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只是寫了「青鵝」兩字,為什麼武則天要把宰相滿門抄斬了?

2020-12-16 騰訊網

被武則天滿門抄斬的宰相叫裴炎,歷史上關於裴炎之死,有好幾種說法。

我是風雲,我們來聊聊,到底是誰害死了裴炎?

顧命大臣裴炎

裴炎,是讀書人,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讀書。每次同學出去遊玩,他都在孜孜不倦地學習。有一次,官府來徵辟,裴炎以學業不精為由直接拒絕了。

裴炎苦學十年,十分精研《左傳》。之後通過科舉之路,裴炎入朝為官,後來做到了大唐的宰相。

在武則天主政期間,一共任用過73名宰相,裴炎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682年,唐高宗前往洛陽,特命裴炎留守長安,專門輔佐皇太子李顯。第二年冬,唐高宗李治去世,兒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

裴炎受遺詔輔政,改任中書令。

所謂中書令,是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內文庫檔案等工作,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責任非常重要。司馬遷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中書令,朝位在丞相之上。

由此可見,唐高宗非常看重,非常信任裴炎,要不然也不會臨終遺命託孤。

顧命大臣主導廢除皇帝

唐中宗李顯,公元656年出生,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第一次即位的時候是27歲。

由於李顯並沒有太多帝王之才,又懼怕母親武則天。所以,朝廷的政事基本上都由皇太后武則天作主。

但是,27歲的皇帝,正是內心激情澎湃的年齡。雖然庸弱無能,卻還是有思想的。李家的人他動不了,只有動妻子娘家的人。

於是,他提拔嶽父韋玄貞由普州參軍為豫州刺史,試圖組成以自己為利益核心的集團。後來,李顯又想提拔嶽父為侍中。

侍中,相當於宰相的職位了,作為輔佐大臣,裴炎立馬表示不可以。

年輕的皇帝一聽,非常生氣說:

"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

之後,裴炎把李顯說的話原封不動地告訴了武則天,武則天為此大為惱火。

沒多久,武則天以這個理由廢除了李顯的皇帝之位,並貶出長安。也就是說,李顯,僅僅只當了55天的皇帝。

55天,一個27歲的年輕帝王,在母親的高壓下,能做出幾件與皇帝身份不符合的事情呢?

李顯的一句狠話,不過是逞口舌之快,皇帝哪有這個膽?值得裴炎聯手武則天把皇帝趕下去嗎?

就算李顯有哪句話說的不對,有哪件事做的不對,難道裴炎就沒有責任嗎?

如果李顯能夠獨立負責李唐的江山社稷,唐高宗還需要託你裴炎哪門子孤呢?南宋學者黃震說:

裴炎受高宗顧命,而以一語之失廢中宗,自李績至炎,有唐再失託孤之任矣,國欲治得乎?嗚呼甚矣,伊霍、孔明之不世出,而事莫難於託孤也哉。

顧命大臣是否有私心?

自古大臣執政,常會改換社稷。比如說大清的鰲拜,就有這個野心!

所以,有人說,裴炎聯合武則天廢除李顯,與他的私心有關。三少不以為然,我們從下面兩件事裡可以看出裴炎的心,是忠於李唐皇室的。

李顯被廢後,武則天又立了一個傀儡皇帝唐睿宗,唐睿宗李旦是李顯的親弟弟。當然,朝權仍然掌握在皇太后武則天手中。

這個階段,以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為主謀發生了兩件大事。

1 武承嗣請求立武氏七廟,並追封先祖為王。

所謂七廟,泛指帝王的宗廟。武家沒有誰做皇帝,需要建哪門子七廟,八廟?

除非是武則天做了皇帝,才有資格建武氏的七廟!或者換個說法,建武氏七廟,有立武則天為皇帝之嫌!

因此,狄仁傑、裴炎等大臣堅決反對。

裴炎進諫道:

"太后母儀天下,不應偏私於親屬。難道太后忘記呂氏敗亡的教訓嗎?"

武則天為此很不高興!

2 武承嗣建議武則天找藉口殺掉李元嘉、李靈夔。

李元嘉、李靈夔是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武承嗣的意思是直接把大唐皇室的後人幹掉,特別是有威望或有影響力的人,以絕大唐李家宗室之望。

而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正好是李世民的弟弟,李治的叔叔。

武則天就此事詢問宰相的意見,劉禕之、韋思謙都一言不發,只有裴炎極力反對!

劉禕之、韋思謙一言不發,並不一定就是同意武承嗣的建議,更多的是不敢得罪武則天。只有裴炎,旗幟鮮明,明確地反對!

如果說裴炎真的有私心的話,他大可以在這個時候借武則天的手把劉禕之、韋思謙殺了,以減少自己前進路上的政敵!

這兩件事情,裴炎都是從維護李唐的政權出發,並且都在面子上反對武則天,和武則天的矛盾也越來越深,給自己的生命埋下了隱患!

顧命大臣之死

的確,在武承嗣的這兩件事上,裴炎算是徹底得罪了武則天。自此,裴炎一直在想辦法讓武則天還政於李家。

而武則天也深刻地意識到,自己如果想稱帝,裴炎絕對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自己!稱帝路上的攔路虎,是什麼下場呢?

死。

歷史無數遍地告訴我們,殺一個大臣,最好的理由就是「謀反罪」。

因為,謀反是死罪!

公元684年,徐敬業、駱賓王等人在揚州造反,反對武則天當政。

這時候,裴炎對武則天說:

「太后您現在年齡也大了,沒必要管理那麼多事情;如果太后能還政給皇上,別人也就找不到藉口,像徐敬業這樣的反賊不需要徵討,也就自然而然的覆滅了。」

聽了這樣的話,武則天不被激怒才怪!

在武則天想要改朝換代之際,身邊卻有著這樣一個唐室忠臣,這真是要命哦!

看來,裴炎還真是漿糊腦子啊!讓武則天放權,那不等於要了她的命!

你看,呂稚在臨終的時候都叫她的呂家人千萬不要出宮為她送葬,以免離開了皇宮,就喪失了掌握政權的主動位置。

裴炎一心想要武則天還政,甚至想過用武力挾持,不過,這個計劃沒有實施就流產了。

但是,裴炎離死亡之路卻越來越近了。

後來,在揚州造反有理的徐敬業給裴炎寫了封信,力邀他一起參加。裴炎回了一封信,上面只有兩個字:青鵝。

這封密信,當然被武則天截獲了!

因為,武則天正在想辦法給裴炎搞個「謀反罪」,不料,還真的就捉到了裴炎謀反的鐵證!

說裴炎謀反,朝中很多大臣都不相信,甚至還有人為裴炎辯護求情。

武則天拿出他寫給徐敬業的那封信,告訴大臣「青鵝」二字的含義。

青鵝:古代繁體字是「青鵝」。

「青」字拆開來是十二月,「鵝」拆開來是我自與。

「青鵝」的意思就是:十二月、我自與。這兩個字裡,裴炎告訴徐敬業,等十二月份的時候,他會一起參加舉事。

不久,裴炎在洛陽被斬殺,替他求情的官員也紛紛被問罪。

風雲說:

裴炎雖然是老資格的顧命大臣,忠心於李唐王朝,三少以為他的能力其實並不出眾。他不僅有負高宗的重託,也把自己的命與清白一起搭進去了。

這個只能說明裴炎的思想裡書生意氣,政治上的幼稚與天真。

相關焦點

  • 宰相因「青鵝」2字被斬,大臣們不懂,武則天:把字拆開念!
    裴炎深得唐高宗器重,封他為大唐宰相,並安排在太子身邊輔佐,結果裴炎跟李顯發生衝突,最後選擇加入武則天的陣營,二人聯手廢掉李顯太子之位。裴炎像往常一樣同跟他一派的官員寫信,不料信並沒送到對方手中,而被武則天派去暗中監視裴炎的手下截胡,武則天看完信後,立刻派人將裴炎和他全族人抓進大牢,沒過多久,裴炎被滿門抄斬。
  • 宰相寫「青鵝」2字卻被賜死,眾人不解,武則天:把字拆開看看!
    宰相寫「青鵝」2字卻被賜死,眾人不解,武則天:把字拆開看看!現在英文幾乎都成為了世界上的通用語言我國幾乎是從小學階段開始就讓學生們學習英文,學生們在學習英文的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很多成年工作人群提筆忘字的現象。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抄斬,百官不解,武則天大怒:把字拆開來看
    不過在這期間,武則天從唐太宗的一個小妃子步步為營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女帝,這個過程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她也曾遭遇過忠於唐室的宗室、大臣們的激烈反對,而做過三朝宰相的裴炎便是其中的代表
  • 宰相寫密信被抄家,眾人不解,武則天大怒:將「青鵝」二字拆開念
    在唐朝,就有這樣的故事,宰相因寫密信被抄斬,眾人不解,武則天大怒:把「青鵝」二字拆開來念。事情發生在武則天當權的時代,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染疾,難以朝政,適逢武則天后宮得寵,便命武則天代理朝政。這一舉動自然引起了諸多朝臣不滿。自古男尊女卑,國家政權交給一介女流,這對於當時的文武百官來說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 宰相密信中寫有兩個字,眾人怎麼看也不懂,武則天:立馬抄家下獄
    ▲唐高宗李治劇照在唐朝就有這麼一位宰相,因寫下了「青鵝」兩字而被武則天以「謀反罪」論處。此人名叫裴炎,曾是唐高宗李治時期的朝廷重臣。高宗李治在去世前,曾任命他為輔政大臣,要他悉心輔佐新帝李顯。李顯登基後,裴炎由侍中改任中書令,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唐代以中書令、侍中、尚書僕射並為宰相)。由於武則天涉政過多,逐漸引發了李顯的不滿,於是他就想組建一股勢力以對抗母親。思來想去,李顯決定依靠韋皇后之父韋玄貞和乳母之子等人的力量,為此還打算擢升他們的官職,比如韋玄貞就將被遷升為侍中。
  • 宰相寫「青鵝」兩字被處死,百官納悶,武則天大怒:把字拆開來看
    武則天成為皇帝的過程也是困難重重的,要知道古代的女子地位非常的低下,人們潛意識裡面都覺得皇帝只有男人才能當,所以當武則天從一名妃子慢慢成為皇帝的時候,很多大臣百姓心中都是不能接受的。後來隨著唐高宗身體越來越不好,對於朝政幾乎是不管了,而武則天在朝政方面的表現越來越出色,當時大臣們都可以看出,武則天的表現要比自己的幾個兒子還要出色的。
  • 這個宰相只寫了兩個字,就被武則天識破要造反,最後被砍了腦袋
    如果密碼設置的過於簡單,一旦被破譯,後果那就很嚴重了,唐朝時期就發生了一起密碼遭破譯後宰相被武則天下令拉出去砍頭的例子。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大權在握,開始不滿足只是一個皇太后的身份。她廢掉了剛登上皇位沒多久的唐睿宗李旦,自己稱帝,改國號為大周。武則天的行為引發了一些忠於李唐的大臣不滿。
  • 宰相寫「青鵝」二字卻被斬殺,大臣不解其意,武則天:把字分開讀
    歷史上,有很多關於武則天的歷史記載。主宰時代的女皇的野心和政治天賦遠不止於此。除了那些不好傳說外,武則天是當之無愧的偉大女性。同年,宰相寫下了「綠鵝」這個詞,武則卻命令殺害。當許多人感到困惑時,武則天說:把這兩個分開讀!
  • 宰相寫下「青鵝」兩字,立刻被殺,把字拆開,大家才明白原因!
    宰相寫下「青鵝」兩字,立刻被殺,把字拆開,大家才明白原因!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這一期的文章做客今天呢,我給大家分享一個人的故事,他因為兩個字而被一代女皇武則天給殺掉了。那麼他為什麼會被殺掉呢,他又說了什麼樣的話呢,就跟著小編我一起來看一下吧。在說他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介紹一下這位一代女皇武則天。她是我們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女皇帝,也是唯一的一個女皇帝。可以說是一個聰慧過人的女人,而且性格非常的乖張,甚至有一些兇狠。武則天她原來是一位荊州都督的女兒,十四歲的時候入宮,陰差陽錯之下,她被李世民寵幸了。
  • 唐朝宰相貪汙,抄家抄出60噸胡椒粉,皇帝大怒:滿門抄斬!
    這個時候國家的治理也遠不如以前了,今天呢,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安史之亂之後的第一個皇帝與自己的宰相之間的故事。安史之亂過後的第一個皇帝是唐肅宗李亨,其實這個皇帝還算是不錯的,他不僅帶領自己的軍隊在安史之亂中取得了勝利,又在自己的統治之中收復了長安洛陽兩京,使唐朝比起在安史之亂中又有些復興起來了。
  • 狄仁傑入獄因為一個小孩子被武則天釋放,他對武則天說了什麼?
    狄仁傑一生中有兩次出任宰相,不過第一次當宰相的時間僅僅半年,不僅如此,狄仁傑不但失去了宰相的職位,而且還鋃鐺入獄。而親手將狄仁傑送進監獄的,正是半年前提拔他為宰相的武則天。有了這個空檔,有一個狄仁傑找到一個看守的要來了筆墨,撕下了被子上的布,寫下了伸冤的訴狀,將訴狀塞在了自己的棉衣裡。寫好之後,就叫來了王德壽,說現在天氣逐漸轉熱,希望把棉衣交給自己的家人,讓家人把裡面的棉抽出來。王德壽聽完之後,絲毫不在意,於是就把棉衣交給了探監的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果不其然,狄仁傑的兒子發現了訴狀。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殺,眾人不解,武則天拆開念群臣才恍然大悟
    在公元680年時,裴炎升為宰相,並在武則天的命令下與 薛元超、高智周審訊東宮,後搜出百具鎧甲,使得太子李賢被廢為庶人。經此一事,裴炎更受倚重。 於是裴炎聯合當時已經是太后的武則天一起廢黜了李顯,改立李旦為唐睿宗。 此時的武則天對裴炎還是很滿意的,因為李旦比李顯更像一個傀儡,讓她可以更好地把控朝政大局。但裴炎的本意並不是擁護武則天,他只是想維護李唐王朝的安穩罷了,在發現太后攬權、武氏獨大後,裴炎又坐不住了,他決定這一次要幫助唐睿宗奪回權柄。
  • 唐朝宰相狄仁傑,為什麼只是一個三品官
    狄仁傑是唐朝時期非常著名的宰相。通過電視劇的演繹,大家都覺得狄仁傑是斷案高手,深得皇帝的器重,所以才當上了宰相。但是狄仁傑的宰相職位嗎,其實是個三品官。這是為什麼呢?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處斬,滿朝文武不解,武后大怒:把字拆開念
    如果說紀曉嵐巧借拆字諷刺了和珅,那麼還有一個人也曾經耍過拆字的心機,卻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他就是唐朝宰相裴炎。裴炎在唐高宗時就出仕為相,後又輔助武則天,是兩朝宰輔,權傾朝野。
  • 宰相裴炎權欲很重,野心隨之膨脹,武則天寬猛相濟
    先贈以寶物錦綺,又答應謝以美女相贈,駱賓王聰慧過人,七歲既能作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對此歌謠,他不會茫然無所知,他如何久久不語,難道,這歌謠真有什麼難言之處。於是他便取出多年珍藏的各種古代的忠臣烈士圖,與駱賓王共賞,見到一幅司馬懿畫像,駱賓王欣然起立說道:「壯哉,司馬宣王!不愧為古今英雄、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 為活命三次改姓,徐茂公臨終前召開家族大會,差點滿門抄斬
    為活命三次改姓,徐茂公臨終前召開家族大會,差點滿門抄斬。隋唐英雄傳裡面,徐茂公作為李世民的第一謀臣,在新唐書裡面,他算是最晚去世的一位了,但他在去世前卻做了一件大事。為什麼說這個李敬業是一個禍患呢,原因就是他十五歲的時候陪著李績去打獵,他的箭術非常好,箭箭命中,這也導致李績對他不滿,為什麼呢?人要學會藏拙,隱忍,畢竟當時在天子手下做事,想他李績為什麼能夠在天子手下一直得到重用,原因就是他能隱忍,被貶謫了也不生氣,最後被重新啟用了。
  • 狄仁傑都當上宰相了,為什麼還只是三品官
    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否斷案如神,這點不太了解,本文要說的是關於狄仁傑生前官職的一些情況。眾所周知,狄仁傑生前官至宰相,準確說是官至中書令。中書令這個職務在唐朝屬於宰輔的行列,但即便如此,狄仁傑的最高品質也只是正三品,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要弄清這個問題的原因,很有必要了解下唐朝的官職設置。
  • 滿門抄斬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滿門抄斬,投沒財產,殺戮全家。出自:魯迅《吶喊·阿Q正傳》:「看你抓進縣裡去殺頭,——滿門抄斬,——嚓!嚓!」近義詞有:斬盡殺絕,滿門抄斬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指殺戮全家。滿門抄斬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滿門抄斬(mǎn mén chāo zhǎn)成語釋義:投沒財產,殺戮全家成語出處:魯迅《吶喊·阿Q正傳》:「看你抓進縣裡去殺頭,——滿門抄斬,——嚓!嚓!」
  • 神乎其神:宰相寫下「青鵝」兩字被滅族,百官不解,武則天說道:把字拆開念
    武則天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性,她的作品往往有著獨特的見解。在她統治期間,首相寫下了「綠鵝」這個詞並殺了人民。所有官員都感到困惑。武則天氣憤地喊道:「把字拆開讀吧!」!當武則天從幹業寺回到皇宮時,她註定要被世人批評一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武則天能夠頂住壓力,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逐漸浮出水面。與李芝一起被稱為「兩聖人」,成為女性的傳奇。但武則天的野心並沒有因此而停止。丈夫李治去世後,她用政治手段從兩個兒子手中「接過」了唐代的江山,並改名為「周」,成為眾人矚目的皇后。
  • 狄仁傑做過宰相,為什麼他的最高官職還只是三品
    我們常說「宰相門前三品官」,意思是說宰相的權力很大,家裡連看大門的都相當於三品的官職,那為什麼狄仁傑的官職最高才做到三品呢?再看看狄仁傑擔任的最高官職: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在武則天時期,中書省被改成鳳閣,門下省被改名為鸞臺,這個職位的意思就是和中書省和門下省地位相同的長官,而三省的長官均為宰相,絕對是政府首腦級別的存在了,官職和權利在當時都是出於巔峰的那一撥人。而在後面的有些朝代,一品和二品才是最高長官,但在唐朝,三品已經是大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