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書友會第91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作者/李今庸
編輯/張亞娟 ⊙ 校對/勤莉、戰士徐、居業
I導讀:李老曾說過:「首先要善於發現古書中的問題,然後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考證,並搜集大量的古代文獻加以證實。當寫成文章時,又必須考慮所選用文獻的排列先後,使層次分明,說明透徹,讓人易於讀懂。」
「天雄散」考
《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載:「天雄散方:天雄三兩(炮),白朮八兩,桂枝六兩,龍骨三兩。右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按:本方刁然獨立於此,未載明其所主病證,與本書他方之例不合。本書原方均為先述病證後列方,附方則均為方名下述其主治病證,而本方「天雄散」之體例獨異,故除各注家有「原方」、「附方」之爭外,其《醫宗金鑑》竟疑而刪之。其實,天雄散一方,實為張仲景之原方,惟文字訛誤而致人心生疑竇耳。
考本方上文所載:「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原註:「一作目眶痛」)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這裡「男子失精」與「女子夢交」並稱,且同治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之方,說明其「失精」為「夢失精」,殆即後世之所謂「夢遺」,與首句「夫失精家」之「失精」指後世之所謂「滑精」者不同。在這一條文字中,前半既曰「失精家」(指滑精),後半又曰「男子失精」(指夢遺);前半既曰「脈極虛芤遲」,後半又曰「脈得諸芤動微緊」(疑此句亦有字誤),這樣的文章結構,明是兩條而被訛誤並混在一起來的,《脈經》卷八第六載此說:「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眶痛(原註:「一作目弦」),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又說:「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通,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正作兩條,可為證明。如此,則其文通而理亦順矣。
《外臺秘要·虛勞夢洩精方》載:「深師……桂心湯,療虛喜夢與女邪交接,精為自出。方:桂心、牡蠣熬、芍藥、龍骨、甘草各二兩炙,大棗三七枚(一方十枚),生薑五兩。右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煎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又載:「《小品》龍骨湯,療夢失精,諸脈浮動,心悸,少(腹)急,隱處寒,目眶痛,頭髮脫者,常七日許一劑,至良。方:龍骨、甘草炙各二分,牡蠣三分熬,桂心、芍藥各四分,大棗四枚擘,生薑五分。右七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虛羸浮熱汗出者,除桂加白薇三分、附子三分炮,故曰『二加龍骨湯』。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此「桂心湯」、「龍骨湯」二方的藥用份量,雖與「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一方有異,但其三方均為「桂枝」、「芍藥」、「甘草」、「大棗」、「生薑」、「龍骨」、「牡蠣」等七味藥物所組成,觀「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文下之注,是宋人己認《小品》「龍骨湯」即仲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矣。這就進一步表明「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所治「男子失精」為後世之所謂「夢遺」更無疑義。
《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下·虛勞失精候》說:「腎氣虛損,不能藏精,故精漏失。其病小腹弦急,陰頭寒,目眶痛,發落」。此足證「夫失精家,少腹弦急……」等文乃論述後世之所謂「滑精」者,而非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所主治。《外臺秘要·虛勞失精方》中載:「範汪療男子虛失精,三物天雄散方:天雄三兩炮、白朮八分、桂心六分。右藥搗,下篩,服半錢匕,日三,稍稍增之。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蔥。」原註:「張仲景方有『龍骨』。」這就清楚地告訴人們「夫失精家少腹弦急……」之證是治以「天雄散」,而「天雄散」一方是用以治療「夫失精家,少腹弦急……」之滑精證的。從而不難看出:在「夫失精家,少腹弦急……」等文之下脫落了「天雄散主之」一句,而「天雄散」全方之文又被誤置於「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藥之後,且前後兩條之文又被並混在一起,遂致「天雄散」之方刁然獨立而無所歸屬矣。
綜上所述,本方「天雄散」和上條之文,如改正後則應作: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天雄散主之。天雄散方:天雄三兩炮,白朮八兩,桂枝六兩,龍骨三兩。右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中醫書友會(微信號zhongyishuyou)編校發表】
I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983年01期。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本平臺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歡迎廣大書友進行原創投稿)