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COSTA 全國關閉近 10% 門店的消息引發熱議。有網友調侃,總是開在一起的 COSTA 和星巴克 " 勞燕分飛 " 了!9 月 2 日,COSTA 官方對現代快報財經獵豹表示,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關閉門店是為了 " 積極地下沉渠道,目前已開設了包括便利店、自動販賣機在內的 4 萬多個零售點。"
△貨架上,COSTA 和星巴克的即飲咖啡放在一起售賣
國外連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似乎總喜歡打 CP 牌,兩家競品公司常常會面對面 " 搶 " 生意,比如,肯德基和麥當勞、H&M 和優衣庫。
COSTA 和星巴克也喜歡 " 正面較量 "。COSTA 成立於 1971 年,與星巴克同歲。不過,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 8 年後的 2007 年,它才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二者裝修風格相似,咖啡杯都來自同一個供應商。COSTA 定價甚至比星巴克略高一級,只是門店數量少得多。
2017 年,COSTA 在中國的門店數量為 449 家。同一年,僅在上海,星巴克就擁有超過 600 家門店。4 年過去了,COSTA 的門店數在 400 家左右,約為星巴克的 1/10。
對於關閉門店的原因,COSTA 官方回應現代快報財經獵豹稱,疫情的衝擊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關閉部分門店是 COSTA 在中國業務優化調整中的一部分," 我們正在積極地下沉渠道,目前已經開設了包括商超、便利店、自動販賣機、電商在內的 4 萬多個零售點。"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COSTA 關閉盈利虧損的門店無可厚非。更重要的原因,是企業正在向新零售轉型。"2018 年被可口可樂收購後,門店數量不再是核心業務指標。可口可樂想藉助 COSTA 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應用層面的研發,擴展可口可樂在咖啡產品領域的消費市場。未來,即飲咖啡是 COSTA 的發展重點。"
2019 年,可口可樂推出的即飲咖啡產品,正是 COSTA 即飲咖啡。今年 3 月,該產品已登陸中國市場。可口可樂方面表示,即飲咖啡與門店使用同款咖啡豆,每瓶售價 7 元左右,面向對咖啡有一定了解,追求更優質咖啡的消費群體。
" 這些企業的『 CP 感』其實是一種追蹤戰術,當年的大娘水餃也像這樣對標過肯德基。" 東南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浦正寧說,十幾年前,對於剛進入中國市場的 COSTA 來說,星巴克無疑是行業 " 大哥 ",對標星巴克能減少很多的成本。但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咖啡市場,追蹤戰術很難成功。" 雖然在產品品質上,COSTA 和星巴克不相上下,但是從市場份額上來看,COSTA 早已不是星巴克的對手。COSTA 選擇新零售和下沉渠道是明智的選擇。"
在浦正寧看來,習慣喝咖啡的國人確實越來越多。但對於這些消費者來說,咖啡也只是一種飲料,和奶茶沒有區別。" 大多數國內消費者更在意飲品的價格而不是口味。在這個層面上,COSTA 高品質帶來的高價格反而成了它拓展的掣肘。"
浦正寧告訴現代快報財經獵豹,相對於 COSTA,不論是體量還是風格,或許現在的星巴克對標的應該是喜茶這類網紅企業。
來源: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