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法|大學課堂教學的四個層次

2020-08-27 高教國培

初為老師之時,有前輩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說實話,當時心中頗有疑惑。轉眼之間,老師的生涯也度過將近十載,回頭想想前輩之言,多了許多感悟。

我想之所以說是一門藝術,並不是強調課堂的呈現的形式,有的課程固然可以娓娓道來,有的課程亦可以師生互動,有的課程可以嚴謹論證,有的課程也可以「說學逗唱」,但是核心的內容必須是也只能是「信息」。

我認為課堂的本質上是一門信息和時間賽跑的藝術。在課堂這樣的一個舞臺上老師需要用最短的時間,呈現出儘可能大量且高質量的信息,並且這些信息需要能在學生們的心中「激起千層浪」。信息是決定一堂課質量的關鍵性因素,我們可以根據老師在課堂上傳遞的信息將教學分成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講好理論

講好理論是大學教學的起碼的要求,算是教學的第一個層次。然而,不幸的是這個觀點正在遭受到一定的挑戰。

如今,心靈雞湯化、碎片化、娛樂化和功利化正在侵蝕著大學的課堂,系統性的思想卻成為被忽視或是被嘲諷的對象。在所有對理論的詬病中,最為典型的莫過於「忽視了應用」。這種觀點是對理論的誤解,事實上不是理論排斥應用,而是壞理論排斥應用。因為現實的世界太過複雜,我們需要從中抽象出簡化了的理論來指導我們的實踐,可見應用型本來就是一個理論的應有之意。

另外,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和費孝通筆下的「鄉土中國」迥然不同,當今時代是一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這就意味著「應用的形式」是在不斷的變化著的。顯然,我們不能以今天之應用形式來應對明天之問題,否則無異於刻舟求劍。恰恰相反,在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只能以不變應萬變,因為規律性的東西通常是穩定的,而規律性的東西就表現成我們所謂的理論。

第二層次:告訴學生一個真實的世界

光講好理論是不夠的,因為一個正確的理論可能會產生錯誤的應用。我常常喜歡將理論稱為一種殘缺的美。殘缺是因為理論對真實世界做了簡化,美是因為簡化之後的理論依然是真實的(指的是依然可以反映真實的世界)。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理論和現實的世界不能任意的匹配起來,這是因為任一個理論都有一系列假設條件,而真實的世界也往往會因時因地因人而形成不同的約束條件。所以,一旦我們忽視了理論的假設和現實的約束條件,對理論奉行「拿來主義」,就很容易產生錯誤的應用。因此,老師在課堂上需要將一個真實世界告訴學生,幫助學生在現實的約束和理論的假設之間建起一座橋梁。

第三層次: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

儘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一個基本的常識,但是這個常識又常常被我們拋棄在課堂之外。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於定律、命題、結論的關心似乎都遠遠超出探索的過程,漸漸的我們的好奇心也被消磨殆盡,漸漸的我們在解了無數的題之後卻不懂該如何解決問題。但如凱恩斯所說,經濟學不是一種教條,而是一套思維方法。

實際上,又何止經濟學如此呢?因此,課堂實際上應該成為一場思想的旅行,老師帶領學生不斷的探索如何從看得見的信息窺視那看不見的信息,如何從存量信息擴展到增量信息。

第四層次:向學生傳遞正確的理念

影響人類社會變遷不只是技術,更為重要的是理念。大學作為思想市場最為重要的供給方,一旦陷入到錯誤的理念陷阱裡,那麼對這個時代而言是必然一場災難。今天,我們值得警惕的是,確實有許多錯誤的理念已經對大學產生嚴重的侵蝕。

尤其在這樣一個政統力量強大的地方,道統變得是如此的身微言輕,甚至需要通過取悅於政統來獲得一席生存之地。

儘管如此,作為一個大學的老師,他需要去捍衛這塊曾經的思想聖地,讓「共和」、「自由」、「公正」、「合作」、「平等」等理念植根在學生的心中。

本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高效課堂教學方法_03:案例教學法
    二、案例教學法的基本環節(一)課前準備。課前教師必須捨得下功夫,做好充分紮實的課前準備,靈活地運用教學技巧來組織引導好案例教學。(二)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分解,既要清楚通過案例解決管理領域內什麼層次上的什麼問題,又要明確體現出學員解決問題時所顯現的能力水平;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態度的改變,又要考慮學生的條件和狀況。(三)選擇好教學案例。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條件之一。因此,在明確教學目標基礎上,要選擇適度、適用的教學案例。所選的案例既要與教學目標相吻合;又要是教師自己能把握得了的案例,學生易於接受和認同的案例。
  • 簡易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簡易教學法包括先學先練---互動探究---再學再練---反思小結四個基本環節。「簡易」是一種智慧,一種藝術,「簡易」是簡易教學法的核心,「高效」是目標。其基本特徵是,情境激趣,問題導學,主體先行,將教的「簡單」與學的「高效」有機結合,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優化過程,思維拓展,培養能力,促進主體自主高效學習。
  • 數學課的四步教學法
    但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傳統教學法已遠遠不能適應,經傳統教學法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力差,上課時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教師考,學生背,其結果必然使學生學得被動,學得膚淺,學得呆板,效率低,學生的各種潛能不能充分發揮。如何在課堂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高效率地完成課時任務,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是教育教學永恆的主題。
  • 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系列|(10)啟發式與討論式教學法
    高效課堂教學要做到 「三講四堅決」:即講易混點,講易錯點,講易漏點,「講」不等於講解,而是點撥。「四堅決」是學生自學會的堅決不教;學生通過討論會的堅決不多講;學生需要動手的教師堅決不包辦代替;課堂作業堅決當堂完成。
  •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的運用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 試論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外語教學理念
    本文以知識能力為主線,論證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語言觀和教學觀,重新審視語言獲得過程,提出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就是提高能力的基礎和保證,是培養學生語言素養的先決條件。二、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語言觀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不僅重視語言本質問題,而且重視語言教學類型。數千年來,人類孜孜不倦地探討語言的本質。
  • 分層次英語教學法,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
    接下來給老師們展示了一張教學計劃表,上面羅列著本節課的重點。然後讓老師們根據她在幻燈片上展示的圖片來猜測故事,激發老師們開口說英語的興趣。接著讓老師們讀故事,然後Mrs Mueller Greiff 給出三個備選項,第一,以主人公身份寫一篇日記;第二,給主人公寫一封怎麼去應對校園暴力的信;第三,小組進行對話練習,一個扮演媽媽,一個扮演被欺負的學生。
  • 專治「大班教學」:哈佛大學同伴教學法(PI)
    沒成想,最近看到哈佛大學的「同伴教學法」,還真是採用了這樣一個思路——教師精講、測試反饋、學生一對一交流。這種教學方法尤其適合大班教學(常規教學班同樣適用),特別推薦給大家參考!PI教學法尤其適合於開展大班教學,它將以單一講授為主的教學活動,轉變為學習者自學、課堂測試與反饋、學習者互相討論、並適當結合教師講授的豐富學習活動。PI教學法是由美國光學學會主席、哈佛大學工程和應用物理學院的Eric Mazur 教授創立的,最初只是在他的大學物理課堂中使用。由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很快就推廣到了大中小學的各個學科教學之中。
  • 高效課堂教學方法_06:問題教學法
    一、問題教學法的定義問題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學中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出發,科學地設計問題,巧妙地提出問題
  • 基於問題式教學法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
    當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問題式教學法」的研究蓬勃發展、日漸成熟,但是由於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在實施過程中會充斥著質疑和批評。[1-2]其中,大多數研究都是從兩者的改革形式或模式出發的,而對於如何有機整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問題式教學法」,在國內高等學校工科專業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尚不多見。
  • 地理教學研究‖四段式教學法的應用
    原文刊於《素質教育報》2007.9;CN22-0040作者:劉朝暉「導、讀、講、練」的四段式教學法是1986
  • 英語教學 | 18種簡單易行英語課堂教學法
    想讓自己的英語課堂更有魅力,有效的教學方法少不了,今天小E整理了18種簡單易行的英語教學法,熟練掌握並靈活使用,一定可以讓老師們的課堂更加精彩!
  • 「誘思探究教學法」:讓素質教育進課堂
    國家總督學柳斌認為,教學工作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最普遍、最基本的途徑,是學校一切教育工作的中心、主旋律、重中之重,因此,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陝西師大張熊飛教授的「誘思探究教學法」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把素質教育引入課堂。張教授早在一九八一年就開始探索「誘思探究教學法」,此方法先應用於物理學科的教學,後來逐漸推廣到其它學科。
  • 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異步教學法」開始走出國門
    新華網武漢10月11日電 湖北大學黎世法教授成功構建的一種全新的現代課堂教學模式,展示出一片令人驚奇的現代教育新天地,並開始走出國門。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已經歷了三種教學模式,即古代教學模式、近代教學模式和現代教學模式。以個別教學方式為主的古代教學模式,是古代社會不發達的生產力和佔統治地位的自然經濟及小商品經濟在教學實踐中的反映。
  • 四步探究教學
    2009年2月24日下午,一場關於課堂教學法的研討會持續進行了3個多小時,會場寂靜,氣氛凝重,然而每個人的內心卻都是沸騰的,當意猶未盡的老師們走出會場時
  • 初中歷史課堂與情景教學法的結合,需要學校教學思路的拓展
    新時代的時代變遷和學生心理狀況的不同,使得當代初中歷史課堂的整體教學思想已經過時。情景教學法對初中歷史課堂的積極意義:1)增加學生參與。情境教學法的最大特點是盡力使學生融入當時的歷史氛圍,並通過角色扮演或其他氛圍渲染使學生感覺自己處在歷史場景中並感受到當時的環境。時間更快。
  • 語文自主課堂四段式教學法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應試,更應為人的終生發展而努力。     我始終相信,高中語文教學的意義不僅僅只有高考,語文學習的終極意義將會伴隨學生未來的一生。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文核心素養的積澱必將滲透在整個生活中,潛移默化地豐富學生的思維和智慧,從而優化他們的實踐能力,提升他們的生命質量。
  • 「八字教學法」與「異步教學」(二)
    同時,還應美國紐約州、教育部長助理、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坦尚尼亞國民議會議長以及日本、聯邦德國、民主德國、印度等許多友好國家的熱心教育的人士進行了交流。」② 日本一些教育界人士還到育才中學參觀。③育才中學的「八字教學法」實驗在我國當代教學改革實驗領域中一直「引人注目」,對其它相關的教學改革實驗研究也發生了一定的影響。
  • 課堂提問的兩個層次和六個類別
    課堂提問是所有的教師慣常使用的基本教學手段之一,我們可能在多數情況下自覺或不自覺地在使用提問來調節教學的氣氛,引發學生的思考,考察教學的效果,並確定下一階段的教學實施
  • 「四步」教學法+「四維」教學模式,她用二十年走出立體職業道路
    儘管大學裡輕鬆閒暇的氛圍與高中截然不同,葉霜仍然保持著她的勤勉自立。「我們那時候圖書館剛建好,我一有時間就會去圖書館。」葉霜回憶道。她當年的課堂筆記也因此成了全班同學的複印範本。「一個人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是由兩點決定的。第一是自身素養,第二是外部環境。在浙師大求學的日子裡,我對教師職業充滿了期待。」葉霜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