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永和縣交口鄉坡頭村第一書記劉陽
全力以赴鞏固脫貧戰果
青春微記錄
劉陽 2012年9月-2016年7月,湖南省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廣告學學習;2016年12月-2017年7月,中共永和縣委宣傳部科員;2017年8月-2018年2月,中共臨汾市委宣傳部文產辦掛職;2018年3月-2019年5月,中共永和縣委宣傳部科員;2019年6月至今,任永和縣交口鄉坡頭村第一書記。本報記者 鍾如傑
2019年6月,臨汾市永和縣交口鄉的脫貧攻堅周例會上,27歲的劉陽第一次親身體會到扶貧工作的千頭萬緒,這是他擔任永和縣交口鄉坡頭村第一書記的第三天。如今,一年過去了,他褪去了剛剛邁出大學校園時的青澀,變得黝黑精壯,儼然成了地道的農家小夥。在劉陽和幫扶工作隊其他隊員的努力下,坡頭村的群眾一步一步走出貧困走向富裕幸福,那些在坡頭村堅守奮鬥的日日夜夜,成為了劉陽青春歲月裡最亮眼的光。
「咱村的老百姓,都是自家叔叔阿姨兄弟姐妹,只要真誠付出,踏實為他們謀福利,一定會得到大家的支持!」劉陽總覺得,功夫不負苦心人,坡頭村的變化也證明了,他認為的是對的。自2019年6月開始,坡頭村高質量完成了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目標任務,成了全鄉乃至全縣的「排頭兵」。
交流交心 凝聚黨員合力
2019年,坡頭村黨支部有黨員22名,平均年齡較大,支部缺乏活力,黨員缺少幹勁。「如何讓黨組織建設活起來」成了劉陽時刻思考的問題。劉陽逐戶訪談、入田幹活,與老黨員、支村兩委、貧困戶交流交心,徹底摸清了村情民意,編寫制定了《村級黨建工作規劃》,規範開展「三會一課」,全透明公開黨務村務工作。
沒有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任何工作都會是一盤散沙。以「三會一課」為基礎,進一步完善黨建工作制度,切實增強村兩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始終保持思想不能松、幹勁不能洩,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示範效應,緊緊圍繞群眾。
一年時間過去了,提起坡頭村的黨支部,村裡群眾都一個勁豎大拇指。
駐村幫扶 發展特色產業
坡頭村距離縣城遠,土地質量低。全村143戶509人中,61戶161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年底,整村實現脫貧。
駐村幫扶以來,劉陽一直思考的問題就是,建立怎樣的長效機制才能夠保證村民脫貧質量高、致富長效有保障。經過反覆思量,劉陽認為,產業才是重中之重。一年多來,在劉陽的帶動下,坡頭村堅定不移地推動肉驢養殖產業提質增效擴大規模,鼓勵村民自主發展荒山養蠍等小規模特色產業,並且探索建設了絲瓜栽植培育探索田,為坡頭村民免費管護核桃樹150餘畝……一樁樁一件件,點點滴滴的努力,最終匯聚成了坡頭村今天喜人的成果。
紮根農村 踏實當好「受苦娃」
劉陽雖然年輕,但幹起工作來卻是一把好手。「剛開始是學,看前輩們是怎麼做工作的,後來我就自己摸索。」劉陽說,工作中他逐漸摸索出了與村民相處的門道,「見了人肯定要打招呼,不要有架子,一定得坦誠,時間長了,他們就不會把我當外人了。」
任職坡頭村第一書記以來,劉陽吃在村裡住在村裡,400多個日日夜夜,幫五保戶挑水劈柴、帶村民就醫看病……村裡群眾都說,把娃待成「受苦娃」了。
堅持就是勝利,劉陽始終保持攻堅克難的精神,踏石留痕、抓鐵有痕的勁頭,全力以赴開展幫扶工作。他表示,雖然脫貧目標已經實現,但鞏固提升工作依舊需要響鼓重錘,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停頓、不大意、不放鬆,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