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日報》: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必須說清楚

2020-12-11 中國網

臺灣《中華日報》7日刊載社論表示,民進黨對兩岸政策無法再迴避,必須具體提出黨的大陸政策,也必須對臺灣人民說清楚講明白。

全文摘編如下:

蔡英文接掌民進黨主席以來,仍沿襲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兩岸政策,在政治上與大陸對立,在經貿上則採取「鎖臺」對策。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緩和更博得國際普遍讚賞,民進黨卻批評為「向中共屈服妥協」。兩岸經濟貿易架構協議(ECFA)可為臺灣帶來經貿利益,同樣被民進黨批評得一無是處。

然而,這次五市選舉,民進黨自始定位為「治理五都能力」之爭,候選人根本不談兩岸議題,即使有媒體詢問也都實問虛答或支吾其詞,有意不挑起「統獨」對立問題。這種選舉策略,在於避免碰觸國民黨強項中的兩岸政策,也可以遮掩「反中仇共」路線,有助於爭取中間選民。民進黨擅長選舉由此可見一斑。

民進黨為甚麼要迴避兩岸政策?理由十分簡單,因為民進黨「反中仇共」路線和激進作為,雖可強固深綠選民,卻不利於爭取中間理性選民;其次,黨內高層都很清楚,民進黨欠缺一套完整的兩岸論述,只有片段的、局部的訴求,反正國民黨主張甚麼就反對甚麼。基本上,民進黨還是以標榜自己「愛臺」而將國民黨打為「賣臺」的傳統思維來區隔兩黨;何況,民進黨擔心改採理性的、中道的兩岸政策,將引爆黨內嚴重的路線之爭,因此喪失深綠選民支持。

在這些因素影響下,民進黨領導階層對大陸政策只敢講一些抽象籠統不著邊際的空話,包括「民進黨要制定穩健的兩岸政策」、「民進黨的政策要務實調整」、「民進黨會延續前朝政策」之類的話,卻不敢講也說不出民進黨的大陸政策,究竟與國民黨有何不同?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又如何?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日前指出,若改造民進黨「大陸政策」,勢必引發黨內風暴;若將「大陸政策」論述留給黨內「總統」參選人處理,又可能撼動黨綱,因此建議黨主席必須扛下責任,讓「總統」參選人「輕鬆上路」。民進黨中央真的已朝此方向規劃。民進黨明知其兩岸政策不利臺灣發展,有志大位的人都不敢碰,卻要不能負責的黨主席替必須負責的「總統」參選人扛起責任,這是責任政黨應有的作為嗎?

事到臨頭,民進黨「十年政綱」已不得不對兩岸政策有所著墨。據透露,民進黨將朝四項基本原則推演,即「互惠而非歧視、和平而非衝突、對等而非從屬」、「從全球戰略平衡與區域安全角度思考兩岸關係」」、「大陸政策的制度與執行必須遵循民主程序」、「堅持以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價值做為與大陸的最大區隔」。這些顯然都只是不切實際的概念,而非明確的策略作為。

蔡英文也好,蘇貞昌也罷,有志於「總統大位」的民進黨要角,都必須具體告訴臺灣人民,過去民進黨為什麼要「反中仇共」?未來民進黨如繼續與大陸對抗,究竟對臺灣有什麼好處?否則選民憑甚麼支持這個黨?

相關焦點

  • 時評:蔡英文為什麼不敢說清楚兩岸政策?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日前發表評論說,若以最嚴格的選舉標準來檢視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近日言行,很顯然地她絕對不及格。姑且不論她是否意圖以「維護兩岸現狀」來掩飾其真正的兩岸立場,蔡英文一再以「維護兩岸現狀符合主流民意支持」來迴避質疑,就暴露出其自大的傲慢心態。
  • 蔡英文:民進黨兩岸政策應考量政治現實(圖)
    資料圖: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環球網綜合報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近來再度引發話題,臺灣媒體RTI報導,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12日出席活動時表示,民進黨有自己的堅持跟一貫立場,但政治畢竟有現實面,必須透過和各方緊密對話,找出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的立場。民進黨日前發布「對中政策」,引起不少討論。
  • 民進黨兩岸政策下結論?不必掀也知道的底牌
    民進黨今日將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公布其兩岸政策的總結報告。這一份總結報告應是民進黨召開近十次華山會議後的結論,但老實說,不必等到底牌掀開,我們也知道不會有太大的突破。   無可諱言,就外部環境而言,對臺灣前途以及選舉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是美國因素與大陸因素,而且大陸因素的影響力愈形重要。
  • 蔡英文的「油功夫」顯現在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上
    第六次兩岸兩會領導人會談前夕,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要收起上回明火執杖對陳雲林大吼大叫「如影隨形」的方式,而為「柔性處理」。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2日對此指出,表面上看,蔡英文把武戲表演的舞臺讓給了「獨派」,但骨子裡還是民進黨在搞。
  •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只說不做 只剩一張嘴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天表達對兩會領導人會談的立場,除了強調要繼續監督施政,也肯定綠營人士的抗議行動。只是兩會領導人會談落幕後,失去執政權,又無法對兩岸政策提出可行對策的民進黨,這種打帶跑的策略到底能夠僥倖多久?
  • 蔡英文困於兩岸政策分歧的現狀
    》網絡報發表評論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於4月9日在民進黨內「中國事務委員會」宣布,「維持兩岸現狀」是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在兩岸關係一直是民進黨的「罩門」,以及上次大選後他們正式承認「敗在兩岸政策」的形勢下,蔡英文此一宣布是用來扭轉其政策劣勢的重大舉動。  然而,她並沒有在民進黨內獲得一呼百應的效果,反而民進黨內各種意見紛紜。原本「維持兩岸現狀」就不是靠幾句口號,而需要兩岸之間取得起碼的雙邊共識。蔡英文在這方面的欠缺,眾所周知,所以她的上述宣布,迄未被輿論解除疑慮,甚至民進黨內還出現火上加油的情況。
  •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越來越背離民心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3日發表評論說,蔡英文與民進黨都曾把過去國民黨8年執政期間的兩岸政策,指為「傾中賣臺」,但當他們上臺前後均稱要在兩岸關係上「維持現狀」時,即證明他們過去對馬英九、國民黨的指控,都是歪曲污衊。不僅如此,他們上臺後的兩岸政策,已愈來愈為民眾所擔心。
  • 民進黨需牢記教訓:對待兩岸關係必須如履薄冰
    環球網4月1日消息,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評論稱,陳水扁於2002年8月鼓吹「臺灣、中國,一邊一國」時,蔡擔任著關鍵性的「陸委會主委」,扮演「一邊一國」的吹號手。美方又派來特使批評陳水扁。加上其後民進黨政府「臺獨」活動升級,美國持續和大陸聯手管制臺灣,美國國務卿鮑爾於2004年10月明言「臺灣不是主權國家」,大陸則於2005年3月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來針對民進黨政府。該評論說,蔡英文所操弄的兩岸情勢,多年給臺灣帶來危險。直到不久前的大選期間,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始終未曾提出足以讓選民安心、信任的兩岸政見。
  • 兩岸青年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模糊
    原標題:兩岸青年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模糊  視頻: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島內遭質疑 來源:央視國際   中新社三亞4月14日電 (記者 石龍洪)多位兩岸青年學者14日在海南三亞指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日提出的「維持兩岸現狀」的說法模糊,應負責任地說清楚。
  • 民進黨大陸政策欲說還休
    【詳細】這一段時間觀察民進黨的人士,一定搞不懂,為何是扁系的高志鵬要求舉辦「中國政策」大辯論;而向來對兩岸政策採取彈性、溫和態度的新系等,卻反對此時辯論。兩派爭論不休,黨中央則阿Q地聲稱黨內沒有歧異,不必辯論。
  • 港媒:防空頭支票 美國就兩岸政策敲打蔡英文
    分析認為,在蔡英文籌備訪美之際,施藍旗暗批蔡英文仍未能制訂切實可行的兩岸政策,絕非偶然,應是美國政府藉此「警告」蔡英文,切勿如四年前那樣拿著「空頭支票」訪美,否則就是白走一趟、自討沒趣。  文章摘編如下:  施藍旗表示,民進黨要展現了解「九二共識」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而不是閃躲;臺灣民眾有權利知道民進黨一旦贏得明年「大選」後,如何處理兩岸關係。
  • 蔡英文兩岸政策鬼打牆 臺商受害
    老實說,至少有兩種味道變了。首先是蔡當局與臺商之間的關係,味道變了。在馬當局時期,不僅有更多臺商參加,而且臺企聯總會長和主要城市的臺商協會會長都會出席,因為臺商知道馬當局可以為他們解決問題。在馬當局時期,臺商反映的問題,不是透過兩岸協議,就是透過臺當局政策或海基會來協助解決。
  • 臺媒:民進黨兩岸政策,阻擋不了臺灣青年和企業用腳投票
    尤其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以抗衡大陸磁吸效應為出發點,無論是親美日的地緣戰略,或新南向的經濟戰略,都與當前全球大勢相違背,自絕於快速增長的大陸,結果只是削弱了自己的競爭力,卻阻止不了臺灣青年和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而用腳投票。顯而易見,任何負責任的政黨與政府都應該為了全體人民的利益與福祉,和大陸相向而行。
  • 吳敦義的兩岸政策是什麼?
    吳主席歲末出席「新臺灣之子歲末迎新大聯誼」,這個聯誼會由「中華兩岸民族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所主辦,該會的立場明顯,當然是主張促進兩岸的和平交流。    吳敦義在會場接受訪問時表示,大陸方面催促儘快安排兩岸論壇。
  • 兩岸學者雲集中華文化論壇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需警惕民進黨當局...
    張志軍說,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嚴峻複雜。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臺以來,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肆推行「去中國化」、「文化臺獨」活動,為其謀「獨」拒統製造社會基礎和文化氛圍,企圖毒化島內文化環境,通過割裂兩岸歷史文化連結和中華文化精神血脈,磨滅臺灣同胞特別是青少年的歷史記憶和民族意識。
  • 美國會接受蔡英文的兩岸說詞嗎?
    民進黨日前公布黨主席、亦是該當「大選」提名人蔡英文的訪美行程,預期將與美國高層官員及智庫學者交換關於臺海議題的意見。蔡英文也強調將會提出其兩岸政策的新論述,藉此爭取美國的支持。  為了蔡英文的美國之行,美方早已多次透過學者或前任官員表態,希望蔡英文能夠儘早說明清楚其兩岸政策,否則難與美方建立互信管道,更不用說如何讓美國成為臺灣在兩岸事務的後盾。美國在臺協會前執行理事施藍旗、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及前AIT代表包道格等,都相繼表達美方希望蔡英文更進一步說明其兩岸政策的看法。
  • 期待兩岸「春暖花開」?民進黨口是心非!
    臺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不久前新官上任時表示,期待兩岸「春暖花開」,話說得挺漂亮,怎奈一顆菠蘿就讓民進黨當局口是心非的真面目暴露無遺。從這顆菠蘿引發的鬧劇中,人們可以清楚看到,曾經春暖花開的兩岸關係為何會直落至今天的寒風凜冽。臺灣菠蘿驗出介殼蟲,有影響大陸農業生產生態之虞,暫停輸入是境外貿易的標準做法,怎麼到了蔡英文口中就成了「非正常貿易考量」?
  • 闡釋兩岸政策 蔡英文近乎詭辯
    民進黨主席、「大選」參選人蔡英文發表十年政綱「國家安全、兩岸經貿篇」,以一貫近乎詭辯的言詞闡釋她的兩岸政策立場;其重點包括:對已籤署的兩岸經貿合作框架協議(ECFA)概括承受,若「執政」後將會遵循民主程序及國際規範來處理相關事宜;至於「九二共識」,既不存在,即無接受或否認的問題。
  •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什麼?
    最近韓巿長接受媒體專訪,他說:「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政權,若繼續阻攔高雄市與大陸的城市交流,就是既愚蠢又無聊。」    話中有話,蔡當局在阻攔高雄與大陸城市交流?我們這一條船已經沒有方向了,這條船沒有羅盤了,載著2300萬人的這條船不知道要開去哪裡,然後還要讓兩岸之間搞得很緊張。這樣算負責任嗎?」    韓國瑜接著說,民進黨政權有重要的兩大目標:反核、「臺獨」,民進黨在「立法院」已掌握絕對多數了,卻不在推動「臺獨」,莫非所謂的「臺獨」是裝腔作勢,是假的?
  • 謝長廷: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不承認「九二共識」 就看大陸能否接受
    即將5·20就任「總統」大位的蔡英文,儘管一再宣稱要在兩岸政策上維持現狀,但外界好奇的是,這個維持現狀與馬政府有何不同?又如何實現? 日前,蔡英文新政府內定「駐日代表」謝長廷接受日經中文網專訪時透露,比起4年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已有重大調整。謝長廷曾擔任過「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與蔡英文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