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美國課堂的「TPR教學法」,家長也可用,簡單又高效!

2020-12-17 RunFox

點擊上方關注,領取海量英語啟蒙資源

為什麼我家孩子的啟蒙效率總是不高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願開口說,我該怎麼辦

怎樣才能增加有效輸入

......

在小朋友的英語啟蒙過程中,有的孩子就是完全的英語思維,在說英語的時候是主動、享受的狀態,而有的孩子只是一板一眼地將英語讀出來。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語言學習的潛力股,只要使用適當的方法,培養起英語思維來並不難。

比如最近幾年,我們在英語啟蒙教學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名詞:TPR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在美國課堂非常的火爆。那麼到底什麼是TPR教學法呢?它到底有著怎麼樣的好處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什麼是TPR教學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應法」,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James Asher提出來的一種教學方法。倡導把語言和行為聯繫在一起,通過身體動作教授語言。

孩子們聽到一個外語指令,用身體動作對它做出相應的反應,逐漸建立語言能力形成英語思維,水到渠成的完成從聽到說的學習過程。

這位教授認為:

學生在一個比較放鬆的環境中學習效果最佳,緊張、急躁的情緒對學習英語是不利的。教師或者家長應該儘量創造條件,讓學生有機會多聽英語。

同時,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每個學生從本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出自己學習英語的真正原因和切實動機。進而啟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充分調動學生儘快掌握英語的主觀能動性。

為什麼孩子的英語啟蒙會需要TPR教學法?因為大多數小朋友一聽到說英語多少帶有緊張的心理,在這種心理下很難輕鬆愉快地輸出的。我們期待孩子輕鬆而自然地輸入輸出,這才是學習語言的理想方式。

TPR教學法就是為減少語言學習中的心理壓力而生的。它不要求聽後馬上說出來,而是讓小朋友跟隨著體態語言自然地產生說。

這樣降低了小朋友的學習壓力,高效地互動,給了孩子英語實踐的機會,能夠讓孩子的英語輸出更自然更完美。

那家長們,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TPR教學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呢?請留意下篇哦~

相關焦點

  • 火爆美國課堂的「TPR教學法」,家長也可用,簡單又高效!(下)
    點擊上方關注,領取海量英語啟蒙資源如何更好地運用TPR教學法進行互動教學呢?家長可以露出事物的一角,讓孩子猜這是什麼,儘量引導孩子用英文說出來,即使說錯了也沒關係,以加深印象。3.表演法家長可以通過身體、表情語言來闡明口中所不斷重複的語言信息。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幫助哈子記憶。
  • 英語啟蒙:火爆美國課堂的「TPR教學法」,家長快用起來!
    比如最近幾年,我們在英語啟蒙教學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名詞:TPR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在美國課堂非常的火爆。那麼到底什麼是TPR教學法呢?它到底有著怎麼樣的好處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TPR教學法?
  • 教學分享|火爆美國課堂的「TPR教學法」,為什麼這麼高效?
    現在很多國際幼兒園都會採用TPR教學法,讓孩子在跑、跳、做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英語,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英語。那麼什麼是TPR教學法呢?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應法」, 是美國加州著名的心理學家 James J.Asher(詹姆士J.艾謝,1988)提出來的。他認為學習語言最好的方法是注重語言的互動,而「全身反應法」,正是符合這種自然規律的教學方法。
  • 幼兒英語浸入式課堂離不開的TPR教學法
    20世紀60年代美國加州心理學與統計學教授James Asher創建了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學法,讓學生在身體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是一種建立在語言和行動協調基礎上的快速教學法,目的是減少語言學習中的心理壓力。
  • TPR教學法
    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教師應根據班級的大小、學生年齡大小、學生英語程度的高低和所教科目的特點,創造不同形式的系列指令,然後加以靈活運用。全身反應教學法的基本特點是:·首先發展學生的聽力理解,然後再要求學生用口語表達。·教師在發出指令、請學生執行指令的過程中,介紹新詞彙。·讓學生用動作說明他們的理解程度。
  • 你不知道的TPR教學法
    下面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看今天的分享。什麼是TPR?TPR的英文全稱是Totally Physical Response,翻譯成漢語叫全身反應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最早由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博士James提出。TPR教學法倡導把語言和動作聯繫在一起,通過身體動作來學習外語。
  • 溯源布魯姆教學法 樸勝1對3高效教學法
    班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學教育系教育學教授,曾擔任美國教育研究協會會長,是國際教育評價協會評價和課程專家。布魯姆提出的關於「人類特性」和學校教學的理論,曾經被列為美國「最有意義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 TPR教學法的應用
    起初,指令較簡單,往往是單一動作,然後,很快發出幾個連續的動作指令(這時調動初學者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如:Point to the door , stand up , sit down.逐漸過渡到比較複雜的指令,有時還包括一些想像的情節,如:now you are Amy ,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 OK?
  • 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系列|(10)啟發式與討論式教學法
    基本知識回顧高效課堂教學是指班級授課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課堂教學要做到 「三講四堅決」:即講易混點,講易錯點,講易漏點,「講」不等於講解,而是點撥。「四堅決」是學生自學會的堅決不教;學生通過討論會的堅決不多講;學生需要動手的教師堅決不包辦代替;課堂作業堅決當堂完成。
  • TPR教學法(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
    【導 語】TPR 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教師通過自身的身體語言將教學中的單詞、句型及兒歌、遊戲等表達出來,使學生不通過母語翻譯便能夠理解教師的語言,從而完全實施了母語教學法。
  • 米樂外教丹尼爾:TPR教學法讓孩子玩轉英語
    如何讓英語初學者在短時間內愛上英語、學好英語、玩轉英語,風靡美國的TPR教學法助你打開英語學習的大門。  TPR教學方法全稱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應教學法」。它由美國聖約瑟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士·阿歇爾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倡導把語言和行為聯繫在一起,通過身體動作教授語言。這種方法可以使孩子水到渠成地完成從聽到說的學習過程。
  • 簡易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探索與實踐簡易教學法,是推動新課程改革,實現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選擇,對於培養主體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小結反思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簡易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情境激趣,拓展思維,多法並舉,引導學生將複雜問題簡單化,旨在提高學習效率,實現高效教學目標的一種新式教學法。
  • 方帆——「探究式」教學法在美國課堂實踐的真相
    中文著作有《我在美國教中學》,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給學生無限的可能——細說美國教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本文得到方帆老師的同意後刊出。方老師對「探究式」教學法的虛妄性進行了深入的揭露,可謂一針見血,我個人比較喜歡方老師這種鋒芒畢露的風格。本文的最初版本標題為《「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垃圾教學法理論》。
  • 英語教學 | 18種簡單易行英語課堂教學法
    想讓自己的英語課堂更有魅力,有效的教學方法少不了,今天小E整理了18種簡單易行的英語教學法,熟練掌握並靈活使用,一定可以讓老師們的課堂更加精彩!
  • 貝樂英語深圳百花中心踐行TPR教學法,提高學習效率
    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學習方法十分重要,作為父母往往會苦惱於孩子不愛學、學不會等難題,究其根本,其實大多數是因為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得當,就拿少兒英語的學習來說,在教給孩子英語知識的時候,許多家長常常把它當成一項艱苦的工作去對待,孩子自然而然的也會當做當成枯燥
  • 試試美國小學都在用的教學法
    孩子把它當成枯燥的難題自然容易跑神、在課堂之外也沒主動去用的意識。在美國課堂上,有一種TPR教學方法很火爆,全稱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應教學法」。能調動孩子的注意力,更能幫助孩子記憶。今天鯨寶就把這種方法分享給大家~TPR教學法好在哪?
  • 教研天地 | 聚焦課題研究,打造高效教學法——記城陽區名師教學法...
    教研天地 | 聚焦課題研究,打造高效教學法——記城陽區名師教學法專項課題開題論證會 2020-06-21 0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效課堂教學方法_03:案例教學法
    一、案例教學法的定義所謂案例教學,就是一種運用典型案例,將真實生活引入學習之中,「模仿真實生活中的職業情境
  • 傳說中的TPR教學法,該如何實施,詳解!
    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想方設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身體反應法)TPR「全身身體反應法」是上世紀6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教授James Asher(詹姆斯·亞設)提出的。
  • 全身反應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從理論上知道TPR的意義
    全身反應教學法起源於西方國家, 又稱「TPR教學法」, 是指教師通過自身的肢體語言向學生發出指令的信號,期待或者要求學生依據教師的指令信號,配合教師做出語言上或者動作上的反應。該方法因具有能幫助學生理解課堂知識、強化學生對課堂知識點、提升學生課堂專注力等優勢,逐漸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