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上大學,卻被母親「毀掉」的神童魏永康,如今怎麼樣了?

2021-02-22 今晚時間

作者:鷓鴣哨

來源:新人物(ID:zhanxingyuer)

這是一個「神童」輩出的年代。

從用5天時間做出博士級基因研究論文的小學生、到一日可作2000首詩的14歲「天才少女」,這些年,騰空出世的「天才」似乎層出不窮。

然而,這些所謂的「神童」現世,都只是披上神童外衣的冒牌貨。

這世上真的有神童嗎?

答案是:有過。

有些人可能還記得,那個曾名震全國的「東方神童」魏永康。

1歲多認識上千個漢字。

4歲自學完成小學課程,並開始初中課程。

8歲跳級進入重點中學。

13歲以606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

17歲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

這世上,有些人生下來就天賦過人,如果得到合適的培養,必成大器。當然,如果不加重視,可能最終流歸平淡,如仲永之流。

魏永康幸運的是,他有良好的先天之資,又得到母親的悉心栽培,從而一步步走上神壇,成為所有父母心目中的神童典範。

但不幸的是,同樣因為母親,他跌落神壇,甚至淪為父母的恥辱。

這高低起伏的背後,命運的推手同樣都來自於母親。

1983年,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的普通家庭,他的出生,給了好強的母親曾學梅無比的希望。

她將所有精力傾注在對孩子的培養上。

當魏永康還在襁褓裡的時候,曾學梅就開始有意識地對他進行培訓。

她每天對著孩子反覆朗讀詩歌,拿著蘋果、梨、香蕉、汽車等20多種彩色圖片讓他反覆辨認。

出生兩三個月,她就教他認字,也不管兒子還不會坐、不會說話。

在她的強化教育下,孩子1歲多認識上千個字,4歲完成小學課程。

「媽媽已下班,眼睛到處望。見我在看書,不住的誇獎。」

寫這篇日記時,永康只有四歲。

童年的他,玩耍從來沒有上過日程表,生活的主題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學習之外,再無大事。

1987年9月,曾學梅帶著4歲半的小永康來到華容縣最著名的小學華容縣實驗小學,想讓他直接讀二年級。

面對招生老師質疑的目光,這位母親胸有成竹,提出當場考核。

不考不知道,一考不得了,這孩子連四年級的試卷都完成得毫無壓力,連校長都驚動了,當場收下。

1991年,年僅8歲的魏永康連跳幾級進入重點中學讀書。

曾學梅從此開始了數年的陪讀生涯,對兒子的管束和嚴厲更是日甚一日。甚至斷絕了他與同學玩耍的任何機會。

「你的時間是用來學習的,不是用來玩耍的,要知道玩一個小時,就是浪費一個小時的生命!」

他的玩伴除了書,還是書,還必須是與學習相關的參考書。

哪怕兒童節上街,看花燈也淪為成語訓練的場景。

就這樣,在毫無縫隙的學習安排下,如母所願,他的升學之路如火箭一般直上雲霄。

1996年,13歲的他以總分606分的高分考進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物理系,成為當地年紀最小的少年大學生。

這時,「魏永康」的名字已是家喻戶曉。

「神童」之稱當之無愧。

四年後,魏永康以全系總分第二的成績本科畢業,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然而,學業還未及一半,在他20歲那年,卻被勸退回家,理由是:

「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

根據央視節目實錄《「神童」的成長》得知,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母親從來沒有教過兒子如何生存,更斷絕了他融入社會的機會。

除了學習,曾學梅剝奪了魏永康做其他任何事情的權利,包括勞動。

每天早上幫他擠好牙膏,給他洗臉,給他穿衣。

甚至為了節省更多的學習時間,她還給兒子餵飯,一直持續到高三。

在她看來,兒子只要學習好,就夠了,其他事情都不重要,哪怕連自理能力都沒有也不要緊。

她認為,只要讀書成才了,有了錢,將來不愁沒有保姆。

甚至,在大學期間,有女同學來找他玩,她恐嚇道:「女孩子是妖精,招惹不得,萬一招惹了,一生的事業就毀了。」

作為群體中的一個異類,魏永康從來不被準許參加集體課外活動。

除了上課,他不準許離開母親半步。

考研後,中科院拒絕了曾學梅的陪讀請求。

脫離了母親的照顧,已經成年的魏永康忽然就「失控」了。

他自閉木訥,不懂與人交往,別人問什麼,都是一句「不知道」。

總是擠錯同學的牙膏,找不到自己的鞋子了,就隨意穿走別人的鞋子,做錯事也不懂得道歉。

天熱不知脫衣,天冷也不懂添衣。

被勸退的那年,恰逢非典爆發,同學們都按照規定去領取藥物和口罩,學校唯有派人送去給他。

卻發現,他床鋪凌亂、衣著邋遢,室內臭氣燻天。

他的生活,除了看書,一無所有。

上課常常遲到,記不清考試的時間,忘記寫論文,學業完全達不到要求。

學校做出開除的決定,連碩士學位都未能拿到。

面對兒子的滑落,這位心高氣傲的母親一度崩潰:

然而,那時的她卻未能清醒地認識到,這一切的根源,都源於她的掌控。

她只知道,她為人父母的願望是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傑出的人才,卻忘了所謂育人,最先要成就的就是一個獨立的「人」。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過一句話:

必須要學會做人,才有資格談論其他。

可惜,魏母不懂這個道理。

進入大學後,魏永康曾提出自己獨立生活,但這個請求被母親否決了。

詩人於戈說:

「為人父母,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她親手剝脫了兒子「成人」的機會,也剝奪了兒子各種不同的人生體驗。

可謂,成也母親,敗也母親。

「神童」被退學一事,在家鄉掀起軒然大波,因為在當時,「魏永康」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眾孩子學習的榜樣,「曾學梅」這個名字也成為眾多父母爭相仿效的楷模。

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落差,曾學梅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母子關係空前惡化,魏永康決定離家出走。

39天後,警察將身無分文、狼狽不堪的魏永康帶回到曾學梅面前,母子倆抱頭痛哭。

在這最艱難的時候,魏永康曾經的小學教師江建國,聞訊趕了過來。

他跟曾學梅說:

「你以為當了科學家,找一個保姆就解決了問題,實際上這個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小孩參加家務勞動,能夠提高自己的智力,能夠與人交往,他的心情就非常愉快。」

「你如果能夠做一個快樂的人、幸福的人,你的研究生、博士生、科學家就是副產品,可以水到渠成。」

因為江老師的勸解,冰冷的家裡,終於有了些許熱氣和笑聲。

直到此時,曾學梅才痛定思痛,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對他也太狠了。」

如今的曾學梅老淚縱橫,她開始後悔的所作所為,如果當時能夠鼓勵兒子,或者不罵兒子那麼狠,孩子也不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她重新學習著做母親,將20多歲的兒子當做蹣跚學步的嬰兒,帶著他重新「成長」。

她手把手地教他洗衣做飯、料理家務,教他照顧癱瘓的父親。

她邀請別人來來家裡做客,教兒子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與人溝通交流。

他人生曾經缺失的那些成長必須課,正在一點點地填補起來。

人生從來沒有一蹴而就,每一步都必須踏實走好;

曾經錯失的,都會在日後成為絆倒自己的坑,也必須用更多的時日才能彌補修復。

在母親和師長的引導幫助下,魏永康慢慢融入了人間。

2010年,他認識了一位女孩,結婚後回到老家,在一家軟體開發公司工作。

十多年過去,如今的他,早已褪去神童的光環,做著平實的程式設計師工作,育有一雙兒女,日子過得簡單而滿足。

在孫輩面前,曾學梅被禁止提及的一句話,就是「你爸爸在你這個歲數,已經……」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路,每一條路也都不盡相同。

過去的時光不能倒轉,她和兒子再也不能回復以前。

這是她回顧前路的省悟。

有人說,曾學梅就是自私,才這樣逼兒子。

其實,望子成龍,本來也沒有錯,哪個父母不盼孩子好呢?

出發點和願景都是美好的,錯誤的只是方式和過程。

魏永康之後,仍然有不少父母樂此不疲地重複著曾學梅的育兒軌跡,希望孩子能成為又一個神童,贏在起跑線。

然而,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關鍵又豈止在成績?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為人父母,最首要的責任不是培育出一個天才,而是培養出孩子健全的人格,既能獨立自主,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情商。

因為,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人生這段路,父母能陪伴的只有半程,剩下的都要孩子自己去走。

孩子註定要成長,而父母註定要退到幕後,做孩子人生的「背景」。


往後日子,或許荊棘滿途,或許山重水複……

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能在挫折和跌碰中得到歷練,才能學會獨立面對生活中的起起跌跌。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最高明的父母,不會只是將孩子圈養在柵欄裡,他們都懂得放手讓孩子外出闖蕩,自由高飛。


同時,又會保持家中大門常開,以便孩子累了倦了回來。

-End-

【致讀者:感謝你讀到了現在,如果喜歡今晚時間的內容,請設置「星標」或多多打開每一天的文章,並且點擊文末「分享」「在看」和「點讚」,這樣才能每天18:00準時收到推送哦~🤞】

來源:新人物(ID:zhanxingyuer),新人物,新視角,帶你看點兒不一樣的。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

相關焦點

  • 13歲上大學,卻被母親「毀掉」的神童魏永康,如今怎麼樣了?
    13歲以606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魏永康幸運的是,他有良好的先天之資,又得到母親的悉心栽培,從而一步步走上神壇,成為所有父母心目中的神童典範。1996年,13歲的他以總分606分的高分考進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物理系,成為當地年紀最小的少年大學生。
  • 13歲上大學17歲進中科院,被母親「毀掉」的魏永康,現狀如何
    1985年,2歲的他能認識千餘個漢字;4歲,就完成了初中階段的課程;小學,連跳四級,只上了小學二年級和六年級;8歲,上縣重點中學;13歲,考上了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在中科大高能物理研究所進行碩博連讀。一樁樁事跡都向大眾表明,魏永康是真正的神童。有子如此,還有何求?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的行為引人深思
    舉例來說,世界上智商最高的男孩之一,其智力遠超牛頓和愛因斯坦,還曾在童年時創造過無數傳奇,甚至十七歲時還被譽為未來最牛的數學家。實際上,他不僅是被關在勞教所裡,後來還沉淪至死亡,以孤身一人的姿態選擇了死亡。因此,童年的成長,不一定能看到未來,有時甚至還會被童年的榮譽所拖累。比如,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在他十三歲時就成為了一名天才,但最終卻成了母親口中的死神。
  • 13歲上大學,17歲上中科院的少年天才魏永康,如今怎麼樣了?
    最近社會上又湧現出不少少年天才,古有方仲永,現有岑怡諾,讓大家羨慕的不僅是孩子優秀,更讓大家追捧的是神童背後的教育方法。不知道有沒有人還記得那個1歲多就能認上千漢字的魏永康(想想咱們娃五周歲了還認不全100個字),13歲就上了大學,專業還是頗具學術氣息的物理系。那時的他沒有像方仲永那樣,止步於學習,而是一如既往兩耳不聞窗外事,在17歲時考上中科院:國家創新人才的聚集地。
  • 「東方神童」魏永康,17歲考入中科大被勸退,如今怎麼樣了?
    >貧困的家庭中,家中的情況可以說是家徒四壁,父親常年癱瘓在床上;母親只是小鄉村中一個售貨員,魏永康的出生可以說為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即使父母再苦對他絕對是竭盡全力。;沒有辦法領著魏永康出門玩,父親就在床上給他講故事教他認字,在這樣耳濡目染下他也喜歡上了看書。
  • 13歲的湖南神童高考602分上大學,17歲進入中科院,如今怎樣
    不過歷史上有很多好官既造福了一方百姓,也榮歸故裡。即便到了現代,拼命讀書這樣的思想依然存在,也影響了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這樣讀書至上教育卻讓孩子走上了偏路。曾經中國有一位神童高考602分,13歲上大學,17歲進中科院,如今怎麼樣了呢?
  • 「東方神童」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直接勸退,母親:我恨他
    一直以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是父母所期盼的,正是這樣的心理,促使很多父母對孩子在學業上十分關注。也相應的增加了孩子的壓力,也磨滅了孩子的天性。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13歲就考上大學但又被勸退的「東方神童」的故事。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現在過得如何?
    「神童」魏永康他的「神跡」有:兩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四歲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八歲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這是因為魏永康母親認為孩子只有一心一意讀書才有出息,於是事事包辦,給孩子洗衣服、端飯、洗臉,甚至為了讓孩子在吃飯時不耽誤看書,親自給他餵飯。從小學到大學,魏永康的生活一直都是母親一手包辦。
  • 17歲神童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勸退,魏永康母親:你怎麼不去死
    若是按照以學習成績論英雄的理念,魏永康必然是個王者。4歲讀小學,8歲讀中學,13歲考上大學的他,一路上學習成績遙遙領先,「天才少年」的名聲傳遍十裡八鄉,一度被譽為「東方神童」。可惜,成年後的魏永康,並沒有延續童年的輝煌。讀研期間,魏永康意外被勸退。
  • 東方神童魏永康:17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被開除,母親:情願沒有生他
    曾經有「東方神童」之稱的魏永康,便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傷仲永」,一代天才,最終因為母親的溺愛回歸到普通人的境地。1、2歲識千字,8歲讀中學魏永康在1983年出生於湖南某個小縣城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因抗美援朝致殘,一直癱瘓在床,母親則是當地一名百貨公司的工人。
  • 東方神童魏永康,後遭中科院退學,母親稱:真是恨死了
    當別的小孩子還在母親懷中的時候,他的母親便教他識字,甚至教他背古詩,總之提前交了他很多,正常人在小學才學的東西,這對魏永康的啟蒙,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魏永康兩歲的時候,變成了華容縣的一個小神童,因為他學會了1000多個字,剛剛到4歲的時候,因為母親的培養,他竟然自己掌握初中課程,所以他小學也沒怎麼上,8歲就讀的初中。
  • 還記得「東方神童」魏永康嗎?2003年被中科院勸退後,如今怎樣
    而現代也曾上演過一出「神童泯滅記」,主角是被稱為「東方神童」的魏永康,天才少年,13歲考上湘潭大學,17歲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並且魏永康4歲就完成了初中的全部課程,小學連跳好幾級,年僅八歲就考進縣屬重點中學讀書。在當地,魏永康成為眾人眼裡的「東方神童」,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東方神童」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開除,母親崩潰稱情願沒生他
    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人,曾經他在學習上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甚至他還一度被稱為「東方神童」,沒錯,他就是魏永康,但是在生活生他的自理能力卻是出奇的差,這是為什麼呢,這還要從他的原生家庭說起。然而他的母親卻一直有一個望子成龍的夢想,所以在他的母親的培養下,2歲的魏永康就已經可以認識1000多個漢字,4歲就學完了初中課程,以至於在他8歲就念了重點高中。上了高中之後他的母親覺得必須要把魏永康各方面都搞好,這樣才能一心一意地去學習。
  • 2歲識千字,4歲自學完初中,13歲考上大學,那個神童怎麼樣了
    導讀:2歲識千字,4歲自學完初中,13歲考上大學,那個神童現在怎麼樣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神童為何「隕落」?成績就是一切?
    24年前,年僅13歲的少年以602分的高分考上大學的新聞可以說是轟動一時,魏永康自此成為大家口中的「神童」。從他的學習經歷來看,2歲掌握一千多漢字,4歲已掌握初中內容,8歲跳級進入重點中學,魏永康確實是罕見的「奇才」,天資聰慧,超乎常人。
  • 神童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才好!幸虧及時醒悟
    雖然家境不好,但他的母親傾其所有撫養魏永康。2歲時,他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4歲時,他完成了初中階段的課程。8歲時,小學只讀了2年就直接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13歲時,魏永康以602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時,大學畢業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這些榮耀的背後,魏永康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 那個13歲上大學,20歲因無法自理被退學的男孩,現在怎麼樣了
    ;以教育制度下最極限的三連跳只讀二四六年級,年僅8歲的魏永康進入了全縣最好的重點高中;13歲的魏永康以高分考入了湘潭大學;17歲大學畢業後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到這裡為止,魏永康的人生經歷都是春風得意的。無論任何人都得稱他一聲「天才」、「神童」,甚至當時的報紙還專門為他做過「東方神童」的專欄報導,來讚揚魏永康的努力和他的母親曾雪梅對他的學習的重視。
  • 當年17歲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魏永康,現在怎麼樣了?
    魏永康1983年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當時還只有2歲的魏永康就認識了1000多個漢字,1991年年僅8歲的魏永康連跳幾級考入縣重點中學,1996年13歲時考入湖南湘潭大學物理系,2000年17歲的魏永康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進行碩博連讀。但是2003年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回家。
  • 被母親詛咒的神童魏永康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與同齡人相比,他可謂天縱奇才:1歲多開始識字;2歲掌握一千多個漢字;4歲自學完初中課程;8歲跳級進入縣重點中學;大學四年,魏永康以總分第二的成績畢業,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 高考「揭榜季」,看「神童」魏永康、張炘煬的經歷,你就不焦慮了
    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家長們不能把孩子能否上一所好大學作為衡量孩子未來的標準。今天我們來說說那些「神童」的故事,或許就不必再糾結於「上大學」這件事了。湖南湘潭「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 20歲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才好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湖南的「神童」魏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