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東巡時,在沙丘上病逝,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想立長子的願望未能實現。趙高說服李斯,偽造始皇的詔書,宣布胡亥繼位,並要求扶蘇與蒙恬自殺。此時此刻,秦朝就註定了滅亡,始皇的長子扶蘇在他的養育下已成長多年,人品還不錯,重要的是他有民心,後來沒有以向扶蘇報仇的名義起義。與秦二世不同,嬴政對他沒有多加培養,又有趙高這個奸臣相伴,不死就怪。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有二十餘子,長子扶蘇自盡。當胡亥登基時,他的這些孩子們都遭殃了。胡亥害死弟弟不夠多,又擔心弟弟篡位,於是對他們動了殺心。胡亥找不到公子將閭兄弟三人的罪狀,便強行編出莫須有的罪狀去問罪,他們無計可施,只好拔劍自盡。然後,他又把六兄弟、十姐妹一起送到杜郵碾死,不得不說,如果嬴政知道,估計都要氣死了。
而胡亥不但處理了他們,還把他們的後代、族人都連坐斬首,這幾個人不太可能留下後代。但是這並不是秦始皇的孩子們,還有一個叫公子高的,他親眼目睹了那麼多兄弟姐妹遭到迫害,想逃走。可是又怕被胡亥牽連,所以打算犧牲自己,在胡亥動手前跟胡亥說,自己願意為秦始皇殉葬。聽了這番話,胡亥十分高興,便放走了自己的家族,也就是說,公子高家族還有秦始皇的後代。
沒有留下孩子的胡亥,還有一個孩子,他是誰的孩子還不知道,但是他有兩個兒子。他們二人隨他一起誅殺趙高,子嬰死後,不知所蹤。大部分歷史資料都丟失了,因此,嬴政到底有多少個孩子還不知道,而那些孩子的名字也不知道。據史家考證,始皇的後代,包括公子高后裔,在後來的戰亂中紛紛逃亡,改姓為氏。大多數人都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一小部分人改變了他們的一些姓氏。
以秦、趙、贏、銀為主,這幾個姓氏是最有可能的,四個姓搞不好就成了秦始皇的後代。這些年來,在這些姓氏中也只有我們能夠確定,但是到底誰是我們不能確定的。湖南新化倒有一支確定是嬴氏後代,但不是始皇后代,而是秦獻公的兒子季昌後代。因其與兄長秦孝公相抗,於是改姓奉,隱居於奉家山。
這個奉姓後人就是正統的秦皇室後裔,除這個奉姓後人之外,還有一個奉姓後人就是西漢謀臣劉敬奉春君,他們也是為了避禍而改的。據說日本有一支秦氏也自稱是秦始皇的後代,因戰亂前往朝鮮半島,最後又來到日本。前相日本秦氏子孫羽田孜就曾公開宣稱自己是秦姓後裔,不排除這一可能,秦末戰亂,不少人逃到日本。但是日本秦氏也只是自封,由於缺乏歷史資料,無法確定日本那一支到底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