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品牌和門店為什麼要造節?除了賣貨還有什麼目的?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不少品牌或者門店,都存在一個通病,即將造節純粹作為賣貨的手段,甚至用以清除尾貨。無形之中將「造節」變成「造劫」,被套路已久的消費者,自然不會再返回消費,門店可能就此失去原本屬於自己的顧客。

「造節」的背後離不開「低價促銷」、「清尾貨」的邏輯,然則無論是品牌,還是門店,都在漸漸地給造節蒙上一層新的意義,藉助節日打造「圈層」的概念,由節日所帶來的小眾文化給消費者製造更強烈的歸屬感。藉此構建起圍繞品牌的粉絲圈,進而形成更加緊密的關係和黏性。

說白了,其實,他們這是在「圈粉」。 

造節圈粉

品牌注重忠實粉絲的經營,對於門店而言,則更注重VIP的價值。門店想要吸引更多的忠粉,需要的不僅是產品,還需要讓消費者樹立關於門店的獨一無二的形象標杆。

事實上,不少門店也在潛移默化地樹立自己的「品牌」,將產品與門店的品牌效應強化之後,更能吸引忠實粉絲。

一些美妝店推出「補水節」、「女神節」等節慶,其除了銷售美妝、護膚品之外,還將毛巾、紙巾等日常用品低價出售,推出「一元精品區」、「日用精品區」、「男神精品」等不同板塊。

日用品配合護膚品、美妝產品做活動,一來,日用品家家戶戶都有需求,低價能刺激更多人進店,也能刺激消費者對門店形成「低價便捷」的印象;二來,進店的消費者能帶動護膚和美妝的銷量,一舉兩得。

門店推出專屬的節日,能更好地沉澱粉絲群體,但找對自身定位很重要;如果盲目造節,能引起一陣的消費潮,但卻很難造成持續性的影響。 

圈子營銷

所謂「造節」,其實更多的是通過節日打造屬於粉絲的特定小圈子,青睞同一家店的消費者聚集一起,通過線下互動、分享更能刺激消費者的凝聚力。

不少門店會定期開設VIP沙龍等活動,一來給VIP顧客提供新品體驗,二來更好地將門店最大的消費力凝聚,以「圈子」文化增強VIP對門店的信賴與認同感。對於門店而言,認同感所帶來的,必然是更強的消費黏性。

怎麼把這群粉絲牢牢地掌控在你的圈子裡?

門店可以以經典產品作為媒介打造節日,利用線上線下多方面的宣傳渠道造勢,讓「買東西」變得有趣之餘,也滿足消費者對購物儀式感的渴求。

但不少門店存在一個通病,即將造節純粹作為銷貨的手段,甚至用以清除尾貨。這在無形之中將「造節」變成了「造劫」,被套路已久的消費者,自然不會再返回消費,門店可能就此失去原本屬於自己的顧客。

造節其實不僅是銷貨的手段,更多的是門店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在溝通中雙方的關係也在發生變化,從買賣雙方發展出更強的情感連接。

深化粉絲效應

對於門店而言,如何打響活動的知名度是一大問題。

像屈臣氏、嬌蘭佳人等大型連鎖門店分布廣,本身的門店已經是最佳的廣告牌,但對於單店或者三四線連鎖而言,其能宣傳的方式有限。

如何做到多方位的宣傳觸達?

一者,門店不妨與其他產業做跨界節日,互相引流。

二來,門店可以藉助節日勾起消費者特定時期的回憶,再配合一定關聯性的文案打造更強的連接,並藉助消費者轉發等方式達到更大範圍的傳播。

例如某飲料品牌在春節推出「家滿能量」的海報,「只要拼盡全力,輸有什麼關係,在他們心裡,我一直都是冠軍」、「一年寫了65首歌,只發表了一首,覺得自己是倒黴蛋,卻是他們心中的POP STAR」……

推出擊中消費者內心情感的節日文案,既給節日打上情懷的標籤,也更能讓引發消費欲望。藉此,門店也跟消費者達到一定的共鳴。

第三,經營好門店的粉絲只從門店入手顯得太被動,如今不少門店也開設微博帳號、微信公眾號,甚至微信商城、會員群,也不失為一種宣傳方式。

門店造節,如若只純粹地想賣貨銷貨肯定不長久,將節日打造為門店的「標杆」,以此為契機,構建與消費者更深層次的連接,牢牢圈住粉絲,能更好地提高轉化率。

做好精準的消費群+好玩的節日定調+全方位的宣傳觸達+情懷性的文案推廣,節日也能成為門店的招牌。

相關焦點

  • 「造節營銷」正在出局!
    雙十一購物節的成功,催生了一系列電商品牌開始造節,並逐漸影響到國際電商行業,誕生了無中生有的「造節營銷」,「京東618」、「蘇寧818」、「淘寶9.9」、「天貓雙12」等節日相繼而生。歷經十餘年的發展,其中,要數兩個節事比較「突出」,一是「6.18電商狂歡節」,還有一個是「11.11光棍節」。
  • 直播賣貨,最近在建材家居業突然火了!
    當然直播賣貨,並不是當前家居廠商們激活市場和需求的全部,只是線上為線下引流的手段之一,最終落地還需要與微信群秒殺等活動打通,最終目的顯然不只是為電商引流,更多還是需要為線下的連鎖大賣場、建材家居實體門店"剛性"導流。 連日來,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八益家居城及部分家裝企業紛紛開啟了一場又一場的"直播賣貨"線上自救活動。
  • 為什麼說有貨,講了一個比新零售更高級的故事?
    造節已經成了電商平臺的必備技能,在天貓雙11、淘寶雙12、京東618和蘇寧818之後,造節之風又蔓延到了垂直電商行業。日前,中國最大在線潮流販售平臺YOHO!BUY有貨舉辦「有貨潮流新品節」正式開幕。不過,相對於過往的購物節而言,「有貨潮流新品節」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玩法。
  • 阿里做了電商直播,除了賣貨還有什麼?
    不同於遊戲直播和秀場直播中過度依賴於打賞的變現模式,電商直播的終極目的就是促使交易行為產生,因而電商直播也被看作是直播樣態中離「錢」最近的場景。在線上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電商巨頭們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一流量窗口。例如蘑菇街宣布將投入3億元扶持旗下網紅直播藝人的孵化和經濟業務;網易考拉將直播化運營定為今年三大戰略之一;淘寶也於日前正式上線了直播平臺。
  • 用微信賣貨的朋友,該改變思維了!
    隨著賣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自然,但並不代表心裡不牴觸。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人們接受並且購買呢?有的,那就是去和他們維持一種關係,一種基於信任的關係。如果,你很要好的朋友在用微信賣貨,你會支持他嗎?去淘寶、超市買有保障有售後,而且還是有品牌的。但是,微信賣貨就不一樣,買貨的人覺得賣貨的人,隨時可以把他刪除,並沒有什麼平臺作為保障。超市跑不掉,淘寶店背後還有阿里。所以,微信賣貨,更多賣的是自己,是信任。
  • 廣州文商旅復甦 可依靠「造節」引流
    廣州旅遊協會會長、正佳集團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謝萌日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階段,廣州文商旅的「重啟」,可通過「造節」引流,利用交叉營銷,加速復工復產。開啟全員營銷模式南方日報:最近直播帶貨風潮正盛,您也加入了直播帶貨,流量怎麼樣,這麼做是出於什麼考量?
  • 「雲」娛樂如何撐起直播賣貨新機會?
    除了「雲賣房」,還有寶馬、奧迪等在淘寶直播「雲賣車」,截止2月18日,已經有23個汽車品牌的1500家門店在淘寶直播賣車。家裝建材也很早湧入其中,從2月6日到8日,居然之家全國136家門店攜手上千個品牌商戶做起了直播賣貨,相關數據顯示,三天時間,其直播場次1045場,吸引觀看近70萬人次,互動超1350萬人次,觀看時長超2萬小時,最終引導成交訂單近1500筆,預估引導成交超過4000萬元。過去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去年直播賣貨大爆發,但主要還是以快消、服裝為主。
  • 哥只是賣貨的!
    哥只是賣貨的!在此黑馬哥分享這篇雨果網(Hank)的文章,所謂品牌,作為賣家,我們不要談理想,不要談品質,不要談升級中國製造,我們的目的,也只是多賣貨而已!我們現在嘴巴裡講出來的品牌,是真正的傳統意義上的品牌,還是一種「銷售輔助手段」?!一、關於品牌的吐槽品牌這個詞說出來總是嚇死人。可是今天這個詞在外貿電商圈越來越多人說起,品牌意識成為了很多賣家討論的話題。
  • 耐克和麥當勞這些大品牌為何熱衷造節?
    選什麼產品造節 離不開品牌的傳播策略 麥當勞一年會有兩個品牌節日,除了3月14日的「派day」,還有中國農曆節氣大暑時的「大薯日」。它甚至非常直接地將兩個節日歸屬為「麥麥粉絲節」。
  • 基於電商基因的直播除了帶貨,還有什麼核心價值?
    不過,當大部分人的目光都將直播的價值聚焦到帶貨數字上時,我們是否思考過另一層面的問題:帶貨量真的只是直播營銷的唯一目的嗎?除了帶貨,基於電商基因的直播還有沒有其他核心價值?這一點也有類似於一些企業前些年邀請一批KOL(關鍵意見領袖)和普通消費者來參觀自己的工廠,但有了直播電商之後,有了更好的科技賦能之後,這種營銷就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那可能有的小夥伴要說了,現在的直播帶貨也是有品牌推廣的效果的呀!
  • 直播賣貨背後,是「公域+私域」組合的3個玩法(附新白皮書)
    其實並不是,但是「直播」二字加上「賣貨」二字,這就意味著,但凡商家如果也開始用直播的方式做賣貨,或者引流的話都將轉化效果提到「喉嚨」上來。也因此,常常會因選擇直播平臺而糾結。那麼,無論是公域還是私域,見實和夥伴們一起梳理的《私域流量白皮書第三期:公域+私域新組合》,其中就展開了一些主流直播模式的打法,和私域+直播多種組合,他們可被分為三類商家賣貨的三大主流直播模式基於公域,直播的打法什麼組合方式最優可以達到賣貨的目的
  • 直播帶貨行業篇|商家怎樣直播賣貨
    答案很明顯,我們在各大平臺的直播間上看到的大多數產品都是標品,比如廚具、休閒食品、手機等等,還有一些非標品,像什麼珠寶玉石、字畫書法、服裝之類的。標品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大路貨,無論是你開線下實體店,還是開線上網店,大家都在賣,價格相對透明,比價也容易。
  • 什麼是智慧門店,如何打造智慧門店?
    智慧門店結合了實體店與電商的優勢,讓實體店經營的同時也把店開到了用戶手機裡。讓實體店把線上的「電商」和線下的「門店」結合起來,通過微信小程序、APP把粉絲有效積累起來,實現實體店的雙店經營,大數據分析用戶行為習慣,更有效的發揮實體店的優勢。一、什麼是智慧門店?
  • 天然美妝品牌 Lush 門店越開越大,新零售要的是用戶體驗
    門店銷售額下滑,你有什麼招?提高客單價?建立線上渠道?英國天然美妝品牌 Lush走了另一條路:擴大門店面積。 2013年,Lush 銷售額 5700萬英鎊,仍然面臨稅前虧損; 2016年,品牌通過擴大門店規模實現了盈利,銷售額 1.25億英鎊。
  • 在「造節」中開始「收割」,音頻行業到了收穫季節?-巔峰贅婿
    關於這一點,相信廣大用戶已深有體會,電商平臺造出來的節基本就是剁手節,面對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優惠活動,消費者很難不動心。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造出來的節日恰好填補了傳統節日之外的「空檔期」,顛覆了傳統節日「淡季」的概念,有了這些新節日,隨時都能刺激消費。而從本質上看,電商行業和在線音頻行業有相通之處。
  • 解密快手賣貨所有套路
    其實都是假的,道理很簡單,花了那麼多錢給主播,剩下的唯一後續就是主播幫電商把更多的錢通過賣貨的方式賺回來。這樣一來,主播賺了禮物錢,電商賣了貨。被坑的只有粉絲,而且電商刷的錢越多,賣貨的性價比越差,因為他要在粉絲身上把錢賺回來第二,主播轉帳!主播砍價太無情也不合理,因為粉絲們不是傻子。
  • 賣蛋糕為什麼一定要有門店?幸福西餅有贊開店年銷過億
    [億邦動力網訊]2014年,開了6年蛋糕店的「幸福西餅」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停止生日蛋糕品類的線下接單(門店只作為體驗店),轉型電商。這個決定,讓日後的幸福西餅得以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網際網路蛋糕品牌」。2016年,幸福西餅銷售額預計將達到5億元,訂單基本全部來自其。
  • 買衛浴,為什麼一定要買品牌?
    但是很多業主在選購衛浴的過程中,貪圖便宜,不願意買價格合理質量的品牌衛浴。這個時候,我們的導購員朋友就要很坦誠向客戶說明品牌衛浴不便宜的原因,以及衛浴貪便宜後果很嚴重的事實。1買衛浴為什麼要買品牌?許多客戶會問,為什麼這款馬桶和別的店一樣,而你卻比較貴?事實上是這樣的嗎?不,其實有很多不一樣!用料不一樣,還有工廠的分揀標準不一樣、商家的服務不一樣、售後服務保障也不一樣、還有每個品牌的保障也不一樣。
  • 抖音直播賣貨該怎麼做 新手直播賣貨步驟是什麼
    想要在抖音直播間帶貨,先得開通抖音直播帶貨功能,才能在直播間添加購物車售賣商品,那麼抖音直播賣貨該怎麼做?新手直播賣貨步驟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8億造節,「天天88」成平安信用卡超級符號
    題圖 | 視覺中國先別說話,看一下幾張圖,你想到的是什麼品牌:儘管這些圖片並非有著具體的指向,但我們依然可以很輕易地通過物品、形狀、顏色來聯想到某個具體品牌像是這種在我們腦海中留下類似烙印的品牌,我們稱其為「超級符號」。某種意義上講,打造品牌就是打造一整套符號系統,包括包裝、商標、廣告、宣傳等,這些都是事物符號化的表現。而品牌「超級符號」就是那些最核心、最明確、信息量最大的符號,它對人們的影響也最直接、最快速、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