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TPR教學法,該如何實施,詳解!

2021-02-19 小學英語教學資源

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主張:必須將學生從課堂中所學到的感覺和印象,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理念,才能表現出來。 換言之,學生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手操作。在少兒英語教學中,巧妙地使用體態語,對於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理性思維不強的學齡前或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確實大有裨益。

少兒英語教學目的不是單純把語言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聽、說、唱、遊等活動著重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獲得一些英語感性認識,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高年級學習英語打好堅實基礎。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想方設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身體反應法)

TPR「全身身體反應法」是上世紀6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教授James Asher(詹姆斯·亞設)提出的。

TPR是一種把言語與行為聯繫在一起的,通過身體動作教授外語的教學方法,也叫領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

「TPR教學法」是本著聽力先行的原則,教師先說指令,把每個指令重複幾遍,讓學生有機會鍛鍊聽力。等學生聽熟了,再請學生複述。複述沒有困難了,再要求學生開口表達。

要考慮到學生接受能力有差別,有的學生聽一遍就能跟上;有的則需要觀摩久一點、複述許多遍以後,才能脫口而出。

設計全身反應教學法,順序安排大致如下:

①教師說出指令並做示範動作,學生一邊聽一邊觀察。

②教師說出指令並做示範動作,然後讓學生跟著做。

③教師說出指令,不示範動作,讓學生按照老師的指令去做。

④教師說出指令,不示範動作,讓學生複述指令、完成動作。

⑤讓一位學生說出指令,教師和其他學生一起做動作。 

(一)讓第二語言進入學生的右半腦

James Asher認為,右腦是緘默的,非語言性的,但是它可以通過指令做出適應動作來表達自己。通過讓語言進入右半腦引起行為變化,學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語言代碼,當學生能夠理解目標語的基本結構及其表示的含義時,他就作好了說的準備。

聽語言+觀行為→身體動作→學習

(二)以「聽+做動作」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

這是TPR教學法最明顯的特徵。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用目標語發出指令,先自己做,等學生能理解後,讓學生完成動作, 然後邊說邊做。(All—Groups—Individual)

起初,指令較簡單,往往是單一動作,然後,很快發出幾個連續的動作指令,這時調動初學者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

如:Point to the door , stand up , sit down.逐漸過渡到比較複雜的指令,有時還包括一些想像的情節,如:now you are fifi,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 OK?

開始,教師通過說跟我做遊戲,讓學生一起做動作,這樣可以使學生理解指令與被期望的動作之間的關係,並準確作出相應的動作。然後,學生兩人一組,先由一名學生模仿教師發布指令,另一名學生根據他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之後,兩人調換角色,繼續做練習。

(三)教授的語言形式以祈使句為主,帶動其它句型

指令型語言其形式只能是祈使句,其它句型的出現只能服從於祈使句的使用,不僅新授動詞如此,新授名詞、形容詞、介詞等也是如此。在輕鬆教授完新詞彙之後,再讓學生相互發出指令。如:「apple,apple,apple, It’s an apple .」Do you like apple?」 「yes I do。」從而實現學生對英語的快速理解和長時記憶,使學生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學習英語。

(四)對學生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在傳統教學法過程中,教師對待學生的錯誤都是有錯必改,精益求精,致使學生總怕出錯,怕出醜而不敢大膽開口說,只是機械地跟讀,而且小心翼翼。 TPR教學法對待學生的錯誤則採取寬容的態度,只糾正一些較大的錯誤,在糾正時也注意方法,不使學生感到壓力。

1) 它能夠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參加活動,讓他們在身臨其境的實際體驗中學習英語。

2) 它能夠提供一個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在循環反覆的練習中學會英語。

3) 協調學生的左、右腦,有助於學生的左腦發展以及語言學習的成效。

TPR教學法適合孩子天性,符合樂學原則,強調身體的互動性、教學的生動性,以便讓孩子更直觀地了解在遊戲中學習、英語生活化,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能使孩子們易學、會學、多學和快學,感到英語學習中的快樂,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一)演示教學法

(二)卡片教學法

(三)圖畫教學法

(四)遊戲教學法

(五)比賽教學法

(一)演示教學法

教師通過生動的表演,即運用身體語言來闡明口中不斷重複的語言信息。比如教「 it\\'s cloudy,it\\'s sunny,it\\'s windy,it\\'s rainy touch your nose , touch your ears.」時,教師輔以本身的動作示範,再要求學生們重複同樣的動作,五分鐘內學生就可以自如地對指令做出完全正確的反應。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利用這一天性,讓課堂活動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就可使學生在緊張的動腦之後得到放鬆。

如課堂中途響起「Head and shoulder,knees and toes」的歌曲,學生起身,邊唱邊用手觸摸身體部位,由慢到快,由快到慢,一曲終了,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大腦也得到了放鬆。

在教授「shake your body」 這首兒歌時,由於歌曲的律動、樂感都特別強,所以孩子們只要熟悉了所教的內容,學習起來就會比較輕鬆,運用TPR語言一邊表演一邊念兒歌,加深鞏固了兒歌,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your body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neck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your body

this is my arms this is my hands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your body

this is my shoulders,this is my knees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your body

this is my legs,this is my feet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your body

this is my fingers,this is my toes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your body

this is my chest,this is my tail 

(二)卡片教學法

孩子的心理特徵之一是專注於具體的直觀事物,物體越具體,形象越直觀,學生越感興趣。因此,生活學習中常見的、常用的、常聽的事物名稱,孩子掌握往往更容易。

如在教學「Animals」時,教師可準備好動物的卡片,同時模仿動物的形態與叫聲

(讓學生模仿效果會更佳)。在學dog、duck、panda都還可通過模仿其滑稽的形態,發出惟妙惟肖的叫聲。學生自然就記住了這種動物的英語名稱。

單詞學完之後,教師可將單詞寫在不同的卡片上,每一個學生手持一卡片,教師不斷重複單詞的發音,學生記住後教師便念單詞點名,持相應卡片的學生可以舉起卡片以示理解。然後學生們交換卡片,再用同樣的方法訓練,這樣,學生在輕鬆愉快中掌握了發音,同時注意力也容易專注。但這種方法使用久了便覺得枯燥,無趣。所以應結合其他教學法共同進行。

(三)圖畫教學法

孩子對直觀的圖畫很感興趣,對於黑板上的圖畫比板書更感興趣,教師要能興之所至,畫出所授內容。完成的圖畫或誇張,或逼真,學生據此展開聯想,發揮想像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圖畫來講授內容。出示圖畫,讓學生說出單詞,或讓學生說出單詞,並出示相應的圖畫。可以把圖畫製成卡片的形式,這樣可以結合很多遊戲來進行教學活動。

如在學習數字和身體部位名稱後,可讓學生聽老師指令畫出「monster」的 head、finger、eye、foot,教師可發出下列指令:Draw two heads. Draw five eyes. Draw six noses…

同時可將畫出最可怕怪物的學生評為最佳小畫家。這樣眼、耳、口、手一起行動,有益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也得到了鞏固與加深。

(四)遊戲教學法

孩子的特點之一就是喜歡遊戲,在遊戲中學習,孩子們會倍感興趣,比如操練句型「What’s this?」時,可以做猜東西的遊戲,就是把圖畫製成的卡片蓋起來,或露出圖畫的一角。然後問「What’s this?」讓學生猜,直到猜對為止。這樣做會讓學生盡情儘量的說學過的英語,猜錯了也沒有關係,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開口說英語。

如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編寫一些簡單的chant配

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如:

look at my mouth where is your mouth? here is my mouth

look at my eyes where is your eyes here is my eyes!

但是使用遊戲教學法最大的問題就是紀律問題了。因此教師在學生做遊戲前要將組織遊戲的步驟計劃好,而且要將如何做遊戲示範給學生看,這樣學生明確他們要幹的事情,就不會混亂了,另外要選擇一些簡單易操作的遊戲。遊戲雖然有趣,但一節課不可過多使用,要注意在課堂上使用遊戲的理由只有一個——幫助學生學習英語。

(五)比賽教學法

孩子不但好奇心強,而且好勝心強,任何競賽性的活動都能使他們精神振奮,大大激發其學英語的積極性。 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組織學生在競賽中訓練語言技能,設計與內容相關的比賽,在學習比賽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更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學習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適當的比賽競爭可以激勵學生學習。

可進行小組競賽,根據教師所授課的主題進行隊名的編制,如分別將幾個小組取名為「tiger」、 「panda」、 「rabbit」、「elephant」、 「monkey」

可進行個人與團體之間的競賽,如「boys」與「girls」之間的競賽。競賽會使學生們熱情高漲,使原來的語言學習變得更加有趣,語言的反饋與體現也會顯得更直接、更真實。

比如男女比賽的方法。在比賽之前,可先在黑板的一邊畫上兩個簡單的代表男孩和女孩的圖像,然後說出比賽規則:問題回答正確加一分;回答錯了不加分也不扣分;亂說話或做小動作扣一分,一節課結束後,評出勝利者,然後在勝利者的圖像上畫上笑臉,輸了的則畫上哭臉。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都自覺的維護紀律,達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把一個個動物、植物的名稱,通過讓學生模仿其動作「動起來」。

例如,教 a bird這個單詞,首先看圖片教學生說a bird。然後,老師說:This is a bird. You are a bird, betty.於是 betty模仿小鳥飛的動邊做邊說 I am a bird. 然後全班操練小鳥飛翔的動作。

接著可將學生分成兩大組扮演各種動物進行表演比賽,學生戴著各種動物的頭飾monkey, bird,cat, pig, frog等,學生一邊說一邊做動作,所做動作與動物動作一致的學生獲得一面小紅旗,這樣,整個課堂象動物園一樣熱鬧。

學生通過親身參與表演就較容易掌握這些單詞的意義。為進一步鞏固這些單詞的音義,可以用發口令快速反應的方式在全班、小組、個人之間進行比賽,在課堂放鬆時間裡,可以把這些單詞放在一首歌裡,學生們邊唱邊複習。

一、句子教學

教學句子,尤其是教學祈使句,教師可發命令,讓學生按命令「行動」,然後學生彼此按老師的指令互相發布命令。

例如:Sit up straight.(坐直), Come here, please. (請過來)。Point to the door.(指著門),學生聽到這些口令時會立刻做出身體坐直,走近老師,手指著門等動作。

抓住孩子們都想表現一下自己的能力這一心理,通過幾個學生成功地演示,能帶動其他學生紛紛舉手。

二、對話、故事表演

由於處在兒童階段,孩子抽象思維能力弱,形象、直觀思維能力強,並有很強的好奇心。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應重視運用實物、圖畫、投影等直觀教具,在教學操作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和表演來學習單詞和句子。

每當學完2到3個單元,可組織學生將已學的句子和詞編成學生熟悉的短劇,讓學生在聽、說、玩中開心地學英語口語。

如學完動物單詞後,可以編個英語短劇,劇中各種動物,如,cat, monkey, frog, fish等同學們分別戴上各自的動物頭飾,通過表演,同學們熟記look at my mouth,where is your mouth,here is my mouth.等句子,學生們很有興趣,紛紛舉手參加,經過輪流扮演角色,反覆練習,人人都記住了以上短語和句子。

warm  up

T:hello hello how are you

 C:fine fine fine thank you/No no just so so/No no it\\'s terrible

T: OK? C:OK yes very good

T: Are you ready? C: yes ready

T: Ready! C: Go!

T: let\\'s play a game OK? C:OK!

T: Turn left C: one two

Turn right one two

Turn back one two three
 

一、TPR與課堂用語

1、T: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everybody C: good morning····bola bola

2、T: Show me your hands C: hands

   (clap your hands one time two times ···bola bola )

3、T: it\\'s everybody here?

4、T: stand up please! C: I stand up、 up up up

Sit down please! C: I Sit down 、down down down

5、T:look at me C: look at you

6、T: Attention. C: One,two.

7、T: hands on knees. C: On my knees、 Yes yes hands on knees

8、T: One,one,two,two. C: Three,three,four,four

9、5. T: Eyes on me. C: Eyes on you.

10、T: Listen to me. C: Listen to you.

11、T :follow me C:follow you

12、T :It\\'s your turn

13、T :Any else?

14、T :Who can try? C: Let me try!

10、T :Can you! C:I can!

15、T :Let\\'s sing a song C:what\\'s song?

16、T: bola bola OK? C:OK music please music please

17、 T: One,two,three. C: Four,five,six.

18、 T: Show me your hands. C: Hands,hands,pa,pa,pa.

19、 T: Show me your eyes. C: Eyes,eyes,shua,shua,shua.

20、T: goodbye C:bye by

              See you again

二、TPR與 看書用語

1、T:finger finger C: here here

Let\\'s read the book 、words···

Let\\'s point to···

三、TPR與課堂禁止和警告用語 


1. Stop talking. 

2. No kicking. 

3. No running. 

4. No fighting. 

5. No pushing. 

6. No yelling. 

7. Settle down.

四、TPR與規整用語

1、 T:one、two、 three C: eyes on me

2、 T:come back chair C: hands on knees

3、 T:chair chair one two three C:happy happy sit down please

4、 T:attention C: one two

5、 T:Let\\'s go to sleep C:hu ~~~~~hu~~~~`

五、TPR與賞識教育

1、very very good- very very cool- oh-oh super!

2、hey hey great,hey hey hey great!

3、G-O-O-D good good good

4、N-I-C-E nice nice nice

5、Good for you good for you --- very good very good

6、Pi li pa la --pi li pa la--oh yeh

7、Ping-pong-pong-ping-pong-pongpong

8、Give me five---yeh

9、Give me five---five- five-five-yeh(ten)

10、Let\\'s count one to five---five-five-five--yeh

     Give me five---yeh (ten)

小學英語教學資源微信群

為了更了解大家對資源的需求,小編建立了一個微信群,請先添加獨舞個人微信,然後加入本群。

-   END   -



相關焦點

  • TPR教學法
    全身反應教學法注重的是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Asher援引父母教幼兒學習第一語言的例子來詮釋全身反應教學法的原理。他認為,學生在一個比較放鬆的環境中學習效果最佳。緊張、急躁的情緒對學習英語是不利的。教師應該儘量創造條件,讓學生有機會多聽英語。同時,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每個學生從本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出自己學習英語的真正原因和切實動機。
  • 你不知道的TPR教學法
    人的右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音樂、美術、節奏、創造等方面的工作,其思維具有跳躍性、無序性、自覺性。簡單地說,就是左腦負責邏輯思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時常會以讀、寫、背、練等方式讓學生學習,這些能力基本都屬於左腦的控制範圍,學習過程學生的右腦相對保持沉默,但是科學家們在研究人的大腦時發現,人的右腦是潛能的激發區、創造力的爆發區、低耗高效的工作區,人的大部分情緒和行為也受右腦控制,因此在學習中如何平衡地開發左右半腦,提高學習效率是值得研究的事情。
  • 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2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
    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2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導讀:《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適用於師範院校英語專業學生,也可用於中學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課程和各類英語教師的在職培訓課程。 作者:王薔,女,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
  • TPR教學法的應用
    全身反應教學法注重的是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因為學生在一個比較放鬆的環境中學習英語效果最佳,而緊張、急躁的情緒對於學習英語來說是不利的。教師應該儘量創造有利條件,讓學生有機會多聽英語。  同時,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每個學生從本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出自己學習英語的真正原因和切實動機。進而,啟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充分調動學生儘快掌握英語的主觀能動性。
  • TPR教學法(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
    【導 語】TPR 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教師通過自身的身體語言將教學中的單詞、句型及兒歌、遊戲等表達出來,使學生不通過母語翻譯便能夠理解教師的語言,從而完全實施了母語教學法。
  • 幼兒英語浸入式課堂離不開的TPR教學法
    20世紀60年代美國加州心理學與統計學教授James Asher創建了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學法,讓學生在身體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是一種建立在語言和行動協調基礎上的快速教學法,目的是減少語言學習中的心理壓力。
  • 情境教學法&TPR全身反應法
    情境式教學法是由英國應用語言學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發展形的。「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 英語啟蒙:TPR教學法的正確打開方式
    家庭教育是一個綜合性工程,主要包括品德教育、藝術健身、國學啟蒙、英語啟蒙、數學啟蒙、生涯規劃、時間管理、自我管理等方面,應該說,其中的如何一個項目,都包含有廣泛的內容,足夠我們窮其一生去研究,去感悟。為了照顧到對TPR不太了解的父母,苗爸先簡單科普一下這一教學法。 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縮寫,中文直譯為「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亞瑟博士 ( Dr. James J. Asher ) 提出,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深得老師和家長們的好評。
  • 淺談TPR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阿士爾的這一理論被應用到兒童英語教學中,即我們現在所說的肢體語言教學法( TPR 教學法)。它是當今外語語言教學方法百花園中鮮為人知的一朵小花。這種方法適應性強,可使用範圍廣,用之於教學,能收到立竿見影的好效果。現在就我個人在英語教學中採用這種方法的初步感受,談幾點體會 。  我們知道人類最初是通過反覆刺激的感應,以接觸外界語言。
  • 火爆美國課堂的「TPR教學法」,家長也可用,簡單又高效!
    點擊上方關注,領取海量英語啟蒙資源為什麼我家孩子的啟蒙效率總是不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願開口說,我該怎麼辦怎樣才能增加有效輸入在小朋友的英語啟蒙過程中,有的孩子就是完全的英語思維,在說英語的時候是主動、享受的狀態,而有的孩子只是一板一眼地將英語讀出來。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語言學習的潛力股,只要使用適當的方法,培養起英語思維來並不難。比如最近幾年,我們在英語啟蒙教學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名詞:TPR教學法。
  • 全身反應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從理論上知道TPR的意義
    全身反應教學法起源於西方國家, 又稱「TPR教學法」, 是指教師通過自身的肢體語言向學生發出指令的信號,期待或者要求學生依據教師的指令信號,配合教師做出語言上或者動作上的反應。該方法因具有能幫助學生理解課堂知識、強化學生對課堂知識點、提升學生課堂專注力等優勢,逐漸被廣泛使用。
  • 米樂外教丹尼爾:TPR教學法讓孩子玩轉英語
    如何讓英語初學者在短時間內愛上英語、學好英語、玩轉英語,風靡美國的TPR教學法助你打開英語學習的大門。  TPR教學方法全稱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應教學法」。它由美國聖約瑟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士·阿歇爾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倡導把語言和行為聯繫在一起,通過身體動作教授語言。這種方法可以使孩子水到渠成地完成從聽到說的學習過程。
  • 英語啟蒙:TPR教學法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苗爸最近一直在研究TPR教學法,正是因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才深刻認識到,苗苗在學英語的過程中,特別是TPR訓練過程中,有被「拔苗「的現象。跟大多數父母一樣,苗爸也是」望女成鳳「心切,導致每天學了過多的「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而沒有顧及到苗苗的接受程度,也違背了記憶的規律。
  • 英語啟蒙:火爆美國課堂的「TPR教學法」,家長快用起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願開口說,我該怎麼辦?怎樣才能增加有效輸入?.在小朋友的英語啟蒙過程中,有的孩子就是完全的英語思維,在說英語的時候是主動、享受的狀態,而有的孩子只是一板一眼地將英語讀出來。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語言學習的潛力股,只要使用適當的方法,培養起英語思維來並不難。
  • 教學分享|火爆美國課堂的「TPR教學法」,為什麼這麼高效?
    現在很多國際幼兒園都會採用TPR教學法,讓孩子在跑、跳、做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英語,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英語。那麼什麼是TPR教學法呢?TPR直接教學法教學原則是什麼呢?TPR 中最直觀的就是「直接教學法」中的理論,認為要成功學習第二語言,就要遵循第二語言為第一語言(母語)的模式。
  • 像母語一樣學英語,TPR教學法最詳細介紹
    上周,苗爸與一寶媽聊起了孩子的英語啟蒙,也談到了這個話題,特別是其理論基礎:TPR(全身反應)教學法。其實,在中國的很多幼兒園和培訓機構,TPR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法,也是受孩子喜愛的方法,有效地調動了孩子學英語的積極性。
  • 貝樂英語深圳百花中心踐行TPR教學法,提高學習效率
    貝樂英語深圳百花中心一位資深老師這就來為您解讀,貝樂英語是如何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解決這一問題。TPR教學法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阿士爾(Dr. James J. Asher)提出的,他認為,當右半腦大量活動時,能激發大腦左半腦產生語言活動,綜合刺激中,左右腦並用,能產生交互作用。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教學,能達到在教孩子學習語言的同時也開發他們的智力。
  • PBL教學法在國內外高校中的實施情況
    本文就以這種PBL教學法在國內外高校中的實施情況作為比較,探討其PBL教學實施方法的效果和不足之處,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建議,為準備和已經實施的各高校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  傳統教學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依靠「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無法適應當今時代對人才的培養的要求。
  • 中國網事:「探親假」原來只是美麗傳說?--專家詳解「探親假」
    (中國網事·銳話題·關注老人節)「探親假」原來只是美麗傳說?--專家詳解「探親假」新華網銀川10月12日新媒體專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何晨陽)13日是重陽節,也是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公布實施後的首個法定老年節,被載入法律的「常回家看看」再一次被人關注,一些本想通過休探親假回家看望父母的網民卻發現,這個假可不是那麼好休的。
  • 火爆美國課堂的「TPR教學法」,家長也可用,簡單又高效!(下)
    點擊上方關注,領取海量英語啟蒙資源如何更好地運用TPR教學法進行互動教學呢?1.直觀演示家長在讀繪本、磨耳朵的過程中,能夠將其提到的人物或者物品或者動作,直接展示給孩子看,孩子對於其中的內容會更感興趣。如果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學習興趣會更高。所以在選擇啟蒙素材的時候,一是儘量貼近孩子的生活,二是,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書中的好玩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