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網站、網絡小說、手機遊戲……「精神鴉片」,正毀掉你的孩子

2020-09-16 一心說教育

很多時候,孩子的危險來得悄聲無息,令人毫無察覺……

其中,黃色網站的傷害首當其衝。

這是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出關於他侄女瀏覽黃色網站的求助:暑假侄女(小學5年級)來自己家玩,玩自己手機,拿回手機後發現後臺有在搜索『很色的視頻』『很變態的視頻』,瀏覽過黃色網站。最可怕的是,我在視頻刪除記錄裡,看到了她自己對自己私處的自拍!

可以想想,女孩小學5年級才不過11、2歲,這麼小的年紀竟然在瀏覽黃色網站?這樣可怕的事,在我們以前,是不敢想像也完全想像不到的……

無獨有偶,林家鎮上的一名13歲女孩,也在做著同樣可怕的事——

「幾張照片而已,如果幸運的話我就能當明星了。」伴隨著這樣的話語,這個剛上初一的小女孩自顧自地扒開衣服,拿著手機做出自拍的動作……

很顯然,這些小女孩曾經在手機上瀏覽過一些不適合這個年紀的網站。或許這些內容正在鼓勵孩子做一些不該做的事,讓孩子無意中傷害自己,又或許孩子正被陌生人引誘,灌輸了不正確的思想,沉迷其中。

而每天,全球有超過17.5萬名兒童第一次上網,平均每半秒鐘新增一名兒童網民。網絡世界讓兒童置身於各種各樣的風險與傷害中,它們包括但不限於接觸有害信息、遭受性虐待、性侵、網絡性侵犯等……

同樣,被譽為「網絡鴉片」的網絡小說也是遺毒無窮。很多網絡小說,就是為了賺錢而寫的意淫式的東西,根本談不上文學,那是一種毒害思想、侵害人的精神和生活的毒藥!

學生一接觸網絡小說,就很可能脫離現實沉迷幻想,一發不可收拾。而他們恰巧處於人生的認知期,正是吸收有營養的知識,培養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年齡段。卻因為思想的不成熟,被網絡小說毒害後,思想已然成為奴隸,就像一個被小說幻象操縱的活木偶。

這是一名因沉迷網絡小說,學習一落千丈的高三學生對小說的描述:

每當我開始看一部新的小說的時候,對這部小說興趣不大,但是看了十幾章之後就會入迷,然後就開始了墮落。

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想離開那個虛幻的世界,甚至覺得上廁所,吃飯都是耽誤自己的時間,走在路上也不忍心放下手機。

晚上更是熬夜很久,無下限的推遲睡覺時間,起床後第一件事又是接著看小說,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雖然沒見過別人沾染毒品的樣子,但我想也差不多了吧!


網絡小說不僅影響自己的學業和正確的認知,嚴重的甚至分不清現實與幻想的差距,沉迷幻想世界不可自拔,更有一些青少年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

同樣,這兩年,關於手機遊戲的負面新聞一直層出不窮。手機遊戲在家長的心目中可以說就像是洪水猛獸,卻又防不勝防。

給孩子一部手機玩遊戲,金幣、血量、人物孩子上手就能懂,做一道數學題卻要計算很長時間。這讓人不禁疑問:為什麼孩子在學習上這麼困難,卻能輕輕鬆鬆地玩遊戲?

事實上這種想法應該倒過來:正因為毫無節制地玩手機,孩子才會越來越不願意學習。

美國西雅圖一位專家曾經針對孩子玩手機的現象做過一個研究,研究表明:過度沉迷玩手機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和其他孩子相比有一定異狀——過度沉迷於手機遊戲的這些孩子大腦呈現出萎縮狀態。

根據進一步研究,專家發現:孩子如果長時間玩手機的話,大腦感官無法接受正常的外部刺激。大腦只會被動接受手機的畫面和聲音,從而影響大腦發育。這種情況下,孩子學習怎麼可能不受到影響?

不過比起大腦發育、學習受影響這些,更嚴重的後果則是威脅生命安全。

去年,國外一個16歲男孩因連續玩遊戲猝死的新聞,震驚無數父母。

事情發生在印度,這是一個16歲男孩,連續玩了6個小時遊戲後,突然猝死。家人也曾強制刪除過遊戲,但男孩都以絕食抗議。

雖然事情發生在印度,但在國內,我們的孩子因迷戀玩手機熬夜的程度不亞於此。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壓力研究所和卡洛琳斯卡醫學院的研究者對38015名成年人進行了為期13年的追蹤調查,分析結果顯示:每晚睡眠不足5個小時的中青年人死亡率較高。可想而知,中國多少孩子正踩在猝死的邊緣。

而這,僅僅是手機遊戲的一個危害。遊戲幻想症,則是一個更大的危害。

在河北邯鄲,一對兄妹兩人從家中四樓樓頂跳下,兩人全身出現多處骨折,其中9歲的妹妹已經甦醒了,而11歲的哥哥卻沒有那麼幸運了,他還在尚未脫離生命危險中,據悉目前仍需一個多月時間治療。

造成兄妹兩人雙雙牽手「跳樓」的原因,就是因為哥哥沉迷遊戲,引發幻想!

哥哥當天剛剛在遊戲中成功跳樓「重生」,於是突發奇想,就告訴妹妹「手機遊戲裡從樓上跳下去重生都可以的,我也想試一試」,隨後就釀成了這幅慘劇……

或許現在有人說:那麼多人都在打遊戲,發生一些意外不足為奇。然而,我們真的沒發覺到遊戲的致命之處——成癮性嗎?恐怕不盡然,否則為什麼遊戲要設定防沉迷機制?

僅僅因為大部分人都錯了,就把它說成是正確的?僅僅是因為高額的利潤,就要保留嗎?孩子對遊戲的沉迷,沒有某些幕後黑手的推波助瀾嗎?

一心覺得,既然來到這個世界,我們都應該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過好這一生。僅僅沉迷於這些「精神鴉片」,這毫無意義。

甚至我們不必大富大貴,不必有權有勢,只要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活出自己,那就是最好的……

最後,也祝願所有人都能找到自我,尋到生命的真諦。

相關焦點

  •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手機真的是「精神鴉片」嗎?
    不少極端的家長甚至稱手機為「精神鴉片」,電子產品帶來的危害會毀了孩子的青春,會毀了我們的下一代。」所以,孩子喜歡玩遊戲,缺少父母的陪伴,只能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找到真正懂他的同齡人,解放自己內心的孤獨。在學習上的困難他們不願意去做,而手機遊戲則是他們的糖。一邊是令人苦惱的英語和數學,一邊是輕鬆有趣的遊戲。如果你是孩子,你會怎麼選擇?同樣,當孩子不願意完成學校和老師布置的作業,大人便開始責備和埋怨孩子,這正是孩子負面情緒的源頭。而大人又是否真正想過解決的辦法?人要有甜甜的東西犒勞自己,這樣才能承擔喜歡和不喜歡的所有事情,孩子亦是如此。
  • 電子遊戲,網絡小說……新時代的「鴉片」,別讓它毀了你的孩子
    但是對於小孩來說,網絡世界對它們來說存在著太多誘惑了,各種多樣化的電子遊戲,不知道內容質量的網絡小說在網絡上瘋傳,孩子在大人不了解不知道的情況下,不知道會接觸到多少不健康甚至不文明的內容。 ①不良網站 此前就有一些網友曾在網上發出「發現孩子瀏覽黃色網站怎麼辦」的求助帖,帖子樓主的孩子還在上小學,母親就從網頁的歷史記錄裡發現有很多美女圖片,有些圖片內容尺度更是無法想像的大,想問問不知道怎麼辦?很多網友表示理解但是也手足無措。
  • 孩子迷戀遊戲充值2400元,手機不離身的媽媽醒悟戒掉精神鴉片
    「低頭一族到處見,不是快手是遊戲。壞了眼睛熬了夜,人人卻當是塊寶。」你知道這塊寶是誰嗎?三歲地孩子都能猜到。「那你把手機給我留下。」我急著要走,便把手機給了孩子。終於我想通了,要讓孩子摔掉手機,我得先戒掉自己的精神鴉片。清朝時期的鴉片讓中國人一個個萎靡不振,讓大量白銀外流,這才有了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現在的鴉片讓我沉迷其中,不得自拔,更影響了孩子。
  • 孩子迷戀遊戲充值2400元,手機不離身的媽媽醒悟戒掉精神鴉片
    「低頭一族到處見,不是快手是遊戲。壞了眼睛熬了夜,人人卻當是塊寶。」你知道這塊寶是誰嗎?三歲的孩子都能猜到。手機作為現代人離不開的通訊工具,隨著功能的不斷升級,慢慢地讓我們的工作學習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刪掉孩子的遊戲之前,請先燒掉你自己的精神鴉片
    但我想說,家長們,刪掉孩子的遊戲之前,請先燒掉你自己的精神鴉片。而你呢,面對孩子一次次的貪玩,不聽話,你用同樣的方式,一次次大吼著,覺得自己獲得了戰爭的勝利。看著他的背影,你慶幸自己終於能省一會兒心了。但正相反,這樣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更恨你,你以為的省心,只是暫時的平靜而已。怎麼能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真的刪掉遊戲?
  • 手機上癮引發血案,毀掉的卻不僅僅是孩子
    比如手機上癮,會毀掉人的自控力,只專注虛擬世界可能導致抑鬱,甚至毀掉學業等。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徐光興說過,網絡上信息混雜容易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衝擊,造成認知的混亂。手機在無形中已經悄然改變了我們的孩子。閨蜜的兒子上小學時,是挺上進的一個小孩。結果六年級的暑假,閨蜜想著讓孩子放鬆一下,便把家裡閒置的手機交給了孩子。
  • 智慧型手機如果不能成為學習工具,那麼,它絕對就是精神鴉片
    對於學生帶手機這回事,有的家長支持,有的家長反對。不少家長向學校和老師提出要求,讓孩子在校期間帶手機,以便家長和孩子及時聯繫。除了少數學校,多數學校視手機為洪水猛獸,明令禁止學生在校期間攜帶手機,一經發現,按照嚴重違紀處理。前些年有一則新聞:河南南陽某中學舉辦手機銷毀大會,幾十部手機鐵錘砸碎、扔水桶裡。
  • 摔掉孩子手機前,請先戒掉自己的精神鴉片
    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家庭小聚會,還是大型團體活動,小朋友見面再也不像80,90年代的我們一樣,一起做遊戲一起打打鬧鬧。現在每個孩子一部手機或平板,各看各的,全程沒有交流,偶爾看到一堆孩子擠在一起,有說有笑,走近看還是在看手機。
  • 手機究竟還要毀掉多少孩子?
    手機帶給人們便捷生活的同時,更加嚴重的毀掉了我們的孩子,孩子年齡過小時,家長們千萬不要再以任何名以給孩子配手機,因為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真的太大了!1手機對孩子的吸引力你遠遠想不到還記得那個「割腎買蘋果手機」的少年嗎?
  • 張春良:網路遊戲——21世紀的「電子鴉片」(組圖)
    我在三年前講過一句話:海洛因是第一毒品,比海洛因更毒的是沒有監管的權力,比權力更毒的是無法控制的網路遊戲。  慈母的跪拜與「精神鴉片」  田炳信:你不是專業搞網絡的,怎麼有興趣研究工作以外的事情?  張春良:我對於網路遊戲的思索,是因為母親們的眼淚。
  • 智慧型手機,毀掉孩子的戰鬥機
    如今的社會已經是信息化社會,而手機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現在的人都已經離不開手機了,衣食住行,工作娛樂都與手機息息相關。就算是學生,網課,查閱資料,甚至各種打卡。也都離不開手機。但是,需要我們家長警醒的是:毫無節制的使用手機正毒害越來越多的孩子。尤其是對於自制力差的孩子危害好比精神鴉片。
  • 「新型鴉片」正慢慢侵蝕孩子健康,家長再不幹預,孩子一生就毀了
    ,因為父母搶下來手機而做出很多極端的事情,比如離家出走,自殘、自殺等等案例,這些也讓很多父母感到很恐慌,生怕自己管深了孩子接受不了,又擔心不管影響了孩子的將來,現在手機也變成了很多人手裡的「精神鴉片」,正在一步步侵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家長再視而不見,恐怕孩子就要被毀掉了。
  • 人民日報:手機為何成了「電子鴉片」
    原標題:手機為何成了「電子鴉片」(金臺論道)   近日一款擁有數億玩家的手機遊戲因導致小學生上癮而成為眾矢之的,甚至有人把這款遊戲稱為「電子鴉片」。但平心而論,開發遊戲的目的就是吸引玩家,致癮性是所有遊戲的內在屬性,只有強弱之分,沒有有無之別。
  • 手機究竟還要毀掉多少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經過調查發現,原來這些悲劇的背後,竟然都是「玩手機」引起的。玩手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最近多名孩子自殺事件,覺得還是有必要再次聊一下。手機帶給人們便捷生活的同時,更加嚴重的毀掉了我們的孩子,孩子年齡過小時,家長們千萬不要再以任何名以給孩子配手機,因為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真的太大了!
  • 沒收手機就跳樓,這些孩子都被手機遊戲坑了!致家長:新的一年,請不要再以各種名義給孩子配手機了!
    國內首份兒童網絡安全研究報告(2016年)顯示:3-6歲的孩子中,手機接觸率已高達91%;小學9-10歲的孩子,已和成人使用行為相差不多。如今的孩子,越來越容易沉迷手機。在網上讀到這樣一段話,深有感觸:三十年前,人們驚呼流行音樂會毀掉下一代;二十年前,人們驚呼電視節目會毀掉下一代;十年前,人們驚呼電腦及網際網路會毀掉下一代;現在,人們開始驚呼手機會毀掉下一代……似乎人們已經有了共識,每個問題的背後,罪魁禍首不會是父母也不會是自己,總有一個替罪羔羊。
  •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一部手機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一個非常驚人的研究結果:100名孩子,分成兩組,跟蹤調查十年。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10年後,調查結果如下:50位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4%的人考上大學。另外50名孩子,高達94%的人考上大學;考上大學的孩子中,34%的人獲得全額獎學金。
  • 都說毀掉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給他一部手機,是這樣嗎?
    我的外甥,就是一個典型的「手機迷」,天天都要嚷嚷玩手機,專門看玩具視頻,而他年紀多大呢?答案是5歲,剛上幼兒園中班,現在的孩子們也是過早接觸智慧型手機了,沒有電視機或是手機內容看,連飯都不想吃。所以,現在網上流傳出的「毀掉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給他一部手機」的說法,我是切實體會到的。
  • 毀掉你成績最重要的原因——玩手機
    毀掉你成績最重要的原因——玩手機孩子,由於疫情,你在家上網課的這一段,我和你爸下班回家,天天看見你坐在陽臺上,聽課寫作業,唯恐你累著,經常勸你下課往窗外望望,誰知道你竟然沒有全身心投入學習,沒有好好聽課,在瘋狂地玩遊戲,我們看到的只是表象,開學後一場摸底考試
  • 孩子迷上了網絡小說和手機遊戲,看看資深老師怎麼說?
    早課堂960 || 孩子迷上了網絡小說和手機遊戲,看看資深老師怎麼說?博瑞智家長微課堂 昨天最近有一個家長反饋說,我兒子(初一)最近迷上了網絡小說~武俠小說,關鍵是他以學習為由,拿手機偷偷看,可能還涉及到偷偷微信充值。如何處理比較好?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先認清這個時代和環境。
  • 遊戲無害論?毀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而是給他一部手機
    更有意思的是,有學者提出適當玩遊戲有助益智。請放過孩子吧。玩遊戲的適當標準是什麼,絕大多數父母若是懂得幫助孩子適當玩遊戲,那麼便不會有那麼多的家長苦惱,那麼多的孩子廢掉,那麼多家庭悲劇發生。2003年,通州17歲少年沉迷網路遊戲,因為家裡拒絕給錢上網,對爺爺奶奶痛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