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大選終於進入倒計時階段,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問題也迅速再次成為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問題,而這一點對於夾在中美之間的日本人而言尤其如此。
作為美國的小弟,日本人在這個問題上站在美國這邊並不會引起任何人的驚訝,但有趣的是即使在這樣的輿論氛圍中,個別日本媒體卻依然願意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中美關係:美國政府早已無能至極,只是在中國的幫扶下才沒有徹底崩潰。
日本乃至亞太仍處於「美國秩序」中
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這場中美對抗,到底是在爭什麼?或者說,既然是「對抗」,那麼這種對對方的利益訴求肯定是相互的,美國要從中國身上搶點什麼,而中國也要從美國身上得到些什麼。
但問題在於,我們在各種國際問題中所看到的,只有美國對中國的咄咄逼人:經貿摩擦、疫情責任、南海衝突、臺灣問題,試問在這些問題上,有哪一個是中國對美國的利益造成了傷害,所以美國才「被迫反擊」?
川普
毫無疑問,所謂中美「對抗」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存在,真正在發生的,實際只是美國人對中國不停的得寸進尺,和中國隨之而來的正當防衛——換成大白話說,就是美國在單純的欺負中國而已。
在中美建交四十多年的歷史上,雙方關係總體和平、交流頻繁,期間雖然有摩擦,但像今年這樣如瘋狗一般咬住中國不放,確實是破天荒頭一遭。那麼美國乃至西方為何突然對中國發狠?曾經「脫亞入歐」,在東西方之間扮演特殊角色的日本人給出了解釋。
美國霸權
日媒認為,自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先發優勢與成功經驗演變為一種「價值共識」:民主和資本主義制度是「西方優越性」的體現,也是普世的規則。
而在這場新冠疫情中,西方的這一特點再次體現,其邏輯就是——西方作為民主社會,就疫情問題出現爭吵和相互推諉那是非常正常的,而中國沒有在初期控制好疫情,那只能說明制度落後,發生在西方的疫情,自然也就是中國拖累「文明世界」的證據。
但中國隨後的表現卻讓西方的邏輯變得不那麼自洽。中國展示了自身獨特的制度優勢,並最終在全世界首個控制住了國內疫情,經濟也率先重啟,如今一切向好。反觀美歐等西方國家,不僅第一輪疫情造成了大量病亡,如今面對第二輪疫情更是焦頭爛額。
川普
而這意味著「西方優越性」,至少在新冠疫情面前已經終結。再聯繫到美國對華戰略的改變,不難發現西方正在重新審視中國,也審視自己。對此,日媒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既然雙方已經產生衝突,那為何中國還沒有與美國撕破臉?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如今的中國,也確實在一些地方還需要美國,比如最起碼的,在雙邊經貿關係上,中國每年對美4000多億美元的商品出口就意味著若非萬不得已,中國絕對捨不得與這樣一個大買家徹底斷絕關係。
中美關係裂痕
換句話說就是,在處理雙邊關係上,如今的中國反而比美國這些老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更加成熟和務實。當最強大的美國為掩蓋自身的無力而對中國惱羞成怒、撒潑打滾之時,中國人卻能以百分的冷靜分清楚到底什麼才最符合自身利益。
所以,不管如今的美國是否還是那個曾經的世界霸主,也不管美國還會對中國如何歇斯底裡,反正美國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恰恰符合中國現在的利益,美國人只要知道這點,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