這邊廂,傳統咖啡零售巨頭星巴克剛剛被投行高盛調低了股票評級;那邊廂,成立僅一年多、已經虧損了8個多億的瑞幸咖啡卻被爆出或赴港上市的消息。業內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指出,自2018年以來,瑞幸咖啡以黑馬之姿橫空出世,如滾雪球般迅速裂變擴大,從而引發連鎖反應,以致於向來八風不動的星巴克、Costa也開始謀新求變。
  • 瑞幸咖啡2019年戰略,新開2500家門店,門店和杯量全面超過星巴克
    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現場透露,瑞幸2019年的目標是新建2500家門店,年底總數超4500家,並在門店和杯量全面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而星巴克入華20年,門店數僅3600家。錢治亞表示:「瑞幸咖啡在全球尋找優質的合作夥伴,比如紐西蘭恆天然乳業、咖啡豆貿易商三井物產、義大利法布芮糖漿等,這是提供優質產品的基礎。在戰略合作夥伴上選擇騰訊和美團,目前小程序的日訂單量是超過5萬,是餐飲行業第一,有2000家門店上線美團外賣。」
  • 如何做渠道戰略規劃和渠道管理?
    如何做有實戰意義的渠道戰略規劃?為什麼那麼多的好產品、好品牌的市場難以做大?為什麼市場出現秩序混亂、竄貨、砸價、促銷疲軟?這是因為渠道體系出了問題。說到渠道,大家自然就想到營銷中的4P之一:銷售產品的通道。
  • 聖達生物:產品結構從飼料領域、食品領域向醫藥領域延伸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7月20日訊,有投資者向聖達生物提問, 董秘,您好!有看到您上次互動貼提到公司有進一步豐富產品線,打造系列化產品,並向高端藥品、保健品領域延伸的企業戰略定,不知目前名下可有什麼牌子的高端藥品、保健品?
  • 十五年來,星巴克是如何利用產品閉環體驗讓你欲罷不能?
    然而在早晨這樣的高峰期,店員和顧客都很難有時間推薦或購買而外的產品,星巴克便很難有機會向消費者推薦配搭的其他產品。而Mobile Order & Pay的推出徹底解決了這個難題,並演化出更多無限可能的銷售方式。目前,如果顧客預定一款咖啡,在下單頁面中將根據顧客所下單的時間結合以往購買歷史推薦匹配的產品。
  • 星巴克:切入即飲市場的罐裝咖啡,或是一匹「黑馬」
    餘家店,目前還在以每年 500 家(平均每隔 18 小時開一家新店)的速度遞增,但咖啡巨頭仍在求變——不論是為了提供中國同店營收(2018 年 Q2 首次下滑),還是出於抵抗競爭,星巴克在不斷地調整:為了趕第三波咖啡浪潮,星巴克在上海開烘焙工坊,在北京前門開星巴克甄選旗艦店,賣酒和茶;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與餓了麼合作外賣,與盒馬合作推出「星廚外送」;將速溶咖啡與茶包賣給雀巢;推出罐裝、瓶裝咖啡….
  • 北美熱銷後,星巴克和雀巢也要在中國賣包裝咖啡了
    在中國,喝星巴克咖啡的方式越來越多了。今年 2 月,花費 71.5 億美元收購星巴克咖啡零售咖啡業務後,雀巢首次推出星巴克新品「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在星巴克門店以外渠道銷售全豆咖啡、研磨咖啡和膠囊咖啡等產品。
  • 剛剛,雀巢星巴克全球咖啡聯盟登陸中國!我們和雙方大Boss聊了聊
    店外渠道與此同時,雀巢今天還宣布正式在中國推出「星巴克咖啡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和上述瞄準家庭咖啡消費場景、直接針對終端消費者銷售的業務不同,這一渠道主要針對B端客戶,涵蓋了辦公室、餐廳、酒店等渠道。根據該公司引述的數據,70%的戶外咖啡消費是來自這兩大渠道的。小食代介紹過,今年5月,雀巢飲料戰略業務全球主管David Rennie曾表示,由於人們正在花更多的時間在休閒上,旅途住宿中對咖啡飲品的需求正在加大,這給了雀巢「很多的增長機會」。
  • 加碼全渠道零售發展戰略 孩之寶提升IP產品市場表現
    作為全球領先的品牌授權商,孩之寶正在通過多維度的零售渠道發展戰略,推進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將品牌和產品全方位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年初突發的疫情改變了消費者行為模式,線上購物需求大幅度提升。孩之寶敏銳捕捉到這一點,迅速做出反應,加速完善線上渠道建設,以孩之寶IP品牌旗艦店為主體,為消費者提供電商平臺的全品類一站式購物體驗。
  • COSTA和星巴克這對CP看來要散!星巴克現在和喜茶更搭?
    有網友調侃,總是開在一起的 COSTA 和星巴克 " 勞燕分飛 " 了!9 月 2 日,COSTA 官方對現代快報財經獵豹表示,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關閉門店是為了 " 積極地下沉渠道,目前已開設了包括便利店、自動販賣機在內的 4 萬多個零售點。"
  • 星巴克外賣為何允許雜牌軍混戰
    導語: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一個月有餘,星巴克終於上線外賣專送業務「專星送」。不過,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星巴克並未對其他外賣平臺上的「代購店」進行清場。對此,星巴克在回應中坦承,專星送和代購店將同時存在。
  • 杜芬與怡亞通達成戰略合作,加速品牌全渠道滲透
    籤約儀式上,杜芬品牌創始人謝杏芳女士與怡亞通代表饒富琪先生共同展望了良好的合作前景,就如何推進現有分銷渠道深耕、加強未來深度合作進行交流,並達成共識。杜芬將借力怡亞通380分銷平臺效應,加速全渠道品牌滲透,旗下母嬰產品將正式入駐全國8000多家門店。
  • 尋場景突破 雀巢推星巴克包裝咖啡
    8月8日,雀巢宣布將在華銷售星巴克包裝咖啡,尋求店外咖啡場景的突破。此次,雀巢與星巴克聯合推出21款「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產品,包括烘焙咖啡豆、研磨咖啡粉以及首款為奈斯派索(Nespresso)和雀巢咖啡多趣酷思咖啡機配套開發的星巴克咖啡膠囊。另外,上述包裝咖啡產品還將在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以及一線城市的辦公室和酒店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