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教學法的定義
所謂案例教學,就是一種運用典型案例,將真實生活引入學習之中,「模仿真實生活中的職業情境」,創作「劇情說明書」用來做詳細的檢查、分析和理解,幫助學習者像從業人員那樣思考和行動的教學方法。
二、案例教學法的基本環節
(一)課前準備。課前教師必須捨得下功夫,做好充分紮實的課前準備,靈活地運用教學技巧來組織引導好案例教學。
(二)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分解,既要清楚通過案例解決管理領域內什麼層次上的什麼問題,又要明確體現出學員解決問題時所顯現的能力水平;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態度的改變,又要考慮學生的條件和狀況。
(三)選擇好教學案例。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條件之一。因此,在明確教學目標基礎上,要選擇適度、適用的教學案例。所選的案例既要與教學目標相吻合;又要是教師自己能把握得了的案例,學生易於接受和認同的案例。
(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在課堂策略上採取使學習者經驗共享的方式,營造一個氛圍,讓知道者告訴不知道者,讓不同經驗得到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充分分享來源豐富的各種信息,尊重和發揮學生的學習風格、使學生真正感到他們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
教學示例:
《汽車交通安全》案例教學法展示實例
⑴介紹案例
教師將準備好的2個有關疲勞駕駛導致發生行車事故的案例,通過運用投影儀投影案例示意圖,向學生全面介紹案例。
⑵分組分析案例
將全班42名學生分成6組,每個組都對上述2個案例進行分析,要求每小組推薦一名代表作好記錄,代表小組陳述分析意見。其問題為:
①事故的原因
②承擔的責任
③預防發生類似事故的措施。
⑶觀察與啟發
各組分析案例時,教師到各小組巡視,觀察討論情況,不發表任何意見。教師在準備案例時估計到,學生有可能忽視疲勞對人的感知的影響。所以在學生討論中通過對幾個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對疲勞進行闡述,如人疲勞時,眼睛會不由自主的閉上等,讓學生了解疲勞對人的影響,有些同學立即得到啟發。
⑷陳述意見
學生對教師提出的3個問題進行闡述;指導學生認真吸取別人的成果,豐富和提升自己;限時發言,不批駁別人的觀點。
⑸知識整理
教師指導學生把案例中所涉及的專業知識要點展示出來。⑹評價總結
教師對各小組觀點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價總結,要重視學生分析的思維過程,表述層次和結構,語言的使用等方面的問題。
⑺作業
根據學生的思維水平,布置不同的習題,也可以是一些簡單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