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三黑和土地》,看自身教師手寫筆記,幫學生更好地預習課文

2021-02-08 杜du老師說教育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0課《三黑和土地》一課的學習,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幫助學生做好預習。

《三黑和土地》是詩人蘇金傘在1948年創作的詩歌。這首詩歌講的是土地改革運動以後,做了土地主人的農民,那種翻身的喜悅和情緒高漲的勞動熱情。

蘇金傘把這一個主題思想,通過三黑再翻、耙土地時,體現出興奮心情和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暢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學習目標

1.積累「蕎麥、蟈蟈」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了解詩歌內容及時代的背景,體會農民獲得土地後的喜悅之情。(重點)

3.讀文之後,說說自己對腳下土地的新感受。

二、寫作背景

作者從小生長在農村,能夠深刻體會到農民對土地的熱愛。

作者是我國鄉土詩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晚年回憶鄉土人情,創作了許多關於鄉土的詩歌。

同學們,還要知道農民在以前是沒有土地的,只是給地主種地,還要被地主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解放區進行了土地革命,農民重新獲得了土地。

廣大農民也成為土地的真正主人,本詩歌再現了以三黑為代表的農民們獲得土地後的喜悅心情。

三、課文解讀

全詩一共15個小結,採用了寫實的創作筆法,寫了農民三黑翻地、耙地,累了就在地頭休息等勞動生活場景。

同學們,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大家可以自主去閱讀,了解把握詩歌的大意。

在讀完以後,大家想一想:如果這首詩歌分為兩部分的話,分為哪兩部分呢?分別寫了什麼?

是的,先從總體上寫了農民得到土地之後的喜悅,然後又寫了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之後的那種欣喜之情。

細讀課文,體會三黑有了自己土地之後的那種欣喜之情。

通過三黑翻土地,耙了幾遍,簡直是一張軟床,叫麥籽睡上等關鍵詞,感受三黑把地耙的平整,準備播種。

又通過小時候因為逮蟈蟈兒挨罵,想招呼從地頭路過的那個孩子,快去逮吧,說出三黑對兒時的回憶。

通過「打算、合夥、買頭小毛驢、打完場趕著送公糧」等關鍵語句。說出了三黑展望未來的事情。

最後詩歌的後面寫了:翻身的人兒心裡真甜。體會到三黑翻身做了主人,有了土地之後非常喜悅。

四、中心思想

詩歌通過寫三黑獲得了土地,他的生活和心理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表現了以三黑為代表的農民們,擁有了自己土地時的喜悅心情。抒發了農民對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上面是對本課的預習,如果同學們還有哪些疑問,可以留言給杜du老師,或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你的點讚,評論和轉發,會加快更文的速度。

歡迎大家積極點讚,評論和轉發。謝謝!

關注我,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六年《京劇趣談》,資深教師帶學生這樣預習課文,家長:真好!
    語文的學習方法之一就是在課前預習,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23課《京劇趣談》是由兩篇與京劇有關的小短文組成的。其中介紹了京劇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特點,以及在動作造型方面的獨特之處。下面大家跟隨杜du老師的腳步,一起走進這篇課文,讓我們一起預習吧。
  • 六年《宇宙生命之謎》,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學生:看了很有用
    (重點)2.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有針對性地閱讀。(重點)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麼;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難點)二、字、詞的學習本課14個生字,同學們可以看老師手寫的筆記。
  • 六年《宇宙生命之謎》,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學生:看了很有用
    為了解決一位學生的這個困惑。作者寫出了《宇宙生命之謎》這篇文章。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主要介紹了科學家對「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這個問題的研究和探索。下面就跟隨杜du老師的腳步一起走進這篇文章吧。
  • 六年《在柏林》,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幫助學生解決重點問題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14課,自讀課文《在柏林》怎麼學習呢?戰爭給人們造成沉重的苦難,帶來難以彌合的創傷,默讀課文,想想這篇小說是怎樣表現戰爭災難這一主題的。小說的結局出人意料,你怎樣理解「車廂裡一片寂靜,靜的可怕」?看資深教師杜du的手寫筆記,解決課文中問題,幫助更多的學生學習語文。
  • 一年拼音《ai、ei、ui》,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幫助學生高效預習
    語文書第40頁有一幅情境圖,不要小看情境圖的作用哦,它能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學生觀察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去發現,情景圖中畫了些什麼?原來是孩子們在聽奶奶講故事的畫面,你看!放學了,孩子們一個挨著一個,圍坐在一位白頭髮、戴眼鏡的老奶奶身邊,聽奶奶講故。小圓桌上放著一杯水。
  • 六年《語文園地八》,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學生:知識點真多!
    統編版教材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的語文園地中有四部分的內容。總體來說,交流平臺是讓孩子們回顧和梳理之前學過的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幫助學生在今後的閱讀中學會如何理解文章內容。下面大家一起跟隨資深教師杜du的腳步一起走進本單元語文園地的學習吧。一、交流平臺1.目標:能總結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2.教學思路:讓孩子們先互動交流,了解把握主要內容的方法。
  • 語文《草原》,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學生看了表示很有用
    學生對語文課文的預習和學習,需要準確、全面的資料,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帶學生高效學習語文,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以「感受大自然」為主題。
  • 小學語文課文預習有講究,預習六步法,輕鬆幫孩子提高語文成績
    導語:小學語文課文預習有講究,預習六步法,輕鬆幫孩子提高語文成績作為一名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師,常常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家長,也會被問到各種問題,我的班上有一個學生叫小雪,是個乖乖聽話的好學生,老師每次布置的任務都積極完成
  • 新生開學,不知道如何預習?看學霸的預習筆記,讓你預習不迷路
    導語:三年級學生的預習筆記,書寫整齊如印刷體,老師:比備課都詳細每一個年級,每一個班級當中,都從來不缺學霸的存在。他們是家長口中別人家孩子,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每次考試的時候總是班裡的佼佼者。學霸之所以能成為學霸,必定有他們的過人之處。每一個學霸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也無外乎就是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複習等。
  • 六年級學生預習課文《燈光》,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輕鬆學語文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八課《燈光》一課的學習,下面跟著杜du老師一起走進這篇課文。一、作者介紹王願堅(1929——1991),山東諸城人,1944年去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次年參加了八路軍,解放戰爭期間,他在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的報社任編輯和記者。
  •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我是什麼》備課筆記,幫孩子預習和複習!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我是什麼》備課筆記,幫孩子預習和複習!《我是什麼》這篇課文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敘述,課文以「我」貫穿全文,卻又不點明「我」是什麼,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思考,去猜「我」是什麼,富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我是什麼》備課筆記,幫孩子預習和複習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我是什麼》備課筆記,幫孩子預習和複習!《我是什麼》這篇課文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敘述,課文以「我」貫穿全文,卻又不點明「我」是什麼,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思考,去猜「我」是什麼,富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六年《橋》,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學生:這筆記對學習很有幫助!
    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文學成就:曾獲《人民文學》《十月》《當代》等期刊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家園筆記》,中篇小說《大廠》,短篇小說集《人間筆記》《絕唱》等。4.多音字見書上老師手寫筆記。5.詞語解釋勢不可當:當是抵擋,來勢兇猛,不可抵擋。獰笑:兇惡的笑,本課形容洪水的兇猛、可憎。
  • 部編版六上:在柏林手寫筆記、課件精講、考點歸納、教案梳理
    3、環境上:通過寫火車上看不到健壯男子和兩次靜寫出戰爭的傷害。手寫筆記:課件精講教案梳理:一、導入:同學們,你們看這幾幅圖,你想用什麼詞語來形容這幾幅城市圖二、簡介二戰、作者、背景三、疏通字詞這一課的內容很短,讀起來卻耐人尋味,引人深思,老師先要檢查一下預習情況。四、小說三要素品析文章1、你知道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可以用要素概括法和題目拓展法來歸納。
  • 怎樣預習語文課文?
    在一些失敗的課改理論下,教師們的課堂由「滿堂灌」轉變為「滿堂問」,老師不斷地提問題,學生則不斷地回答問題。問得越多,回答得越精彩,氣氛越活躍,這樣的課堂就被評為「優秀課堂」「高效課堂」。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兒,教學課堂絕不應該淪為一場「預設的表演」。
  •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課《一著驚海天》課文筆記,預習和複習專用
    《一著驚海天》這篇課文用細膩的筆觸記述了遼寧艦殲-15艦載機成功著艦的過程,向讀者展示了中國人民軍隊在創新中不怕犧牲,勇於探索的精神。「一著」是指我國利用阻攔索使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驚海天」生動地寫出了此舉造成的影響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艦載戰鬥機著艦的大環境,也指整個世界。每學一篇課文之前,老師通常會要求學生提前預習一下課文。每節課的上課時間是有限的,要想掌握好每節課所學的內容,就得做好提前預習課文的準備,要想鞏固課堂知識,就得做好筆記。
  • 部編版六上:在柏林手寫筆記、課件圖文精講、高頻考點、教案梳理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說。高頻考題1:本課的考點是環境描寫中兩次「靜」的不同第一次:一個老頭狠狠地掃了她們一眼,隨即車廂裡平靜了。課文如何表現災難這一主題的?1、情節上:不寫起因、經過,只寫結果,突出了戰爭的殘酷。2、人物上:通過寫老婦人的語言體現戰爭對老婦人身心的傷害,通過老兵的話體現戰爭對他們家庭的璀璨。3、環境上:通過寫火車上看不到健壯男子和兩次靜寫出戰爭的傷害。
  • 走進《三黑和土地》,體會農民與土地的深厚情誼
    自古以來,農民都和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用自己樸實無華的方式表達著他們對土地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來體會一下「三黑與土地」之間的深厚情誼吧。3.課文解析第一節:寫農民有了土地會把整個生命投入進去。此段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農民和土地的關係比作旱天的鵝和水的關係,表現了農民和土地關係的密切。第二小節:寫農民恨不得把每一塊土地都嘗一嘗。
  • 最新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9*課《三黑和土地》詳細筆記
    難點探究詩中的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讀了這篇課文,你對腳下的土地有了什麼新的感受?三黑是一個fan身後的農民,面對著獲得的土地他內心充滿了熱愛。土地是三黑賴以生存的支柱,是他生活的希望所在,在三黑眼中土地是最寶貴的東西。所以他是那樣細心地熱情地侍弄土地,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充滿著無限愛意。讀了這篇課文後,我認識到土地對於人們的重要作用。土地給人們提供了大量的物質資源,甚至給予人們無窮的精神力量,人們對土地充滿了深切的情感。
  • 三年級學生的預習筆記,每個字都像印刷體,老師:比五年級學生強
    但不管什麼款式的學霸,肯定會在上課前後做到兩點:第一點,上新課之前預習課本;第二點,上完新課之後複習課本中的知識,為所學的內容「培元固本」。小學生是如何預習的呢?接下去我們來看一位三年級學生的預習筆記,這位同學的家長把孩子的預習筆記曬在網上,筆記中的每一個字都像印刷體,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位三年級同學做的是三年級下冊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預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