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事業人員,是越老越不值錢,35歲是一個大臺階,此後如果未能有大的提升,就開始走下坡路,這限制那限制,機會越來越少。45歲又是一個大臺階,上去了就上去了,上不去,就真正開始走下坡路。大學教授正好相反,是越老越值錢,甚至退休了,還有返聘回來的。如果退休後不願意在學校任職,還有相關行業的各個企業,或者是私立學校可以選擇,有許多事可幹。
市直事業單位的正科,管理職級並不高。市直事業單位一般為正處,正科級管理人員只能算是中層幹部,48歲的時候才是正科,也就是管理七級,基本上管理職務也到頭了,事業單位沒有職務與職級並行,除了任實職以外,管理級別大概就不可能再提升到副處級的級別。正科級別的管理職級,又是正高職稱,證明還是「雙肩挑」人員,既有管理職務,又在專業技術崗位,享受職稱待遇。市級的專業技術崗位,雖然高級職稱比例稍高些,但能評得上也是比較有能力的。但同樣,正高職稱也是到頭了,晉升空間有限。
如果有機會調到市內的一本大學教書,而且一去就轉評教授級別,果斷去,毫不猶豫。相對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崗位,大學教授才真正是從事專業的,48歲的教授都算是年輕的,可以教書育人,還可以繼續從事本專業研究,省心省事,有前途有奔頭,人生也有意義。在事業單位,即使是專業技術人員,能從事本專業的機會也比較少,更不用說研究提升了,許多人也只是混了個職稱,高級中級名不符實。中級職稱人員管理一大幫高級職稱人員的事,是非常常見的,反正都是外行,或者是假內行。
在事業單位,除了從事分內的工作,還有許多其他職責要承擔,有許多工作之外的事要考慮,心累。但在大學校園內,一切都要單純許多,除了教學搞研究,可以不參與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每年還有兩個大假期,現在又研究春假或者秋假的事,工作輕鬆、舒適,和年輕人在一起,為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工作,心情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