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兩岸「春暖花開」?民進黨口是心非!

2021-03-05 今日海峽

大陸暫停輸入臺灣菠蘿,只因多次在臺灣菠蘿查出介殼蟲,這本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技術問題,民進黨當局行政部門一開始也說是「檢疫理由,不升高到政治」,蔡英文卻親上火線定性為「非正常貿易考量」,其辦公室發言人稱這是大陸的「非善意行為」,民進黨當局行政團隊隨即豬羊變色翻臉譴責,島內綠營隨即蜂擁而上謾罵大陸「國際貿易惡棍」,汙稱大陸對臺灣農民「養套殺」,並鼓吹支持「自由鳳梨(菠蘿)」,炒作全臺「含憤吃菠蘿」的悲情氣氛……凡此種種,令人齒冷。

臺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不久前新官上任時表示,期待兩岸「春暖花開」,話說得挺漂亮,怎奈一顆菠蘿就讓民進黨當局口是心非的真面目暴露無遺。從這顆菠蘿引發的鬧劇中,人們可以清楚看到,曾經春暖花開的兩岸關係為何會直落至今天的寒風凜冽。

臺灣菠蘿驗出介殼蟲,有影響大陸農業生產生態之虞,暫停輸入是境外貿易的標準做法,怎麼到了蔡英文口中就成了「非正常貿易考量」?臺當局的言下之意,是大陸用菠蘿「制裁」臺灣,然而大陸若真要經濟制裁臺灣,不會直接中止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嗎,為何只動佔ECFA早收清單1/539的菠蘿?只要菠蘿驗出蟲害是事實,大陸暫停輸入就是最正常的貿易考量,民進黨為何定要將之政治化,將菠蘿操弄成「仇中」工具?

按照民進黨的邏輯,大陸暫停輸入菠蘿是「非善意行為」,那麼請問大陸這些年輸入菠蘿時,民進黨肯定其中的善意了嗎?兩岸籤署ECFA前,民進黨曾大肆攻擊抹黑,稱會讓臺灣幾百萬人失業。民進黨上臺後,只說希望延續ECFA,可有過一句道歉?可肯定過大陸「讓利」的善意?沒有!在民進黨口中,臺灣商品賣給大陸叫做「過度依賴大陸」,可怕得很;大陸採買臺灣商品或者推出惠臺措施,叫做「糖衣炮彈」,危險得很。既然如此,如今大陸暫停輸入菠蘿不是正合民進黨心意,怎麼又罵開了?買不是善意,不買是「非善意」,大陸要怎麼做民進黨才滿意?!

民進黨此前抱定川普大腿,「仇中」操弄不留餘地,如今內外情勢已變,不得已改口稱希望兩岸「春暖花開」。問題是,春暖花開不是動動嘴巴就會實現,是要用實際行動做出來的。嘴上說著「你好」,手卻在捅刀子,腳卻在使絆子,背後到處造謠說壞話,這叫什麼善意?島內媒體人質問,民進黨口說善意,蔡英文當局能不能舉出一件對大陸有善意的事,「一件就好!」臺當局疫情期間禁口罩出口大陸,中美貿易摩擦時禁臺灣企業採購大陸原材料,禁華為、禁愛奇藝、禁海康威視、禁「淘寶臺灣」、禁小米,不許大陸駐臺媒體人員輪換,刁難滯留湖北臺胞,不讓大陸配偶子女「小明」入境,直到現在,臺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還在死不悔改地用著「武漢肺炎」這個歧視性名稱……事實是,民進黨對大陸充滿惡意的行徑罄竹難書,善意的事真是連一件都找不出來。

國臺辦發言人明言相告,春暖花開所需要的雨露東風,就是「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最大的善意。兩岸關係曾經春暖花開,是民進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將之一手摧殘破壞。而邱太三對此的回應,卻是誣稱國臺辦對「九二共識」做了「新的加注」,令「臺灣民眾無法接受」。國臺辦發言人在最近的發布會上又一次將1992年兩岸兩會換文形成「九二共識」的過程解說一遍,「九二共識」的意涵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哪裡有什麼「新加注」?民進黨當局對此故作不見,鐵了心曲解「九二共識」,就是為了繼續拒不承認兩岸一中。這顯然是要將敵意堅持到底,談何善意?

蔡英文今年元旦講話也提及願促成兩岸「有意義的對話」,島內有人稱之為「釋出善意」。還是那句話,善意不能光靠嘴說,得拿出實際的政策和舉措來。一邊口稱善意一邊使壞,只會讓人更覺居心叵測。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臺媒勸蔡英文回頭是岸:承認是中國人兩岸春暖花開
    資料圖:蔡英文海外網2月25日電 臺灣《中時電子報》25日發表題為《承認是中國人,兩岸就會春暖花開》的評論文章。作者黃智賢指出,蔡當局只要承認臺灣人就是中國人,兩岸關係就會在片刻之間春暖花開。文章摘編如下:蔡當局人事變動,讓許多人對兩岸關係有新的期待。但一切的期待,都必須回歸到唯一核心的問題。這個核心問題就是,民進黨承不承認臺灣人就是中國人?一切紛擾,不正是因為蔡當局不承認我們就是中國人?只要承認了,兩岸關係豈不是在片刻之間就春暖花開?
  • 民進黨:期待「兩岸建設性對話」
    在臺當局公開否認「九二共識」後,兩岸氣氛更是顯得緊張。而在近日,民進黨官員在與美國智庫進行交流時,表示願意與大陸進行「建設性的對話」。 作為島內「臺獨」勢力的大本營,他們對祖國統一、兩岸一家親等概念有天然排斥。但是臺灣在經濟領域對大陸的依賴太大,所以民進黨又想著法來修復和大陸的關係,而如今說出願意與大陸「對話」,其目的也就不言而喻。
  • 民進黨被「激進臺獨」裹挾 蔡英文不敢赴美「面試」談兩岸
    由於近年來國民黨政府支持率極度低迷,因此外界普遍認為民進黨有較大希望獲得「九合一」選舉,甚至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勝利。民進黨在2012年敗選後,一度有意重新討論其兩岸路線,這一度令美國對此有所期待,只是事後民進黨並未朝此方向前進。考慮到目前臺灣島內政治力量的對比,美國近來明顯加強了與綠營的接觸力度。
  • 島內有聲音稱期待「兩岸建設性對話」,真心還是假意?
    島內有聲音稱期待「兩岸建設性對話」,真心還是假意?,一方面聲稱期待「建設性的兩岸對話」,一方面又拿香港、南海、新疆的問題來攻擊大陸。即沒有「一中」,民進黨當局想對話的「善意口號」是虛偽的。  民進黨當局秉持著這種「我就是要分裂中國國土,但是主張對話」的虛偽態度,中國大陸民眾是絕不會接受的。  「行勝於言」。我們看民進黨當局是否想要緩和兩岸關係,開啟兩岸對話,不是看他們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們做了什麼。
  • 百般阻撓兩岸交流,民進黨在怕什麼?
    在12月9日,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將在廈門、臺北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不出意外的話,民進黨肯定也會出手阻撓兩岸舉行的這一次峰會,臺灣陸委會之前就發布了通知,希望參加會議的臺灣民眾要注意「兩岸條例」的相關規範。
  • 「支持」兩岸交流?民進黨態度「變」了?
    點擊播放 GIF 0.1M導讀:據媒體報導,近日兩岸之間舉行了企業家峰會,此次峰會年會舉辦地點在臺北地區和廈門,兩岸會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峰會據悉參與該峰會的都是兩岸之間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他們將會圍繞如何抓住大陸「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機遇這一主題進行商討,兩岸之間將共同見證並不斷推動兩岸之間的各個產業發展。臺灣地區遭受重重打擊自從經歷了疫情的打擊之後,臺灣地區在經濟方面對大陸的依賴性逐漸增強,絲毫沒有消減的趨勢。
  • 雜談:卓榮泰當選民進黨主席,對臺灣和兩岸關係的影響
    卓榮泰當選民進黨主席此次民進党進行主席補選投票,時間為1月6日上午8時至當天下午5時。開票結果6時30分許公布,民進黨代理黨主席林右昌宣布,總票數34230票,投票率16.9%。卓榮泰獲得24699票,佔72.6%。另一候選人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只獲得9000餘票。
  • 《中華日報》: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必須說清楚
    臺灣《中華日報》7日刊載社論表示,民進黨對兩岸政策無法再迴避,必須具體提出黨的大陸政策,也必須對臺灣人民說清楚講明白。全文摘編如下:蔡英文接掌民進黨主席以來,仍沿襲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兩岸政策,在政治上與大陸對立,在經貿上則採取「鎖臺」對策。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緩和更博得國際普遍讚賞,民進黨卻批評為「向中共屈服妥協」。
  • 阻止兩岸交流?民進黨開始「威脅」臺灣民眾
    導讀: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日兩岸之間召開了企業家峰會年會,該峰會在廈門和臺北地區以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據悉,該峰會從2013年就開始舉辦,至今已有多年的時間。該峰會也成為了兩岸之間非常重要的民間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之一,同時也不斷推進者兩岸之間的產業合作。
  • 民進黨「綠色恐怖」擋不住兩岸交流腳步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即將在臺北、廈門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兩岸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家將與會,商討如何緊抓大陸「十四五」規劃機遇,見證並推動兩岸產業不斷走向深化。對此,民進黨當局怎麼看?不妨推敲下臺陸委會的措辭,即可洞察其奸——「支持『合於規範』的兩岸經貿交流,但提醒與會臺灣民眾要注意『兩岸條例』相關規範。」
  • 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轉折點|民進黨|大陸|蔡英文|兩岸關係|臺灣
    以兩岸關係來說,民進黨於2016年贏得「大選」,再次執政後,由於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在美中臺三邊關係上採取「親美反中」的立場,使得兩岸關係急遽倒退,甚至現在戰爭風險升高,臺海安全亮起紅燈的狀態,可說是非常嚴峻。
  • 民進黨消極「凍獨」 兩岸繼續冰凍
    另一方面,國臺辦主任張志軍17日在於北京舉行的第5屆「世界和平論壇」演講時強調,過去8年,臺海之間之所以能夠享有和平穩定的局面,關鍵在於遵行「九二共識」,但是如今民進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可以說是破壞了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如此一來,兩岸關係已增添了不確定性和風險,臺海間很可能會出大亂子。
  • 民進黨當局挖就的兩岸鴻溝已無法填平
    【兩岸快評第707期】 在年初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蔡英文以817萬高票勝選,民進黨當局將繼續執政。尤其是大陸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民進黨當局滿懷惡意,肆意捏造各種謊言,惡意污衊、抹黑大陸,阻礙兩岸民眾正常交流交往,給兩岸關係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的各種做法充滿了惡意、謊言,無所不用其極。其一,罔顧事實,惡意污衊大陸。
  • 兩岸關係惡化陸客銳減 臺旅業最大心願:民進黨下臺
    據中通社報導:自從2016年民進黨上臺至今,因兩岸關係惡化,陸客銳減,陸客總量由2015年高峰的418萬人次,下降至2018年的270萬人次,短短3年驟降150萬人次。作為旅遊業界人士,他目前最大盼望就是明年臺灣大選,再次實現政黨輪替,由藍營上臺主政,這樣兩岸關係才可以回復過往穩定發展,陸客才有望回升。  他強調,兩岸同文同種,「兩岸真的是一家親」。兩岸相互往來,不但陸客喜歡到臺灣旅遊,臺灣鄉親也是很喜歡到大陸去旅遊的。兩岸一家親、大家有來有往。但是民進黨上臺,只會搞意識形態、搞分裂對抗,兩岸關係跌至谷底。
  • 蔡英文:民進黨應變成處理兩岸關係的執行者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李柏濤】臺灣《聯合報》報導,針對民進黨正在檢討「對中政策」,蔡英文表示,兩岸政策不要變成政黨競爭性的議題,「耗盡籌碼了,如何面對中國?」大家應坐下來,好好凝聚兩岸政策的思考。對民進黨兩岸政策,蔡英文認為,須調整兩個方向:第一是強化互動,「讓中國大陸更了解臺灣,也讓民進黨更了解中國」;第二是要從臺灣執政者的角度來看兩岸關係,從「一元的兩岸政策思考」,變成「雙元的兩岸政策思考」。
  • 蔡英文:民進黨兩岸政策應考量政治現實(圖)
    資料圖: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環球網綜合報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近來再度引發話題,臺灣媒體RTI報導,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12日出席活動時表示,民進黨有自己的堅持跟一貫立場,但政治畢竟有現實面,必須透過和各方緊密對話,找出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的立場。民進黨日前發布「對中政策」,引起不少討論。
  • 民進黨大賣「芒果乾」 包正豪解讀兩岸走向
    華夏經緯網8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每逢選舉就操作兩岸議題、炒作敵我意識,大賣「芒果乾」。淡江大學全球發展學院院長包正豪表示,只要不踩越紅線,兩岸關係不會變。  據報導,據香港媒體「中評社」報導,包正豪出席《臺灣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情勢之看法》民調記者會表示,只要我們不要踩越紅線的話,兩岸關係並不會有太大改變。
  • 民進黨兩岸政策下結論?不必掀也知道的底牌
    民進黨今日將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公布其兩岸政策的總結報告。這一份總結報告應是民進黨召開近十次華山會議後的結論,但老實說,不必等到底牌掀開,我們也知道不會有太大的突破。   無可諱言,就外部環境而言,對臺灣前途以及選舉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是美國因素與大陸因素,而且大陸因素的影響力愈形重要。
  • 民進黨應依照臺灣地區「憲法」定位兩岸關係
    吳主席這一番話非常清楚說明了「憲法增修條文」及「相關法令」的精髓,民進黨當局只要依照「憲法」定位兩岸關係,就可以立刻改善目前雙方的緊張態勢。    根據臺灣「憲法」及七次「修憲」之增修條文內容定義,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而在「國家統一前」之雙方定位,依照「憲法」增修條文所制定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範,自1949年兩岸分治迄今,目前分為「大陸地區」與「臺灣地區」。
  • 百般阻撓兩岸民間交流,民進黨當局為何如此害怕?
    儘管受到疫情影響,本次年會仍然受到兩岸各界尤其是商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屆時,兩岸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家將參會。面對這場即將舉辦的盛會,民進黨當局當然會按照慣例出手阻撓。臺灣陸委會日前就表示,民進黨當局「支持」合於規範的兩岸經貿交流,但提醒與會臺灣民眾要注意「兩岸條例」相關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