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於李克強的「轉變就業觀念」
9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了出席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並回答了有關中國就業問題的提問。李克強指出,要營造一種社會氛圍,使就業人員轉變就業觀念,或者說形成一種適應就業需要的觀念。(人民網) 就業是每個政府都要面對的突出問題。
-
安徽大學生就業方式與就業觀念改變調研報告
20世紀90年代末大學擴招和教育產業化政策實行以來,大學生人數的增長遠遠超過經濟增長所需要的人才增長,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 國家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先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鼓勵大學生多方式就業,如「崗位拓展計劃」、「創業引領計劃」、「就業服務與援助計劃」等,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大學生會原諒嗎?就業無法解決就轉變觀念靈活就業!誰出的主意?
在很多擺事實講例子的時候,我們總會說,20多年前的大學生,天之驕子,20年後不如農民工。讀大學有什麼用的理論。我不想討論大學生讀書究竟有什麼用,我只想討論的是大學生他的就業如今被這個社會強行扭轉觀念,能否保證大學生對於這個時代的原諒,雖然很多人會說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你,你怎麼可能會怨恨或者不原諒這個時代呢?
-
王亞棟:大學生要轉變觀念 企業、社區和農村就業前景廣闊
2009年2月26日15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王亞棟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其實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就業觀念不正確,因為大學生往往是眼高手低,低不成、高不就,在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問題上我們應該做好哪方面工作?
-
轉變擇業觀念提高就業水平
一、轉變擇業觀念當前,在各類畢業生劇增,而就業崗位相對較少的情況下,中職畢業生應拋棄過去那些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舊的擇業觀念,將實現個人意願與適應社會需求相結合,樹立自主、競爭的擇業意識,大膽走向「雙向選擇」的舞臺,勇於推銷自己。首先,必須將自己的擇業觀建立在社會需要的基礎上。
-
高校畢業生就業要轉變「固定工」觀念
現今社會不少青年對就業的態度發生轉變,他們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樣,但內心卻將自己的興趣愛好放在第一位,事情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去做。這樣的文化觀念對就業帶來的影響就是不喜歡受約束的有組織的固定工作,偏好自由職業、自主創業、非全日制工作等非標準就業方式。
-
非標準就業漸成市場主流 高校畢業生就業要轉變「固定工」觀念
現今社會不少青年對就業的態度發生轉變,他們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樣,但內心卻將自己的興趣愛好放在第一位,事情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去做。這樣的文化觀念對就業帶來的影響就是不喜歡受約束的有組織的固定工作,偏好自由職業、自主創業、非全日制工作等非標準就業方式。
-
泰安大四生轉變就業觀念 放下身段當保安
齊魯晚報6月19日訊 "現在並不是就業崗位難找,而是畢業生就業觀念難變。"19日上午,在泰安市"就業直通車"進校園活動上,市就業辦相關負責人說。一名學生說,專業就業面窄,除了考教師外,很多都打算跨專業就業。 "我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想從事室內裝修設計工作。"在山東農業大學,一名水利土木工程學院的應屆畢業生說,對於跨專業,更多的初衷是為"好就業"。
-
就業價值觀影響大學生就業質量
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有助於弱化大學生的職業聲望觀念,幫助大學生將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相結合,以自身長遠發展為導向,尋找適合自身特點、符合長遠利益的工作崗位,這有利於緩解部分就業結構矛盾,優化就業市場的資源結構,提高就業質量。
-
經濟學家華生:大學生今年要轉變觀念 先就業再說莫嫌企業小
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成為了今年經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名譽院長華生教授今天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也為中國經濟發展獻策。華生表示,今年中國的各項支出加在一起大約是8.5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我們的經濟政策還是比較穩健的。今年政府支出主要用來保民生,而不是投資。
-
教育部公布多種新職業引大學生熱議,「新就業」轉變新觀念
新興領域的快速崛起,非常鮮明地反映出了人民的喜惡,而教育主管部門的名單調整,也是一次觀念的突破、一次勇敢的嘗試。隨著畢業季的到來,數百萬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成為了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而教育主管部門突破傳統觀念,將多種「新職業」(包括網際網路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納入到就業數據統計名單裡的做法,也引起了大學生的熱議。
-
拓寬就業渠道還需轉變觀念
日前,多個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網站公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新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相關指標的最大亮點在於「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方面,自主創業的範圍加入了開設網店,自由職業的範圍加入了網際網路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
-
西藏大學加強校企合作 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
圖為籤約授牌儀式的現場。 趙延 攝中新網拉薩11月27日電 (記者 趙延)11月27日,西藏大學與拉薩奇力建材有限公司在拉薩堆龍德慶區舉行籤約授牌儀式,加強校企合作,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
-
浙江大學生就業現狀、問題及建議
但是,當前大學生就業中,仍然存在著政策知曉率偏低、企業招用大學生積極性不高、大學生實踐經驗缺乏、先就業後擇業觀念不強以及經濟發展對大學生的吸納能力下降等問題。,社會各界密切配合,大學生積極轉變就業觀念,使得浙江省的大學生就業形勢基本保持穩定。
-
專家談丨屈曉東:新職業呼喚就業新觀念 大學生做好準備了嗎
此外,大學生也要轉變就業觀念,積極擁抱新職業的機遇。知識與技能,才是就業市場上的「硬通貨」,大學生要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積極順應市場力量,找準需求定位,增強核心競爭力。它們的出現,不僅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帶來了新的就業機遇。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874萬人,受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新職業的出現,對高校畢業生來說,是一種利好。此外,大學生也要轉變就業觀念,積極擁抱新職業的機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觀念不改,很難看到身邊的就業機會,而事實上,這些新職業與我們的生活很密切。
-
為什麼大學生就業這麼難?
我國出臺了相關政策,解決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然而,大學生的就業本身是一個複雜的項目,需要一個系統而完整的機制來確保其實施。近年來,中國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農村人口的不斷湧入,對大學生的就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加上戶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學生不願放棄城市戶口,在村鎮工作,這無形當中導致人才從農村流向城市,從西部流向沿海地區。大城市交通擁堵,城市人才短缺。
-
大學生就業調研報告新鮮出爐,靈活就業未來或成年輕群體的剛需
2020年,一場突然而至的疫情使得大學生群體的就業環境變得更加嚴峻。面臨不可抗的外部環境,大學生群體的就業觀念是否有所轉變?就業現狀如何?是否會考慮多元化的靈活就業方式?大學生就業難度增加,就業觀念趨於理性受疫情影響,經濟受到重創,企業裁員、現金流吃緊現象頻發,總體用工需求擠壓,對應屆畢業生的需求也同步降低。
-
幫助殘疾大學生解決就業問題
他們中的有些人期望值很高,但對社會大環境的了解卻又遠遠不夠,對自身條件和就業環境也缺乏準確定位,這也間接導致了殘障大學生在畢業後就業難。要以就業為導向調整專業方向,拓寬專業領域,突出職業性和技術性;提高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培養勇於克服困難、耐受挫折的能力,強化創新、創造、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注重文化基礎和整體素質的提高,提高學習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注重對殘疾人集訓教育和培訓的支持力度,把就業和職業康復結合起來;殘疾人大學生也要調整就業預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立足崗位成材。
-
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絕對性與相對性
要分析社會就業形勢和個人的擇業問題,就有必要分析就業的絕對困難與相對困難問題,尤其是這兩種困難之間的關係及其轉變。 在一個社會中,如果就業適齡人口的數量大於社會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這種情況對於該社會而言便構成了就業的絕對困難情境。
-
鎮江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解讀
2020-09-07 10:04:11 來源:江蘇工人報近日,鎮江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鎮江市2020年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措施》(鎮政辦發〔2020〕53號),出臺一系列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重大政策。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