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視覺發掘孩子的天賦

2020-08-28 玥小禾

我有一寶貝女兒,今年11歲了,很愛她,一度覺得女兒就是我的一切,有了她就有了期待與牽掛,我的命不在只屬於自己。

那是十二年前(2008年7月),一個小天使悄悄來到了我的肚子裡,驚喜、興奮,後面緊接著是難受的孕吐,每天早上起床什麼都沒吃,就要開始幾分鐘的噁心嘔吐,空空如也的肚子裡面吐出來的完全是苦水,就這樣折騰了幾個月,中間還出現了一次流血,要保胎,當時把全家人嚇得不輕,媽媽和婆婆給了我無微不至的照顧,甚至一公斤重的東西都不讓我拿,小心翼翼的保護著直到平安出生。

和每一個準媽媽一樣,對肚子裡的孩子無比期待,每天撫摸、放胎教音樂、早起問早安,晚上講故事,白天還給她寫日記。

女兒出生後,當時剛好項目停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在這個項目上,當時是5個大人帶一個孩子,雖然我每天都在身邊,但還是跟我不太親,記得兩歲多的時候,我一次我帶她出去外地,晚上不睡覺,哭著喊著說要找爺爺,當時我那個酸楚啊,難道就因為沒吃母乳就跟我不親嗎?我可是全身心付出的啊。

前久找到了答案,聽她的古箏老師(最近在學心理學)跟我說,造成她今天這樣的性格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帶的人太多,這樣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長大了反而放不開,性格孤僻,慢熱,把自己封閉起來。帶娃真的處處都是學問!

幼兒園學珠心算、4歲多報名學習舞蹈,學了兩期,不去了;五歲多學畫畫、上小學以後,每周學校有兩次美術課,就想著沒必要在外面學了,於是停了外面的課程,其實美術的課程她後面是想學的,但當我反覆給她確認,學就要好好堅持的時候,她猶豫了,然後就一直也沒報;五歲的時候去了樂器店,試彈了一下古箏,就非要買回來,然後就開始報班學習,一開始我也興趣高漲,每節課陪著去上,回來陪練,她不會的我也能指導她,慢慢的她自己會記譜,自己會抄作業後,我不能再陪她進教室去學習了,我不會教她,她自己也慢慢懶惰了,每天練琴就是個苦差事,晚上家裡不提練琴還好,一提就是雞飛狗跳,吵得不可開交。

幾次都想停了,但是真到停的時候老師捨不得放棄她,因為她手型、樂感很不錯;她自己其實也不甘,我能感受到;對於我來說,更是不舍,不能一遇到困難就放棄,畢竟堅持一樣東西是不容易的,那有不辛苦的啊,尤其是學習樂器;那就磕磕絆絆一直學到現在,6年的時間了,她還沒有完全享受這件事情,我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文化課程方面,一二三年級成績都挺好,三年級上學期還考了三科滿分的成績,於是乎驕傲使人退步,後面成績逐步下滑,焦慮啊,又開始不停的給她報班,英語、數學,剛開始,效果明顯,慢慢的就疲乏了,成績沒提高,錢不少花,她還覺得累,她爸也怪我,不要只知道報班,要適當的給孩子做減法,意思就是什麼班都別報,讓她好好休息,可是大家都在報,你能忍住麼,一步慢步步慢啊。

就是在這樣的焦慮死循環中,感覺無法逃離,花了錢大家都不開心,現在回想下來,還是好多方法沒用對。

這兩天咱們群裡卡卡戰友的推薦參加了春藤學院劉佳老師的《如何發掘孩子的天賦和優勢》課程學習,發現了培養教育一個孩子真是責任重大,而且它是一門專業的課程,千萬別覺得孩子生了,管吃飽穿暖就行。就像課程裡說的:「每個孩子都是不完美的,但每個孩子都是一座寶藏,別讓錯誤的教育方式埋沒孩子的天賦優勢!」

第一堂課就深深刺痛了我,有時候你認為的孩子極其不好的地方,可能就恰恰是孩子的優勢所在,課程裡的小女孩高敏感度,挑食、很多事情特別在意,這些我感覺說是在說我女兒啊,學習之前我怎麼也不會想到,轉換視角再創造機會培養,這個我原以為的困擾其實可以發展成優勢的。

課程裡面就說了:如果我們把它當成是困擾,那你認為就是一個缺點,其實小缺點裡或許就隱藏著孩子的天賦,我們做父母的要多點耐心,學著轉換視角,用欣賞和優勢的視角去看待孩子,並且要學會創造條件、機會去讓孩子發揮優勢,讓其享受優勢帶來喜悅與成就感,從而建立自信。

轉換視角發掘孩子的優勢,像我女兒手工就很棒,做起來特別專注,無論是拼樂高、自製小玩具、給小狗做房子,做氣球等等,下面給大家展示一些她做的氣球。





如何創造條件,我也還在學習中,期待下次與您分享。。。。。。

相關焦點

  • 父母如何發掘孩子天賦,讓孩子不斷成長
    我們孩子的調皮搗蛋就成了大人的麻煩,在調皮搗蛋中我們只是一味覺得麻煩,覺得孩子是沒事惹事,但其實有時候仔細觀察一下孩子,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呢?而不是急著打罵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石,有著自我卓越的閃亮點,只是目前你可能缺乏一雙發現的眼睛。
  • 名人家教:居裡夫人的啟示,作為父母如何發掘孩子的天賦
    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父母如何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努力發掘出孩子的天賦,必將有助於其未來的成長,在這方面居裡夫人給我們做了很好的啟示。畢卡索對線條、色彩和空間就有這種交融感應的天賦潛能,一旦作畫,就得心應手一揮即成。但有再好的天賦也需要發掘,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領域裡蘊含著某種天賦。居裡夫人的做法居裡夫人有兩個女兒:伊蕾娜.居裡和艾芙.居裡。
  • 孩子的天賦難發掘怎麼辦?MBTI性格測試告訴你,天賦具有多元性
    可是家長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每個孩子天生就帶有不同方面的優勢,由於先天基因以及後天思考方式的不同,每個孩子的天賦都有著不同方式的體現,如果家長發掘了孩子自身的優勢,並利用生活的時間以及課外興趣班加以輔導的話,將最大化地發揮孩子天賦,不至於將孩子的先天優勢埋沒。
  • 原神天賦轉換方法 天賦轉換素材怎麼得
    原神這款遊戲中玩家朋友們可以培養不同的角色來進行更為精彩的冒險,我們平時除了升級、突破之外還有一個可以大幅度提高戰力的方法,那就是天賦轉換。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個功能,順便告訴各位天賦轉換需要的素材和獲取方法,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來學習一下哦。
  • 明都教育科技: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的價值與優勢,發掘天賦優勢
    哈佛大學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說:每個學生都有其優勢智能領域明都教育科技少兒天賦基因的目的,是發現孩子的天賦潛能,指導老師和家長&34;,避免讓孩子通過試錯的方式尋找發展方向,使孩子更容易成才和成功。
  • 非人哉:發掘哪吒的「藝術天賦」,到底是天賦異稟還是天生愚鈍?
    非人哉:發掘哪吒的「藝術天賦」,到底是天賦異稟還是天生愚鈍?可愛的漫迷們,大家好!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部令人捧腹大笑的漫畫非人哉,漫畫講述的是九尾狐和她小夥伴們的爆笑日常,漫迷們不要錯過哦!White老師講有一口流利的川普,補習班的孩子們連聽他的普通話都覺得困難,更別說他的中英結合教學了。在經過一個月的補習班歷程後,大士再次收到了哪吒的英語試卷,這回的分數並沒有給他心情上帶來多大的改觀,要說哪吒一個月學到了什麼,估計是那流利的川普吧。
  • 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該如何發現自家孩子的天賦呢?
    天賦是孩子一生俱來的一種能力,孩子的天賦是非常可貴的,如果能發掘出孩子的天賦,孩子一定會很優秀。天賦是需要具有兩個要素的,一是能力方面的天賦,也可以稱為孩子的潛力,第二就是孩子興趣方面的,孩子意願方面的天賦。但是現在人沒在談天賦的時候,往往只覺得第一個要素重要,而忽略了後面的要素。 誤區三,天賦離一般人很遠。但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有天賦。那麼,為什麼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呢?
  • 你會發掘孩子的天賦嗎?
    文/雲朵老師原創關鍵詞:天賦、開花結果的種子,也許他是玫瑰花種,將來會綻放絢爛的玫瑰;也許他是一株小草,將來會煥發出綠色的、倔強的生機……然而有一點不容置疑:孩子天賦的發揮離不開父母對其興趣愛好的支持和鼓勵。
  • 如何發掘孩子的藝術天賦?找到真正的興趣
    孩子,擁有著最自由的靈魂,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但難得的是,在他們長大後仍然能夠保有這份創造力。孩子對外界的色彩、聲音,產生帶有自主思考的辨識,其實開始得比大多數家長以為得更早,而當大多數家長意識到「我的孩子在這個方面似乎有興趣、有天分」的時候,孩子的「自由創作與發揮」已經慢慢變成了「規範而統一的教學」。
  • 孩子的這些淘氣行為,其實隱藏著他的特殊天賦,家長要細心發掘
    導讀:孩子的這些淘氣行為,其實隱藏著他的特殊天賦,家長要細心發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這些淘氣行為,其實隱藏著他的特殊天賦,家長要細心發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成長丨孩子的天賦,藏在父母的育兒方法中
    ,都希望能夠發掘出孩子的天賦,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種心情可以理解,畢竟哪個家長都不希望看到孩子將來受苦。但根據我這兩年的觀察,我發現很多家長的做法有點不對頭,根本就不是在發掘孩子潛在的天賦,而是在扼殺孩子潛在的天賦。那麼,我們家長到底應該怎麼發掘孩子潛在的天賦呢?
  • 天賦|從無所不能到退後一步,她變孩子也變了,你呢?
    之後比較迷《西遊記》,聽完後給我們講什麼是四大菩薩,各種道教佛教事情,最喜歡的妖怪有什麼兵器,有一天竟然主動提出讓我給他買書,說想看看書上是怎麼寫的。 每天晚上會抽1個小時的時間塗塗寫寫,然後全家求贊,自我滿足一下。過程中,哥哥也會時不時跑過來看看我在畫什麼,然後給媽媽豎個大拇指……突然有一天,我下班後,他拿出了一張A4紙給我看,說是他寫的英語作文,裡面還畫了連線題,說是讓我做的。我拿著那張紙,太驚喜了,抱了抱他。沒想到我的一個舉動,對他是有影響的。之後,一幅幅的圖畫誕生了,英文也變得有意思起來!
  • 引導方式不當只會讓孩子的天賦變成學習的負擔
    ,家長為了滿足孩子一時的興趣卻忽略了孩子真正天賦的培養,最終徹底耽誤了孩子天賦的養成。如果幸運的話,在小的時候通過不斷的上興趣班,上的多了而且都能堅持一定的時間,也存在一定概率被發掘天賦。但是天賦顯現的時候,很多問題也接踵而至。
  • BMI天賦測評:大腦與手指的關係
    根據腦神經科學、兒童發展心理學、臨床醫學、生物醫學、皮紋學,以及胚胎學等學科研究表明: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天賦潛能。父母根據兒童成長的規律,發掘孩子獨一無二的潛能,並提供與之相適應的教育環境,才能科學有效地養育孩子,這就是「天賦智能教養」的由來。天賦智能教養,改變了父母依據經驗本能和傳統教育習慣來養育孩子,給予父母更科學、更有效的教養策略。
  • 解碼孩子天賦智能,為孩子選報適切的興趣班
    該理論認為每一個人的智能組合是不同的,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發掘可以發揮孩子的優勢潛能,特別注重兒童智能的早期全面開發,從而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富有個性的、適合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人。家長悉心陪伴的同時,就要細心關注孩子對外界的各種接觸反應,可以自行攻略對照「八大智能體系」分析,或者藉助一些智能測評手段,比如「皮紋測試」、「基因檢測」等就能比較容易判斷出孩子的天賦智能。
  • 黃冠傑: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天賦,並發展他的天賦?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精靈,父母總想為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天賦,並發展他的天賦呢?關乎創新和教育天賦的發現,天賦的發展與培養,這本就是一個創新+教育的課題。未來充滿太多未知,未來競爭又極其激烈,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制勝,讓孩子脫穎而出,讓孩子成為人,成為他自己,做最好的自己,這即是教育最本質的表達,也是教育孩子最高華的呈現。
  • 「慢養」孩子的興趣:原來瑞典父母是這樣發掘孩子天賦的
    一 般來說,5歲以後的孩子就可以到這裡,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項 目來進行學習。同時,也有些較特殊的課程項目,如韻律舞蹈 類,年齡的限制竟然可以低至1歲以上。而且,如果你家裡有兩個以上的孩子,都在這裡學習,那麼價格上還會有些折扣。當然,學習用具是需要自己購置的,比如畫筆等耗材,但樂器卻更具彈性些,除了購買這條途徑,你也可選擇和學校租借,以防止孩子剛開始學習沒有定性,或者並不是那樣喜歡, 租借的方式讓孩子的父母免去了額外的經濟負擔,也讓孩子多一點其他興趣選擇的發展性及嘗試性。
  • 孩子沒什麼天賦?天賦遞減法則:很可能是家長錯過培養「關鍵期」
    很少的家長會知道孩子天賦的培養是在孩童的早期的,即是很少的家長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個法則——"天賦遞減法則"。家長要想好好培養孩子的天賦,懂的"天賦遞減法則"很重要。"天賦遞減法則"是這樣定義的"天賦遞減法則":指的是:兒童的天賦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遞減。
  • 生物力學數據分析,顛覆棒球領域的天賦評估與人才發掘
    生物力學分析可以用於分析運動員從零開始產生力量的動作序列,被認為是「最準確的運動天賦測量方式」。棒球領域已經全面引入生物力學分析,尤其是對投球、揮棒以及棒球飛行線路這三個關鍵環節,想要通過生物力學分析量化評估運動員的天賦和能力,發現細節問題,指導科學訓練。
  • 為什麼孩子很平庸?了解瓦拉赫效應,孩子是需要被培養和發掘的
    剛開始的時候,這位大師走的是文學的道路,但是老師就覺得他在這方面並沒有任何的天賦,所以瓦拉赫就按照父母的意願改學油畫。比較可惜的是,他在油畫這條行業當中,也是找不到屬於自己的潛能,於是被老師給勸退了。其實這就是一個簡單明顯的例子,並不是說這個孩子有多麼笨拙,只是我們完全沒有找到屬於孩子的天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