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歲尾,我到浙江桐鄉看望老朋友程文江大哥大嫂,我們是20多年的朋友。1993年我來浙江時,特意到烏鎮看望他們,轉眼26年過去了,他們現在搬到了桐鄉市城內居住。
在大哥家住了四天,每天大嫂都給我做好吃的。這些年我遊走四方,品嘗各地美食,但程大嫂做的絕對是外面吃不到,或者說飯店裡做不出來的,這不僅僅是味道和口感,而是烹飪的時間造就功夫,比如紅燒肉要做一天,爆魚要做兩天,菜需要慢慢入味。
我會另寫篇文章介紹程家美食。離大哥家不遠有一個菜市場,大哥問我要不要去轉轉。這幾年我比較關注各地菜場,寫過幾十個菜市場了,桐鄉當然也要看看。
我是東北人,在1987年以前沒有來過南方,完全想像不出南方的飲食與菜場的不同,記得第一次在南方市場上看到竹筍,竟然不認識是什麼,後來知道是竹筍,還很奇怪,這不是給熊貓吃的嗎?人怎麼吃?
在程家我第一次吃到新鮮的燒竹筍,後來燒竹筍竟然是我的最愛,到南方總要找這個菜吃。
除了新鮮的竹筍,這裡還有很多筍乾賣,對於筍乾一直不太會吃,早年我在杭州的朋友張震毅每年給我郵寄龍井茶,有時會帶一些筍乾,但我一直不會吃,最後就一直放置到不能吃。後來知道這個要發好然後做紅燒肉。
市場裡有很多青菜,現在交通便利,南北菜也就更加通融了,差距在減小,南方很多菜北方也有了。這裡剝好的豌豆賣十幾元一斤,比我在雲南看到的貴一倍還要多。大嫂說,這個季節本地也不產了,應該是從海南發過來。
我記得人生第一次吃豌豆就是大嫂做給我的,當時他們在烏鎮,我們一家三口同他們坐在小院門前剝著豌豆,我女兒當年才5歲,也要剝。時光真快,轉眼我們都要老了,但大嫂當年燒的豌豆真的香甜,似乎現在還有滋味留在舌尖。
問了一下白菜價格,是3元一斤,而且可以買一半。我想起第一次來江南看到這裡的人買豬肉一次買一小塊,幾毛錢的,買魚買半條。
我曾偷偷笑了,那時在東北買肉都是一次買幾斤,如果只買一斤,賣主都不愛搭理你。現在北方的消費習慣也在改變,但一次買半棵白菜的還是少見。
另外南北方菜市場的蔬菜看著似乎相近,但細分還是有很多不同,這也是同飲食習慣、烹飪手段不同造成的原因,比如這裡賣的蔥蒜同北方就有很多不同,南方不吃生菜,蔥蒜也都是烹飪的佐料,而北方人喜歡的大蔥蘸醬南方不吃,也就沒有大蔥,只有小香蔥,做菜時撒一些借味。
看見這個,我笑了,如果在以前,我會認為這些是東北的粘豆包,黃的是大黃米,白的是粳米,綠的不知道是什麼。
而現在我不用問大嫂就知道這不是豆包,是糰子,是流行在江浙一帶糕團點心,糯米做的,裡面可以包豆沙,也可以包上肉餡,而綠色的是用蔬菜汁或麥葉嫩芽,經過石臼舂做成的麥青汁染成的。
市場上有賣鱔魚的,賣家很嫻熟的殺鱔魚,瞬間一條活蹦亂跳的鱔魚變成一條條的鱔絲,雖然我很喜歡吃鱔魚,但每次現場看到殺鱔魚後,總是沒有想吃的欲望,在我眼裡不再是美味了。
豬肉攤上有很多豬舌賣,看我拍照,大嫂馬上問我要不要吃,買一個回去給我做。我說不喜歡豬舌,哈哈,它太厚大笨重了。其實這幾天大嫂給我做了太多魚和肉,我想清淡一些了。
市場三還有賣麵皮麵條的,我對南方的湯麵非常喜歡,要大嫂買一些回去做榨菜面。同店主是閒聊,她們說是重慶人,來這邊發展好幾年了,她們好奇我拍照和詢問,就問我做啥,我說想寫市場,她們更好奇,非要加我微信,看看我究竟怎麼寫她們。
不知道她們能看到這篇文章不?她們的麵條做得不錯,讚一個。
這次來菜場我主要是看這個,臭豆腐乾。
26年前我在烏鎮程大哥家第一次吃油炸臭豆腐,顛覆了我對臭豆腐的認識。開始大嫂問我吃臭豆腐不,我還猶豫,那之前我只知道那種北方的青方,有一年媽媽在家裡做了一次,冬季放在炕頭髮酵,結果房子裡整整臭了一個多月,想想都恐懼。
但程大嫂說同北方的青方臭豆腐不同,她是現做的,是用豆腐乾放進一些發酵發臭的酵母菌,一個晚上就「臭了」,在油炸時只有淡淡的臭,隨後就香滿口了。
大嫂的油炸臭豆腐讓我改變了「臭豆腐」的印象,後來雖然各地吃過不同口味臭豆腐,但大嫂做的才是最好的,但他們進城後自己沒有發臭培養基做不了,只能市場上買了。賣家是一個小夥子,他是繼承奶奶手藝,大嫂說老奶奶做不動了,但這家臭豆腐非常好。
大嫂問我吃過蒸的嗎?並說蒸和炸的臭豆腐乾不一樣,而蒸的要發酵長一點,更軟一點。可惜只有這麼一點點還是給別人預留的,程大嫂說好話,小夥子惻隱,賣一半給我們,每塊是3角錢。
大嫂說,桐鄉人覺得蒸的臭豆腐才是最好吃的,而我是頭次聽說蒸臭豆腐。
菜場門口是專門賣豆製品的攤位,主人很熱情,購買的人也很多。
豆腐這種食品各地都有,豆腐也是中國人發明的,但各地的豆腐也會略有不同,凡是歷史久遠,文化厚重的地區,豆腐和豆製品的口感與質量也要好一些,其實看一個地區的文明與歷史,從做豆腐水準就能分出一二來。我們又買一些水豆腐,大嫂的烹飪手藝絕對一流,我會專門寫文章介紹。
回到小區門口,在一處拐角中七八位老年人在賣菜,大嫂說,這些老年人都是周圍的農民,賣的都是自產菜,他們的菜不僅新鮮,也讓人放心,所以一般青菜都在這裡買,還會便宜一些。
其實哪一個城市沒有這樣的角落和這樣一些自食其力的人,他們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想做些什麼,種菜與勞作,他們是最閒不下來的一代人啊。(書影拍攝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