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三大藝術館之一的法國奧賽博物館在美麗的塞納河的左岸。收藏了十九世紀下半葉一直到二十世紀的初期的藝術藏品。這裡也聚集了法國近代文化藝術的精華。小編帶你們遊覽奧賽博物館,欣賞這裡收錄的著名畫家的名作,了解畫作的故事。
法國奧賽博物館的室內建築風格和其他歷史悠久的博物館相比現代感十足。而且小編一進奧賽博物館就感覺像是進了哈利波特中的國王十字車站一樣。似乎在這些牆壁雕塑之間,隱藏九又四分之三月臺,仿佛只要穿過去就能乘上去往霍格奧茲魔法學院的火車。後來小編了解到自己的這個錯覺是有一定依據的。因為法國奧賽博物館,是在廢棄了許多年的奧賽火車站上改建的博物館。
小編在法國奧賽博物館布羅格畫的《維納斯誕生》前,了解到一位女神的誕生。在畫的中間腳踩貝殼,被眾神簇擁的女人就是維納斯。傳說天神烏拉諾斯有一次受傷了,身體的一部分掉到了海裡。在泡沫的孕育下,一位少女腳踩貝殼慢慢從水裡浮出。風神吹著和煦的微風,將這位少女輕輕地送到了岸邊。她的腳一落到地面,四周就開出了鮮花,長出了青草。愛與美的化身,維納斯就是如此誕生的。布羅格的這幅《維納斯誕生》,畫出了維納斯女神從波瀾壯闊的海水中緩緩升起,受到眾多海神和小愛神的歡呼的場景。畫家在這幅畫種展現了人的體態之美,維納斯的身體呈S曲線形,站在眾海神小愛神之間。布羅格以流動的曲線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了維納斯愛與美之神的姿態。
小編認為布羅格畫的這幅《維納斯誕生》,在其他相同類型的畫作中自有獨特之處,他以及其豐富的想像力構圖,給看畫人突生幻想的空間。與此同時又以寫實的畫法,把理想化的女神維納斯現實化,給賞畫的人親近之感。如果你和小編一樣到過法國奧賽博物館,看到了原畫,很容易就能觀察到畫中女神維納斯的表情。就會驚訝於女神維納斯的眼神清純稚氣。小編認為這一細節的表現符合女神維納斯剛剛誕生的純白,說明美不僅僅只有外在感官上的審美才具有誘惑力,這是布羅格對美的內在理解。
維納斯誕生這個主題在繪畫屆時非常熱門的。很多的畫家都會選擇這個主題來進行創作,就好比我們小時候寫作文幾乎都寫過《第一次洗紅領巾》。這不,就在布羅格畫的《維納斯誕生》旁邊就又有一副維納斯誕生了。這幅是卡巴內爾的版本,我們可以明顯感到這幅畫作比布羅格的那幅人物要少很多。卡巴內爾畫的維納斯靜靜地躺在浪花上,她的眼睛都還沒有睜開,一頭金色的捲髮浸泡在海水裡。她的身邊有五個小天使,頭的昂著頭吹響號角傳遞喜訊,有的則低頭期待女神的甦醒。這兩幅畫一個熱鬧,一個安靜個有特點,小編都很喜歡。據說當時這兩幅畫先後被法國官方沙龍選入展出。
這個法國官方沙龍是當時最權威的藝術品選美委員會,每年它都會選出一批佳作送到羅浮宮展出。所以小編想得到沙龍的肯定是很多畫家追求的目標,但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當時也有一些人認為法國官方沙龍給出的作品限定了創作題材,扼殺了畫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對沙龍選出的作品提出了質疑,於是新的繪畫風格和審美正在產生,這種風格的畫作不同於上面小編介紹的兩幅《維納斯誕生》的寫實風,屬於印象派作品。今天小編就分享到這裡了,下次小編就分享法國奧賽博物館的印象派作品。歡迎大家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