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網絡愛心群體介紹

2020-12-22 鎮江金山網

        鎮江網絡愛心公益群體是由網友在網絡上自發成立,市網際網路協會扶持建立,在市委宣傳部和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下開展活動的網絡群體聯盟。

        目前,全市主要網絡愛心公益群體20支,核心成員約5000人。這20支群體分別是:「黃絲帶網絡志願者」、「社會媽媽」、「社會兒女」、「0511愛心家園」、「鎮江文化之旅」、「綠色戶外」、「城鄉直通車」、「鎮江拍客」、「網絡愛心車隊」、「車迷之家」、「格桑花助學鎮江站」、「8090志願者」、「家有學子」、「冬泳協會」、「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大愛鎮江網絡愛心聯盟」、「幫女郎」、「山水義工」、「微博鎮江達人團」、「市民網絡督查團」。

        在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的指導下,這些網絡群體常年開展豐富多彩的學雷鋒愛心活動,開展活動的方向各不相同。比如「社會兒女」群體主要是為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提供精神層面的幫扶,「社會媽媽」群體主要是救助貧困兒童,「黃絲帶」群體主要為貧困中考生提供幫助。目前,這些群體已經形成了愛心募捐、志願服務、環保行動、捐資助學、攝影徵文、文化巡訪、網友互助、建言獻策等10多個系列。

        近幾年,全市網絡愛心公益群體平均每年開展有影響的公益活動300餘場次,吸引40餘萬人次網民參與,有些活動和群體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2008年,為救助白血病患者「愛心天使」陳靜,由「黃絲帶」群體發起的「滿城盡飄黃絲帶」活動,一個月募捐60餘萬元善款,被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2011年,由騰訊大渝網發起的「全國網絡愛心群體」排名中,「0511愛心家園」排在全國第二位。

        在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市網際網路協會的協調下,全市網絡群體經常共同行動,合力開展活動。2011年4月,在全國農產品滯銷的背景下,鎮江江心洲的萵苣出現銷售難問題。鎮江本地論壇上出現一個「我幫奶奶賣萵苣」的帖子,詳細記錄了江心洲農民的萵苣再沒人買就要爛在地裡的現狀。「黃絲帶」、「0511愛心家園」等幾個網絡群體了解到情況後,很快組織了200多網友去江心洲義購萵苣。媒體報導後,全市各網絡群體掀起去江心洲義購萵苣的高潮,一周時間,江心洲4000噸萵苣銷售一空。這件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市民的認可,《新華每日電訊》、《揚子晚報》等多家媒體對此事進行報導,產生了積極影響。

        2011年,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同志,中宣部副部長、國新辦主任、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任王晨同志分別接見鎮江網絡愛心公益群體代表,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發文《關於轉發〈鎮江市探索網際網路管理「三抓」、「三促」、「三少」做法經驗〉的通知》蘇辦發〔2011〕42號,在文件中對鎮江網絡愛心公益群體做法進行推廣。

        2009—2011年,鎮江網絡愛心公益群體連續三年被鎮江市民評為鎮江「大愛之星」,成為全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雷鋒精神的生力軍。

    


    「0511愛心家園」網絡愛心群體

        「0511愛心家園」網絡愛心群體,成立於2007年,擁有會員2200多名,其中核心會員800多人。組織開展了300多場愛心活動。榮獲第二屆鎮江市「大愛之星」群體、鎮江市紅十字會志願者愛心團隊等榮譽稱號。

    「黃絲帶」網絡志願者

        「黃絲帶」網絡志願者群體成立於2007年,目前擁有會員580人,其中核心成員50餘人。先後組織開展了50多項公益活動,並協助市紅十字會開展日常工作。2008年被鎮江市民評選為「大愛之星」群體。

     鎮江「拍客」網絡群體

        鎮江「拍客」網絡群體,成立於2008年,目前擁有會員近1000人。拍客成員來自各行各業,他們熱衷於拍圖,痴迷於網上曬圖,通過圖片向人們展現城市之美、百姓故事,定格城市人、事、物的變遷,積極宣傳城市。

     「網絡發言人」群體

        2009年1月,鎮江在全國率先推出了「網絡發言人」制度,在線受理市民投訴、建議和意見。目前,全市「網絡發言人」已擴展到115個部門和單位。「網絡發言人」隊伍組建以來,多次召開工作交流會,加強發言人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提高網上工作水平。並通過工作督查對「網絡發言人」隊伍進行督促管理,使之成為網絡輿論引導的主力軍。

    「社會兒女」網絡愛心群體

        「社會兒女」網絡愛心群體成立於2008年,擁有會員200餘人,主要為居家養老的空巢孤老提供以精神層面為主的幫扶服務。目前,「社會兒女」定期服務的鎮江空巢孤老60多人,結隊幫扶四川災區板橋鎮空巢孤老70多人。2009年被鎮江市民評選為「大愛之星」群體。

     「社會媽媽」網絡愛心群體

        「社會媽媽」網絡愛心群體成立於2003年,組織網友開展關愛孤兒和貧困兒童活動。截至目前,「社會媽媽」專用基金帳戶共收到善款近180萬元,近600個團體組織、家庭和個人加入了「社會媽媽」行列,有3000多名貧困學童得到物質、生活和精神的多重關愛。

    「格桑花」鎮江網絡助學群體

        「格桑花」鎮江網絡助學群體創建於2009年3月,目前核心成員100餘人,在全市多個地方設有助學金、學習用品募捐點。群體先後通過網絡組織開展「格桑花之夜」慈善義演晚會、對西部貧困寄宿制小學實施太陽能供暖援助等20多個愛心項目。

     為農服務「城鄉直通車」網絡群體

        為農服務「城鄉直通車」網絡群體成立於2008年,核心會員60餘人,長期參與活動的網民數達1600多人。近年來,組織網民走進農家、農村活動20多次,延伸活動40多次,吸引了5000餘名網民參加,直接帶動農產品消費800餘萬元,並帶動大批市民參與,為農民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

     「真情、愛心、雷鋒」網絡愛心車隊

        「真情、愛心、雷鋒」網絡愛心車隊目前有計程車司機80餘人,組織開展了免費送考、春運期間對孤寡老人免收乘車費等活動,並多次協助其它網絡愛心群體的公益活動。網絡愛心車隊在計程車行業裡起到了引領作用,已成為古城鎮江一張流動的「城市名片」。

    「鎮江文化之旅」網絡群體

        「鎮江文化之旅」網絡群體成立於2003年,擁有會員1000多名,文化志願者160多名。近年來,堅持每年組織開展10多場(次)文化尋訪活動,年參與活動總人數近1.5萬人次。針對鎮江文化古蹟,開展系統周密的實地調查,建立鎮江文物古蹟大型網絡專題,為全市的文物保護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綠色戶外」網絡群體

        「綠色戶外」網絡群體主要有菜菜鳥、行雲、文旅、金山網4家戶外俱樂部,成員以網友為主,共有會員10000餘人。4家戶外網絡群體常年開展城市毅行、「我為南山洗把臉」等環保公益活動,每次都有上千人參加。還經常組織隊員參加上海、北京等地的體育賽事,參與發起網絡愛心行動。

     「8090」網絡志願者服務隊

        「8090」網絡志願者服務隊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以80後、90後年輕人為主的網絡志願者團隊,擁有會員200餘人。服務隊成立以來,先後開展了定期到社會福利院服務老人、參與骨髓捐獻等公益活動。

    「車迷之家」網絡愛心群體

        「車迷之家」網絡愛心群體成立於2004年,目前擁有會員200餘人。先後組織了「愛在天路,助學達孜」、「陪特教中心兒童看新鎮江」等100多項公益活動,在活動中增進了網友之間文明愛心的情感。

     「冬泳協會」網絡群體

        「冬泳協會」網絡群體成立於2007年,現有會員600餘人,是鎮江市較有影響的網絡體育群體。協會發展迅速,目前已能夠承辦華東地區冬泳邀請賽等大型賽事。先後獲得「鎮江市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江蘇省先進體育社團組織」稱號。

    


「家有學子」網絡志願者服務隊

        「家有學子」網絡志願者服務隊成立於2010年,目前有200餘個家庭加入了服務隊,主要活動形式是「小手拉大手」公益活動,定期開展「童眼看鎮江」、「我是你的手杖」等公益項目。截至目前,共開展了40多場公益活動。

「造血幹細胞捐獻」網絡志願者團隊

        「造血幹細胞捐獻」網絡志願者團隊成立於2003年。2008年起,鎮江團市委和紅十字會開始有意識地通過網絡招募志願者,迅速擴大網絡志願者隊伍,目前擁有志願者11382人。據統計,截止2011年4月,佔全國人口總數不到0.2%、佔江蘇全省不到4%的鎮江,骨髓捐獻志願者總數佔到了中華骨髓庫的1.3%,江蘇分庫的13.3%,成功捐髓志願者達到23人,佔到全國的1.1%、全省的12.4%。

市民網絡督察團

        市民網絡督察團創建於2008年4月,現有核心成員50人。由熱心市民和網友組成,旨在通過網絡力量推動鎮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據不完全統計,組建以來,市民督察團累計開展或參加各種督察活動、文明指數測評、公益活動等120餘次,累計參加活動達到1000人次,發現並督促整改的問題達300多件(次),有效及時處理率達98%。

金東網絡義工隊伍

        金東網絡義工隊伍組建於2006年,以鎮江規模性外資企業金東紙業(江蘇)有限公司員工為主體。金東義工服務崗位涉及醫療、交通、福利院、教育等多個領域,通過一套強大完備的義工網絡管理系統,實施平臺化管理。截至目前,網絡義工服務逾8000人次,服務時間超90000小時,捐贈善款超2200萬元。2011年1月,榮獲鎮江市「大愛之星」榮譽稱號。

鎮江日報月末公益志願者

        鎮江日報月末公益志願者,是一支以青年記者為核心的網絡志願者隊伍,成員約500人左右。自2010年2月組建以來,依託網絡,每逢月末發起各種主題的公益行動,既關注熱點,又關注冰點,在鎮江網絡乃至全市公益行動中發揮引領作用。

鎮江文廣「網絡愛心聯盟」

        為更好的發展愛心團體,協調社會各方力量,形成愛心合力,2011年7月,由鎮江文廣集團《鎮江壹周》發起倡議,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指導下,成立了鎮江文廣「網絡愛心聯盟」。聯盟成立後,全市就有近30家愛心團體和商企加入,並組織了多場「愛心集市」。「網絡愛心聯盟」的成立團結了鎮江各界愛心人士的力量,使愛心活動不斷規範化。

山水義工團體

        2012年1月7日由一群熱愛公益事業的網絡朋友, 成立了倡導「奉獻、互助、友愛、進步」的山水義工,這是一個因愛心而凝聚的純民間組織。助殘、敬老、環保,這些都是山水義工的服務範圍。短短的幾天內,這支自發而成的愛心團隊已經從成立之初的20人,發展到現在的將近100人。山水義工的成員來自鎮江的各行各業。他們中有公務員,有教師,有醫生,也有商人、公司職員、下崗工人、退休人員;有20出頭的年輕人,也有年近6旬的老人。他們的人生經歷各不相同,但都有著一顆相同的愛心,正是這份愛心,讓他們走到了一起山水義工自成立以來,義工們常懷感恩之心,常做奉獻之事!世界環保日,地球清潔日等節假日,進公園揀拾垃圾和發放環保倡議書,大力宣傳環保意識.他們發起的網上愛心敬老信息、捐贈愛心書庫、捐贈舊衣送溫暖等活動.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不定期走訪,孤寡老人,殘疾人。經常走進鎮江福利院,上黨,世業等地敬老院。為老人們洗腳,剪指甲,包餃子,打掃衛生等網上發起愛心捐助和敬老環保活動,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愛心疊加效應」,.8個月來,我們組織了助學、敬老、助殘、環保等活動50多次。山水義工到目前為止,共服務社會1000餘個小時,參與人數達到600多人次,涉及助學,敬老,公益環保,社區服務等活動,

 

相關焦點

  • 鎮江市第五屆「大愛之星」出爐
    中國江蘇網訊 昨天,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公布了鎮江市第五屆「大愛之星」名單,同時公布的還有入圍獎名單。經過各地、各部門、各單位推薦,廣大群眾投票評選,最終由組委會審定,解白根等15名同志當選為鎮江市第五屆「大愛之星」個人,鎮江市特教中心「希望藝術團」等四個群體當選為鎮江市第五屆「大愛之星」群體,金山街道西津古渡社區當選為鎮江市第五屆「大愛之星」社區。路桂華等12名同志和紅領巾關愛空巢老人服務崗等六個群體、湯澤念家庭、江蘇省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獲得市第五屆「大愛之星」入圍獎。
  • 鎮江市一院愛心志願者走進託養中心過端午
    中國江蘇網6月24日鎮江訊 6月18日,鎮江市一院黨委書記孫萍帶領下,來自院臨床、醫技、機關、後勤等各部門的代表30餘人來到市殘疾人託養中心,與殘障學員共度端午佳節。自2015年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與市殘疾人託養中心結對共建以來,每年醫院都在傳統節日與殘障學員一起過節。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溫小衛高度讚揚了志願者多年來的愛心相助,孫萍書記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她表示,對助殘工作醫院要有時看看、時常幫助,總是牽掛,多為殘疾人謀福利、謀發展,小康路上一個不能落下。
  • 鎮江市為28名環衛勞模和愛心義工免費體檢
    本報訊 為了在全社會倡導關愛環衛工人的良好氛圍,在「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市城管局聯合第四人民醫院、市總工會、市婦聯、團市委、一分鐘公益團隊,開展「關愛環衛勞模、關心愛心義工——共建美麗鎮江」活動,為來自環衛一線的20名環衛勞模和先進代表,以及8名長期關愛環衛工人的愛心義工進行免費體檢。
  • 「家園」在網上 愛心在社會
    ——「0511愛心家園」版主「儀人」一心撲在公益活動上,引得女兒「醋意大發」,發帖欲與愛心網友「搶」媽媽。「小儀人」在帖中寫道:「原來媽媽晚上都陪我睡的,自從她當上『愛心家園』版主後,就不陪我睡了,整天盯著電腦。我好想媽媽能多點時間陪我,好懷念以前那個每天陪我睡覺的媽媽……」對於女兒的抱怨,「儀人」深感愧疚,「我給她的實在太少了。但我是版主,愛心家園更需要我。」
  • 美好社區的「紅色密碼」——記鎮江市京口區正東路街道京口路社區...
    中國江蘇網訊 鎮江市京口區正東路街道京口路社區便民服務中心,4樓天台有一片「愛心菜園」,10多塊七八平方米的菜地裡,長滿蘿蔔、大蒜、菠菜等各類蔬菜。正在採收香菜的蔣真芳告訴記者,每塊菜地都由社區受助者認領,收穫的蔬菜全部送給社區貧困戶。  「這樣的感恩行動每天都在社區上演。」
  • 溫州網愛心屋團隊介紹
    溫州網愛心屋(love.66wz.com)最初是溫州新聞網論壇下的一個公益版塊,是溫州網的公益品牌欄目,成立於2003年8月,以「關注、幫扶社會弱勢群體」為宗旨,依託網絡,聯合各地的愛心人士,通過助學、助教、助殘、敬老、社會救助等各種方式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發揚仁愛精神。
  • 「0511愛心家園」網絡社會組織
    鎮江市愛心家園公益服務社創立於2006年6月2日,回首過往的十一年,。在愛心人士和志願者們的共同努力下,在歷任版主們的引領下,「愛心家園」圍繞孝老愛親、扶貧助困,大病救助,捐資助學,文明引導,文化助殘等主題,共開展了愛心公益活動 1000多次,參加愛心奉獻的志願者達20000多人次,志願者服務時間已經無法估計。服務項目:圍繞孝老愛親、扶貧助困,大病救助,捐資助學,文明引導,文化助殘等主題。
  • 鎮江市家政養老服務類培訓成效顯著
    本報訊(林露 趙雲 楊佩佩)今年2月,鎮江市出臺《關於開展家政養老服務類培訓專項行動的通知》,重點滿足家政養老服務行業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3月以來已經實現家政養老服務類培訓開班22期,培訓學員970人。其中,合格證書類481人,資格證書類489人。
  • 鎮江:網絡培育核心價值觀
    鎮江領導層深知,網絡架構的是「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將形成強大的輿論場,它對權力的運行可以實現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關注和監督。     「城市怎麼發展,群眾說了算。」鎮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洪水介紹說,網上徵求民意已經成為鎮江謀劃發展藍圖的必須舉措。
  • 鎮江愛心志願者給環衛工捐贈500餘件「愛心冬衣」
    連日來,鎮江市城建集團、鎮江市排水管理水、鎮江「一分鐘公益團隊」等,一直在為過寒冬的鎮江環衛工人們積極募集和捐贈冬衣。「目前,諸多愛心人士捐贈的500餘件冬衣,已經全部發放到了環衛工手上!」16日,鎮江「一分鐘公益團隊」負責人開心地告訴記者。
  • 普及金融知識萬裡行 鎮江市銀行業在行動
    丹陽支行將金融知識送進釜瑪機械(江蘇)有限公司,通過設立宣傳服務臺、面對面交談、發放宣傳折頁等形式,向消費者介紹基礎銀行業金融知識。 金融知識進校園。中山支行走進江蘇科技大學,通過現場分發折頁、答疑解惑,幫助在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增強對有害網絡借貸等活動的甄別和抵制能力。金融知識進商圈。
  • 鎮江市領導走訪慰問道德模範典型
    懷民,今年74歲,鎮江市首屆大愛之星(道德模範),鎮江市京口區雙井路社區社保主任,傾心盡力為群眾服務,平均每年義務奉獻5760小時。他還是義務巡防員和協管員,常年工作在警務站,開展各種活動關心下一代,及時提醒居民加強治安防範,協助民警破案數十起。面對市領導的慰問,懷老很激動,拿出剛剛榮獲的「聘書」——鎮江市「中國夢?
  • 暖心企業家陳笑 辦愛心粥屋溫暖困難群體
    "我們成立愛心粥屋的初衷是想為環衛工人、孤寡老人這些弱勢群體提供一些幫助,讓他們能喝上一碗熱粥、吃上熱饅頭。"陳笑說,"作為一名企業家,我覺得企業家不僅要有做大做強的豪情壯志,還要有高於一般人的公益心。"
  • 【暖新聞】鎮江市區環衛工人「愛心休息點」增至141家
    6日,由鎮江市城管局聯合市總工會、文明辦、團市委、一分鐘公益團隊共同舉辦的市區環衛工人休息點集中開放啟動儀式在伯先公園舉行。今年,市區環衛工人又多了5個避暑納涼休息的場所,市區的「愛心休息點」增加到141家。
  • 小學開展「三八婦女節」網絡主題班會鎮江市中山路
    小胡同學著為在醫院發燒門診工作的母親唱歌在三八特殊疫情下,鎮江市中山路小學2018級班開展「感恩有你、『疫』線助學」網絡主題班會,通過「感恩」作業的組織製作,引導學生認真發現身邊的關愛,學會感恩。網絡主題班會由「曉黑板」家校交流平臺組織,「感恩作業」發起。
  • 99公益日特別行動:千份「愛心月餅」關愛特殊群體
    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點點愛心,傳遞溫暖,關注公益,攜愛前行。明天,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即將到來,新安晚報、安徽網將聯合安徽省愛心慈善救助基金會、合肥天使兒童醫院,共同開展「99公益日」特別行動——千份愛心月餅,關愛特殊群體。
  • 江蘇省鎮江市外國語學校2019級各班暑期多彩社會實踐活動
    7月21日下午,江蘇省鎮江市外國語學校2019級15班的同學們來到了鎮江市120急救中心,親身感受「急救天使」救死扶傷的高度責任意識和守候生命的崇高精神。 「120電話線另一頭的工作究竟是什麼樣的?」「急救車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病人身邊? ..... 帶著這些問題,同學們來到了指揮調度大廳。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給同學們講解了指揮調度中心的工作職能。
  • 愛心快遞遊戲怎麼玩?玩公益遊戲獻愛心,關愛弱勢群體從我做起!
    今日遊戲推薦愛心快遞關鍵詞:公益小遊戲、獻愛心、送快遞、敏捷類遊戲、騰訊公益遊戲簡介:《愛心快遞》是由騰訊公益出品的一款公益小遊戲,關心、愛護、陪伴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玩公益遊戲獻愛心在《愛心快遞》遊戲中,玩家將扮演快遞小哥傳遞愛心,幫助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例如:關愛馬路天使,為環衛工人送愛心午餐;關愛城市建設者,給工人送醫藥包;
  • 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人民法院公告
    摘要:為提高司法效率,降低當事人的訴訟成本,探索「網際網路+審判」工作模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關於送達方式的有關規定,京口法院對下落不明或按其他送達方式無法送達訴訟文書的當事人,將依法通過信息網絡媒體公告方式送達,即通過金山網門戶網站(http://www.js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