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永和縣交口鄉坡頭村第一書記劉陽--全力以赴鞏固脫貧戰果...

2020-12-18 山西青年報

臨汾市永和縣交口鄉坡頭村第一書記劉陽

全力以赴鞏固脫貧戰果

  青春微記錄
  
    劉陽 2012年9月-2016年7月,湖南省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廣告學學習;2016年12月-2017年7月,中共永和縣委宣傳部科員;2017年8月-2018年2月,中共臨汾市委宣傳部文產辦掛職;2018年3月-2019年5月,中共永和縣委宣傳部科員;2019年6月至今,任永和縣交口鄉坡頭村第一書記。本報記者 鍾如傑
      2019年6月,臨汾市永和縣交口鄉的脫貧攻堅周例會上,27歲的劉陽第一次親身體會到扶貧工作的千頭萬緒,這是他擔任永和縣交口鄉坡頭村第一書記的第三天。如今,一年過去了,他褪去了剛剛邁出大學校園時的青澀,變得黝黑精壯,儼然成了地道的農家小夥。在劉陽和幫扶工作隊其他隊員的努力下,坡頭村的群眾一步一步走出貧困走向富裕幸福,那些在坡頭村堅守奮鬥的日日夜夜,成為了劉陽青春歲月裡最亮眼的光。
   「咱村的老百姓,都是自家叔叔阿姨兄弟姐妹,只要真誠付出,踏實為他們謀福利,一定會得到大家的支持!」劉陽總覺得,功夫不負苦心人,坡頭村的變化也證明了,他認為的是對的。自2019年6月開始,坡頭村高質量完成了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目標任務,成了全鄉乃至全縣的「排頭兵」。
  
  交流交心 凝聚黨員合力
  
   2019年,坡頭村黨支部有黨員22名,平均年齡較大,支部缺乏活力,黨員缺少幹勁。「如何讓黨組織建設活起來」成了劉陽時刻思考的問題。劉陽逐戶訪談、入田幹活,與老黨員、支村兩委、貧困戶交流交心,徹底摸清了村情民意,編寫制定了《村級黨建工作規劃》,規範開展「三會一課」,全透明公開黨務村務工作。
   沒有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任何工作都會是一盤散沙。以「三會一課」為基礎,進一步完善黨建工作制度,切實增強村兩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始終保持思想不能松、幹勁不能洩,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示範效應,緊緊圍繞群眾。
   一年時間過去了,提起坡頭村的黨支部,村裡群眾都一個勁豎大拇指。
  
  駐村幫扶 發展特色產業
  
   坡頭村距離縣城遠,土地質量低。全村143戶509人中,61戶161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年底,整村實現脫貧。
   駐村幫扶以來,劉陽一直思考的問題就是,建立怎樣的長效機制才能夠保證村民脫貧質量高、致富長效有保障。經過反覆思量,劉陽認為,產業才是重中之重。一年多來,在劉陽的帶動下,坡頭村堅定不移地推動肉驢養殖產業提質增效擴大規模,鼓勵村民自主發展荒山養蠍等小規模特色產業,並且探索建設了絲瓜栽植培育探索田,為坡頭村民免費管護核桃樹150餘畝……一樁樁一件件,點點滴滴的努力,最終匯聚成了坡頭村今天喜人的成果。
  
  紮根農村 踏實當好「受苦娃」
  
   劉陽雖然年輕,但幹起工作來卻是一把好手。「剛開始是學,看前輩們是怎麼做工作的,後來我就自己摸索。」劉陽說,工作中他逐漸摸索出了與村民相處的門道,「見了人肯定要打招呼,不要有架子,一定得坦誠,時間長了,他們就不會把我當外人了。」
   任職坡頭村第一書記以來,劉陽吃在村裡住在村裡,400多個日日夜夜,幫五保戶挑水劈柴、帶村民就醫看病……村裡群眾都說,把娃待成「受苦娃」了。
   堅持就是勝利,劉陽始終保持攻堅克難的精神,踏石留痕、抓鐵有痕的勁頭,全力以赴開展幫扶工作。他表示,雖然脫貧目標已經實現,但鞏固提升工作依舊需要響鼓重錘,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停頓、不大意、不放鬆,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相關焦點

  • 臨汾市永和縣坡頭鄉索駝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徐宏--第一書記奮鬥一年...
    臨汾市永和縣坡頭鄉索駝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徐宏 第一書記奮鬥一年帶民致富   青春微記錄     徐宏 1984年出生,臨汾市永和縣坡頭鄉索駝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 永和縣奇奇裡村有個「棗娃書記」
    今年只有28歲的郭若橋是臨汾市委組織部派駐幹部,他是2015年來奇奇裡村擔任「第一書記」的,本來今年8月掛職期限已到,但村民們都捨不得這個親自上北京、跑太原幫他們賣棗的「棗娃書記」,他也不捨得離開朝夕相處、從心裡已將他們當作自己長輩親人的父老鄉親,毅然決定留在了這裡。 附近的村委會小院裡不時飄來悠揚的歌聲。
  • 臨汾市人社局領導班子成員赴永和縣調研
    臨汾市人社局領導班子成員赴永和縣調研 2020-06-10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衛健委:山西永和縣累計脫貧17753人 貧困發生率降至0.53%
    會上,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縣委副書記馬愛麗介紹定點幫扶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以及永和縣開展健康扶貧的工作情況。馬愛麗介紹,永和縣地處晉西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遊晉陝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全縣國土面積1212平方公裡,轄2鎮5鄉,79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人。永和是革命老區,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更是山西省深度貧困縣。
  • 第一書記尼瑪澤仁:發展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15年9月,瀘定縣林業和草原局選派尼瑪澤仁到金洞子村擔任「第一書記」,他紮根基層,虛心學習,團結村兩委,帶領大夥調結構,興產業,奔富裕,近五年時間過去了,金洞子村不僅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還鞏固了脫貧攻堅的成果。這兩天,在瀘定縣德威鎮金洞子村廖崇華的重樓種植苗圃裡,一株株幼小的重樓剛剛吐露出嫩芽,他和妻子正忙著日常的田間管理。
  • 山西永和縣:光伏發電致富款到了
    發表於:2017-12-21 11:15:06     作者:王蕾來源:山西經濟日報日前,臨汾市永和縣城關鎮官莊村劉翠蓮的手機收到一條光伏併網發電款簡訊:「您手機尾號6371帳戶10月29日10:13收到光伏發電人民幣739.68元。」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望著屋頂一排排整齊有序的太陽能光伏板,劉翠蓮笑彎了眼角。
  • 山西永和以槐花助力脫貧攻堅 冀千斤槐花讓一位老鄉脫貧
    「我們把發展槐花產業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提出了『一千斤槐花就能讓一位貧困老鄉有尊嚴地脫貧』的口號。」29日,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委書記加天山赴省城太原,推介家鄉的特色槐花。 李海金 攝中新網太原4月29日電 (李庭耀)「我們把發展槐花產業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提出了『一千斤槐花就能讓一位貧困老鄉有尊嚴地脫貧』的口號。」29日,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委書記加天山赴省城太原,推介家鄉的特色槐花。
  • 永和2000多萬斤紅棗滯銷 六位第一書記聯合推銷
    永和縣2015年紅棗產量達4000多萬斤,但受到市場、宣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量紅棗滯銷,農民非常發愁。  2015年8月,我省選派近萬名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進行精準扶貧,為民辦事。臨汾市永和縣閣底鄉的6個村迎來了第一書記,這幾名第一書記同時也是省委駐永和縣農村工作隊隊員。
  • 鞏固脫貧成果,第一書記們立下新目標
    鞏固脫貧成果,第一書記們立下新目標——腳踏實地,銜接振興再發力(決勝全面小康·一線故事②)核心閱讀鞏固脫貧成果有啥新打算?來自山西、四川、遼寧的3位第一書記講述了2021年繼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工作計劃。
  •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駐永和縣芝河鎮包村工作隊隊長賀信--紮根...
    2015-2016年,獲國新能源集團「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6年,被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授予「全省幹部駐村幫扶工作模範隊員」稱號、獲永和縣人民政府「優秀駐村工作隊員」稱號;2018年,獲國新能源集團「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稱號;2020年,被推薦為「山西省脫貧攻堅貢獻獎」獲得者。
  • NO.26|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景點、美食
    永和縣地圖永和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遊晉陝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東鄰隰縣,南連大寧縣,北與石樓縣接壤,西與陝西延川縣一河之隔。 永和縣地處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遊晉陝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縣境東西寬41千米、南北長46千米,介於東經110°22′45″—110°56′45″,北緯36°31′15″—36°56′45″之間,總面積1212平方千米。 永和縣屬晉西高原的組成部分,梁峁重疊,溝壑縱橫,水土流失比較嚴重。
  • 奉節書記楊樹海:全力以赴推進「三峽第一村」建設
    原標題:楊樹海祁美文:圍繞脫貧攻堅 引領鄉村振興 全力以赴推進「三峽第一村」建設奉節網訊(記者 方歷朝)11月20日,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縣委副書記、縣長祁美文一行前往永樂鎮白龍村,實地調研、專題研究「三峽第一村」規劃建設情況。
  • 永和縣農村飲水安全「便民化」
    本報訊11月25日,永和縣交口鄉樂成村王虎擰開院子裡的水龍頭,清冽的自來水「譁譁」流出,他高興地告訴記者:「我家現在吃水非常方便,徹底告別了曾經往返四公裡拉水吃的歷史。」
  • 山西省衛生監督所赴永和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根據省委省政府和省衛生計生委扶貧工作要求, 2018年6月5日至6日,省衛生監督所所長鄭傳傑、黨委書記張林森帶領所業務骨幹等一行8人赴永和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 ...第一書記當先鋒——記汶川縣映秀鎮一碗水村第一書記易磊
    ,汶川縣35個貧困村先後有86名優秀黨員幹部擔任「第一書記」。面對黨與國家的鄭重囑託,面對時代賦予的新使命,面對人民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熱切願望,他們在脫貧前線爭分奪秒,用不懈的鬥志和智慧魄力,深入貧困村寨,披荊斬棘,帶領群眾戰勝困難,奔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映秀鎮一碗水村,了解第一書記易磊的扶貧事跡。
  • 鞏固脫貧成果綿陽殘聯扶貧幹部「回村看」
    12月2日,四川省綿陽市殘疾人聯合會教就科科長簡文峰迴到市派第一書記駐村點,該市鹽亭縣鵝溪鎮青坪村開展回頭看工作。據了解簡文峰從2016年到2019年受綿陽市派到鹽亭縣鵝溪鎮(原安家鎮)擔任鎮黨委副書記、青坪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貧困戶幫扶責任人。開展扶貧工作。此次回村看,主要是看整村脫貧情況、貧困群眾脫貧情況和村容村貌改善情況,幫助現駐村工作隊完成脫貧攻堅收官工作。
  • 鋪就富民小康路 ——臨汾市「四好農村路」建設記略
    令人鼓舞的是,蒲縣被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聯合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省示範縣,這是繼臨汾市的隰縣、堯都區被授予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後獲得的又一殊榮。為總結經驗,推廣做法,市政府在蒲縣組織召開了全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現場推進會,並在全市組織評出了大寧縣、襄汾縣、永和縣3家「四好農村路」市級示範縣,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
  • 大唐國際駐村第一書記:牢記心中大寫的「扶」
    心有所期,全力以赴,定有所成。這是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所屬企業定點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們的內心獨白。用力扶——讓俺們村也變成白富美讓村裡「美」起來,讓院子「白」起來,讓村民「富」起來,是張家口熱電公司駐宣化區王家灣鄉胡家村第一書記朱衛民和工作隊最大的心願。駐村扶貧三年來,他們矢志不渝,把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幹就幹一流的事,幹就幹成一流」的總要求帶到了扶貧工作中。
  • 附城鎮臺北村的第一書記:女承父業 紮根脫貧一線
    女承父業 紮根脫貧一線 郭子涵是我縣附城鎮臺北村的第一書記,也是我縣最年輕的第一書記。2019年8月2日,郭子涵的父親,原晉城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我縣附城鎮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建平同志犧牲在工作崗位。郭子涵化悲痛為動力,主動申請來到臺北村,毅然踏上父親生前走過的路,紮根脫貧攻堅第一線,決心完成父親未曾完成的「遺願」。
  • 打贏脫貧攻堅戰(834期)丨駐村第一書記符以福:用赤誠之心鋪築脫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834期)丨駐村第一書記符以福:用赤誠之心鋪築脫貧致富路 2020-12-25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