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教育丨大自然給孩子們帶來的「創造力」

2020-12-18 戶森森林教育

創造力,一直是我們在追尋的東西。無論是世界最具價值品牌的Apple公司,還是活躍用戶達10.82億的微信WeChat,創造力在其中一直是處於不可替代的位置。

尋找創造力丨網絡

以往,我們常常把創造力歸到孩子們的天賦裡。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擁有著巨大的潛能,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發掘和培養。森林教育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的呢?隨小森一起去看看吧。

森林學校沒有固定的教室

在50000平米的戶森校園裡,有著幼兒花園、兒童森林營地、創智與創意工坊、大型馬場、畜牧養殖區、親子農耕區等五大區域,按照共享、共生、持續發展的理念,構成一個教育共生社區。

在環境設置上,孩子的探索空間範圍逐漸擴大,風險和挑戰性也越來越高,創造一個可持續、分層次、漸進式挑戰的探索空間。隨著探索區域擴大,孩子的實踐能力也越來越強,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也得到充足的發展。

漸進式挑戰的探索空間丨Hooson

鼓勵孩子自主去探索

戶森Hooson森林教育通過借鑑主題方案教學形式,融合英國森林學校的內容,根據本地人文、地域、環境、氣候等場地特點設置活動庫,以幼兒為主導生成課程,讓孩子們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提升獨立自尊自信,激發對大自然的探索,培養探索精神和環保意識,實現各個領域的全面發展。

根據場地特點設置適合孩子的活動場所

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中親密接觸多種不同的自然材料,通過自然感官刺激,誘發孩子進行獨立思考,獲得主動學習的樂趣,提升他們的內在感知能力與外在認知能力,開闊視野。

孩子們在觀察植物的生長丨Hooson

例如,在農耕實踐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感受四季的變化,體會勞動的辛苦和豐收的喜悅,來增加幼兒與大自然的聯繫,在輕鬆的環境下放鬆身心,大腦的認知能力及學習能力得到開發。

藝術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創造力

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曾做過一個 5 萬名畢業生的問卷調查——「什麼知識最有用」,畢業16年以上的學生得出結果「藝術最有用」。當然,戶森Hooson在孩子的藝術細胞培養上更是不遺餘力。

屬於孩子們的創意畫室丨Hooson

結合戶森特色打造,孩子們在此可以利用石頭、樹枝、樹葉等自然素材,通過繪畫、製作手工等藝術表達方式,在自我感受中充分挖掘藝術天賦,更有效地培養審美能力;通過學習陶藝木工,感受泥的柔軟與木的堅強,孩子收穫專注和實踐。

創意的手工作品與製作材料丨Hooson

藝術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是情感表達窗口,涵養著精神世界;更是情感慰藉,是能給孩子一生的精神力量。

孩子正在對已完成的畫進行二次創作

多語環境 多國文化 多元項目

學習環境一直是影響孩子學習成長的重要因素,因此構建能夠激發創造力的、富有創新氣息的學習環境也是戶森森林教育對孩子培養的重要部分。

不同於室內課堂的英語學習,戶森Hooson讓孩子與外教一同學習、玩耍,在孩子自主探索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合作者、幫助者和引導者」。讓孩子們沉浸在英語環境中,每天與外教面對面交流溝通,沉浸式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孩子學習更輕鬆更自然。

融入生活的英語學習丨Hooson

在戶森森林教育的課程內容中,特意設置了多國文化的體驗課,幫助孩子感受多國文化,帶給孩子對世界的新認知,開闊孩子國際化的新視野

在玩樂中感受紐西蘭毛利人的魅力
在陪伴中度過廣西壯鄉三月三丨Hooson

同時,通過繪畫、木工、陶藝、農耕實踐、兒童馬術等多元學習項目,幫助孩子從實踐和探索中,多角度地去認識世界、探索世界

擁有騎士精神的英式馬術丨Hooson
重視實踐操作的木工課程丨Hooson

在森林學校裡,孩子們獲得鮮活的生活體驗。百變的天氣、數百種動植物、清新自然的空氣,豐富的自然界刺激著孩子們的所有感官,這些都是創造力的源泉。

相關焦點

  • 走進森林幼兒園,看他們如何在大自然中進行STEAM教育
    沒有預設的課程計劃,也沒有預定的方向,Cedarsong的老師們很高興看到孩子們自主地科學學習。教育領域的許多人都知道早期教育中的熱門話題是STEM (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或STEAM(STEM+藝術)。大多數STEM項目都在室內進行,強調教師指導。
  • 奇幻浪漫的森林兒童樂園,讓孩子們去樹上玩!
    所以不會有太過固定的場景布局,每一處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新鮮感,這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極好的場景體驗。對於很多人的童年,印象深刻的場景一定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時刻,爬樹也是很多人都曾感興趣的活動,森林主題的兒童樂園將完美解決這一遊樂需求,滿足孩子們攀、爬、鑽、滑等興趣。
  • 奇幻浪漫的森林兒童樂園,讓孩子們去樹上玩
    對於很多人的童年,印象深刻的場景一定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時刻,爬樹也是很多人都曾感興趣的活動,森林主題的兒童樂園將完美解決這一遊樂需求,滿足孩子們攀、爬、鑽、滑等興趣。,滿足更多好奇心在樹上玩夠了,落地怎麼辦,還有更加有趣的「蒸汽」小火車載著大家去穿梭叢林,歷遍美景,一路奇幻浪漫的色彩,給你帶來最純真爛漫的森林氛圍。
  • 全球森林教育觀察:帶孩子去森林,體驗大自然最純真的味道
    於是教育要回歸自然、融入自然的理念又被研究者提上臺前,大自然的教育功能也隨之被重新認識。已有不少國家的教育改革者們付出了具體的行動,開始嘗試自然教育、森林教育。什麼是森林教育森林教育是指在林地環境裡,為兒童或青少年提供親身體驗的機會,以此來培養他們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一種戶外學習過程與實踐。
  • 一位幼兒老師對森林教育的自述
    這是我剛聽到森林教育時,腦海中浮現的場景。我首先想到的問題是:森林教育和戶外教學活動有什麼區別?它能為孩子帶來什麼?要如何開展森林教育的活動?我心裡充滿了疑問。小朋友學習的知識就是那些,我們不可能超越他們的認知去讓他們學習深奧的知識,只是通過不同形式引導小朋友去獲取知識,能力,情感等。
  • 德國施行「森林幼兒園」,野外教育鍛鍊孩子,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反觀德國,有著世界領先的科技,8393萬人的國家卻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這來源於德國先進的教育,尤其是先進的幼兒園教育理念。一個國家的興衰與他的教育密不可分,一個擁有創造力的國家才能走得更加長遠。眾所周知,森林是大自然的象徵,從小培養孩子們熱愛森林敬畏自然能夠讓孩子充滿靈性。在森林幼兒園中,爬樹是孩子們最愛的運動,老師不會給孩子提供任何輔助,但會幫助他們下來,孩子們從中能夠學到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
  • 紐西蘭森林學校:大自然能教會我們一切
    克勞迪婭原本在一所普通小學當老師,每天要在教室裡高強度地負責二三十個孩子的教學活動,但忙碌感並沒有相應地帶來成就感,直到她選擇到艾柯空間來,原來的教學觀念得到徹底顛覆,這讓她重燃對老師這份職業的希望。「每周的其他三天,我們主要是在教室裡活動,不過大多數時候也是孩子們基於自己的興趣,在玩中學。
  • 「春田社·森林學校」世界上最美的教室,叫大自然——真正的世界不在書或地圖中,而是在門外 | Ai·自然
    "自然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切身投入到大自然中,通過觀察、記錄等方式去領會自然的美好,這在國外也被稱為"自然鑑賞"。教育的對象是人,那麼就要尊重人的成長本質,了解生存環境的不同,尊重個性化差異。科學有效的將孩子帶離鋼筋水泥的「都市森林」,回到"大自然",在這個"最好的老師"身邊,快樂玩耍的同時,讓孩子真正得到應有的成長。
  • 閱讀:大自然的風吹過廣袤的森林,帶來了不一樣的聲音
    其父親是一位生物學家,在家裡養著許多飛禽走獸;受父親及這些終日為伴的動物朋友的影響,比安基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對大自然的奧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種探索其奧秘的強烈願望。在後來的科學考察、旅行、狩獵及與護林員、老獵人的交往生活中,積累了很多的素材,為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歐森住宿營 | 今年夏天讓孩子享受一場原生態的大自然洗禮
    大自然讓孩子細膩地感受生命,懂得什麼叫觀察大自然讓孩子學習很多知識並終生不會忘記大自然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比所有人堅強果敢大自然教會孩子的,比所有課本加起來還多這個夏天,歐森營地教育攜4萬畝森林、炫酷國際營地邀孩子們開啟一段終生難忘的營地之旅引進30多項戶外運動,大量美式經典團隊活動
  • 森林教育 回歸戶外後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原標題:森林教育 回歸戶外後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教育能有多少種形式?
  • 不要羨慕德國的森林教育,我們更需要中國特色的自然教育
    【導讀】森林教育屬於自然教育的一種,意在讓孩子接觸大自然,了解自然,在實踐中學習知識、獲得體驗、增強交往、提高能力。並不是有了森林就自然而然產生森林教育,關鍵要看人們的教育追求和培養理念如何在量體裁衣中落實。
  • 帶孩子去森林就是自然教育?我們與德國相差的不僅是一片森林
    這種教育模式在德國之所以備受推崇,是因為德國人認為,他們就是森林裡走出來的民族,森林就是大自然的象徵。森林不僅賦予了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物質和技能,而且還能幫助人們擺脫很多欲望和煩惱,從而得到真正的快樂。
  • 森林課程來啦 | 是誰想跟著老師去大自然「探索寶藏」呀
    裹著神秘面紗的大自然充滿未知,像不斷變化著形狀、持續帶來驚喜的玩具般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帶孩子去過戶外outing的家長不難有這樣的畫面感:哪怕在外人面前很羞澀的孩子一到自然環境中,也如脫線風箏般,完全放開自我融入環境裡。如果放任不管,那麼待上一天也不會覺得煩悶。
  • ...森林 落葉 枯枝 草堆,陽光雨露,風霜雨雪……讓幼兒園住進大自然!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森林遊戲學校,了解森林遊戲學校的基本情況和園內一日活動,瞧一瞧森林教育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如何幫助兒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如何鍛鍊出健康身體和習得生活技能的吧!森林遊戲學校的「校門」幼兒園基本情況擁有20多年的教育經驗的園長瑪利亞告訴我們,她以前從事的是華德福教育,開辦這所森林幼兒園有五年時間,幼兒園接收2-7歲的孩子,進行混齡教學,3歲以下的幼兒需要有家長陪同。目前園內有40多個小朋友和5位老師。
  • 85後老師打造的「森林課堂」!烤肉、爬樹、挖地道…
    孩子們圍坐在森林裡,生火、燒水,做著自然筆記。門口還有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園。創始人Lucy老師。爬上一棵大樹,是大家最喜愛的項目之一。周末,當很多孩子忙著參加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時,有一群孩子正在陽澄湖畔的森林裡生火、烤肉、爬樹、冒險……感受大自然帶來的野趣。
  • 德國「森林幼兒園」:孩子們爬樹、玩泥巴、模擬修路和房子
    @spiegel.de讓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每天8至9點,無論是天氣晴好還是颳風下雨,家長都會把孩子們送到Grunewald林區裡的Fila森林幼兒園(Wald Kindergarten)。另闢蹊徑的德國森林幼兒園提倡讓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培養獨立精神和動手能力,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也體現了德國人對待個人成長和自然環境的態度。Fila森林幼兒園的孩子。@berliner zeitung森林幼兒園把大自然當作教室,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學習環境像大自然那麼寬廣、那麼有變化、那麼吸引人。
  • 為什麼探索大自然會給孩子帶來最優體驗?
    有人說,如果你不知道帶孩子該玩些什麼的時候,只需要帶他去大自然,大自然會給他帶來最優的體驗。,尤其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來說,大自然中的一切無不時時刻刻調動著孩子的好奇心。大自然中充滿了各種多樣化的互動遊戲環境,形成大量充滿想像力的遊戲,一塊石頭、一片樹葉,都能成為孩子的玩具,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 森林教育如何結合五大領域?解答不可錯過!
    孩子們通過對真實昆蟲的探索,結合《三到六歲幼兒發展指南》的目標,制定各年齡段所達到的目標要求,去引導和幫助孩子達成。為了更好地實施森林教育,我們碧思頓森林教育,根據中國林地的地理特點,進行了一個完整的大中小班課程計劃。在此,我們來看看一個範例。
  • 這個北海道的暑期營地,是阿那亞專為孩子們營造的森林夢工廠
    自然,不僅是當代城市人內心的渴望,也是未來教育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