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2030年底寧夏所有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

2020-12-09 網易新聞

11月23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辦公廳獲悉,《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已正式印發。根據《方案》,到2022年底,爭取全區20%的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到2025年底,爭取全區50%的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每個地級市至少1個—2個縣通過國家審核認定;到2030年底,全區所有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

根據《方案》,寧夏將加強學校標準化建設。按照新型城鎮化發展和常住人口規模、學齡人口變化趨勢,落實城鎮新建小區配套建設學校制度,有序擴大城鎮學位供給,按優質均衡標準化解「大校額」,嚴格按照標準班額辦學。建立學校教學設施設備標準化配備及定期更新機制,滿足教育教學需要。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配齊建強教師隊伍,完善教師編制動態管理機制,推進「縣管校聘」改革。

《方案》要求,要建立「網際網路+教育」機制。以「網際網路+教育」示範區建設為抓手,構建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教學環境,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新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形成人才培養、教育服務、教育治理的新模式。構建完善的信息化支撐環境,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全覆蓋。推進在線互動課堂常態化應用,推動優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提升薄弱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實施智慧教育創新發展行動,推動「網際網路+」創新素養教育綜合改革,指導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變革傳統教學模式,開展線上線下融合式互動教學,形成「網際網路+教育」應用新模式新業態。要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校要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以創新素養教育為內涵推動課堂變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強化學校體育工作,保證中小學生每天在校活動不少於1小時。推進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建設。加強中小學校道德與法治教育,廣泛提升學生法律意識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能力。把強化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及結果運用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構建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中小學教育質量管理和評價體系,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方案》要求,要大力推進教育公平。按照以流入地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兩為主」政策,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推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檔案,保證適齡留守兒童按時入學。實施特殊教育行動計劃,辦好特殊教育學校,培養特殊教育師資,通過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方式,確保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要求。建立健全聯控聯保責任機制、定期專項行動機制、應助盡助機制、依法控輟機制和動態監測機制,堅決不讓一個適齡兒童少年失學輟學。《方案》還強化激勵機制,經國家審核認定並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稱號的,自治區給予500萬元獎勵。(寧夏日報記者周一青)

相關焦點

  • 寧夏久久為功助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去年以來,寧夏將南部山區9縣(區)與銀川等地優質教育資源進行結對,開展城鄉聯動教學(教研)行動,通過線上線下開展規模化城鄉教育融合互動,探索推進優質教育擴面延伸、加快城鄉學校協同發展的新模式。從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兩字之差,卻折射出一個地區對教育均衡發展的勇氣與決心,這是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最直接體現,讓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共同願望。兩年來,寧夏下大力氣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讓更多的孩子上好學。
  • 山東34個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達到國家要求
    11月23至28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山東省申報的34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以下簡稱縣)進行了督導檢查。各省(區、市)應根據相關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國家標準,制定既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又與國家標準基本相符的省級標準。山東省結合本省實際,就辦學基本標準制定了相關指標。督導檢查組對山東省34個縣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核查。核查結果: 學校基本達到了評估標準(詳見表1)。
  • 仁化:吹響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號角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8日上午,仁化縣召開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動員會暨教師節表彰大會,吹響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號角,並表彰教育工作先進個人362人以及先進單位28個,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省教育廳主任督學李璧亮出席會議。
  • 寧夏:「網際網路+」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2018年以來,寧夏同心縣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建設,在數字校園建設、在線課堂打造、教師信息素養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促進了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同心縣全力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尤其是向農村薄弱地區傾斜。
  • 教育部就《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答問
    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有1824個縣(市、區)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國家認定,今年,還將有500個左右的縣(市、區)接受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屆時合計總數將達到2300個左右,佔全國總數近80%。鞏固基本均衡發展成果,實現優質均衡發展,已經成為這些地區義務教育新的緊迫任務。基於以上考慮,我們決定製定《辦法》,啟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
  • 海南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海南省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的...
    >全省22個縣(市、區),到2012年底4個縣(市、區,含洋浦經濟開發區,下同)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2015年底累計15個以上的縣(市、區)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2020年底全省所有縣(市、區)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並通過省級人民政府認定和教育部的審核認定。
  • 寧夏同心:「網際網路+」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新華社客戶端寧夏頻道7月17日電(記者張亮、馬麗娟)2018年以來,寧夏同心縣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建設,在數字校園建設、在線課堂打造、教師信息素養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促進了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同心縣全力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尤其是向農村薄弱地區傾斜。
  • 我市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來源:廊坊雲報廊坊日報訊為鞏固全市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自8月中上旬,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聘請國家級教育專家15人,對全市各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評估檢查。在此基礎上,專家組將形成評估結果,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各縣(市、區)政府及廊坊市政府提交《學校創建優質均衡發展報告》《廊坊市2020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報告》及《廊坊市各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報告》。
  • 貴州37個縣(市、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 達國家標準
    貴州37個縣(市、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 達國家標準 2016-,貴州省申報的18個縣(市、區)均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
  • 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報告
    自2013年啟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以下簡稱縣)督導評估認定工作以來,全國教育督導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舉教育公平之旗,走均衡發展之路,以改革促發展,以監督促落實,補短板、兜底線,著力解決區域內城鄉間、校際間發展不均衡問題,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廣西壯族自治區21個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
    (2017年12月29日)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促進教育公平,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2017年12月24至29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的21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以下簡稱縣)進行了督導檢查。
  • 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內蒙古自治區32個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10月23至28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內蒙古自治區申報的32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旗)(以下簡稱縣)進行了督導檢查。  督導檢查組對32個縣的督導檢查意見如下:  一、主要指標達標情況與檢查結論  按照《辦法》規定,督導檢查組對內蒙古自治區32個縣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情況、公眾對本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滿意度四個方面進行了檢查,結果如下:  (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
  • 河北省廊坊市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為鞏固全市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自8月中上旬,廊坊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聘請國家級教育專家15人,對全市各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評估檢查。記者從廊坊市教育局獲悉,專家分成4個小組深入156所義務教育學校,在學校自查的基礎上傾聽校長介紹,實地檢查指導,為學校發展把脈定向。
  • 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報告
    對全省所有縣將通過評估認定的省份,在對最後一批縣進行檢查的同時,以市為單位全覆蓋,隨機抽取一定數量已經通過認定的縣進行實地督導複查,鞏固提高均衡發展成果。二是督促各地強化督導評估工作。2016年7月和10月,分別在廣州市和福州市召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會,其中福州會議重點是督促中西部各省(區、市)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力度。三是強化問題導向,以評促建。
  •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工作的背景
    國家在鞏固提高基本均衡的基礎上,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結合城鄉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高質量發展教育現代化等新目標新理念為真正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7年教育部、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相繼印發了《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等三個文件,建立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制度,提出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國家標準。要求各地部署開展本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督導評估工作。
  • 湖南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項規劃
    三、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是:義務教育學校條件建設不斷加強,到2015年全省完全小學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合格學校要求,城鎮大班額現象明顯緩解,學科、骨幹教師配備大體均衡,通過信息化手段初步實現全省優質教學資源全覆蓋;到2020年全省非完全小學和教學點基本達到合格學校要求,骨幹教師配備基本均衡,逐步實行小班化教學,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體系基本建立,保障特殊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
  • 省教育廳總督學李金川調研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
    為加快推進我省所有縣(市、區)完成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目標,5月20日至22日,省教育廳總督學李金川一行6人分別對商丘市及睢陽區、周口市及川匯區、新蔡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調研。
  • 轉發《五河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五河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規劃...
    二、工作目標鞏固我縣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加大力度,依法保障教育資金優先投入,著力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進素質教育內涵提升,優化結構、強化特色、補齊短板、縮小差距、提高質量、促進公平,力爭2027年底前,我縣義務教育達到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標準
  • ...天津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
    到2021年,力爭5個區率先通過首批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到2022年,全市16個區全部率先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保持本市義務教育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到2022年,確保全市所有小學、初中學校規模和班級學生數達到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標準。(四)提升改造中小學校體育場館。
  • 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經驗交流和工作推進會發言材料
    「十二五」時期,將「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列為重點工程,把學校標準化建設與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統一規劃,統籌實施,要求實施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的項目縣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必須達到標準化要求。2010-2012年,共投入十多億元,使67個項目縣(市、區)的近六千所中小學校達到標準化要求。今年又在35個縣(市、區)實施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到年底全省將有102個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