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了老二,老大「變臉」 聽老師怎麼說)
二孩的來臨,許多孩子也「升級」為哥哥姐姐了。這幾天,記者走訪發現來自二孩家庭的孩子比例明顯上升。據初步統計,長沙市芙蓉區育才小學、雨花區萬嬰鑫天鑫城幼兒園、開福區清水塘二小、嶽麓區博才鹹嘉小學、長沙師範附屬第一幼兒園這5所學校的7600餘名學生中,來自二孩家庭的達到2315人,比例高達30%。
這一現象也得到了學校和老師們的關注。有29年教齡的五年級班主任肖松蓉告訴記者:「近兩年二孩家庭慢慢多起來,現在班上63個孩子,家中有兄弟姐妹的佔到了一半以上。」
生了老二,老大「變臉」
瑤瑤是一個活潑的女孩,但不久前,她變得不愛笑了,放學後經常一個人坐在教室不願回家……經詢問,肖松蓉發現「癥結」所在——瑤瑤多了一個弟弟。肖松蓉表示,因為年齡小,許多老大講不清楚「變臉」的原因,家長也容易忽略。
那麼,還有哪些行為可能是老大「變臉」的「徵兆」呢?
記者採訪多所學校和幼兒園的老師,他們介紹了較普遍的現象:原來懂事聽話的孩子,突然變得極度任性、嬌氣;孩子明明已經適應了分床睡,但有了弟弟妹妹後,孩子堅決拒絕自己睡。更極端的,有孩子故意在學校或幼兒園頻頻犯錯,希望引起注意。
多所學校開展「大孩教育」
博才鹹嘉小學:「要在溝通中讓孩子明白,有了弟弟妹妹其實是多一個人來愛你,而不是搶走你的幸福。」校長陳豔萍介紹,針對「大孩」的妒忌心和排斥反應,學校會定期做內部的經驗交流。此外,學校還設有「安慰天使小屋」。
育才小學:今年學校舉行了「走過成長之門,播下幸福之種」的入學儀式。六年級的孩子牽著一年級弟弟妹妹的手一同走過成長之門。校長朱愛朝說,這種儀式其實是幫助大孩樹立責任感。
清水塘二小:校長劉雲燕介紹,該校不僅結合少先隊活動進行專題教育,還通過開展主題閱讀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孩子主動接納他人,培養孩子廣闊的胸懷,讓孩子獲得幸福感。」
長沙師範學院附屬第一幼兒園:「老師不僅要與家長進行密切溝通,也要給予二孩家庭的孩子更多關注。」副園長薛婷婷告訴記者,幼兒園在教學和遊戲環節讓孩子們學會主動關心和幫助身邊的人。
實習生 陳舒儀 記者 黃京
(原標題:生了老二,老大「變臉」 聽老師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