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的運用

2020-12-13 卯騰騰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後才影響於學生的。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遊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遊觀光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於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一、創設疑問式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學啟於思,思原疑」。課堂的有效提問能激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處於想解決問題,但憑現有的知識又解決不了,加大了學生求知慾的胃口。比如在教學「有序數對」的新課引入時,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師)「第3排第4列的同學去把教室門關上」(學生們感到疑惑,第三排第四列是哪個?),(師)「大家不知道老師叫的誰,學了本節課後大家就知道老師叫的誰了」這樣設置教學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時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慾,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的運用就在眼前,使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活躍的狀態,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討論式教學情境,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根據新課改理念,課堂上要讓學生動起來,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有意識地創設「討論式」情境,造成認知衝突,在一個交鋒的回合中,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比如:教師在創設討論式情境時,只給出問題的條件(或結論),讓學生討論出不同的結果,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歸納出原先給定的結論(或條件)的變化,讓學生在討論中猜想結論。

三、創設成功的教學情境,享受勝利的喜悅。成功感能使學生產生巨大的喜悅和滿足,增添學數學的信心,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關鍵,進而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為讓學生得到成功體驗,創設成功情境時應做的:根據學生的基礎上、中、下不同層次,創設易、中、難不同層次的教學情境,使其人人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獲得成功後,要適當的肯定、讚許、鼓勵,充分利用學生因獲得成功而激發他們更大的求知慾。

四、創設迷惑性教學情境,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數學課上,教師可針對學生對某些概念、法則、定理、性質等理解不透徹的情況下,有目的地創設一些具有迷惑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不斷碰壁,最後老師引導他們走出思維誤區,錯誤的思維逐漸棄之,正確的思維得到優化。例如:在教學不等式性質時,讓學生觀察下列過程:3>5,兩邊都乘以-2得:-6>10對嗎?學生都知道不對,但問題處在哪裡?經過學生的思考,加深了學生對不等式性質(3)的認識:不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五、創設課堂總結的教學情境。課堂總結在數學課教學中,和新課導入、新課講解、課堂練習一樣重要,不可忽視。在一節課要結束時進行恰當的總結,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完美。在講完新課「等邊三角形性質」時,老師用「三線合一」四個字就歸納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當然,教學情境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來設置,體現教學情境的靈活性,多樣性。比如:多維情境、活動情境、趣味情境等等,讓學生獨立觀察、比較、類比等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數學課堂創設教學情境時,要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它有利於學生學會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願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註:情境教學法定義來自360百科)

相關焦點

  • 再說情境教學法的創設與運用
    2019年3月22日  星期五  多雲再說情境教學法的創設與運用今天的氣溫忽然降低,讓人有些不適應,脫去的秋褲有穿起來了。本來準備去下面學校聽一節課,後上課老師的一個電話「今天氣溫太低」,想想我也就放棄了去聽課的打算。
  •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貫徹落實,情境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在豐富學生情感體驗與促進思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鑽研情境教學法,通過合理措施為學生創設良好情境,為其語文學習增添樂趣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 初中歷史課堂與情景教學法的結合,需要學校教學思路的拓展
    情景教學法對初中歷史課堂的積極意義:1)增加學生參與。情境教學法的最大特點是盡力使學生融入當時的歷史氛圍,並通過角色扮演或其他氛圍渲染使學生感覺自己處在歷史場景中並感受到當時的環境。時間更快。可以想像,在歷史故事中扮演角色的學生本身可以有效地增加他們對課堂的參與。學生將更加認真地投入課堂。
  • 【情境教學專題】運用情境教學法有哪些好處
    運用情境教學法好處多多,具體表現為:1、運用自然情境,激發學習情趣自然情境就是讓學生處於一種自然環境中,在親身體驗中進行學習。教師預先要準備好道具並布置好環境以烘託活動的氛圍,學生處於直觀感知的情境中,對實體物質具有親和感,結合自身已有的感性認識,引發求知、探索的情緒,多種感官並用,用耳聽、用眼看、用腦思、動手做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活動情境,使傳統的封閉講解型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為啟發、發現、研究、討論的開放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唱主角,不斷地學習、運用,伴之以教師的啟發和指導。
  • 情境教學法,讓思品教學更富成效
    ,良好的情境創設要求我們注意許多的細節,從細節處構思情境會為情境教學法增添異樣的光彩,本文試著從自己構思的一節課入手,從中談下自己對情境教學法的認識,總結下自己情境教學法的點滴經驗!課改後的中學思想品德課發生了許多變化,強調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並將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作為課程建設與實施的基礎,為此我們應當不斷觀察學生的生活實際,從校園、家庭、社會等諸多方面發現可以被我們利用的素材,並對這些素材進行合理化的加工,讓它們最終成為課堂教學的素材。
  • 「校本教研」運用課題研究的情景教學法,建構有生命力的課堂
    ,建構有生命力的課堂本次研討,結合政治組《新時代道德與法治學科情景教學模式建構的研究》課題研究,老師們圍繞「運用情景教學法,建構有生命力的課堂」分享自己的觀點與教學經驗。情境教學就是一種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所謂情景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材情景,通過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讓教材情景再現,達到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效果。將生活情境帶入教學中,是符合新課標精神的教學方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情景教學融入情感教育,有利於更好建設師生教學共同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提高學生應試能力與核心素養的和諧統一。
  • 情境串教學法教學流程(1)一一新授課
    前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分為三種基本的類型:新授課、練習課和複習課,它們各是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一個階段
  • 教育探索:高中數學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原則,看完恍然大悟!
    如幽默生動的故事情境, 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情境,生動有趣的遊戲情境, 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具體可行的操作情境等等,都可以成為激發學生興趣的導火索。二、真實性數學學科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是一門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學科,這是數學學科的本質特徵。
  • 情境教學法&TPR全身反應法
    情境式教學法是由英國應用語言學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發展形的。「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 情境教學法分享
    今天Jessica給大家帶來的分享是「情境教學法」,何為情境教學法呢?
  • 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
    顯然,在初中語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室中直觀情況的建構,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文字的認知,促進學生體驗作者的情感,提高教學效果。構建問題情境並引導學生思考好奇心是人們進行獨立探究的動力。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實際知識的渴望不亞於成年人。
  • 「三讀兩講一練」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用的數學」、「讓每個學生在數學上都能得到發展」。要想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我們的課堂就要給學生創造學生人人參與的機會,並且掌握方法,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三讀兩講一練」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就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讓每個孩子都在數學上得到發展。進而打造高效課堂。
  • 教研天地 | 聚焦課題研究,打造高效教學法——記城陽區名師教學法...
    王德生對此次教學法論證會做了總結髮言並頒發課題立項證書。希望此次論證會,能夠為各教學法名師們的研究帶來新的研究契機,通過正確把握學情、在教學結構和方式上進行大膽創新和實踐,積極帶動輻射,發揮教學法優勢打造高效課堂,實現精確、精緻、精準指導教學,更好的為城陽區的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 情境教學法的3個突出特點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畫片,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並藉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
  • 李吉林——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情境教學法的理論依據是:  (一)情感和認知活動相互作用的原理  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至少有動力、強化、調節三方面的功能。動力功能是指情感對認知活動的增力或減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積極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起積極的發動和促進作用,消極的不健康的情緒對認知活動起阻礙和抑制作用。
  •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彙課中的應用(一)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彙課中的應用在小學教師面試中,主要考查三大課型,分別為詞彙課、聽說課和讀寫課。在英語中,詞彙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教材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詞彙量的增加。怎樣有效進行詞彙教學將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學習效果。所以,詞彙課是教師面試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課型也是重點課型。
  • 聯想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學習中的探究和運用
    這給一線英語教師出了難題,如果我們能藉助聯想教學法,有效地刺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遨遊在英語知識的海洋裡,那麼情況當會有所改觀。  一、聯想教學法在詞彙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詞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系統,教師在詞彙教學中如能發揮學生的聯想能力,有助於學生巧妙地記住詞彙。這是因為客觀事物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處在複雜的聯繫之中。
  • 自然情境教學法NET
    自然情境教學法是自閉症康復教育中常用到的一種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
  • 【教學研究】王瑞芸:淺析遊戲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所以,只有調動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熱情,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進行認真地學習。低年級的小朋友身心發展還尚不完全,所以他們這個階段比較喜歡玩,並且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這時如果教師依舊採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那麼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採用遊戲教學法可以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認為學習數學是一件快樂的事,在遊戲的過程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
  • 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有效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但觀察現狀可知,雖然多媒體得到廣泛應用,但並未體現出自身優勢,部分數學教師僅用多媒體呈現了知識點,但知識點與教材的重合現象比較嚴重,沒有充分地發揮多媒體的教育功能。還有部分數學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將整個課堂都變成自己的多媒體課件秀,學生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時間,這不利於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沒有真正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