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桓:革命22年,戰時摘腎,臨終遺言:搬出房子,不搞特殊

2020-12-23 騰訊網

1963年,毛澤東聽到羅榮桓病逝的消息,默默的嘆了一口氣。

他轉過身,提筆寫下: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裡每相違。長徵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羅榮桓的去世,對於毛澤東而言是個巨大的打擊。

圖 | 毛澤東悼念羅榮桓

那一年,羅榮桓是開國元帥中最先去世的一名元帥。

1902年,羅榮桓出生在湖南衡山縣南灣村一個比較富庶的家庭中。

他家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他的爺爺羅匯吾

羅匯吾是個資質普通的讀書人,他讀了半輩子書連秀才都沒能考上,鬱郁不得志的他只能選擇回到家鄉開設私塾維持生計。

閒暇的時候,他還得經營家中的一鬥谷田補貼家用。

到了羅榮桓父親羅國理這一代,羅國理開始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他的父親像極了一位勵志的中年男人。

羅國理不到二十歲的時候,鬱郁不得志的羅匯吾去世,子承父業的他也開始學著父親開設私塾維持生計。

但他們家此時的生活仍舊入不敷出,難以改變小農家庭出生的命運。

父親羅國理索性借了一筆錢,準備拼一下。

他用這筆錢開了一家「永隆」雜貨鋪,沒過多久,他又擴大了營業範圍,開始在店裡專賣一些中藥。

羅氏一家人的生活終於有了好轉,在任何一個時代,有地便是寶的思維極大的刺激了羅國理,他用這筆錢購置土地,日子越過越好,不僅成為了羅氏一族的族長,還成為當地頗有地位的鄉紳。

後來,這家雜貨鋪的後面成為了羅國理的新住宅。

圖 | 羅榮桓故居平面圖

新住宅的前面為雜貨店、中藥店,西邊為家人住房,東邊為招待客人的地方,羅國理還專門為羅榮桓增設了一個小書房。

而最北面則為廚房,還養著豬牛牲畜,以及堆放著一間雜物。

這樣的住宅,對於鄉間農民而言,簡直就是豪宅。

那時候的羅國理也很滿意。

因為他的努力總算有了回報。

可沒過多久,他就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1908年,羅國理受人誣陷,損失了一筆錢財,家道開始中落。

家庭巨變的這一年,羅榮桓才年僅六歲。

他在年少的時光裡,開始感知人情冷暖。

父親店鋪的生意越來越慘澹,一家親戚裡,唯有舅舅還依舊和他們家往來。

1910年,父親將他送到私塾讀書。

年少的羅榮桓,對於讀書表現出了超高的痴愛。

父親生活中遭遇的波折,讓他變成了一個脾氣古怪的人。成長與封建落寞家庭中的他,性格也開始變得寡言內向。

閒暇的時候,羅榮桓喜歡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

炎炎夏日,他總是爬上池塘邊的一顆大樹上讀書。

特別專注的時候,他會從樹上掉落進池塘,那時候,家人總喜歡叫他書呆子。

因為酷愛讀書,羅榮桓在讀中學的時候已經近視,不得不佩戴眼睛。

1919年,羅榮桓從家鄉高小畢業。

年少的他選擇遠離鄉村,來到了湖南省城長沙。

在這裡,這位從鄉村走出來的少年進行了全方面的思想革新。

革命浪潮一步步的抨擊他的靈魂。

此時的長沙正處於驅張運動浪潮中,羅榮桓很快成為革新浪潮中的一員。

羅榮桓也開始學著尋找革命的真正源泉。

1919年,12月。

因為革命運動的發展,學生開始罷課,羅榮桓選擇回到了家鄉。

這一年,他的父親恰逢50歲大壽。

剛剛走進堂屋的羅榮桓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壽匾。

---艾令同慶。

那時候,羅榮桓還不太明白壽匾上這四個字的意思。

「艾」指的是整整五十歲的羅國理,而這裡的「令」暗含令郎之意,指的便是羅榮桓。

原來,羅國理已經準備在自己五十大壽的時候,瞬間安排自己兒子羅榮桓的婚姻大事。

少兒結婚,老人過壽,這對於羅國理來說,是人生中難得一見的大事。

新娘子顏月娥是一位出生貧家的女子,她比羅榮桓要大兩歲。

可他不知道,這樁莫名其妙的婚姻,卻毀掉了一個女孩一輩子的青春。

羅國理原本希望給自己的兒子辦好這樁婚事,然後讓他能夠順順利利的繼承家業,自己在安樂之年做好甩手掌柜。

然而,兩人結婚後不久,羅榮桓又繼續選擇前往長沙讀書。

羅榮桓只是偶爾回家和妻子相聚。

羅國理對此無可奈何。

1927年,4月。

羅榮桓進入武昌中山大學讀書,他此時的夢想還是成為一名建築師。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後,已經在學校加入共產黨的羅榮桓開始受到監視,羅榮桓選擇離校回鄉,回家看一看他的妻兒。

在老家,年少的羅榮桓時刻關注革命動向。

他回到老家後不久,發現這裡的信息實在太閉塞,外圍發生的一切仿佛都和他沒有關係。

那日深夜,羅榮桓看著熟睡的妻兒,默默的嘆了一口氣,開始寫信。

此次離別,羅榮桓寫了兩封信。

第一封信中,他叮囑父母以後千萬不要給自己寫信,同時強調自己生死難料,如果顏月娥選擇改嫁,希望父母能夠同意月娥離開,同時幫助他撫養自己的小女兒。

第二封,他則是寫給自己的過門妻子顏月娥。

為了革命,我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希望你改嫁,是否離開羅家,一切由你自己做主。既不強迫你留下,也不強迫你離開,但我們之間的夫妻關係宣布解除。

臨走之前,他登上了南灣西面的金覺峰。

此時,他的小女兒羅玉英僅有半歲,還是個只會吖吖呢喃的小孩子。

七月,羅榮桓選擇放下教科書、計算尺,毅然決然的接受組織領導,前往湖南通城發展農民運動。

參加革命以後的羅榮桓,很快就表現出了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

秋收起義爆發後,羅榮桓也跟隨毛澤東登上了井岡山。

那一年,羅榮桓被任命為紅軍第一批黨代表。

---第一師第一團特務連黨代表。

圖 | 羅榮桓

啥是黨代表呢?

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中,這個職位其實一直都存在。

只不過,歷代王朝的黨代表有不同的稱謂。

古代王朝的黨代表和監軍的性質差不多,他們負責的是制衡和約束統軍將領。

而中國工農紅軍剛剛建立後的黨代表,則更加傾向於「雙首長負責制」的軍事管理體系。

這裡的黨代表不僅要協同軍事指揮員一起指揮戰鬥,還需要進行軍隊的思想教育。

說白了,黨代表具有文職和武職的雙重性質。

1937年,5月。

紅軍歷經艱難長徵後,羅榮桓的同期學友許建國看到已經35歲的老同學還是孤身一人,便讓妻子劉桂蘭給他張羅一個合適的人選。

22歲的紅軍女幹部林月琴就這樣走進入羅榮桓的生命中。

這是羅榮桓生命中的第二段婚姻,也是最後一段。

圖 | 1938年,羅榮桓、林月琴拍攝於山西孝義

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因為老家形勢艱難,他僅送達過三封書信,保留下來的唯有寫給二哥羅晏清的一封書信。

「現隨軍北上抗戰,以後對家庭更無法顧及。非我無情,實處此國難當前,奈何!弟十年志之所在,想久已諒解,無詳述之必要。玉英小孩蒙兄等愛護,當表示感謝。還希繼續維持, 使她能夠有所成就, 不致陷於無知無識,弟雖戰死沙場毫無顧慮。」

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日軍的鐵蹄一步步的踐踏華夏疆土。

華北地區遍地狼煙,民生罹難。

羅榮桓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因為軍務繁忙,羅榮桓睡眠時間越來越少,腎病開始影響他的健康。

為了讓羅榮桓安心養病,組織讓他南下至蘇北接受治療。

在這裡,他的腎病仍舊沒有得到康復,仍舊忙於工作,只是沒有以往的繁忙。

忙碌之餘,羅榮桓聽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日軍投降了!

圖 | 日軍投降

1946年,7月。

日軍投降的第二年,羅榮桓前往韓國平壤接受治療,在平壤的醫院裡,醫生告訴他得了腎癌,必須儘快切除。

可平壤醫院的醫療水平有限,想要切除,必須前往醫療條件較好的蘇聯。

黨中央又安排羅榮桓前往蘇聯莫斯科治病。

不過,羅榮桓在莫斯科的治療也並不順利。醫生當時雖然切除了他長了腫瘤的左腎,但是因為抗戰年代醫療人員素質有限,他的手術刀口縫合的並不理想。

手術結束沒多久,羅榮桓的傷口就出現傷口破裂,大量出血的症狀。

醫生沒有辦法,只能再次對羅榮桓的傷口進行縫合。

這次縫合因為缺少麻藥,羅榮桓的額頭不斷冒出汗珠,他用牙齒緊緊咬著下唇,總算挺過了這次創傷縫合手術。

縫合手術結束後,醫生不禁伸出大拇指稱讚,直誇他是「真正的英雄」。

一年後,他離開莫斯科,回到東北哈爾濱。

為了保證羅榮桓的身體順利恢復,組織專門給他提供了一座從舊官僚手中接管過來的舊式庭院。

這座庭院有上中下三層,裡面不僅有舞廳,還有會客廳、洗漱間。

羅榮桓從住進去的那一刻,就心中不安。

沒過多久,他直接搬到了老戰友譚政的家中,離開了那棟讓他彆扭的獨立庭院。

1949年,年底。

解放戰爭初步結束,羅榮桓也前往北京生活。

圖 | 羅榮桓

北京南池子18號的房子,成為了他新的住所。

羅榮桓進入北京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叮囑家鄉衡陽鐵路局局長郭維城不要為自己的親戚搞特權。

「衡陽是我的家鄉。會有很多人想通過你上北京來找我。你要做工作,勸他們不要到北京來。不能讓他們免費坐火車。」

果不其然,不僅是羅氏親戚想要免費乘坐火車前往北京,就連羅榮桓的近親兄弟和他的長女也想要來北京。

因為剛剛入京,羅榮桓的身份又特殊,他的家裡不僅有自家人,還有秘書、司機、警衛員等,十幾口人擠在一個屋子裡,開始顯得有點侷促。

羅榮桓剛剛住進北京沒多久,他的二哥羅晏清、長女羅玉英就準備來北京。

羅晏清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以及羅榮桓的女兒先是來到武漢,試探羅榮桓的口吻。

中南軍區副司令員蕭勁光得知他們的身份後,熱情招待了這家人。

出發之前,羅玉英以長女的身份給自己爸爸寫了一封信,表明自己想要前往北京,同時希望爸爸能夠幫助自己女婿安排後續的工作問題。

羅榮桓收到女兒來信,急忙回了一封信:

「你爸爸20餘年來是在為人民服務, 已成終身職業,而不會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沒有財可發。

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待遇外,一無所有。

你弟妹們的上學是由國家直接供給,不要我負擔,我亦無法負擔。 因此陳卓等來此,也只能幫其進入學校,不能對我有其他依靠。 」

這封信傳到羅玉英的手中後,羅榮桓才準許他們來到北京。

在北京,羅榮桓只是將他的女婿以及兩個侄子按規定送入華北軍政大學學習,其餘事項一律不予安排。

她的長女羅玉英,成為她最頭疼的一件事情。

羅榮桓因為年少離家,對於前妻以及自己的這個女兒多有虧欠。

羅玉英也因為年少無人照顧,沒有讀過多少書,來到北京後,羅榮桓乾脆將她留在家裡補習以往的功課,隨後又送入了中學學習。

1954年,羅榮桓一家人搬離北京南池子18號,一家人來到東交民巷新8號。

圖 |1958年,羅榮桓全家合影

在這裡,房子雖然大了,可他對子女的要求卻一刻沒有放鬆。

他們仍舊沒特權,仍舊受到羅榮桓的嚴格約束。

1963年,12月16日。

羅榮桓病重,臨終之時,他給愛人林月琴留下遺言:

「我死以後,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

相關焦點

  •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一個比一個震撼!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朱德(1976年7月6日逝世):「生產要抓,不抓生產,將來不可收拾!我還能做事…要工作…革命到底。」羅榮桓(1963年12月16日逝世):「我革命這麼多年,選定了一條,就是跟著毛主席走。」    1963年12月中旬,羅榮桓從昏迷中甦醒,拉著夫人林月琴的手說:「我死以後,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
  • 「臨終遺言」也能模擬?
    這樣的「臨終遺言」是一群高二學生在一片黑暗中,借著手中的小手電的一點亮光撰寫而成的。前天晚上,交大附中510名高二學生通過「寫人生最後一封信」的模擬活動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10月19日國際在線)  中國人都富於創意,讓高中學生寫「臨終遺言」,這大概也是交大附中教師的一種創意吧。國外教育形式十分豐富,但卻從未聽說過有寫「臨終遺言」教育。相信,在國內也是率開「先河」。
  • 歷史名人臨終遺言:貝多芬最傷感,馬克思最風趣,唯有此人最大氣
    人們一般會在臨終前向家人囑咐一些事情,名人也是。名人們的臨終遺言總是被賦予一種特殊的意義,而且他們的遺言被公開後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要是他們的遺言有些奇葩,那就更能引發人們討論的興趣了。耶穌在十字架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事成了。」
  • 退休教師去世後捐遺體 臨終遺言:不搞任何儀式,遺體捐贈給三醫大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退休教師去世後捐遺體 臨終遺言:不搞任何儀式,遺體捐贈給三醫大 華龍網10月14日14時32分訊(蒲思靜)10月13日上午,在重慶七中的校園裡,說起自己的父親朱道良,朱道良的小女兒依舊覺得很惋惜。
  • 【靈修】大衛的臨終遺言:自立自強,認清職分1/10
    大衛的臨終遺言:自立自強,認清職分1/10(撒下20章)2「我現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所以你當剛強作大丈夫,3遵守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謹守他的律例、誡命、典章、法度。這樣,你無論作什麼事,不拘往何處去,盡都亨通。
  • 中國歷史名人臨終遺言都是什麼,最後一位大家都知道
    談到遺言這個話題,想必大家都還蠻感興趣的,特別是歷史上的那些或悲涼或有趣或無奈的遺言,更是讓人生出了許多想法,對歷史人物,和他生活的時代,會有更立體的認識。下面是一些歷史上的名人臨終時所留下的遺言,這些或孤獨或溫情或悲壯的臨終遺言,最打動最震撼你的是哪一句呢?伍子胥: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
  • 英語名言:Famous Last Words 名人臨終遺言
    Famous Last Words 名人臨終遺言   1. Truth sits upon the lips of dying men.   人之將死,其言必真。——Matthew Arnold阿諾德   2.
  • 父親把房子給兒子,病倒後讓女兒養老,臨終前留遺言,女兒愣住了
    父親把房子給兒子,病倒後讓女兒養老,臨終前留遺言,女兒愣住了!很多人的眼中,自己要是老了就要把遺產留給孩子們,要是有兒子就把遺產給兒子,要是只有女兒,那麼遺產就給女兒咯!黃大爺最初的時候,是想把遺產給自己的兒子,可是最後是改變注意了。
  • 學生網上求助暑假作業「一份臨終遺言」答案
    但這種「社會實踐」類的暑假作業,也讓不少年幼小學生的家長頗為頭疼,由於孩子放假大人不放假,也不放心讓年幼的孩子自己出門,只能犧牲周末休息日去陪孩子「做作業」。還有家長發現,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一些「特色作業」技術要求太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最後只能靠家長鬥智鬥勇完成任務了。
  • 羅榮桓酷愛讀書:晚年不顧醫生勸告堅持學習
    對此羅榮桓並不屑置辯,依然孜孜不倦地攻讀,從書中尋找自己的樂趣和立身處世的道理。刻苦的學習,使羅榮桓在小學期間就以勤學好思而聞名全校,小學老師誇讚他是一個有遠大前途的學生。參加革命之後,無論工作、軍務多麼繁忙,羅榮桓都不改如痴如醉的讀書嗜好。他常說:「不認真讀書,是要受社會這把『戒尺』懲罰的。」在井岡山鬥爭時期,殘酷的環境,使得書籍來源幾近枯竭。這對於養成讀書習慣的羅榮桓來說就是個不小的壓抑。
  • 千夫所指:袁世凱的臨終遺言到底是什麼
    原標題:千夫所指:袁世凱的臨終遺言到底是什麼   1912年3月10日 (農曆正月廿二),袁世凱在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1912年3月10日下午3時,袁世凱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儀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務部公署舉行。與會者百餘人,「內有洋服者,有中服者,有有辮者,有無辮者,有紅衣之喇嘛,有新剃之光頭,五光十色,不一而足」。
  • 羅榮桓:十大元帥中唯一大學生 曾想實業救國(圖)
    武漢大學原檔案館館長徐正榜曾經主編《老武大的故事》一書,其中一則講述羅榮桓在武漢讀書的經歷。徐正榜認為武漢經歷是羅榮桓革命生涯的轉折點。  羅東進說,「父親一直覺得自己是近視眼,不適合從軍,卻沒想到自己終究還是參了軍,也沒想到會在軍隊裡幹一輩子。」
  •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人在臨終時,只要還能喘口氣,總是要交待幾句的,這便是遺言。便是阿Q,也要學人大喊一聲:「老子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這樣的遺言,徒供旁觀者發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善」者,並不是與「惡聲」相對的,善是「善哉善哉」之意,充滿了臨死者對一生的追思,然而撫今追昔,有今有昔,唯獨沒了明天,怎不教他感喟萬千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有一句近似遺言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 晁蓋臨終遺言疑點,為何不把寨主傳給宋江?
    晁蓋之死,議在遺言。此遺言甚怪。夫在公,梁山為宋江,非晁蓋而是江也;私,蓋亦私於宋之不惡也。故晁蓋皆當傳寨長於宋江。而怪者,不唯無為,反謂能執射自殺,乃以為寨主。然文武勳高,五虎將之一秦明皆為所破。蓋言如故欲難之,不欲宋為寨主。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發人深省,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今天筆者給大家說一些這五大高僧的臨終遺言,從他們的遺言中就能學到不少。如果你仔細品味,你會發現每一句都發人深省,讓人大徹大悟。第一句:李炳南的「一心不亂」怎麼理解這句話?從廣義上講,就是讓人們一心幹一事,別幹這個想那個。
  • 一位烈士父親的臨終遺言
    一位烈士父親的臨終遺言■中國國防報特約記者 蔣德紅「何爸爸去世了!」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淚水模糊了雙眼。1978年底,何田忠隨部隊開赴邊境執行任務,1979年2月20日在戰鬥中壯烈犧牲。何田忠犧牲後,和他同時犧牲的12名戰友一起,埋在了雲南屏邊。而此時,遠在重慶老家的何良英,正思念著兒子,等著兒子凱旋……得知兒子犧牲的那一刻,他感覺天塌了。他不是沒有尋找過兒子的墓地,但由於何田忠生前部隊改編、撤編,他不知道該從何查起。
  • 學習羅榮桓為妻辭「長」裡的治家風範
    1946年夏天,羅榮桓赴莫斯科治病,一年後,妻子林月琴隨羅榮桓回國,東北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準備把她分配到野政組織部任副部長。羅榮桓聽說後對林月琴說:「你究竟做什麼工作合適,讓我再考慮考慮。」經過幾天深思熟慮,羅榮桓對妻子說:「你在山東曾做過組織工作,這崗位對你是適合的,但是,為什麼要去當副部長呢?我看就不要那麼些『長』字了。」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0位名人的臨終遺言,別有意味,值得收藏細品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0位名人的臨終遺言,別有意味,值得收藏細品文/詩綠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歷史上這10位名人在他們行將仙逝前,給我們留下了意味深長,暗含很多人生哲學況味的臨終遺言。這些臨終遺言,細細品味,或對死亡無可奈何;或帶著心滿意足的心情安然離世;或臨死前還在操心自己的身後事;或對死亡飛升天堂充滿期待,細品飽含了他們對人生的無奈與留戀,值得我們活著的人們深思,珍惜寶貴的每一天,過好當下的日子,這樣才不負美好的人生!你覺得人生該怎麼把握,方不負美好時光?歡迎下方留言,謝謝!
  • 羅榮桓的用兵藝術--黨史頻道-人民網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作為人民軍隊名將,羅榮桓近40年的軍事生涯,就是人民軍隊由小到大、以弱勝強的一面鏡子:1927年9月,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特務連黨代表,參加秋收起義,開始戎馬倥傯的歲月;1930年6月,江西紅軍組建紅一軍團,代理紅四軍政委,與黨的政治工作結緣
  • 一代顛僧一休哥的臨終遺言,說出了大部分人的心聲
    一休 華叟圓寂後,一休開始雲遊四方,78歲高齡時偶遇盲女藝人森,墜入愛河,10年後一休感染瘧疾高燒不退而圓寂,享年88歲!弟子們以為師傅有重要遺言要說。於是紛紛靠近問道:「師傅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一休緩緩的說道:「我不想死。」這就是奇僧一休的臨終遺言,簡單有力,說出來大家想說又不好意思說的話。這正是離經叛道的一休哥釋放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