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菜市場:滿滿江南味道,熟悉又陌生發酵臭豆腐,蒸著才最好吃

2020-12-20 書影

2019年歲尾,我到浙江桐鄉看望老朋友程文江大哥大嫂,我們是20多年的朋友。1993年我來浙江時,特意到烏鎮看望他們,轉眼26年過去了,他們現在搬到了桐鄉市城內居住。

在大哥家住了四天,每天大嫂都給我做好吃的。這些年我遊走四方,品嘗各地美食,但程大嫂做的絕對是外面吃不到,或者說飯店裡做不出來的,這不僅僅是味道和口感,而是烹飪的時間造就功夫,比如紅燒肉要做一天,爆魚要做兩天,菜需要慢慢入味。

我會另寫篇文章介紹程家美食。離大哥家不遠有一個菜市場,大哥問我要不要去轉轉。這幾年我比較關注各地菜場,寫過幾十個菜市場了,桐鄉當然也要看看。

我是東北人,在1987年以前沒有來過南方,完全想像不出南方的飲食與菜場的不同,記得第一次在南方市場上看到竹筍,竟然不認識是什麼,後來知道是竹筍,還很奇怪,這不是給熊貓吃的嗎?人怎麼吃?

在程家我第一次吃到新鮮的燒竹筍,後來燒竹筍竟然是我的最愛,到南方總要找這個菜吃。

除了新鮮的竹筍,這裡還有很多筍乾賣,對於筍乾一直不太會吃,早年我在杭州的朋友張震毅每年給我郵寄龍井茶,有時會帶一些筍乾,但我一直不會吃,最後就一直放置到不能吃。後來知道這個要發好然後做紅燒肉。

市場裡有很多青菜,現在交通便利,南北菜也就更加通融了,差距在減小,南方很多菜北方也有了。這裡剝好的豌豆賣十幾元一斤,比我在雲南看到的貴一倍還要多。大嫂說,這個季節本地也不產了,應該是從海南發過來。

我記得人生第一次吃豌豆就是大嫂做給我的,當時他們在烏鎮,我們一家三口同他們坐在小院門前剝著豌豆,我女兒當年才5歲,也要剝。時光真快,轉眼我們都要老了,但大嫂當年燒的豌豆真的香甜,似乎現在還有滋味留在舌尖。

問了一下白菜價格,是3元一斤,而且可以買一半。我想起第一次來江南看到這裡的人買豬肉一次買一小塊,幾毛錢的,買魚買半條。

我曾偷偷笑了,那時在東北買肉都是一次買幾斤,如果只買一斤,賣主都不愛搭理你。現在北方的消費習慣也在改變,但一次買半棵白菜的還是少見。

另外南北方菜市場的蔬菜看著似乎相近,但細分還是有很多不同,這也是同飲食習慣、烹飪手段不同造成的原因,比如這裡賣的蔥蒜同北方就有很多不同,南方不吃生菜,蔥蒜也都是烹飪的佐料,而北方人喜歡的大蔥蘸醬南方不吃,也就沒有大蔥,只有小香蔥,做菜時撒一些借味。

看見這個,我笑了,如果在以前,我會認為這些是東北的粘豆包,黃的是大黃米,白的是粳米,綠的不知道是什麼。

而現在我不用問大嫂就知道這不是豆包,是糰子,是流行在江浙一帶糕團點心,糯米做的,裡面可以包豆沙,也可以包上肉餡,而綠色的是用蔬菜汁或麥葉嫩芽,經過石臼舂做成的麥青汁染成的。

市場上有賣鱔魚的,賣家很嫻熟的殺鱔魚,瞬間一條活蹦亂跳的鱔魚變成一條條的鱔絲,雖然我很喜歡吃鱔魚,但每次現場看到殺鱔魚後,總是沒有想吃的欲望,在我眼裡不再是美味了。

豬肉攤上有很多豬舌賣,看我拍照,大嫂馬上問我要不要吃,買一個回去給我做。我說不喜歡豬舌,哈哈,它太厚大笨重了。其實這幾天大嫂給我做了太多魚和肉,我想清淡一些了。

市場三還有賣麵皮麵條的,我對南方的湯麵非常喜歡,要大嫂買一些回去做榨菜面。同店主是閒聊,她們說是重慶人,來這邊發展好幾年了,她們好奇我拍照和詢問,就問我做啥,我說想寫市場,她們更好奇,非要加我微信,看看我究竟怎麼寫她們。

不知道她們能看到這篇文章不?她們的麵條做得不錯,讚一個。

這次來菜場我主要是看這個,臭豆腐乾。

26年前我在烏鎮程大哥家第一次吃油炸臭豆腐,顛覆了我對臭豆腐的認識。開始大嫂問我吃臭豆腐不,我還猶豫,那之前我只知道那種北方的青方,有一年媽媽在家裡做了一次,冬季放在炕頭髮酵,結果房子裡整整臭了一個多月,想想都恐懼。

但程大嫂說同北方的青方臭豆腐不同,她是現做的,是用豆腐乾放進一些發酵發臭的酵母菌,一個晚上就「臭了」,在油炸時只有淡淡的臭,隨後就香滿口了。

大嫂的油炸臭豆腐讓我改變了「臭豆腐」的印象,後來雖然各地吃過不同口味臭豆腐,但大嫂做的才是最好的,但他們進城後自己沒有發臭培養基做不了,只能市場上買了。賣家是一個小夥子,他是繼承奶奶手藝,大嫂說老奶奶做不動了,但這家臭豆腐非常好。

大嫂問我吃過蒸的嗎?並說蒸和炸的臭豆腐乾不一樣,而蒸的要發酵長一點,更軟一點。可惜只有這麼一點點還是給別人預留的,程大嫂說好話,小夥子惻隱,賣一半給我們,每塊是3角錢。

大嫂說,桐鄉人覺得蒸的臭豆腐才是最好吃的,而我是頭次聽說蒸臭豆腐。

菜場門口是專門賣豆製品的攤位,主人很熱情,購買的人也很多。

豆腐這種食品各地都有,豆腐也是中國人發明的,但各地的豆腐也會略有不同,凡是歷史久遠,文化厚重的地區,豆腐和豆製品的口感與質量也要好一些,其實看一個地區的文明與歷史,從做豆腐水準就能分出一二來。我們又買一些水豆腐,大嫂的烹飪手藝絕對一流,我會專門寫文章介紹。

回到小區門口,在一處拐角中七八位老年人在賣菜,大嫂說,這些老年人都是周圍的農民,賣的都是自產菜,他們的菜不僅新鮮,也讓人放心,所以一般青菜都在這裡買,還會便宜一些。

其實哪一個城市沒有這樣的角落和這樣一些自食其力的人,他們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想做些什麼,種菜與勞作,他們是最閒不下來的一代人啊。(書影拍攝寫作)

相關焦點

  • 中國兩大臭豆腐之爭:到底是黑色臭豆腐好吃,還是白色臭豆腐好吃
    螺螄粉臭莧菜梗臭豆腐,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每個城市的美食街,你都能到吆喝賣臭豆腐的聲音,尤其是湖南長沙的臭豆腐,似乎在每一座城市都能吃到。不過浸泡過的臭豆腐是真的很好吃,加上蘸料後,聞起來臭,吃起來口感豐富,是絕頂的香。
  • 食在江南:臭豆腐、臭鱖魚、臭莧菜梗,誰最臭?
    但老天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又打開了一扇窗——在用醃漬、浸泡等發酵方式保存食物、與微生物爭奪時間的賽跑中,江南人家意外發現,輕微腐壞的發酵給食物帶來了不同尋常的氣味:一種衝擊嗅覺的硫化物的臭味,證明食物已不再新鮮;更重要的是另一種衝擊味覺的發酵化學反應,創造的鮮味指數遠遠高於日常烹飪。
  • 媽媽蒸的饅頭就是香,老面發酵新式蒸法,回歸傳統好味道,好吃!
    這款燕麥刀切饅頭用的是老面發酵法,這種老面頭髮酵是我小時候在家裡經常看媽媽用的方法,那會兒沒有即發酵母粉,每次蒸饅頭的時候都會留出來一塊面頭放到麵缸裡,讓它自然發酵風乾,下次用的時候就拿出來放到水裡泡軟,再放新的麵粉進行揉面用來蒸饅頭,這種方法蒸出來的饅頭帶有老面發酵的味道,特別香軟有彈性,比現在外面賣的饅頭好吃多了。
  • 臭豆腐很好吃,你不需要買他或發酵他,很簡單,外面脆裡嫩
    前言:臭豆腐好吃,不用買,不用發酵,方法簡單,外面脆,裡面嫩還爆汁!說到臭豆腐,你首先想到的是長沙臭豆腐,因為長沙臭豆腐遍布全國,基本上,每次你去小吃街,總會有很多長沙臭豆腐。因為他的味道和香味非常獨特,讓人知道他是長沙臭豆腐。在武漢a長沙臭豆腐也要7元錢,裡面有五塊,說實話,他更貴。
  •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上,中國一直是一個農耕國家,普通人家最日常的飲食就是穀物搭配蔬菜。中國人無法像遊牧民族一樣,從肉食中獲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為了生存,大豆中的植物蛋白質成為了替代品。於是,中餐裡就有了豆腐、豆漿、豆皮、豆乾、腐乳、臭豆腐……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豆製品。尤其是臭豆腐,在細菌和時間的作用下,原本味道平淡的豆腐,擁有了獨特的氣味和鮮味。
  • 紹興特色臭豆腐,楊迪一行人吃得真香,一看滷水得知已經放了5年
    說到中國具有特色美食的美食那就是非常多,出門就可以看到不少,當然要說最具有代表性最值得品嘗的特色美食,這些就要人們親自去探尋才可以了。,進行自然發酵泡過滷水才可以做出這種黑乎乎的豆腐塊,將發酵發黑的豆腐塊放進油鍋裡進行油炸,經過油炸的豆腐塊就成了人們所熟悉的臭豆腐,淋上特製的醬汁,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豆腐也是俘獲了不少的吃貨朋友了。
  • 紹興這座書香之城離不開四種經典味道→
    廚師 孫國樑:「這個是我們紹興最有特色黴莧菜梗,臭豆腐製作就是用浸泡莧菜梗的滷水,來浸泡臭豆腐。」莧菜,是江浙一帶的一種青菜,經過採割和簡單的浸泡,就可以入壇發酵了,莧菜發酵三個月以上時,湯汁有了特殊的臭味,就能成為製作臭豆腐的滷料了。
  • 江南人最愛的點心,蒸一蒸就好,比饅頭簡單,好吃還不上火
    北方人愛吃麵食,幾乎餐餐離不了面點,江南人不像北方人那樣愛吃,麵食只是作為調劑口味才會吃,但江南人喜歡糯米做的點心,和北方人一樣,幾乎所有的節日都會做些糯米的點心,比如像元宵的湯圓,清明的青團,端午的粽子,冬至的糰子,特別是過年時家家都會做些年糕,寄寓著美好的願望,希望來年年年高,
  • 不要再說臭豆腐裡面有屎了,真正的臭豆腐是這樣做的吃貨們有福了
    於是臭豆腐的雛形就這樣誕生了。臭豆腐有很多種,大多集中在長江中下遊一帶,沿江的上海、南京、武漢、長沙的火宮殿,都有油炸臭豆乾賣,紹興的臭千張更是奇臭無比。徽州臭豆腐也有自己的「美名」,曰「大堆臭」,一般菜籽油煎之,或者和火腿一起蒸製。
  •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臭豆腐的味道?瞧瞧老外是怎麼說的
    臭豆腐是中餐裡的一道名吃。但是因為臭豆腐的氣味怪異,在很多外國人眼裡臭豆腐的知名度都要比我們最喜歡吃的火鍋還要出名。在一些外國人評價世界上最臭的食物的時候,中餐的臭豆腐往往都榜上有名,而說到最好吃的中國菜,上榜的也是一些我們從來沒有吃過的中國另類中國菜,像左宗棠雞,酸甜咕嚕肉,橙皮雞等這些食物。
  • 長沙臭豆腐和紹興臭豆腐的對決,哪款臭豆腐是你心中的「王者」
    臭豆腐聞著臭但是吃起來香,在全國各地都是非常的受歡迎的一道小吃,很多外國人來中國看到這道臭豆腐聞著受不了,別提想嘗嘗味道的了,但是很多外國人也喜歡好奇冒險,嘗試了這道臭豆腐吃過才發現自己被聞著的味道給騙了,原來這臭豆腐那麼好吃啊。
  • 號稱長沙最好吃的臭豆腐店,究竟怎麼樣?
    長沙賣臭豆腐的店實在是太多了,幸好來長沙前做了攻略,知道了黑色經典是「長沙最好吃的臭豆腐」。恰好走到坡子街,遇到的第一家臭豆腐就是黑色經典臭豆腐 。我不相信有人會忍得住,來長沙不吃臭豆腐,反正我是做不到,我們的口號是:「排最長的隊,吃最好吃的豆腐!」 排隊的人也多,估計味道還是不錯的,就來嘗嘗嘍。拿號排隊,大概等了七八分鐘,終於到我了。
  • 它才是「春天第一甜點」,不用麵粉,不用發酵,滿滿都是料,好吃
    它才是「春天第一甜點」,1瓶牛奶,不用麵粉,鮮嫩營養,太香了現在春天了,發現過年囤的牛奶買了很多,有一點喝不完了,所以就打算把它轉化成其他東西去吃。剛到春天,我突然想吃雙皮奶了,想念那種用牛奶裡面的奶皮製作成像布丁一樣爽滑的口感,這鮮嫩營養的味道體驗,可以說是「春天第一甜點」了,不用想了,說做就做!之前肯定很少的人會在家裡自己做,現在只要有了牛奶在家就能吃了,是孩子很喜歡的下午茶。牛奶是很濃鬱的味道在裡面,而且上面我還撒上了芒果丁可以和水果搭配在一起吃,也能夠讓營養變得更加豐富了。
  • 長沙最好吃的3家臭豆腐,當地人:臭豆腐一定要吃街邊小店
    我來來回回去過長沙多次,去過嶽麓山看過愛晚亭、去過橘子洲頭也喝過白沙井水、去過博物館看馬王堆漢墓,也去過南門口東逛西逛,我對湘菜向來沒有特別大的執念,反倒是對這裡的臭豆腐念念不忘。雖然每個城市都有臭豆腐,但絕對數長沙的最好吃,但凡吃過長沙的臭豆腐,別地兒的都成了將就。
  • 豈止於長沙,這些地方的臭豆腐也很好吃,做法也很簡單
    因為三姑家在淮南,所以才知道豆腐在淮南誕生,但是這還不算是對豆腐有著多麼深的認知,自從知道湖南臭豆腐之後就徹底不行了。然後這還不算完,全國各地的臭豆腐竟然臭的千奇百怪!國內生產臭豆腐的地方不少,除了長沙,還有紹興,南京。
  • 小城菜市場年貨戰爭:在湘西南找到最野的味道
    「這是正宗炭火烘乾,太陽晾曬出來的,煮飯的時候直接放飯上蒸最好吃。」豬血丸子是新寧的特色美食,我對它毫無抵抗力,被他這麼一說,只好繼續掏錢買了。冬月的新寧縣溼冷,穿著睡衣買菜的顧客從就著火箱吃早餐的菜販身邊走過。菜市場裡的豬血丸子似乎有個「隱秘江湖」,每個攤主都會說自家的與眾不同。
  • 小夥想吃正宗的長沙臭豆腐,首次公開臭豆腐配方,自己做才3元
    臭豆腐是湖南長沙傳統的特色名小吃之一,長沙當地人把臭豆腐又稱臭乾子。我們知道長沙人對臭豆腐的喜愛一點不亞於重慶人愛吃火鍋的程度,在秋冬的街頭吃上幾塊新鮮的臭豆腐那真是令人大快朵頤。臭豆腐聞著很臭,因為臭豆腐在製作發酵醃製的過程中,會產生乳酸菌,而豆腐中的蛋白質在蛋白酶的作用下產生分解作用,所含的硫胺基酸就會充分水解,從而產生硫化氫化合物,產生刺鼻的臭味。臭豆腐雖然味道不是那麼好聞,但是吃起來的味道絕對是令人口留餘香,回味無窮的。
  • 蒸饅頭時只加酵母粉,難怪饅頭不夠喧軟好吃,加點它饅頭更好吃!
    過年的時候你們家有沒有蒸饅頭蒸包子呢?相信很多人家裡都蒸饅頭包子了吧!在春節的時候發麵蒸饅頭包子是我們當地的習俗,本來以為就只有我們老家是那樣的,後來才發現原來很多地區都會有這樣的習慣。在三十的晚上需要發上滿滿一盆的面,代表著來年發發發,賺得盆滿缽滿,是一個很好的寓意,所以每年我們家都會發很多的面,如果你們家沒有這個習俗的話,可以明年試一試的哦!好在我們家裡人都特別喜歡吃麵食,發好的面可以做各種各樣的美食。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包子饅頭,蒸好了可以從大年初一吃到初七初八,饅頭包子都不會壞。
  • 日本舉辦臭味美食節,鯡魚罐頭臭豆腐齊登場
    全世界範圍之中,以臭見長的食物很多,中國的臭豆腐、瑞典的鯡魚罐頭、日本的納豆、韓國的臭魟魚等等。對於這些食物,喜歡的人視若珍饈,不習慣的人則是認為臭不可聞,看都不想看到,更別說吃了。這些食物單獨某一個都很難聞了,如果把這些食物匯聚一堂,會是怎麼樣的盛況呢?最近日本那邊就要舉辦一個臭味美食節,活動現場會提供全世界各地的臭味食物,而且到時候還會是自助餐的形式,這意思是鯡魚罐頭隨便吃的節奏?
  • 自製臭豆腐(兩種吃法)
    自製臭豆腐(兩種吃法)的做法步驟油煎的版本是發酵好的臭豆腐放在油鍋內中火煎到兩面金黃,配自己喜歡的蘸料,推薦用生抽 醋 剁椒 麻油 蔥花小貼士1. 豆腐不出水直接發酵也是可以的,前面說過蒸著吃可以略掉1、2出水的步驟。但是要每天檢查一下,如果在發酵過程中容器裡液體太多需要倒掉2. 蒸著吃可以讓豆腐水分多一點,煎著吃就要讓水分儘量少一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