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2018「文心在茲——金石華彩」西泠印社社員創作淄硯銘文展在淄川博物館盛大開幕。活動共展出74位西泠印社社員的原創淄硯銘文作品和31位歷任西泠印社社長、先賢硯銘作品,共計105件,這在中國書法和篆刻史上尚屬首次。
淄硯出自淄川,始於秦漢,興於唐而盛於宋,歷史上多有讚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與端硯、歙硯、洮硯並列為四大名硯。2013年,「淄硯手工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淄博各級黨委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對淄硯生產和核心技術予以保護,淄硯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西泠印社,創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等發起創建,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也是海內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在國際印學界享有崇高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譽。
據悉,本次活動邀請共74位西泠印社社員集體創作淄硯銘文活動,同時製作展出31位歷任西泠印社社長、先賢硯銘作品。這是對淄硯的題贊,必將對淄硯文化品牌的提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記者了解到,所有的展品由山東工藝美術大師、硯銘文化傳承人常宗林帶隊,聯合十幾位工藝師經過近一年的時間創作完成。
展出結束後,74位西泠印社社員硯銘手稿和105件淄硯作品將全部捐獻給淄川博物館。這是西泠印社社員銘跡與淄硯的融合記錄,也是一件硯林雅事。正如前來參加此次活動的中國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所說:「這是共同發願為淄硯做一件流芳百世的大好事!它的學術和藝術價值將無法超越,它也將會像『蘭亭雅集』和『西泠雅集』」一樣為世人所稱道,必將成為歷史經典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