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話題,我自己非常感同身受,因為我第一次想要買保險的衝動就是因為有了孩子。我的客戶裡,買保險訴求最強烈的就是給孩子買。
我看了網上很多文章講到這個問題,看起來雖然很全但是有些關鍵問題沒解決:那就是不同收入結構的家庭,對於保險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樣的,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全文很長請耐心看完,相信看完後會對你有所啟發。
一、給孩子買保險常遇到哪些坑?二、少兒保險應該遵循哪些配置思路?三、應該如何挑選保險的險種?四、不同收入家庭該如何做不同方案?五、孩子得過病還能買保險嗎?
一、給孩子買保險常遇到哪些坑?
經常有媽媽問我要不要買理財型重疾險,還有一些給孩子買了個高額的壽險,其實這些我是真心不推薦。常見的坑有以下幾種保險。
到期返還保費的少兒定期重疾險
這一類產品的保障作用和一個保費幾百元的消費型重疾險相差無幾,但選擇返還型產品需要付出5-10倍的保費,保費激增,也並不划算。
組合型保險(全家桶類保險)
主險是壽險,而壽險主要是保障家庭經濟支柱(賺錢主力)的,小孩子沒有經濟責任,所以孩子是不需要配置壽險的。其他還有重疾險、醫療險等全家桶項目,這樣下來,組合型保險也是不推薦的。最好分開配置, 每個險種都選最好的
萬能險、分紅險、兩全險.....
保障不足,但保費卻都很高,也是不太合適的。
如果你沒有中招,那麼恭喜你。
曾經我寫過詳細的帖子,可以查看
孩子媽,千萬別被披著理財皮的壽險騙了
二、少兒保險應該遵循哪些配置思路?
在正式聊怎麼買保險之前,咱們先得了解下孩子最容易遇到的是什麼風險,以及你有哪些投保需求。
有統計數據表面,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有兩個,生病和意外。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意外傷害是世界各國 0 歲~14 歲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每年有 90 萬左右兒童因此死亡,佔兒童死亡率的 20% 以上,兒童重大疾病的特點是高治癒率高花費,所以我們首先要想到給孩子買保險先把重大疾病的風險缺口堵住。
小孩子好奇心大,喜歡到處摸摸看看,像摔傷、燙傷等意外事故發生的概率變高了。也容易損壞公物,這時候意外險就非常重要了。
對於低齡寶寶或者體質比較弱的孩子,咱們做家長的經常因為孩子頭疼腦熱,感冒發燒來回去醫院奔走,雖然每次看病花錢不多,但一年下來累積也不少錢。
還有些家長想給孩子存一筆錢,希望他以後上大學和後續深造、創業以及婚嫁時候使用。
咱們把這些需求按照重要性排排隊:
必選項: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孩子的意外和疾病風險。可選項:小額看病門診醫療費用、子女教育金和婚嫁金。
三、應該如何挑選保險的險種?
根據上面的需求分析,下面我和大家聊聊具體如何配置。
防範疾病風險的險種組合:少兒醫保+重疾險+醫療險+小額醫療險(非必須)防範意外風險的險種:意外險想給子女留一筆教育金的險種:年金保險
少兒醫保
最划算的少兒保險,沒有之一。
很多父母不買醫保就去買商業保險,其實漏了一個全面福利。
以我們杭州來說,杭州少兒醫保個人每年繳納 250 元,政府給補貼 400 元,門診超過 300 元就可以用了,住院最高賠付 25 萬元,第一次開通好後,以後都可以用支付寶繳費,非常方便。社保這麼好的福利哪個商業保險能有?
意外險
孩子最常見的風險是啥?不是大病,是意外。不知道你家孩子是不是經常上牆爬屋,我們家的簡直了,分分鐘不管好就亂跑,有一次差點被別人狗咬到……
意外險怎麼選?我覺得重點關注下意外醫療的額度、報銷比例和免賠額。最好是沒有免賠額、100% 報銷,不限制社保外用藥的意外險。
重疾險
給孩子買重疾險性價比也比較高,因為兒童重疾發病率低,治癒效果好,但是萬一攤上就花不少錢,比如像白血病這樣的。
家裡預算充足的可以給孩子選個終身的重疾險,預算有限的就保到 30 歲就行了,一年幾百塊,預算充足的可以買到終身。
買到終身的好處是總保費非常便宜,有的產品 0 歲寶寶 50 萬保額保終身,每年保費 2000 多,如此而來不僅獲得了終身保障,總保費也節約了不少。
這裡用一個暢銷產品做個大致估算,0 歲女孩 50 萬保額買到 30 歲,30 歲以後再買到終身(含身故):
一、買到 30 歲,20 年繳費:
每年 445 元,20 年總保費 8900。30 歲以後每年保費 5684,繳費 30 年,30 年總保費 170520,累積保費 179420 元。
二、直接買到終身,30 年繳費:
每年 1655 元,30 年總保費 49650。
結論:直接買終身比分兩次買節約保費 129770 元,省 72% 保費。
給孩子買重疾險,有一項非常重要的附加險是投保人豁免,建議給孩子買保險都加上:對孩子來說,最大的風險實際上是大人,如果爸爸媽媽身體有疾病,自己看病錢都不夠,更別提孩子了。增加了這個附加險以後,投保的大人得了重症、中症、輕症,那麼孩子以後的保費也免交了,保障依然在。
醫療險
醫療險主要是得大病可以報銷醫療費,而且不限社保用藥,報銷範圍廣,額度高,一般都是一年 100 萬額度,能夠覆蓋大病數十萬的高額醫療費用。
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小,感冒發燒咳嗽比較多,可以加上小額門診險。如果你對就醫體驗要求比較高,想去公立醫院特需部或者私立醫院就診,可以選擇中高端醫療險。
關於醫療險的知識,可以查看
退掉百萬醫療,我換成了中端醫療險
年金保險
保障型保險配好以後,如果想給孩子存一筆錢,可以考慮為孩子購買教育金、養老金,這個複利一般維持在 3%~4%,利率恆定,專款專用,提前為孩子今後的教育做好規劃。如果規劃的早,可以實現保費翻倍的增值。
四、不同收入家庭該如何做不同方案?
花多少錢買保險,雖然標準不一,但建議保障類保險開支不要超過家庭總收入的 5%,教育金另外規劃。舉個例子,家庭收入在 15 萬,那麼孩子保障類保險支出 3500 元左右就夠了。可以按照需求的順序不斷的提升保額險種的豐富度。
預算有限的投保方案:
1、最省錢的方案:普通百萬醫療險+定期重疾險(保到 30 歲)+意外險
2、如果想要覆蓋小額門診:普通百萬醫療險+定期重疾險(保到 30 歲)+意外險+小額門診險
預算充足的投保方案:
1、提高重疾險保障:
重疾險保終身+普通百萬醫療險+意外險。
2、提高就醫體驗:
重疾險保終身+中高端醫療險+意外險。
3、為孩子存筆教育金:
重疾險保終身+普通百萬醫療險+意外險+ 年金保險
重疾險保終身+中高端醫療險+意外險+ 年金保險
以上是完整的配置思路,但保險的購買還需要結合孩子的身體情況個案個議,身體健康的孩子可以直接參考我的方案,若有其他疾病需要詳細了解後再做判斷。
很多人會問買保險產品性價比的問題,性價比是相對的,性價比和你的需求和預算、健康狀況相關。
比如預算有限情況下單次賠付定期重疾險可能是高性價比,而如果預算提升,保終身的重疾險可能是最優選擇,
所以在追求性價比之前要回歸自身需求,什麼是自己最迫切的需求,可以給保險留出哪些預算,以及你的身體狀況是否符合健康告知。
五、孩子得過病還能買保險嗎?
小孩子最容易生病,也有不少人問過我哪些病影響買保險,哪些病不影響,這裡我也給大家做個詳細的說明。
感冒發燒、急性肺炎、急性闌尾炎這種病來的快去的也快,治好了以後和健康人沒什麼兩樣,保險公司也不會特別苛刻,也不用特殊告知。
但是有些慢性病一直在治療的,或者保險公司覺得有些病治好後復發概率很大的,或者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毛病,往往買保險就沒那麼順利。
如果孩子出生時體重過輕、早產、有先天性或者遺傳性疾病也非常影響買保險。
總結一下就是四條判斷標準:
投保前已經得病,而且一直在長期治療的,比如三高。投保前已經得病,現在雖然沒症狀但是還有間接用藥的情況的。投保前不知道自己得病,也沒去醫院治療,但是你自己知道有明顯症狀的,比如不明原因的頭疼。孩子出生時有的先天性、遺傳性問題。
孩子最大的保障還是家長,不是商業保險,如果大人的疾病風險缺口沒有堵住,那麼誰來守候我們的孩子呢?所以負責任的家長都應該給自己配置保險。
最後,保險配置是一個過程,是終身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與你的經濟情況、健康情況緊密掛鈎,希望大家學會真正運用保險為孩子獲得終身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