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學習教學法的特點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形式,它要求把學生分成2—6名組成的一個個學習小組,使學生在學習小組中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
建議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前提下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法,而且適用於小班授課。
三、合作學習教學法的基本環節
(一)分配任務。教師對全班進行引導教學,說明教學的目標與學習的任務。
(二)進行分組。依據教材內容、任務的複雜程度等因素決定組別數量及各組人數。通常每組的人數在六個人以下,討論的效果比較理想。
(三)小組學習活動。在小組學習當中,包括分配角色以及依教學目標進行學習與討論。角色分配主要分為支持工作角色與學習工作角色二項。
(四)小組報告和師生討論。小組必須向教師及其他小組匯報小組活動成果,並且可以針對學習情形及活動結果,討論在小組合作的歷程中所遭遇的問題,心得體會,以及如何改進和提高。
(五)小組學習成就表揚。表揚學習成就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小組成就的表揚更能激發小組成員的榮譽感及成就感。
教學示例:
《英語課文閱讀》合作學習法展示實例
⑴成立團隊小組
全班共30名學生,分成5組,每組6名學生,設組長一名。
⑵確定議題
老師將課文分成五大部分,分別分配給五大組,進行閱讀。
⑶遭遇困難
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閱讀、討論,將不熟悉的單詞或詞組一一划出來,期間,老師到各小組巡視,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
⑷提出問題
各小組派一代表將小組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不熟悉的詞語)提出來。
⑸知識整理
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書寫在黑板上,並作詳細的分析解釋。
⑹記憶掌握
教師充分利用黑板上的單詞及詞組以故事形式講述,進一步加深記憶,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掌握重點詞語的用法。
⑺運用推廣
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述及黑板上的詞語提示,各小組進行操練,發揮團隊作用。最後各小組派代表上臺進行簡單的課文複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