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殺,眾人不解,武則天拆開念群臣才恍然大悟

2020-12-17 騰訊網

在明末清初學者談遷所著《棗林雜俎》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崇禎癸未五月,上夢有一人書「有」字……俄會極門上疏,言「陛下夢後,諸臣革革以為祥,臣竊以為非利,蓋『有』字,則『大明』去其半矣」云云。」就是說崇禎帝有天夢到了一個「有」字,結果收到上疏說「有」字是「大明」兩個字各取一半而組成,預示著明朝將亡。

這個故事中所用的其實就是古代最常見的「拆字法」,在批命、測字、傳遞密信中經常會用到,女帝武則天在登上皇位後就曾經用這種拆字法誅殺過一位名臣,這個人就是唐朝的著名宰相裴炎。

裴炎出身於河東裴氏這一名門望族,在朝中很有聲望,而且他忠於李唐王朝,是一位盡忠職守的賢臣。在公元680年時,裴炎升為宰相,並在武則天的命令下與 薛元超、高智周審訊東宮,後搜出百具鎧甲,使得太子李賢被廢為庶人。經此一事,裴炎更受倚重。

在李顯即位後,裴炎對這位任性的帝王憂心忡忡,他認為中宗無法承擔起一個皇帝的責任,這種恐懼在中宗負氣說出「我意讓國與玄貞,豈不可?何惜侍中邪?」的言論後達到了頂峰。於是裴炎聯合當時已經是太后的武則天一起廢黜了李顯,改立李旦為唐睿宗。

此時的武則天對裴炎還是很滿意的,因為李旦比李顯更像一個傀儡,讓她可以更好地把控朝政大局。但裴炎的本意並不是擁護武則天,他只是想維護李唐王朝的安穩罷了,在發現太后攬權、武氏獨大後,裴炎又坐不住了,他決定這一次要幫助唐睿宗奪回權柄。

裴炎的第一次行動是在武則天打算出遊龍門時,最終因為暴雨未果。後來在684年9月英國公徐敬業起兵謀反,武則天召集群臣商議該如何解決,裴炎當機立斷站了出來,進言道:「天子年長矣,不豫政,故豎子有辭。今若復子明闢,賊不討而解。」意思就是讓武則天不必理會徐敬業,把權柄還給唐睿宗,自然就不會有人謀反了。

當時已經權傾朝野的太后怎麼可能答應放權,裴炎的話無疑觸動了武則天的底線,她憤怒不已,認定裴炎有謀反之心,直接下令將他關進了詔獄。當時有很多朝臣都願意以身家性命保下裴炎,並相信他絕對不會謀反,而武則天在此時卻拿出了一封截獲的密信。

這封密信是裴炎寫給徐敬業的,上書唯有「青鵝」二字,群臣一頭霧水,武則天則解釋道:青鵝(青鵝)拆開來看就是「十二月」和「我自與」,也就是表示裴炎會在12月在城中當徐敬業的內應,故而不得不殺。

武則天之所以如此篤定,和她對文字的研究以及迷信也不無關係,文字遊戲是她經常用的方法,比如改名為「曌」,或者創造出「則天文字」,拆個字對她來說只是小意思。

不過這封信到底是不是裴炎所寫,已經無從考證,裴炎之死更像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為他的耿直、對李唐王室的維護、對武則天攬權的反對,使他成為了武則天稱帝路上的絆腳石,換句話說,無論是「青鵝」還是「白鵝」,只要表示了對武氏的反抗,最終都逃不過一死的結局。

相關焦點

  • 宰相寫密信被抄家,眾人不解,武則天大怒:將「青鵝」二字拆開念
    在唐朝,就有這樣的故事,宰相因寫密信被抄斬,眾人不解,武則天大怒:把「青鵝」二字拆開來念。事情發生在武則天當權的時代,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染疾,難以朝政,適逢武則天后宮得寵,便命武則天代理朝政。這一舉動自然引起了諸多朝臣不滿。自古男尊女卑,國家政權交給一介女流,這對於當時的文武百官來說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抄斬,百官不解,武則天大怒:把字拆開來看
    之後武則天拜為昭儀,位列九嬪之首,僅次於正一品的淑妃、德妃、賢妃。武則天深受高宗的喜愛,高宗的十二個子女,有四男二女都是武則天所生。 於是,在高宗駕崩之後,武則天奪取政權接連廢掉了兩個小皇帝,這其中還有當朝宰相裴炎的功勞。然而,這樣一位幫助武則天上位的功臣,為何在武則天稱帝後沒幾年就被以謀逆罪處斬了呢?
  • 宰相寫「青鵝」2字卻被賜死,眾人不解,武則天:把字拆開看看!
    宰相寫「青鵝」2字卻被賜死,眾人不解,武則天:把字拆開看看!現在英文幾乎都成為了世界上的通用語言我國幾乎是從小學階段開始就讓學生們學習英文,學生們在學習英文的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很多成年工作人群提筆忘字的現象。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處斬,滿朝文武不解,武后大怒:把字拆開念
    紀曉嵐略加思索後,便在紙上寫下了「竹苞」二字,正好迎合此園此景,又寓意極佳,和珅大喜,連連道謝。不久,乾隆皇帝參觀和珅的園子,看到「竹苞」的園名,大笑不止,告訴和珅,將「竹苞」二字拆開,不就是個個草包嗎?和珅這才知道自己被紀曉嵐戲耍了一番,還渾然不覺。
  • 神乎其神:宰相寫下「青鵝」兩字被滅族,百官不解,武則天說道:把字拆開念
    武則天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性,她的作品往往有著獨特的見解。在她統治期間,首相寫下了「綠鵝」這個詞並殺了人民。所有官員都感到困惑。武則天氣憤地喊道:「把字拆開讀吧!」!當武則天從幹業寺回到皇宮時,她註定要被世人批評一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武則天能夠頂住壓力,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逐漸浮出水面。與李芝一起被稱為「兩聖人」,成為女性的傳奇。但武則天的野心並沒有因此而停止。丈夫李治去世後,她用政治手段從兩個兒子手中「接過」了唐代的江山,並改名為「周」,成為眾人矚目的皇后。
  • 宰相寫下「青鵝」兩字,立刻被殺,把字拆開,大家才明白原因!
    宰相寫下「青鵝」兩字,立刻被殺,把字拆開,大家才明白原因!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這一期的文章做客今天呢,我給大家分享一個人的故事,他因為兩個字而被一代女皇武則天給殺掉了。在說他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介紹一下這位一代女皇武則天。她是我們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女皇帝,也是唯一的一個女皇帝。可以說是一個聰慧過人的女人,而且性格非常的乖張,甚至有一些兇狠。武則天她原來是一位荊州都督的女兒,十四歲的時候入宮,陰差陽錯之下,她被李世民寵幸了。從那之後,她被升成了才人。
  • 大臣寫「青鵝」二字被滅門,眾人不解,武則天怒道:把字拆開來念
    大唐經歷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也擁有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出生於624年,她的父親是大唐的功臣,而且家境殷實富有,從小,武則天就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到了638年11
  • 宰相寫「青鵝」兩字被處死,百官納悶,武則天大怒:把字拆開來看
    武則天剛進宮的時候是李世民的才人,後來李世民去世以後,唐高宗李治也就是李世民的兒子非常喜愛武則天,於是武則天搖身一變又成為了李治的昭儀,昭儀在唐朝已經算是一個很高的位份了,是九嬪之首,地位僅次於正一品的幾位妃子,後來慢慢的武則天又一步步的成為了皇后。
  • 宰相寫「青鵝」二字卻被斬殺,大臣不解其意,武則天:把字分開讀
    歷史上,有很多關於武則天的歷史記載。主宰時代的女皇的野心和政治天賦遠不止於此。除了那些不好傳說外,武則天是當之無愧的偉大女性。同年,宰相寫下了「綠鵝」這個詞,武則卻命令殺害。當許多人感到困惑時,武則天說:把這兩個分開讀!
  • 宰相因「青鵝」2字被斬,大臣們不懂,武則天:把字拆開念!
    裴炎深得唐高宗器重,封他為大唐宰相,並安排在太子身邊輔佐,結果裴炎跟李顯發生衝突,最後選擇加入武則天的陣營,二人聯手廢掉李顯太子之位。那他為何被殺?原因是造反。裴炎像往常一樣同跟他一派的官員寫信,不料信並沒送到對方手中,而被武則天派去暗中監視裴炎的手下截胡,武則天看完信後,立刻派人將裴炎和他全族人抓進大牢,沒過多久,裴炎被滿門抄斬。
  • 唐朝宰相信中寫了兩個字被武則天處死,把字拆解後,群臣才理解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把一個字拆開來看,會得到不一樣的意思。在近代的時候,為了防止敵人截取了情報,會把情報編成密碼。而在古代,估機就是用到拆字。收到機密的書信,上面也許只寫了一兩個字,只有拆開後分析,才能明白所表達的含義。而唐朝有個宰相,寫下「青鵝」兩個字,被武則天得知後,立馬以謀反罪論處。而把字拆一看,才知道原來如此。
  • 宰相密信中寫有兩個字,眾人怎麼看也不懂,武則天:立馬抄家下獄
    眾所周知,漢字向來博大精深,一個字單看是一種意思,把字拆開往往又蘊含著其他意思。近代由於戰爭的緣故,密碼學得到了飛速發展,而在古代,古人為了保密,就時常會採取「拆字」的方法來傳達機密信息。書信上或許只會有寥寥幾個字,看不出什麼內涵,但是把字拆解開來後,含意就表露出來了。
  • 因「青鵝」二字慘遭滅門,眾大臣表示不解,武則天:把字拆開讀
    接下來咱們就聊一聊大唐武則天,的忠言逆耳!大唐經歷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也擁有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出生於624年,她的父親是大唐的功臣,而且家境殷實富有,從小,武則天就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到了638年11月,唐太宗聽說武家有一位女兒,才貌雙全,於是就將她納為了自己的才人,看見她生的美麗,給她賜號「媚娘」。
  • 宰相只是寫了「青鵝」兩字,為什麼武則天要把宰相滿門抄斬了?
    之後通過科舉之路,裴炎入朝為官,後來做到了大唐的宰相。 在武則天主政期間,一共任用過73名宰相,裴炎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682年,唐高宗前往洛陽,特命裴炎留守長安,專門輔佐皇太子李顯。第二年冬,唐高宗李治去世,兒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 裴炎受遺詔輔政,改任中書令。
  • 這個宰相只寫了兩個字,就被武則天識破要造反,最後被砍了腦袋
    如果密碼設置的過於簡單,一旦被破譯,後果那就很嚴重了,唐朝時期就發生了一起密碼遭破譯後宰相被武則天下令拉出去砍頭的例子。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大權在握,開始不滿足只是一個皇太后的身份。她廢掉了剛登上皇位沒多久的唐睿宗李旦,自己稱帝,改國號為大周。武則天的行為引發了一些忠於李唐的大臣不滿。
  • 劉禪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大笑:免死,眾人不解,昭:倒過來念
    這個選擇大體上是沒錯的,但是投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投降後司馬昭一直想殺掉他,直到他寫下3個字,司馬昭才放心,群臣不解,昭:倒過來念試試。司馬昭作為一個臣子,其實已經控制了曹魏的中樞權力,不過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他特別的多疑,並且總懷疑別人想謀害他或者反對他。劉禪作為蜀國的話事人,雖然已經投降,但是仍然有著不小的影響力,所以他也很是不放心。
  • 【發現固安】固安唐朝人物— 宰相、漢陽郡王張柬之
    狄仁傑曰:「荊州長史張柬之,宰相之才也,用之必盡節於國。」即召為洛州司馬。他日又求人。狄仁傑曰:「臣薦張柬之,未用也。」武后曰:「已遷之矣。」狄仁傑曰:「未用也,臣薦宰相,而為司馬,未用也。」又遷秋官侍郎。狄仁傑推薦張柬之已經載入史冊。狄仁傑(607—700),字懷英,太原人,以明經舉,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等職。
  • 乾隆說夢話,群臣都不解,和珅脫口答出6個字,嘉慶:和珅必須殺
    而後來嘉慶之所以要殺和珅,也並不是出於維護綱紀國法的需要,而是因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這件事不僅體現出了和珅的能力,更是讓嘉慶感到後背發涼。乾隆六十年,85歲的愛新覺羅·弘曆將皇位禪讓給了第十五子顒琰,這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皇位雖然禪讓了,但乾隆依然以太上皇帝的身份將所有的權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
  • 皇帝問宰相:這個字怎麼讀?宰相起身解答後,群臣再也沒能坐下來
    皇帝問宰相:這個字怎麼讀?宰相起身解答後,群臣再也沒能坐下來·我們在打開一些古代的影視劇的時候,尤其是涉及到皇帝的時候,一些不太嚴謹的影視作品遇到皇帝和群臣談論政事,或者和後宮的嬪妃們交談的時候,都是要跪著的,其實這樣情況肯定是不正確的,在古代一般出現這樣的三種情況,那就是站著、坐著或者是跪著,關於這樣的事情,在他發生改變的時候,還曾經出現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了,下面就和大家好好說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